日本陸軍二戰前後的戰鬥力是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

日本的陸軍組建、構成、訓練有何特定,戰鬥力達到一種什麼樣的程度?

在二戰前後,日本陸軍的戰鬥力經過中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的消耗,發生了那些變化?

海陸矛盾對日本陸軍的影響達到一種什麼樣的程度?


這個答案是從整個日本陸軍的發展歷史講的,有些長,自嗨性質居多。這也是我知乎上最長最完全的答案......

--

舊日本陸軍是在明治維新後建立的。建立的原因是為了支撐天皇的權利。在大正時代後,由於各種原因,原來把持陸軍的長州派系被陸軍大學出身的軍人代替,從此開始了日本下克上的風潮。日本軍人對於政治的遲鈍是因為本身是禁止參政的,所以很多時候他們私下執行的行動,導致了日本在國際政治中不斷陷入被動,這裡就暫且不表了。

大正時代,宇垣裁軍,以此謀求日本陸軍的裝備現代化,但昭和初年恰逢世界金融危機,導致日本陸軍的裝備現代化陷入困境。雖然在此後37年對陸航方面進行了加強,可地面部隊仍舊使用舊裝備,卻仍然在對中國軍隊的行動取得了勝利。

但是面對蘇聯,在諾門坎事件中完全敗給蘇聯,陸軍卻以要求用精神力量武裝軍隊,沒有對舊裝備進行改良。可以說,在大東亞戰爭爆發前,日本陸軍裝備是世界二流的。

另一方面,在忠君思想的狂熱感染下,日本軍隊已經開始暴走.515事件,226兵變都可以看出日本沒有任何一股政治力量可以阻止軍部。所以對應著基層士兵的血戰的同時,日本慢慢走向戰爭的深淵,並最終結束了陸軍80年的歷史。

--

日本徵兵制的來歷

明治二年,在對政府官制進行大改革的同時,撤銷了軍務官,設置了兵部省,下面包括陸、海軍省。當然還有陸、海軍學校等等。由於當時軍隊的都是在野武士組成的藩兵,要重鑄成新軍是不可能的。所以當時的兵部大輔大村益次郎在大阪進行了新軍組建工作。但大村在不久後遇刺身亡,兵部卿嘉彰親王(其實這人才是主官)繼續他的工作。至今這兩個人的銅像分別在上野公園和靖國神社矗立著。

日本的軍事改革在明治維新之前就有過,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德川幕府的法國式,薩摩藩的英國式與紀州藩的德國式。在大村的改革中首先學習的是拿破崙的兵法和制度。軍校方面也有不少成就,在招募成年志願者(貴族子弟居多)的同時,也培養幼兒班。

明治三年,確立了各藩常備軍後,又頒布了徵兵規則。由此慢慢充實天皇軍隊以此達到中央集權。但這個徵兵法第二年被廢除,而且各地的藩兵也有不少強大的存在。所以在一些維新實權人物的努力下,鹿兒島藩和高知藩把兵力獻給了中央,於是最強大的政府軍便誕生了,政府的實質性也得到了提高。

明治四年,設東京、大阪、鎮西(熊本)、東北(仙台)四鎮,以防內亂,並與中央天皇軍隊合在一起,兵源由各藩出,共有步兵10個大隊與十九個小隊,炮兵兩隊,工兵一隊,共7974名。(後在明治21年撤銷藩鎮,改為師團)

明治5年,撤兵部省,設海陸軍省。並頒布全國徵兵的詔書,目的是廢除武士階級,這預示著內戰的開始。

日本在徵兵制確立後,兵役分為三種:

常備軍(三年,在營,維持平時兵力)

第一後備軍(兩年,每年回營集訓一次,戰時補充兵力)

第二後備軍(兩年,專心從事自己的職業,全國總動員時的預備兵力)

國民軍(所有17~40歲男子)

結束常備軍服役者,規定先編入第一後備軍,再編入第二後備軍。這是根據平時兵力為31680名,戰時為46350的目標而擬定的計劃(沒有包括近衛軍的3600名)。

隨著時間的變化,徵兵令也是有所變化的。在明治13年將第一、第二後備役改稱為預備役和後備軍,服役年限也相應的延長到三年和四年。這是在西南戰爭後中兵力不足的所得出的經驗。但明治10年日本全國有男子1841萬,哪怕動員5萬(不足0.3%),也是有富餘的。因此徵兵制裡面有許多漏洞可以躲。這使得後來又許多問題出現,成為了無法逃脫兵役的貧農的一副重擔。

