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非常忌諱談論死亡?
曾經在美國生活過一個月,有意和不少美國人談論過有關於死亡的問題,大部分人雖然都承認這是一個不輕鬆的話題,但是沒有給我很忌諱的感覺。相反,從小在中國長大,身邊的人,無論是長輩還是同齡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非常忌諱對於死亡的談論甚至提及,比如說我們中蠻多人都很忌諱「四」或者其他與「死」相關的相近字。我想知道,為什麼「向死而生」這樣的觀念這麼難在中國擴散開來呢?
與中國人堅定的信奉"凡事都有兩面性"的信念相反,中國人對"生"的反面---"死",表現出了極度迴避的態度。如孔子所說"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所以中國的傳統讀書人對死亡話題基本不思考,這也被稱為是一種"入世"精神,而奇怪的是那個所謂的"出世"的道家思想,也同樣是以"不死(長生不老)"作為終極目標的,這構成了一個有趣的文化現象:死亡這個普遍性的人類話題,在中國文化中神秘的隱藏了!
在中國的民間,死亡這個話題被中國人認為是非常不吉利的,是一種"喪氣話",一般中國人是很忌諱談論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而反觀西方文化的小學生課本,在介紹人生過程的基本概念中,死亡就被作為一個重要的人生"event",列在課本中,與戀愛、結婚、生子、工作等人生事件並列,一點不覺得"喪氣",這是為什麼呢?中國文化對死亡的迴避不如說是一種逃避。中國文化是一種"身體崇拜"的文化,其生命意識只承認"身體"而不包括思維與情感等精神性的內容;"自我"被認為是"身體"的派生物,這就讓"身體"具有了"本體"的地位,也就是說,在中國文化的"自我"並不存在,是由身體派生出的"次級物",這個"次級物"居然敢談論產生自己的"本體物"的消亡,這當然是"大逆不道"的,也是不符合邏輯的。於是讓中國人談論"肉體的消亡"就相當於讓西方人談論"上帝死了"一樣,會產生一種幻滅感,甚至負罪感。
所以中國人認為,死亡這種話題不能由人(自我)來談,而只能由"身體"自己來談,即思維不能審視身體的有限性,而應該順從"身體"自然的生老病死,而不能僭越的去談論它。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死亡話題會使談論者(自我)感受到一種"消失的威脅",產生一種恐懼感和無意義感,會導致一種發自內心的排斥。只有在理性思維的觀照下,死亡才是必要的話題:由於人類的思維只能處理"完整的概念",即"有始有終"的存在,所以不談論死亡就無法理性的審視人生,因為思維無法處理一個無限(沒有終點)的對象。甚至可以說,談論死亡是思考人生的前提,因為只有當生、死兩個點確立後,人生的整體性才呈現出來,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才會成為必要。中國文化迴避死亡,這其實也就選擇了對人生的意義的迴避,這人中國人產生一種"生命無限"的幻覺,從而對金錢和權力產生沉迷,放棄了對有限生命過程的體驗。有一句西方人對中國人的評價十分到位:活著的時候,中國人渾渾噩噩的浪費生命,彷彿生命永遠不會結束;而當死亡來臨時,中國人又往往撕心裂肺到哭號,彷彿自己從來沒有活過。沒有靈魂意識和宗教傳統,使得中國人沒有"勇氣"審視肉體的消亡;而沒有理性思維能力和習慣,使得中國人覺得沒有"必要"去設想肉體的消亡。這兩個原因使得死亡話題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消隱了,大家籍此可以迴避人生的有限性和意義感的追問,而將飲食男女等肉體的狂歡作為自我存在的證明。肉體狂歡的盛宴必將散去,酒足飯飽之餘便是空虛的降臨,所以中國人便創造了極度豐富的飲食文化,將短暫的人生用食物填滿,用消化道的愉悅抵抗對死亡的恐懼,造就了一個非常具有特色的民族。
出自《格上理財》中國忌諱談:敏感詞,敏感詞,敏感詞,敏感詞,好吧,不談了。
看了一些答案大多都是從中國文化上來談論中國人對死亡的態度,我感覺答得都還可以,但對我而言幾乎沒有意義(如果我是提問者的話),原因很簡單,今年國慶回家跟鄉下的奶奶以及自己的父母聊天,壓根不是這樣的。
我父親60多歲,有一天我們正在吃飯,然後他忽然跟奶奶閑聊(奶奶80多歲),說,哪裡的老人有過世了,然後我奶奶愣了一下,問多大年紀,父親回答,70多,我奶奶說,活了70多算是喜事。就像拉家常一樣,根本就沒有什麼好忌諱的。
另外一個畫面,父親每早會跟母親一起打太極,中午會午休,我就說自己喜歡睡懶覺,父親說,年紀大了也沒有多少年了,不好好保養身體是不行的。
文化從來不能脫離文明的載體,也就是普普通通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題主說的現象肯定是有的,但我更加傾向於樓上某位答主的觀點「對於秉持實用主義的中國人來說毫無意義。」從我父母到祖輩對於衰老和死亡的認知就是鍛煉保養身體而已,這是我成長所感受到的,也算是屬於我們那裡的「文化」吧。
中國人從古至今,一直有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和實用主義態度,孔子所說"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就蘊含了這兩種態度。在中國這樣一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上發展出這樣一個燦爛輝煌的文明,那就得在活著的時候不斷與天斗,與人斗,沒有這種深入骨髓的唯物主義態度和實用主義態度,是很難做到的。當然,這種在天災人禍中掙扎著求生的歷史也帶來了同樣深入骨髓的僥倖心理,人們忌諱談死亡,和這種僥倖心理有關,然而,更多的是因為底層人民辛苦勞作,溫飽尚且不能滿足,哪有那個閑工夫去談論死亡?而至於文人墨客們倒是經常談論死亡,但是更多的是和對人生的思考聯繫在一起,單獨談論死亡?對不起,對於秉持實用主義的中國人來說毫無意義。
向死而生,是要人們更加珍惜生命,而不是空談死亡,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叫人勤勞,教人珍惜時間的文化傳統,相比於用死亡去激發人對於生的渴望來說,更加樂觀,而且中國古人,特別是底層人民,長時間與死亡抗爭,而中國文化也從古人延續至今,對於傳承了傳統文化的我們來說,哪裡還需要向死而生這樣的觀念呢?早就刻在骨子裡了。順便送一句話:越是談論什麼,越是缺少什麼。
個人以為死伴隨的一般都是常人不喜的東西,最好的應該是老死,像別的什麼非正常死亡,如生病代表痛苦,意外代表傷害,而且死亡是未知的,不知道死後是什麼情況這就是恐懼,所以伴隨這麼多討厭的東西,忌諱也是正常的,總不會有人整天把屎掛在嘴邊。
所以在國人心目中死亡本身是不好的,你說的向死而生這種觀念,只是一種觀念,並不代表它好,忌諱死亡也不是什麼壞事,都是一種觀念沒有高低之分,你知道莊子吧,老婆死了拍著棺材板唱歌,很高興覺得妻子脫離人世間愁苦,美國人上天堂下地獄,我們求得是進祖墳。
所以我覺得沒什麼好吹的,都是觀念沒有高低好壞,非要強加沒有必要。瀉藥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