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寶萬之爭的結局?


寶萬之爭,從去年7月到今年7月,歷時整整一年,期間明爭暗鬥,硝煙四起,堪稱中國金融市場年度大戲。從一開始萬科的猝不及防,到後面的倉促停牌,再到引資入股,最後復牌大跌,劇情幾度反轉,作為看客直呼精彩。不過,我們只是看個熱鬧嗎?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來分析一下整個事情的原委。

整件事情,從頭到尾,就只有兩個主角:寶能、萬科。至於華潤,屬於「助手」或是「幫凶」,目前的角色還不能完全定位,但就目前看來,華潤似乎並不偏向於哪一方,而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以爭取自身最大利益為原則。很多人一直在關注「寶萬之爭」整件事情的過程,卻忽視了幾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為什麼寶能、萬科會爭起來?

第二:寶能和萬科在爭什麼?

第三:什麼樣的結局才是最好的?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萬科,全球第一大住宅開發商,公司自成立以來銷售額逐年快速穩步上升,目前穩坐中國房企第一把交椅。客觀來說,萬科是一個巨無霸型的企業,市值高達2700億元。想要撬動這樣一個企業,甚至要控股,是很難想像的。再看寶能,實力也不容小覷。集團旗下包括綜合物業開發、金融、現代物流、文化旅遊、民生產業等五大板塊,下屬核心企業多達49家多家子公司,據預測家譜中至少有70多家公司,儼然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寶能集團整體估值多少未可知,據悉僅寶能地產一家核心子公司目前凈資產就高達1200億。所以,雖然萬科看起來光鮮亮麗許多,論真正實力,寶能的實力也非同一般,並不落下風。

那麼,寶能看上萬科什麼了,姚老闆要從萬科那裡獲取什麼呢?明面上說是財務投資,實際絕不僅僅只是如此。商場上一切是為了利益,姚老闆看中的正是萬科能給公司帶來的長期穩定高額的收益。寶能集團有三大核心:鉅盛華、前海人壽、寶能地產,其收入額占集團總營收的大半,其中前海人壽與深圳市鉅盛華實業有限公司,是寶能系進行資本運作的核心,地產是融資的核心、盈利的核心(從寶能地產項目貨值來看,以深圳兩個項目為例,寶能公館可售面積18萬㎡,貨值預計達170億;寶能城可售面積50萬㎡,貨值至少達350億,僅深圳兩個項目就有520億元的總貨值,寶能地產資產可想而知)。這樣有產有出的模式非常好,只是風險在於地產的銷售盈利是否能達到預期,這關係到整個資金鏈條的安全性。如果寶能能控股萬科,整合萬科的公司資源,包括品牌、現有資產、經營能力等等,為其所用,那麼寶能的保險資金就不愁沒地方可投,而且可以獲得穩健的高收益。放眼市場,像萬科這樣優質的房企實屬難尋,最重要的是萬科股權非常分散,可以在二級市場通過大肆收購股票實現控股。按照萬科公司章程,持股達到百分之三十便可滿足控股條件。

一般而言,要收購一家公司,資金方會提前與公司高管層磋商具體收購事宜,在雙方談判達成一致之後再向外界公布。從萬科的反應來看,寶能顯然是突擊行動,事先並未知會萬科高管,也難怪王石會有那麼大的反應了。於情於理,都不符合常理。王石一直以來都在嚴格按照西方現代化公司的管理制度在治理公司,並在公司內部形成了一股開放、公正、嚴明之風。這與國內絕大多數的公司企業文化是決然不同的,寶能想「劣幣驅良幣」,王石決然不會同意。不同的公司治理文化,決定了兩個公司不可能在收購事宜上達成一致。如果真心想被收購,華潤應該早就已經控股萬科,王石以前是這樣,現在更是無比的堅定。姚老闆清楚這一點,也只能來硬的。