明治6年1月,進行了軍制改革,將全國設為6個軍管區,各軍區設鎮台。

明治6年2月,開拓次官黑田清隆提議成立屯田兵以應對人煙稀少的北海道防務,獲批,並於次年7月升任黑田為陸軍中將,同年10月又修訂了《屯田兵條例》。這些做法的原因是:1.把黑田任命為武官是為了不讓文官掌握兵權;2.屯田兵是憲兵,這樣既能幫警察做幹不了的事,也能打仗。

屯田兵以200至240戶為一兵村,組成一個中隊;2到4個兵村為一個大隊。屯田兵在開拓之餘也訓練,戰鬥力不算差。不過在明治36年北海道實施全面徵兵制,屯田兵便被取消了。

明治7年一月,近衛部隊改編為2個步兵聯隊,一個騎兵大隊,兩個炮兵小隊,一個工兵中隊,一個輜重兵中隊,在23號對其授予軍旗,這也是聯隊授軍旗的由來。之後,各鎮台的步兵大隊也改編聯隊,並授軍旗。

鎮暴與西南戰爭

從明治初年到設置鎮台這段時間裡發生了不少暴亂,絕大多數是為了反對新政府保守的對外政策。但它們由於沒有明確的領導,大部分被藩兵鎮壓,例如悲劇的山口藩兵暴動。這體現了必須要用新軍來替代昔日的奇兵。

隨著時間的推移,舊階級對於被廢除的特權愈發感到不滿,於是抵抗愈演愈烈。可這時的新軍還是不足以獨自對抗起義,仍舊需要舊藩兵的協力。終於在明治10年在昔日維新頭目西鄉隆盛的領導下,舊階級爆發了西南戰爭。在這一戰中,新建的海陸軍通力合作,擊敗了封建階級的最後抵抗,這也意味著日本徵兵制的正式確立,新政府完全掌握兵權。

---

日本在維新後首次海外用兵是在朝鮮,並因此與當時的清政府交惡。並且在此一役後,清政府也對日開始警惕起來。日本在面對與清政府的軍備競賽中提出要加強陸軍(但海軍才是重點),在明治15年進行了擴編,兵力方面雖然步兵只多了一倍,但各種近代兵種卻多了不少。可儘管如此,日本陸軍在當時的世界上卻是二流都達不到的。

明治11年,臭名昭著的參謀本部誕生了,它是從軍政機關獨立出來的,設兩位次長,分別由陸海軍將官擔任。

兵力不斷增加,日本開始著重培養職業士官。因此開設了陸軍大學,由參謀本部領導。並聘請了德國少校墨克羅來當教授。從此,日本軍事開始向德國式轉變。

明治13年,由陸軍少佐村田金方發明的村田式步槍列裝部隊。這是一把口徑為11毫米的單發槍(第一把)。後經改進(第二把),縮短了槍身,提高了射速,改名18年式槍。最後又改進(第三把),縮小了口徑,但變成了連發槍。

炮兵方面山炮野炮並用。但由於自身資源所限,除進口德制克虜伯炮外,還仿製意制青銅炮。

明治24年,為了跟上連發槍的時代潮流,日本重訂了步兵操典(德國式)。

----

明治27年,日清戰爭(1894~1895)爆發,雖然日本兵力少,但在果決的戰鬥意志和指揮下,大獲全勝。這一戰也體現出日本在軍事近代化方面已有不少成就。

在這一戰結束後,日本不僅佔據了朝鮮,還得到了台灣,並且開始染指膠東半島,這時候三國列強幹涉日本,強迫其退出膠東半島。此舉不但沒有使日本止步,卻更加使日本相信只有武力才能使它的理想得以實現。

之後數年,日本軍一直在「卧薪嘗膽」,將原有的7個師團擴充至13個。武器方面也一直追趕世界前列。如製造出了三十年式槍(三八式原型)等等。其水準不斷逼近世界前列。畢竟當時日本的假想敵是俄國。

在這段時間裡,日本的軍校教育業得到了長足提升。日本士官學校的教育注重理論與實際結合,即在教授將校的基本素養的同時也讓學生進入實戰部隊訓練。而且狂熱的忠君思想開始燃燒起來,如1905年一支步兵聯隊在雪中行軍不幸遇難,當時人對於此事的評論是這是軍人堅決完成任務的決心的體現。由此,可見一斑。

