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小白投資者應該如何鑒定投資平台?

現在國人對於理財投資的鑒別能力比較低,信批的推進也需要一步一步進行,就算信批做到了,怎麼才能夠最快的get到關鍵呢?


不看好這種模式,理財我只信存款,國債,貨基,高收益高風險的自己干,大額的建議找私募建立專戶設好清盤線。

做任何投資你一定要知道底線在哪裡,存款國債這些完蛋國家也就完了,投機有止損一般也就20-30%損失,p2p這種沒有信用托底的你等於拿100%的本金博10%不到的收益,這不扯淡么!!?記住,投資投機的風險要完全可控,不可控的風險發生一般都是災難性事件發生,那也認命了。


正如其他答主說的,分散投資才是正確的方式。但有投資人似乎「深得其道」,投資了十幾甚至二三十個平台。但很多時候,你投資了那麼多平台,那麼多理財產品,你以為你在分散投資,其實你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堆積風險!

我很想問一句:就算安全,你這樣到底累不累?何況,這樣的投資方式遲早是要吃大虧的,要被雷倒。

那不是說「不要把你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嗎?怎麼又不行了?就是不行!這句話後半句很少被提起:「但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籃子里。」

分散投資的原則本身是沒問題的,要把自己的資金分散投資在不同的資產上面,但同時要注意的是這些資產給你帶來的投資收益(風險),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要比較低才行,這才是分散投資的正確策略。

所以,當我們在投資理財時,特別是投資P2P平台時,千萬不要以為你投資得越多就越合理。

實際上這種策略往往反而是不合理的,不但在堆積和增加風險,也因為投資過於分散,會降低利潤空間也會增加管理成本。

風險主要看兩點:業務類型和區域。國家監管政策不斷出台而且越來越嚴厲,業務類型如房產抵押借款、企業借款等大額資產的平台最終走向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告訴我們,投資在業務類型同質化的平台,政策風險出現時絕對是不堪一擊的。

又比如,把錢全部都砸在票據類的平台上,假如一旦票據行業出問題,你覺得你的投資不會受到影響嗎?顯然不可能。

同理,一旦發生區域性風險,有什麼風吹草動,勢必形成連鎖反應,分散投資結果還是等於沒有分散投資。

怎麼分散投資,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首先取決於你到底能承受多大的損失,也就是你的風險偏好,不要等到出了事情才想到原來自己接受不了。其次是資金量,資金量大可以分散到房產、股票、外匯等多種投資品種上去。

P2P投資,今年多關注監管帶來的合規風險,首選如消費金融這樣的小額分散資產為主的平台,知名的選兩三個即可。

最後,降低收益率預期,最好還是謹慎保守一點,記住,投資保守一點死不了。


2016年12月20日,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融資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分析與評估(2016~2017)》發布會在京舉行。

此藍皮書列舉了100個網貸平台以及相應的評級。建議選前20平台投(實在擔心可以考慮前10)。

分散投資

分散投資

分散投資


作為一個90後無車無房的碼農,並且沒有女朋友的程序猿。除了每天打打遊戲就是琢磨如何讓自己那些老婆本能夠快速升值。最一開始像所有盆友一樣,在玩某寶寶。當時年化收益達到了6%以上,相比銀行活期利率高出太多,於是我把存款都存到了餘額寶里。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漲個塊八毛七感覺離首富都不遠了。好景不長啊,收益率急轉直下。畢竟也是了解互聯網的老司機啊,我也注意到P2P,這種網路投資理財方式。

發現各種平台名字都雷同,都是各種寶啊。

然後偏執的我又選擇一個某寶平台,具體名字我就不說了。當時的這個平台,外表光鮮亮麗,它是2011年便成立的老平台,在整個網貸平台中排名前五位,一直信譽良好。後來2013年年底它因為發虛假標構成集資詐騙,老闆入獄。幸好有警方及時介入,我才沒有資金損失,否則按照之後揭露出來的運作模式,總有資金鏈斷裂的一天。真是虛驚一場,原來只是追求高收益,差點全軍覆沒。後來痛定思痛,做事尤其是投資不能再偷懶了。得打起精神來,後來陸陸續續的選擇幾個平台,之後,我總結了幾次的投資經驗。