事情已經到了惡戰的階段,便只能夠分出個勝負。有沒可能平局呢?有的,就算是是平局,面臨巨大的保險資金債務,姚老闆也需要至少獲利10個點退出,誰來買單?散戶和遊資!這也印證了本人前期的觀點:萬科開市後2個跌停後會開板,此時進去就是接盤被套。就本人而言,並不站在哪一方,因為每一方都有各自的立場和苦衷,企業和資本,並沒有好壞,只是最終結果是怎樣才會更加有利,對社會有利、對國家有利、對中小股東有利,這是我們要弄清楚的。

作為一名房地產從業者,我坦言,萬科一直是眾多房企學習的標杆,它的專業水平是業內公認的,它的產品和服務能力也是被客戶認可的。做為一個理性的人都需要明白這一點,都不應該去破壞這個現實。寶能集團,與其說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不如說是一個大雜燴企業,業務龐雜卻不專,在各個細分領域並沒有貢獻太大的社會價值。也許從資本運作的角度看,它做的很出色,然而這又有什麼用呢?資本本身並不產生價值,因為錢本身就沒有價值,它只是一個用來操控有價值的東西的工具,如果本末倒置,讓錢來毀掉有價值的東西,那資本的意義何在?說的更直白一點,如果優秀的企業都被搞死了,那我們的社會靠什麼來進步。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任何與此違背的終將會輸,也許能贏得一時,但也僅僅是一時。就如吳曉波老師所說:寶能這次贏了,或者華潤最終控股了,都不會是好的結局,至少不會好太久,因為萬科毀了。


心海時空:王石被誰拉下神壇?

作者:心海時空

經濟社會,資本市場,有史以來風起雲湧,2015年年終大戲無疑為萬科和寶能之間的「萬寶之爭」。

時間截至萬科2015年12月18日停牌開始,寶能系對萬科的持股比例達到24.26%,超過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面對「董事長位置不保」的危機,王石方寸大亂聲稱寶能「野蠻人」、「信用不夠」,撕逼大戰越演越烈,時至今日大半年過去了,萬科股票復牌遙遙無期,不知當初王石口口聲聲代表的中小股東作何感想?

2016年6月17日晚,王石團隊拉來深圳市地鐵集團入股萬科,目標很明確:讓深圳地鐵做第一大股東排斥寶能,同時,華潤也自然就失去第一大股東的地位。

一周之後,2016年6月23日晚,寶能表態,反對萬科購買深圳地鐵。緊隨其後,力挺王石10幾年的華潤居然在其官方平台聲援寶能。寶能和華潤兩家公司的發聲前後間隔一個小時。

一時之間,媒體引爆了,王石更慌了,王石26日發微信朋友圈稱:曾經依靠、信任的華潤毫無遮掩的公開和惡意收購者聯手,徹底否認萬科管理層時,遮羞布全撕去了。

事實再次證明,商場就是戰場,什麼友誼、什麼信任全他媽扯淡,利益才是永恆的,亞當斯密《國富論》說得經典:我們的晚餐並非來自屠宰商、釀酒師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切。

26日萬科發布公告稱,寶能提議罷免王石、喬世波、郁亮等人的公司董事職務,並且揭露王石在2011年-2014年期間,長期脫離工作崗位,卻依然從萬科獲得現金報酬共計5000餘萬元。

面對社會網路一邊倒的輿論,王石回應:還不到時候,著啥急。做出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架勢。

還記得王石的那本書《王石說:我的成功是別人不再需要我》全書大概說了三層意思:首先,當年萬科曾經是需要王石的;其次,現在萬科已經不再需要王石了;再次,王石把「不再需要」視為其個人成功的標誌,再概括為一句話:老王是一個太把自己當回事的人。

2003年5月,王石成功登上珠峰,當時他52歲,成為中國登頂珠峰年齡最大的一位登山者,又是中國房地產龍頭公司的董事長,善於阿諛奉承的中國媒體把他捧上神壇。2012年10月王石被爆與前妻王江惠離婚,2013年和演員田朴珺在一起,人們開始質疑王石的人品。