在八國聯軍之後,日俄的矛盾不斷加深。明治37年,忍(准)無(備)可(已)忍(久)的日本向俄國不宣而戰。經過一系列幾近玩命的戰鬥,9月3日後將俄軍趕到了圖們江以北後,日軍已然取得了勝利。日俄戰爭日本傾全國之力,動員近100萬人,傷亡12萬人,雖然民眾中有不少對於勝利後的收穫相當不滿,但卻沒有意識到當時日本國力已經到了臨界。

此戰後,日軍改進了兵役制度,以增加動員能力。並在明治38年將三十年式步槍改進為三十八年式步槍。並改進了機槍,大部分換裝為三十八年式機槍。從日俄戰爭結束後的幾年內,日本陸軍的裝備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一流的了(1905)。並且步兵戰法也不再向他國學習了,因為日軍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特戰法。

引申:

舊日本帝國軍隊十分強調攻擊速度和首次突擊力,在兵力不足時也要敵翼側實施冒險的攻擊,或者進行包圍作戰;注重攻擊的突然性,強調從夜間發起攻擊(所有國家的軍隊都會進行夜間攻擊,但是相對於其它國家軍隊來說,日軍遂行夜間攻擊似乎更加經常)。拋開其各類條令教範的因素,從日軍的戰鬥實踐來看,其步兵攻擊也存在很多缺陷:戰前偵察不充分,逐次投入攻擊,攻擊分隊之間、攻擊分隊與火力分隊之間缺乏密切的協同,由於缺乏火力與裝甲分隊的支援,其前沿攻擊分隊往往注重自殺式突擊。

從日軍軍隊的編製來看,步兵排的官方編製通常是:54人,3挺輕機槍,3~6具擲彈筒,戰鬥中,基礎得到一挺輕機槍的支援。與其它國家不同,其步兵班通常被稱為「輕機槍班」,以強調步兵對自動武器的依賴。

日軍強調,即使是在近距離,在步兵排這一級也要進行包圍攻擊。2個步兵班將實施正面攻擊,牽制防禦者,使其固定在陣地上喪失機動性,1個步兵班向敵翼側機動,並從翼側發起進攻。攻擊中,由輕機槍、步槍、擲彈筒提供壓制火力,實施翼側攻擊的步兵班經常採取欺騙偽裝措施,從防禦者意想不到的地點或者是難以通行的地點發起攻擊,以達成攻擊性的突然性。當然,排長通常與實施牽制的2個步兵班呆在一起,實施翼側攻擊的步兵班則由該班班長實施指揮。

雖然日軍的各類條令和教材不大強調從正面發起攻擊,但士兵們經常被灌輸一種被稱之為「武士道」的觀念,強調以依靠強大的精神力量,克服武器裝備的不足,向敵發起勇猛衝鋒,殲滅敵人。所以實際的戰鬥往往會演變成正面進攻。複雜地形和敵人的防禦,將會對包圍戰鬥產生交大障礙,只能進行滲透和刺探性攻擊,以確定防禦者的薄弱部位,但由於上述原因,正面的攻擊通常會失敗。當然,日軍的這些滲透性攻擊,其攻擊目標通常為防禦者的戰鬥隊形後部的指揮所、炮兵陣地和各類保障庫室。如果有坦克,日軍僅僅作為一種支援武器,來掩護步兵的行動。

---

但是日本的國防政策開始逐漸激進起來,如提出平時維持25個師團,戰時50個師團,海軍也提出著名的八八艦隊體系。但那些被勝利沖昏了的軍人卻意識不到日本經濟根本無法支持如此計劃,而政府卻不敢阻攔計劃的實施。於是軍事先行的思想、海軍高於陸軍的論調開始不斷出現,陸軍在日俄戰爭後的短暫輝煌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進步。

一戰前後,日本陸軍在擴軍方面沒有趕上海軍,僅僅得到了2個師團的擴張。而在支援俄國白軍的戰鬥中陸軍斬獲也很少。最終布爾什維克掌握了俄國。為了面對急轉直下的國際形勢,國防政策進行了修改,將戰時的師團數減少10個,變為40個。這樣做的原因是時任陸軍大臣寺內深知經濟困難,而且陸軍的當務之急是提升裝備。與之對應的卻是海軍的預算不斷提升,預算陸海軍之間的隔閡愈來愈深。