首先,大平台不一定靠譜,看平台創始人及大股東背景很重要。其次,追求最高收益讓我忽略了風險。現在市面還存在20%以上的收益率,之前看新聞還看到達到30%,甚至40%之多。聽朋友說有個新手平台,7天收益達到35%,因為想想就7天不會出現問題。結果萬萬沒想到,就遭雷了。所以千萬不要貪,看新聞那些大爺大媽用自己養老金去購買理財產品結果跑路了。

因此,我的一個重要經驗是,P2P平台承諾的收益率必須合理,否則肯定會有問題、會有風險。

現在我選擇網貸平台,首先會問自己,這家平台投資的是什麼標的?如果一般人投這個標的能不能掙到P2P平台給出的年化收益率?如果標的安全,收益率合理,我才開始了解這家平台的其它信息。

後來也嘗試把自己的資金進行分散投資,自己嘗試做各種總結。期間投過大平台,像陸金所啊,宜人貸啊,人人貸都不錯。但是做一個白羊理工男,不斷發現新大陸是我的樂趣。於是我開始發現一些小而美的平台,像小贏理財,蜜蜂有錢,米缸金融。這些不是很出名但是風控做的很好的,尤其是米缸金融和小贏理財有履約保證保險。強烈安利,保險公司擔保。就是跑路了人家保險公司給賠付。所以這點比較放心,後來看新聞說米缸金融的聞聰也整理了幾點關於選擇平台的標準。懶得複製,我直接截圖,大家可以看下。

好了,我把自己P2P投資經歷拿分享完畢,祝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好平台,早日實現財務自由。記得點贊啊!

記得點贊啊!

記得點贊啊!


相對於晦澀難懂的股市K線圖和傲嬌的銀行理財,

P2P是門檻較低,收益較高的投資品。

即使是剛入門的理財小白,只要花點時間,也能快速成為網貸老司機,安全收益兩手抓。

剛開始投資P2P的新手,對P2P這個行業沒有整體的概念,也不知道怎麼挑選P2P,哪些P2P安全,哪些P2P有跑路的風險。

一、首先,小試牛刀

剛開始,對P2P還沒有概念,最好先拿出閑錢的一小部分進行試水。當然,拿出的這一小部分閑錢,也不可胡亂投資,最好先選擇排名較靠前的P2P,第三方網站的排名總體來說還是客觀公正的,至少排除掉一大半的不靠譜平台。

常見的第三方網站:網貸之家、網貸天眼、融360,去這些三方網站查排名前20的平台,安全性相對較高。

二、其次,多投幾個平台

雖然只是一小部分錢,但還是請分散投資。一方面,分散投資可以分散風險;另一方面,也能體驗不同的P2P模式下的項目類別、運營情況,有助於快速了解P2P整個行業情況。

三、最後,掌握如何挑選平台

網上充斥著各種高息的誘惑,或者騙子平台的廣告。為了不遇到坑爹的跑路平台損失掉我們辛苦掙來的血汗錢,掌握怎麼挑選靠譜平台,是重中之重。

第一步,不要被各種標籤迷惑。

為了吸引投資人,平台會各種宣傳自己的實力,什麼「國資入股」、「上市公司入股」』、「風投入股」。當遇到這些標籤時,一定要控制住自己,要問問自己「它到底真的如宣傳那樣嗎?」。

很多平台為了吸引眼球而虛假宣傳,或者雖然有XX入股,但其實只佔很小的一部分股份,當平台出事時,這些背景根本靠不住。

第二步,不要被高息迷惑。

P2P發展到現在,行業早已趨於穩定,年化收益基本在6%-15%以內,如果某個平台年化收益高達20%以上,直接可以跟他Say no 了。因為高收益總是伴隨著高風險,別為了多薅一點羊毛,反而損失自己的本金,就得不償失了。

