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保護文化遺產?
轉豆瓣上的一篇日誌:為什麼要保護文化遺產
作者:safin 原文地址為什麼要保護文化遺產說起文化遺產保護的目的,我們常常聽到的話是「保護遺產就是保護我們的記憶」,「為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資源,如果消失了會產生不可挽回的後果」……
這些話都沒有錯,但都是廢話。如果你的家庭有一張老的全家福,你爺爺那時候還是其中最小的那個孩子。這張照片傳到了你的手裡,你是否會把它繼續保存並傳給你的子孫?我相信,至少有一半的人會這樣做。但是,這張照片並不是你子孫的記憶,也不會維繫你的子孫的家庭凝聚力,如果它丟了,更不會產生什麼不可挽回的後果。它的最重要的功能,是讓你和你的後代「看」,看見之後,會在心中湧現出一種懷舊的滿足感,你會感嘆時間不留人的力量。
這張照片就是你家的文化遺產,你要留下它,並不是因為它有多少大道理讓你去訴說,而是你的眼睛、耳朵、身體能從和它的接觸中獲得一種別的物品不能帶來的「感覺」。這種感覺,它可以是愛,可以是恨,可以是歡樂,可以是憂傷。這種感覺,你雖然可以通過很多事情得到,但當你看到、聽到、接觸到那些經歷過歷史沉澱的東西時,你會發現,無論是愛、恨、歡樂、憂傷,都是亘古不變的人類情感。Rose Macaulay曾說,遺址給她帶來一種愉悅感,因為愛與悲傷、希冀與怨恨,都可以通過遺址表現出的廢墟的美傳遞到她的心靈。文化遺產存在的意義,是激發人的感覺。除此之外,民族團結、精神文明、愛國主義,都是扯。你見過幾個人看了頤和園之後從更愛國了?你見過幾個人登上長城之後精神更文明了?你見過幾個人看了京劇之後領悟民族大團結了?能做到這一點的,是政治宣傳,而不是文化遺產。文化遺產當然不可避免要為政治服務,但這只是它的衍生產品。它最本質的意義,是帶給人感覺,觸動生理感官的情感!
你可以去「看」遺產。當你看到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你會有感覺,無論它是憤怒還是惆悵;當你看到廣島原子彈爆炸的遺迹,你也會有感覺,無論你是會為死去的日本人憂傷還是為被日本人侵略的國人感到不公。你可以去「聽」遺產。美國喜劇《人人都愛雷蒙德》中,有一集雷蒙德為了讓他父親聽到更高質量的音樂,特地買了一個立體聲音響。結果卻是他的父親大發雷霆,愣是不要清晰舒暢的新音響,當老唱片嘶啦嘶啦想起時,他才滿足地說:這才是音樂!你也可以去「觸摸」遺產。走在紫禁城中,摸一摸斑駁的青石板,拍一拍掉漆的內城牆,你也會有感覺——當年乾隆爺可能也用手摸過這裡。這是感覺的力量。這是其他一切生物不可能擁有的能力。它們看見食物會有食慾,看見異性會有性慾,看見陽光綠地可能會感到愉悅。但只有人,才具備了獲得更為複雜、更高層次的感覺的能力。在進化過程中,人類所擁有的情感類型的越發豐富,是我們逐漸遠離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標誌。
文化遺產讓人感到生命的有限和情感的無限。齊美爾曾說,站在遺址和廢墟上,人們可以意識到,無論人類的文化和精神強大到什麼程度,時間和自然的力量終究是不可抗拒的。與永恆的時間和空間相比,人類不過是滄海一粟,渺小之極。因此,看著那些遺址和廢墟,很多人會失落、空虛、惆悵。有些人會獨自內省。也有人會對生命發問。總之,只有認識到自身的渺小,只有體會到歷史的厚重,人類才會對無限的時間與空間產生敬畏之心。只有獲得與保持這種高層次的複雜感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才會少些原始的暴力,多些內斂化的情感控制。這種情感的複雜化和對情感的控制,是人組成群體、構成社會、不斷進步的體現,更是進一步走下去的生理素質基礎。人類不能失去這種感覺的能力,文化遺產則是使人類延續這種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人類要延續下去,必須保護文化遺產。正如我們保護環境和瀕危生物是基於對大自然的敬畏一樣,保護文化遺產,表達的也是對自然的敬畏。只不過,環保所牽涉的自然是空間維度的自然,而文保所牽涉到的自然,是時間維度的自然,是能夠擊退歷史的,更宏大的自然力量。