大正九年(1920)以來,陸軍開始追趕與歐洲的差距,但財政的困難使得只能繼續裁軍,如大正十一年將四個中隊編製的步兵大隊改為三個中隊。可是裁軍後裝備卻沒有多大改善。其後的大正12年發生了關東大地震,使得陸軍裝備的提升計劃雪上加霜。於是在大正十四年,時任陸軍大臣的宇垣一成進行了著名的宇垣裁軍,一舉砍掉了4個師團,並增設了航空兵(這一點是相當有遠見的)。但裝甲兵方面日本仍然落後。

但裁軍也有負面影響,比較明顯的是軍校教育受到很大波及,以至於後來崛起的少壯派是以下克上的面貌出現的。另一方面,為避免裁軍而使戰鬥力下降,於是政府出台一項政策,讓現役將校進入初中以上的學校,擔任軍事教練。此舉讓陸軍的狂熱深深地扎入了民眾之中。

大正末期,中國的反日浪潮開始愈演愈烈。而日本陸軍也開始更加深入地干涉中國內政。北伐中的濟南事件,以及後來的皇姑屯事件,日軍的強硬態度使當時的中國領導層對日態度愈加冷淡。而且還使新晉的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倒向了國民政府。這讓視東北為生命線的日本惱羞成怒。與此同時,被世界金融危機波及的日本國內為了擺脫困境,加緊了對殖民地的掠奪。台灣、朝鮮出現民族解放運動,如朝鮮就有金正日領導的共產主義勢力不斷抵抗日本,直至二戰結束。

殖民地的抗爭、中國的抗日鬥爭、國內的裁軍計劃以及軍備不振,另外加上對政黨政治的不信任,使得日本陸軍開始向革命的方向轉變。

標誌性的事件便是滿洲事件,由關東軍內的板垣征四郎大佐和石原莞爾中佐策劃,關東軍電光火石般的佔領了滿洲,當然這樣的神速也與中國領導層的做法密不可分。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在入侵滿洲之前,關東軍連一架像樣的飛機都沒有,但戰役結束後,居然有了32架作戰飛機。這些都是日本民眾自發湊款購買的,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國內對於滿洲事變的熱烈支持。

戰爭結束後,各國對於滿洲的態度幾乎綏靖,也許是隨後的上海事變搶去了一些風頭。滿洲到了日本手裡,但它的國際地位卻被相當孤立。

日本國內的軍人在昭和時代後開始慢慢分成兩派:皇道派和統制派。前者主張絕對的天皇統治,以革命的方式進行國家改革;後者主張在軍部的統制下有條不紊地進行改革。他們之間內部派閥鬥爭很嚴重,發生了515事件,和226兵變。從那時下克上成為了主流,而日本陸軍也開始了暴走之路。

這個時期也有一個例子:陸軍省新聞班向日本國內分發了十數萬名為《國防本義與提倡其強化》的小冊子,裡面提倡的」高度國防國家「概念以及將全體列強作為敵人並號召民眾抵抗的態度引起了強烈反響。這也被視為日本法西斯化的預兆。

--

陸海軍之間的紛爭不只在於資源分配,更在於攻略方向的問題。陸軍主張北進,海軍主張南進,雖然之後海軍妥協為」南北齊進「,但這些紙上談兵的說法被時任作戰課長的石原莞爾指出破綻。他說陸海軍只有作戰計劃,卻沒有戰爭計劃。可是這一點卻沒人在乎。石原莞爾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企圖建立明確的國防政策來緩解海陸之間的瘋狂的軍備競賽,但沒有成功。相反的,在昭和12年(1937),海陸軍的預算加起來竟然達到國家總預算的47%!

當時的日本陸軍是以蘇聯為假想敵,但遠東地區日蘇之間的軍力對比是三比七,而從全國軍事力量上對比,日蘇之間是23萬陸軍對160萬紅軍。而且約有200萬人中國軍隊也在慢慢現代化。日本陸軍如臨大敵,畢竟他們心中的目的是應付世界性的大動亂。所以陸軍在軍備計劃還不完善的情況下,不斷擴軍。廢除了明治時期常用的旅團制,而啟用三三編製。但武器裝備的不足仍然是最大問題。