回歸主題:「萬寶之爭」為什麼如此引人關注呢,初始原因是因為寶能姚振華可能成為中國首位「企業掠奪者」,這將開創一條中國商界的歷史性先河,但是,王石和他的小夥伴們不尊重市場規律,在聚光燈下撕掉最後一條內褲還以英雄正義的名義去努力堵水。

金庸的小說似乎總有那麼一個中心思想,最絕代的英雄總是要在最輝煌的時刻金盆洗手,退隱江湖。沒有及時退隱的英雄,最後的下場都很悲慘,事實也是如此,好比姚明打籃球在最輝煌的時候退役,人民沒有罵他,同樣是上海人的劉翔,跨欄在最輝煌的時候還死要面子,最終搞得自己背上「騙了兩屆奧運會」的罵名。

王石先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什麼也沒帶來,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雖說你沒有萬科多少股份,好歹也是個億萬身家的富人,何必以英雄的名義幹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醜事呢?

- 心海時空網站 -刷新思維,活出信仰

關注心海時空公眾號: xinhaishikong123


如果要評選2016年度的商業大事件,萬寶之爭一定高票當選。近期發生的事情,從王石聯手深地鐵,到華潤反對重組,再到寶能高調罷免董監事團隊,再到萬科管理層股東會陳情,再到國資委、證監會、交易所、學界權威等各路人士紛紛表態,再到萬科董事會否決寶能提案,再到華潤提出萬科重組決議法律上的瑕疵,然後掃地神僧悍然出手,7封舉報信5點質疑,直至萬科復盤連續兩個跌停。整個過程可謂跌宕起伏,精彩紛呈,後續劇情如何,想必是精彩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無意為誰站台——畢竟不是局中人;也無意對事件本身做更多評述——畢竟掌握的信息有限,而且網路上各路大咖已經分析得淋漓盡致了。我只想通過本次事件,拋磚引玉的去討論一下現代企業必須面對的三大關係:貨幣資本與人力資本的關係;所有權、控制權與經營權的關係;上市與企業發展的關係。

貨幣資本與人力資本

萬寶之爭之外,挺王石與挺寶能的爭論也是異常精彩。挺王石的雲,我們需要企業家精神,不能讓資本的手為所欲為,不能讓企業家淪為資本的奴隸。挺寶能的道,投資人作為出資者,不僅承擔了企業家沒有承擔的風險,而且作為資產的所有者,需要有充分的處置權。

在我看來,其實這是現代企業面對的「貨幣資本」與「人力資本」究竟如何安排的問題。這二者之間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一個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關係。貨幣資本通過人力資本的創造,才能產生資本的增值;人力資本必須依附於貨幣資本,才能發揮出人力資本的創造力。二者其實是一體的,誰重要其實不是關鍵,關鍵是在貨幣資本與人力資本結合時,是否有約定清楚相互的權責利,並且堅定不移的認同和執行這種約定——即使這種約定的規則存在問題,也不要在約定了之後單方去打破這種約定。貨幣資本不能接受,你就不要找這樣的團隊;人力資本不接受,你也不要接受這樣的資本——如果你真的是「資本」的話。但是一旦雙方結合,就必須有契約精神,含著淚也要履約完畢,當然不排除雙方在結合之後通過友好協商去修改最初的約定。萬寶之爭在我看來,就是這種檯面下的溝通、博弈甚至是妥協做得不到位,從一開始就在檯面上博弈,導致雙方有些騎虎難下,最後只有罔顧規則、道德,各出全力不留退路的拚死一搏了。這種博弈的結果,無論結局如何,對萬科、對其他中小股東,甚至是當事各方,恐怕都會有負面影響。

