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真的需要錢嗎?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在當今這個大家都想錢想瘋了的社會裡。我的一個哥們(居士、博導、名企高管),事業大成,收入很高,多房多車,高收入,無負債。一年多前,扔下工作,沒帶一分錢,在國內遊盪了一年多。與乞丐為伍,居無定所,自由自在。他說這種生活真是太好了!

他說,沒有錢其實我們也可以活得很好啊

我們的苦,我們的累,我們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

他說他永遠不缺錢啦,也永遠不掙錢了!

他說,改造不好這個社會,就改造我們自己吧!

今年十月,他回來後就做了兩件事。第一,辭職。第二,裸捐。

然後,又走了。

這次見面時,有一次我上知乎。他說我;本身在夢裡,又做夢知乎;解而少行證,永在門外頭。

他說我和世人一樣,學佛最大的障礙就是慾望太多,放不下的東西太多太多啦。

唉,搞的我現在也不知道怎麼修才好?難道我要跟他這樣「飄」去。

想問他吧,此人也沒手機,沒電腦,更沒郵箱,完全是古人。

也不知道他現在在那個鬼地方,這個人。

(話說回來,雖然我們不需像他一樣,但是否也可以放下一些生命中並不必須的東西,讓自己輕鬆一些吧)

也就是說,如果你學佛多年,卻還在為錢財發愁,為錢財奔波,甚至不擇手段的賺錢。對比我的師兄,你是否要反思一下:

你是真正在學佛嗎。

你是在求福報還是求佛法啊。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除了最低的生存需求,更多的錢財只會讓你離佛法越來越遠。

有人肯定會說。我更多的錢可以做慈善,可以建廟啊。

打住!修行人,不要為自己的貪慾尋找借口。達摩祖師早已說過:沒有功德。

既貪戀世間的浮華、物慾,沒有出離心,又想往生凈土或者明心見性,得到佛法的大益處,可能嗎。

有人會說維摩詰大居士,但那是在佛祖住世正法時期,現在的末法時期五濁惡世還有可能嗎。再有,人家是古佛再來,已不住相,世間萬法任運自如。你才到什麼境界,滿口染凈一如,不思善不思惡,早點了吧。有時同行一法,境界到了是為修善,境界不到是為修惡。明白嗎。

思想再三,我真不忍心刺破一些師兄們關於學佛修行的美好的夢,但還是要說,請理解吧。

學佛修行,亦如世間法,說到容易做到難。看到一些回帖,我想說:

人家在示現,在表法。在行人所難行之事。

請一些學佛感覺良好的師兄們捫心自問:你做得到嗎,你放得下嗎,你慚愧嗎,你明白你和人家的差距嗎,你有資格評價人家嗎。

我現在還做不到,但我理解,但我讚歎!

(不過,什麼時候我能做到了,我也可能會說:不需過持,中道亦可。)

在如此末法時代,在金錢至上,物質至上,慾望至上,「佛教」錢盛,佛法式微,邪師邪法盛行的時期。

我的師兄能如此做,如此行。我為他自豪、歡喜、讚歎。


古希臘有位哲學家第歐根尼,也是拋掉了一切,赤身裸體地住在一個廢棄的的大木桶里,他實踐了自己排斥物慾追求自由的理想。

題主說的這位朋友應該比第歐根尼走得還遠吧。

如此修行,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真是難能可貴了。


最大的道場是紅塵之中。最大的障礙在心安。佛者覺也。如來者如去也。無所來去者,真如也。真悟道,處處心安,處處自在,處處修行。苦行非道,立異非道。一身佛氣,滿口佛話更非佛道。每個人機緣不同,有人能輕利益不能輕利益之心,還有個利益之心存在不是正悟,真看輕利益,更熱愛生活更積極努力更隨遇而安,有錢做善事,沒錢安貧樂到。使自己一出現就讓人感到生命的光彩。


這個世界,有大錢的人為大錢著急,有小錢的人為小錢著急,沒有錢的人更著急。

錢無罪,人無罪,社會無罪。

誰有罪?