第三步,看實力。

平台的實力才是支撐這個平台長久發展的原動力。

看平台實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平台實力

平台背景直接與平台抗風險能力掛鉤,背景實力雄厚的平台自然是投資者的首選。比如註冊/實繳資金、風投/上市/國資入股。

雖然近兩年國資平台甩鍋時間屢屢發生,但是仔細一看才知道平台宣傳的國資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國資,涉嫌虛假宣傳。甚至有的平台國資佔比非常小,這種國資有也等於沒有。一般國資佔比20%以上,才能算真正的入股。

2、團隊實力

高層是否有多年從事互聯網、金融、風控的經驗,是否在知名企業任職。P2P終究是互聯網金融產物,而其中,金融屬性是最強的。金融對專業性、實踐經驗要求極高。所以選擇擁有強大金融背景、金融基因的平台顯得尤為重要。

3、安全保障實力

監管部門要求,平台不得提供自融自擔保,但很多平台為了提高平台增信能力,探索出各種風險保障措施。

平台自身對借款人/借款企業的嚴格篩選:還款能力、還款意願、徵信報告等等。

為了提高保障措施,平台會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如第三方擔保機構,或者與銀行合作為標的提供履約保證保險等等。

有的平台還設立風險緩釋金,當借款人逾期或者壞賬時,啟動緩釋金,先行給投資人進行墊付。(57號文件禁止新增並作宣傳)

4、項目

項目本身是否優質,如果是信用貸,是否經過嚴格的信審流程;如果是抵押物,抵押物是否足值,抵押手續是否齊全。

5、透明度

借款人信息、抵押物信息、資金用途、還款來源、擔保公司等信息是否在標的進行詳細從披露。

除了標的信息,公司信息也需要進行詳細披露,如公司的團隊信息、運營數據、安全保障措施等等。

如果平台對以上信息都遮遮掩掩,說明平台對自己沒有信息,既然這樣,我們也沒有信心將錢安心地投在該平台了。

6、合規程度

從16年開始,監管層對P2P行業進行嚴厲監管,不管出台監管政策,對於監管層命令禁止的條款,平台應該盡量合規。

比如單個借款人上限20萬/公司100萬的限額,比如監管要求的上線銀行存管,比如7月份要求的不能新發金交所產品。

總之,在保證本金的同時,讓我們的收益最大化。


2017年是網貸行業洗牌加劇之年,違規平台將推出,合規平台迎來彎道超車的機會。作為投資人,2017年,應注意三大風險:

一、道德風險

詐騙就屬於此類風險。平台打著P2P的幌子,真實目的是騙錢。低級玩法有,高息誘客捲款跑路,高級玩法有,龐氏圈錢玩到爆盤。這種平台在最初就以詐騙為目的,並非真的P2P。欺詐不僅僅是P2P行業的風險,還存在於整個社會。

選擇有銀行存管的平台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簡單粗暴的捲款跑路。你我貸相關人士分析,根據新頒布的《存管指引》,完成備案登記和獲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是接入銀行存管的先決條件。這意味著接入存管門檻較高,需要一系列資質,從而抬高了欺詐成本。但要注意的是,銀行存管無法防止平台捏造項目騙借款,《指引》規定銀行無需審核借款項目及借貸交易信息真實性。因此,選擇網貸平台不能光看銀行存管,還要綜合評判。

二、業務風險

任何一家公司要經營下去,盈利是基本條件。若長期依賴外部資本,難以自給自足,就存在倒閉的風險。平台都倒閉誰去給投資人催討借款?