所有權、控制權和經營權

中國企業學習西方企業的治理結構,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這種設計紙面上很完美,可是存在一個天然的問題:到底誰說了算?到底誰在哪些事上說了算?就是控制權問題,萬寶之爭,爭的就是控制權。作為所有者,自然希望能有公司的控制權,沒有說自家的東西還自家說了不算的道理嘛;作為經營者,自然也希望能有控制權,否則空有一腔熱血,上面還有個婆婆,會面臨無處灑的結果。這裡面還有另外一個矛盾,所有者認為經營者是崽賣爺田不心疼,虧了又不是虧他的錢;經營者則認為,所有者除了有錢,啥都不懂,最好不要瞎指揮。所以在這種背景之下,有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治理結構,首先對哪些事情在哪個層面進行決策進行了界定,其次股東會賦予監事會監察職能,對董事會的日常決策進行監察,進行內部人控制的防範。此種安排貌似萬無一失,實際現狀是監事會基本上形同虛設、決策的事情到底應到哪個層面牽扯不清、經營者對所有者的決策陰奉陽違、所有者對經營者的決策未執行先懷疑。說到底,再完美的架構設計都改變不了人性。

在國內大部分企業中,由於所有者跟經營者重合度很高,某種程度上避免了上述「控制權」的問題。但對於萬科,王石是創始人,不同於單純意義上的職業經理人,自然有控制權的訴求。而對寶能,作為大股東都沒有董事會席位,情何以堪。利益糾葛之下,雙方衝突,自然在情理之內。

給企業的啟示是,擁有所有權的出資者與擁有經營權的管理層如何在企業控制權及決策機制上達成共識,是企業頂層設計的核心命題。除了規則定的更細化、三會一層的架構落實更徹底、雙方之間的溝通更到位之外,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給予管理層一定數量的股權,也是一種很好的制度安排。但是,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人性是很難改變的,所以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經營人性的大師。

上市與企業發展

要是萬科不上市,要是王石持股更多……,網路上很多這種說法,就是萬科的上市以及萬科上市後股權的高度分散註定了萬科有此一劫,即使不是今天的寶能,也會是明天的能寶,何況萬科歷史上就有過「君萬之爭」。

換個角度考慮,萬科不上市,能否有今天的發展?王石持股更多,還能否形成過去十多年相對為企業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的股權結構?基本上能夠預見得到的是,如果萬科不上市,早已泯然眾人矣,當今在房地產市場風生水起的,哪一家沒上市?王石持股不高,也是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最佳選擇。所以,萬科不上市就沒有現在的價值,姚老闆怕是對這樣的企業毫無興趣,也就不存在討論的基礎了。

企業需要思考的是,是不是因為上市之後面臨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而擔心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就不去擁抱資本市場呢?如果這樣想,那就是因噎廢食。資本和人才,其在推動企業快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已是越來越大。不去上市,離開了資本,也許能避免紛爭,但一定會喪失更多的發展機遇,也會付出更多的成本。

但是,什麼時候上市、股權架構如何搭建是可以有系統規劃的,願景決定戰略,戰略決定資本市場規劃,資本市場規劃決定整體股權布局與股權架構。特別提醒,做股權布局時,切莫忘記與你一起共創共擔的兄弟,不管什麼時候實施,激勵員工的股份先預留出來。

年度大戲如火如荼,我們都在看戲,看戲的人是否在看我們?成功的經驗未必可以借鑒,失敗的教訓一定可以吸取。看戲的同時,不妨思考下,我的企業,何去何從。


結局早有人猜到了,萬科註定屬『公』,下文來自轉載,發表於2016-08-01

寶萬之爭這麼久,狗血八卦黑幕陰謀論等各種劇情紛紛上演並多次精彩反轉,卻依然沒有個定論,真真是霧裡看花難見真相

不過,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跳出事件本身,從當前**改革思想,尤其是關於國企與民企定位的角度來看待此事,寶萬之爭的結果其實早已明確

寶能絕不會是大贏家,萬科管理層更不會是,只有華潤或深鐵才會是大贏家!萬科最終必定姓公!