而且在陸航加快發展的時候,華北事變爆發。這事實上是對中國的全面戰爭,一開始陸軍總部方面不願意將事搞大,但他們低估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決心。於是日本慢慢增兵,但遇到了中國軍隊的強大壓力。於是又增加了華中派遣軍。一開始華北方面進攻順利,華中派遣軍也瓦解了上海方面的頑強抵抗,事情至此已沒有回頭路,最後大本營決定攻佔南京,以期迫使中國投降。但沒想到中國政府轉移至武漢繼續抗戰,而且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加強了中國中國政府的決心。日本陸軍此時提出了一個可笑的口號:不以蔣介石為敵。想要複製一個類似滿洲國的偽政權來結束戰爭。可是他們打錯了算盤,更斷了自己的後路。短期解決戰事的機會已經沒有了。

之後的斷然發動的武漢會戰,以期佔領了漢口以及廣州就可以迫使蔣介石投降。但中國政府繼續轉移到重慶後繼續抗戰,而看似一直勝利的陸軍已然被拖入了戰爭泥沼。

此時日本在中國的軍隊已經達到了34個師團,國內僅剩近衛師團,無力繼續深入中國內陸。

而遠東方面蘇聯也開始蠢蠢欲動。

關東軍有種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的感覺。因為大本營十分害怕繼續擴大戰爭,更擔心蘇聯加入戰局。但關東軍在張古峰事件後不聽勸告,在外蒙方面新開戰端,一開始與外蒙就處於僵持狀態,未料蘇聯方面秘密參戰,給予了關東軍很大打擊,大本營方面知曉後立即勒令關東軍停止擴大戰爭,主張自動結束戰爭。諾門罕戰役中陸軍方面損失慘重,但陸航隊卻戰果不錯。

諾門罕戰役之後,日本陸軍不但沒有吸取現代戰爭已由步槍和機關槍殺傷兵員的時代變為追求炮彈與炸藥殺傷力的時代,而且還提出以將士的精神代替裝備劣勢的口號。這是無視事實的日本當局者犯的致命錯誤。

----

昭和十四年,德國入侵波蘭,歐戰爆發。日本發出不參與歐戰,集中力量解決中國事件。於是同年日本組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總司令官是西尾壽造大將,總參謀長是板垣征四郎中將。下轄華北派遣軍、第十一、第十三、第二十一軍。地面部隊近70萬,這已是日本動員的極限,而且日本國內已受到不小影響。在軍備方面,日本提出了「陸軍絕對,航空優先」的奇妙又無奈的口號。雖然空軍有不少發展,但陸軍裝備與世界列強差距愈來愈大,而且已經疲憊的日本經濟已經無力提升陸軍裝備了。

雖然在中國事變開始時,日本軍工有所提升,但以戰養戰的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本國工業無力長時間供應戰爭,鋼鐵生產和農業受到了很大打擊。被徵集為軍用的民用產業已經枯竭,甚至於街上開的汽車都是以燒木炭為動力!由此可見日本戰時經濟脆弱到什麼地步。

進入昭和16年(1941年)後,日本仍在中國戰場上苦苦掙扎,而且戰爭的結束也瑤瑤無期,就在這一年,蘇德戰爭爆發,日本陸軍部上下一片歡騰,因為這是破局的重大機會。這時候南進與北進的討論又拿上桌面展開討論。盲目的大本營方面在短時間做出了決定,決定是南北齊進。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但又怎麼樣呢?說干就干。於是日軍為了進行大規模的作戰,秘密的執行了一個名為「關特演」的戰略動員計劃。在這個空前計劃中,近50萬的軍隊秘密地調往滿洲,原本35萬人的關東軍達到了80餘萬。南方調動第25軍前往南部法屬印度支那半島。雖然這一計劃成功施行,但被美國人發現了端倪,盟國對日本實施了嚴重的經濟制裁和物質禁運。這使得日本騎虎難下,唯有賭上國運,奮力一戰了。

北方對蘇以16個師團進行警戒,中國方面繼續進行與蔣對峙(大約有22個師團),南方準備了大量軍隊,大戰一觸即發。日本國內流行一種說法,害日本經濟困難的是以蘇聯、荷蘭、中國以及美國形成的包圍圈,只有打破這個包圍才能讓國家崛起。而且在日本軍方對於準備發起的大東亞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判斷,基本上是從從前的戰爭經驗得出的,陸軍以地面作戰,海軍以海面作戰,而忽略了當時的戰爭已成為戰場之王的航空的立體戰爭。另一方面,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對於敵我雙方的航空力量的潛力和維持戰力的工業資本的研究是不夠的。日本將在之後的戰鬥中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