盈利,就是收入大於支出。在剛性兌付尚未打破的情況下,P2P平台的盈利,就是收取的借款利差可覆蓋壞賬和運營成本。風險定價是P2P平台的核心能力,即盡量準確的預估借款人群的逾期率,再制定相應借款利率。目前,大數據+評分卡是主流風控方式,通過大數據徵信和風控模型篩選借款人,確保借款人的整體逾期率在可控範圍內。

相反,逾期率超預期,壞賬增多,就會拖垮平台。即便今後剛性兌付的潛規則銷聲匿跡,投資人也會因觸雷過多,而轉投其他平台。這相當於產品質量不過關,難以留住客戶,久而久之,影響營收,必有倒閉危機。

三、投資風險

按政策規定,借款人不還錢的風險由投資人承擔。目前多數P2P平台提供的也只是本金保障,換而言之,投資存在虧收益和虧本金的風險。另外,使用平台的自動投標系統,可能因市場變化而出現收益不達預期的情況。

投資風險可以用美國經濟學家詹姆斯·托賓的經典套路來解決,「不要把你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分散投資可在不降低收益的情況下降低風險,避免滿盤皆輸。投資人要學會分散平台,分散標的。

誰得收益,誰擔風險,本就天經地義。但由於歷史原因,一些投資人被徹徹底底寵成了「媽寶」。不學習,不辨別,盲目跟風,反正最後都找媽做主,過分依賴「祖國母親」主持大局。

近期的政策變化可看出,監管層工作重點落在營造公平公正的投資環境,並試圖放開保護的手,讓投資人學會游泳。誰衝刺,誰撲騰,誰沉底,全憑各自本事,怨不得別人。金融行業有句話「新手談收益,老手談風險。 」只有控制風險,方能賺取收益,否則起起浮浮,都是賬面上的數字,不過黃粱一夢。

平台合規在即,投資人又何時合格?二屁以為,理念和意識的轉變絕非一朝一夕,也不可能不痛不癢。但終有一日,他們將用血和淚換回教訓,學會在收益和風險中找到平衡,成為合格理性的投資人。


除了紅嶺創投陸金所幾家靠前的其他小的基本都沒法判定靠不靠譜,今天不跑也許明天跑了,收益高的是坑但是不保證收益低的就不是騙子。

我一直認為p2p模式上就是有問題的,建議不要碰。


P2P和PPP存在的詐騙行為太多了,仔細研讀條款,到處都是陷阱,有那個時間,不如做點副業。

金融從業者一定會咬我的,呵呵,我們就是這麼low,不讓你們騙錢,咋了?


不懂的東西不要投,把掙來的錢花好,盡量提高一些生活品質,也是理財。


之前類似的帖子有很多,也看了很多,現在我整理下自己的經驗(歡迎大家留言補充、指正,謝謝)。

判斷P2P平台靠譜度的六個數據:

第一、投資人數增長情況:或者三大垂直平台關注度的人數。

第二、項目平均滿標時間:像有的平台經常搶不到標,這種的平台關注的人數就很多。

第三、項目期限:一般靠譜平台項目期限是多種多樣的,包括短期、中長期、長期以及超長期。像米缸金融這個平台一般就是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分布比較均勻。

第四、網站訪問量:網站訪問量的增減影響還受包括壞賬率、投資人數、累計投資收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第五、項目或者產品收益率:正常出借人的投資回報率通常在7%-14%之間。切記莫貪啊!

第六、平台成立時間:不能以偏概全否定所有成立時間較短的平台,也許一些小而美平台能厚積薄發,一些老牌平台會有店大欺客的現象出現。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677家P2P平台跑路(基本上一天就跑路2.5家)?
請問現這個時點進入p2p公司做信審專員的職業發展前景如何?從收入,和經驗升值空間的角度來分析?謝謝。?
為什麼P2P理財年化收益率比銀行理財產品多很多?
傳聞銀監會擬訂 3000 萬准入門檻和槓桿管理會給 P2P 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P2P行業債權匹配原理是什麼?

TAG:投資 | 理財 | P2P | 投資者 | P2P網路借貸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