博覽首席經濟學家李宏圖先生在此前的文章前景總是美好的,為何股市的路卻是斷層?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政策的走向更傾向脫虛入實+國企做強首席經濟學家的宏文就脫虛向實做了深入剖析,並在文章結尾埋下了伏筆從理直氣壯做強國企看寶萬之爭的必定結局與股市行情下一個新起點在哪裡!

本文想就此前輿論廣泛討論的萬寶之爭,結合國企做強的經濟政策,對寶萬之爭的必定結局做一個大單而又明確的判斷

首先我們看一下目前的戰況

簡單來說,姚老闆代表的民資,通過各類資管計劃,頂著萬科A復牌暴跌的壓力,強行增持其瘋狂程度,可謂壓上了身家性命通過一系列的增持,寶能持股比例已經超過25%,坐穩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華潤和深鐵目前並沒有明確表態,都比較低調,而王石代表的萬科管理層與寶能互掐,鬧到了監管層,並且引來了監管層的譴責,但是目前監管層還沒有發文件進行強制干預

總之,現在的寶萬隻能顯得比較焦灼,但這不會是一直的狀態,而只是階段性的博弈還未分勝負罷了

然後,做個分類

接下來,從公有和私有的角度,對寶萬之爭的幾大主角做一個分類,如下表:

做這個分類的目的,不為別的,主要想結合當前的經濟政策,來看一看誰的贏面更大

自****在7月4日強調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之後,當前中國經濟政策的走向除了脫虛入實,就是國企做強,這是國家大戰略那麼,國企做強對於寶萬之爭,又意味著什麼呢?

萬科到底跟誰姓?

博覽研究員認為,萬科作為優質的上市公司,降至納入國資旗下,符合做大做強做優國企的宗旨,儘管目前寶能坐著第一大股東的位置,但在國企做強的大旗下,未來萬科的結局一定姓公!如果華潤作為原國資大股東,把萬科這麼優秀的資產給弄丟了,那麼就是犯了政策錯誤!這是央企高層不可承受之重

也就是說,萬科未來第一大股東,一定是公有制下的華潤或者深鐵!要知道,萬科爭奪戰這一案例的最終宣判結果,大概率將對很多雖不如萬科優秀,但股權結構部分類似於華潤寶能及萬科這般關係的其他國民混合型企業,其今後在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企改革中的命運,產生較強的示範意義!正是因為這種示範意義,在國企改革的理直氣壯之下,萬科姓公,才是最有可能發生的!

萬科姓公之後,接下來唯一的問題,就是萬科到底是央企華潤接手,還是地方國企深鐵來接管

實際上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因為央企和地方國企其實都是公有的,可以說他們是一家人自家兄弟解決問題,肯定比拉上外人磋商談判要容易得多!

如果最終華潤變成了第一大股東,其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交由深鐵來持股,也不是不可能萬科最後屬深圳國資委的概率依然較大,因為地方管地方企業總比央企管地方企業顯得更加符合常理,同時這也有利於緩解央企華潤手伸得太長的輿論壓力

寶能怎麼辦?

說完了寶萬之爭的必定結局,那麼再來看看已經坐上頭把交椅的寶能該怎麼辦?其實擺在寶能面前的主要有三條路:

1自己知難而退,主動賣出萬科股票,拯救自己,爭取做到不虧而退

2直接被破產具體而言就是寶能資金鏈被當前監管層的各種去槓桿監管政策切斷主要包括斷掉寶能的資金供給,以及讓姚老闆持有的多個資管計劃自動到期,最後被動平倉

3寶能以長期財務投資者人的角色參與其中,但第一大股東的交椅由央企或者國企來坐

在博覽研究員看來,寶萬之爭中,變數最大就是寶能了由於寶萬之爭的示範作用較強,因此在監管層處理股權爭奪的同時,必定要以國家整體考慮所以上述三條路中,寶能最可能走的就是第三條繼續當股東,但不會是第一大股東因為政策是鼓勵民企融入國企的,這也是國企混改中提升國企效率,增強國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抓手當然,國企能容納民企是需要表一下姿態的,如果寶能被紅牌罰下,其影響的是千千萬萬民企對政策的信心

不過,說得危言聳聽一點,寶能的做法確實有些不識趣畢竟在國企做強的背景下,寶能依然採用簡單粗暴甚至近似野蠻的手段,強行佔座,寶能未來存在被問責的可能性

王石何去何從?