在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後,日本軍方將戰爭發起時間定為12月9日。為了達到奇襲效果,一開始的戰鬥是以奪取制空權的為主的。這一戰法取得了成功。在取得節節勝利後,陸軍提出了要持久作戰的方針,而海軍要求必須速戰速決。這裡體現出陸軍對於局勢的錯誤判斷,他們天真的以為盟軍的反攻時間至少是在昭和18年(1943)後,為此,以後的陸軍所採取的各項措施都是落後的。

特別是在瓜達爾之戰中,陸軍遇到在太平洋上的第一次重大敗退。而這時陸軍仍然把重心放在對蘇方面,而之前對於航空的輕視這時也付出了代價。東南太平洋的超長戰線在沒有強大空軍保護的情況下成為了盟軍的活靶子,這是陸軍大戰略的失敗。

之後日本為了彌補差距,大量招錄大學生用來快速培養飛行員。甚至取消了大學新生錄用。雖然在一定時間內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國內資源的匱乏已經說明日本已無力維持。日本為了航空力量放棄戰車生產,但也無濟於事。瘋狂的神風特攻也沒有能阻擋盟軍的步伐。雖然在中國方面打通了南北交通線,但由於中國軍的頑強破壞,幾乎無力維持。昭和二十年,印度支那方面軍遭遇慘敗。昭和十九年(1944)定下的捷一號作戰徹底失敗。

--

昭和二十年(1945)一月二十日,大本營決定了在日本陸軍史上首創的《帝國陸海軍作戰計劃》,準備在東中國海進行天號作戰,在本土作決號作戰,但這對多年的冤家在最後時刻的合作已經毫無意義。這時在遠東方面盟軍的空中力量空前強大,作戰飛機達到一萬三千架,而日本陸海軍的飛機加起來才二千三百架,燃料更是無力支撐,精打細算下來還不夠一年使用。所以作戰方針是把飛機改造為特攻飛機。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日軍組織了506個特攻中隊,每個中隊6~12架飛機,以期在進行本土決戰時一舉給予敵人重創。陸軍也強烈支持繼續作戰,因為在之前的對美作戰中,沒有四到五個師團級別的會戰,那是因為運輸能力的限制。而到了本土,50~60個師團嚴陣以待,加上一億國民,還是可以與美軍一戰的。與此對應的是,美國對日空襲的不斷加強。

最後,沖繩戰役的頑抗還是失敗。日本已經是絕境了。

雖然之後還是瘋狂的期待著本土決戰,但美國原子彈的投入和蘇聯軍隊的參戰讓日本的抵抗意志徹底崩潰。

昭和20年十一月三十日,日本陸海軍省被解散。至此,日本陸軍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參考書目:《日本陸軍史》《二戰步兵戰術》《二戰中的日本》


樓上瞎說,不是日軍不能打,戰術層面,直到旅團一級的日軍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從幼年開始的軍國主義教育,「皇國」精神洗腦,再加上國內軍事訓練的嚴酷(昭和年間的陸軍訓練死亡事故不少),直接導致了中下層軍官和士兵戰鬥意志頑強,訓練戰術素養高的特點,在遭遇戰中的防守反擊以及白刃格鬥中的勇猛頑強尤為突出,但到了師團,軍,方面軍的大規模戰役時,日軍卻總能在關鍵時間節點或地域節點出現相互掣肘,動彈不得的窘況,高級指揮官缺乏大局觀,戰略素養的短處在二戰中後期大陸戰場表現尤為突出,「一流士兵,二流士官,三流將官」說的就是日本陸軍。


四肢在東亞還算髮達,大腦還算清醒——》四肢繼續強化,大腦開始混沌——》腦殘——》好歹清醒了一小會兒——》繼續腦殘下去——》湊活著嘗試了一下機械化,腦殘症稍微好了一點——》徹底腦殘


日本陸軍戰鬥力一直不咋地

基本是一路下滑

到了英帕爾戰役簡直是不忍卒視


日本二戰後沒有陸軍。


推薦閱讀:

如果朝鮮擁有了航母會怎樣?
中越戰爭的得與失?
中國有哪些類似「敦刻爾克」的故事,拍成電影會是什麼效果?
為什麼《紫日》導演馮小寧也能拍出《舉起手來》?
目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戰爭(或軍事衝突)有哪些?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舊日本帝國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