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感悟到這種超越歷史的複雜情感,人類社會也並不需要每一個個體都具備這樣的情感。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所說,如果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利他主義者,這個社會註定也不會持久。在十個人之中,可能只有兩、三個人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悟性,對人類社會的延續而言,足夠了。因為社會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群體,當一個社會中有一部分人具備這種高層次的感覺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的時候,這種基因就會傳遞下去。人類才能始終站在進化的最前沿。所以,我們需要文化遺產,不因別的,只因它能帶給人們其他物品無法傳遞出的「感覺」。因為這種「感覺」,有些人可以獲得更加深刻複雜的對時空的敬畏之情,並由此維繫有別於原始情感的內斂化的「情感」。具有了一定數量擁有這種「情感」的群體,能夠得以延續、繼續繁衍生息。歸根結底,文化遺產無關國家、民族大義,無關歷史教育或愛國主義,它只是從生理角度維繫了人類存在的可能。
「非遺」保護是一個現代化國家弘揚其民族精神,獨立自主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文化訴求。並且,保護好「非遺」就是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就是延續民族的靈魂血脈。
某次跟一位人類學大學老師聊天時,他如是說——
非遺如果僅僅是一個儀式,就太淺層了,為什麼能夠成為非遺,是因為這個儀式活動背後,藏了許多的人和故事,許多的文化。
非遺其實是一個非常晚近的概念的,九十年代才興盛。但是轉眼間成為一個非常熱的詞。這一種現象。但是這種現象不是憑空的,現象背後有邏輯。相對於我們生活裡面的其他生活和習俗,非遺的特點是什麼,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為什麼需要非遺?我覺得這是需要我們想清楚的基本問題。如果從人類學的角度來說,非遺之所以這麼火,是因為我們今天真實的環境是一個同質化、單一化、全球化的環境,大家都西裝革履的時候,才能明白貴州苗族服飾的獨特之美和文化韻味;大家都在穿運動鞋皮鞋臭腳的時候,才知道祖先們納的棉質的淺層頂和布鞋的可貴,健康養生。也就是說,非遺文化,今天這麼火熱,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都市社會,而非鄉土社會。都市文明要求一切都同質化、簡單化,我們接觸到的科技和化工,都是一樣的,沒有個性。但是人性本身,是追逐差異的,是追尋多樣的。從認同的角度,市場經濟時代人們承受著各種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而非遺承載著家鄉認同、民族認同、祖國認同,它往往成為一種身份象徵和情感歸屬的對象,給人心裡安慰,讓人感到安靜妥帖。
說得真好,安靜妥帖是文化賦予人的力量,就像是風風雨雨之下,總知道心有所安,就不懼世界動蕩。
以上
有待說。
------------------------------
歡迎關註:
知乎機構號:@有待網
有待微信公眾號:ichyoudai(有待)
還有一款純粹的非遺APP(iOS版),APP Store搜索「有待」即可下載
如果你來,一切剛好!
說實話,並不能十分理解,但這種「感覺」確實驚心動魄,很難想像沒有這種感覺的人類社會會怎樣存在
推薦閱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亡是否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大世界還能看「金星秀」?這份「大世界最全看戲指南」,請務必收好
※7個月後,我們跪著看陳道明那次的發飆
※我們國家的例如嗩吶,刺繡,泥人,那些優秀的物質或者非物質文化遺產,真的沒人(中國人)喜歡了嗎?
TAG: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