既然上述四大主角已經分析了三個,那麼最後再來看看王石代表的萬科管理層的結局王石的問題相比寶能實際上簡單得多,無非就是去或留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外界經濟政策,或者公司內部的股權之爭,而在於王石自己因此,他離開和留下的概率各佔50%

如果王石選擇隻身離開,無論是談戀愛也好,登山也好,攝影也好,他在人們心中依然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對萬科管理層而言,就算王石離開,也依然還有郁亮等得力幹將,他們跟隨王石多年,企業文化根深蒂固,管理能力自然也不在話下

如果王石選擇留下,那自然皆大歡喜對於買房或者買股的老百姓,他們還是從心底認可王石的,王石畢竟是萬科的旗幟另一方面,華潤和深鐵也一定歡迎有能力的管理者幫助其實現做強做優做大

在國企做強的經濟政策下,寶萬之爭最終的結局註定姓公其中,笑到最後的會是華潤深鐵,而深鐵最終接管萬科的概率更大,畢竟地方政府管地方企業顯得更加合情合理,這同時也避免了央企華潤管的過長過遠的輿論壓力這場戰爭中,難受的將是寶能,寶能很可能留下作為一個財務投資人,但是他必須讓出第一大股東的交椅,這一方面不違背國企做強的原則,另一方面也彰顯出國企能容納民企的意圖不過,由於寶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搶了第一大股東的座位,不排除其被問責的可能王石方面不存在特別大的輸贏,更在於王石自身的取捨,他的去留概率各佔50%總之,這將是一個最優的折中的多贏結局

本文摘自博覽財經專供機構的首席證券內參(電話:027-8****070)


玩掉王石,華潤也沒好果子。

王石離職,萬科完蛋,情懷理想灰飛煙滅

姚某某大撈一筆走人

華潤接盤,砸在手裡,小散血淚,國有資產呵呵呵

某些私營老闆哈哈哈

華潤與某民企交易是如何達成的

嘿嘿嘿

司馬氏代魏,元滅南宋,均成王敗寇。這麼看,無話可說。資本是嗜血的,不過狗咬狗而已,有什麼理想情懷,講什麼道德責任。此太天真,太simple,sometimes naive.

是非成敗

後人評

不過我仍然感到深深的悲哀。


呵呵,挾王石以令萬科,王石郁疾而終,田氏不知亡石恨,亡石猶獻後庭花~


雖然想拿功成身退來舉例,但拿兩個體育界的運動員來比一個管理大型企業的企業家來作對比非常的不合適,管理企業遠比管理一個人的身體難多了,要面對波譎雲詭的市場環境,複雜的人事,績效的合理制定,企業合理架構的建立。如果拿其他企業家功成身退來比才有說服力,跨界比讓人覺得很滑稽。況且經營企業與婚姻又有什麼關係,默多克還結四次呢,人家照樣打造了傳媒帝國,別說商界巨子,就是身邊的朋友親戚,有些人的婚確實該離,自兩口子活得不痛快不說,還連累兒女家人都跟著難受。


推薦閱讀:

王石發家史?
如何看待田朴珺訴公號「獸樓處」誹謗?
如何從博弈論的角度分析萬科寶能大戰?
如何看待 2017 年萬科董事會換屆方案出爐,王石退位郁亮領銜新萬科?
作為一個單純對王石和萬科有好感的人如何看待萬科和寶能的股權爭奪戰?

TAG:王石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