「我」有罪。


讚歎。真的不容易。

行人所不能行,是真修行也。


哇,這哥們真是太棒了。

題主能讓我們見見他嗎,我真想跟他一起去流浪。


錢不幹壞事,人才會幹壞事。


貪求金錢與排斥金錢都是執著。

~~~~~~~~~~~~~~~~~~~~~

金錢又名貨幣,是物質交換的衡量工具,金錢使社會中每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用多餘的勞動力換取自己需要的其他勞動成果,所以金錢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使人類活動更加自由。金錢出現之前人類已經存在,所以離開金錢死不了。


瀉藥(幾天不方便上網)

我只想說,你所說的那個視錢財如糞土的好(壕 陽平)朋友可以介紹給我認識嗎?

上文是抖機靈

————————————————我是分割線——————————————

下面正文

我看到這個邀請。

1. 喂,倫家專業是武器彈藥。第一次被邀為什麼要回答這種問題?(好桑心,白學了)。

2. 現在知乎已經沒有正經點兒的具體問題可問了?非得問如此大而空的?(當然我並不是針對題主。相比之下,你比那些釣魚騙圖看,騙段子聽的強多了)

3. 後面一看,還是在佛教話題下的,我也是醉了。為什麼非要把此類束縛放在佛教徒身上呢?好像我們就必須應該想你說的那樣「放下一些生命中並不必須的東西,讓自己輕鬆一些吧。」

但是你既然邀了咱,還是答一答吧。

1.《菩提資糧輪》(沒錯,又是龍樹,我就是他的腦殘粉)里說「陀那(布施)波羅蜜,為第二菩提資糧。」其中有(不共識)不可食者「若施身外受用香鬘所攝金銀珍寶衣服土田財物園池遊戲處等。」這裡龍樹菩薩把錢財提到資糧的高度。想得到布施功德也要花錢吧?你也可以學學呂蒙正趕齋。就是腆著個大臉,一分錢不花,整天在寺里跟著早午過(蹭)齋。你猜那時候僧眾師傅們對你顯現的是菩薩低眉的慈悲相,還是金剛怒目的威德相?

2.有道是「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華經)不可否認我們的全部意識:比如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家庭責任,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國家責任。還有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國民教育等等被灌輸的種種理念(比如天經地義的父嚴母慈,子孝妻賢,兄友弟恭。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性成熟後的男欲婚,女欲嫁)。這些都是都是假的(或說是假名)。愚者感覺習焉不察,智者認為生硬虛偽。佛教就是要我們把這種意識由「染」轉「凈」而已。

當然這是個人的功夫。你經過精進修習逐漸正觀(念),非常好。但是這只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對這一切看透了,別人並沒有啊。進入私有社會後,特別是近幾百年,資產階級法權(斷章取義的用了恩格斯這個概念)的意識已經深入人心。(要飯也不能搶,得人家施捨給你,你才能有)另一方面,只要是你還在欲界,你就擺脫不了穿衣飲食。而且要自己在人世間活下去(當然是為了去更好地修習)也要在意他人社會的輿論(也就是世俗虛假的意識)。所以錢和名斷不可少。

3.可能題主會說什麼佛法是出世間法之類的反駁。對於這種情況。我讀的經典著實不多,要想找不要執著於賺錢的證據也頗難為我。畢竟戒律中對出家五眾有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戒。

但是我想從另一個方面闡述。你看我們大乘以無住涅盤為究竟,不住於無餘涅槃(更不是灰身滅智),就是要隨時回到世間化身救脫大眾。這才是菩薩道。既然在世間,肯定免不了錢這種俗事(也就是題主所謂生命中並不必須的東西)。「財」是五欲,「貪」是三毒,貪財是罪業(貪吝要變餓鬼的)。但是《菩薩內戒經》說「菩薩道難,我以身命救濟一切眾生無所愛惜,菩薩不作罪亦不畏罪」為了眾生,就算是造業也要賺錢。(當然,來源不得是盜,目的是為了善業)。

5.《藥師經》說供養本經的種種功德:「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像如這種說法其他經典也有好多。乍一看,不求解脫,反求錢財。似乎是有違教義,其實不是。我忖度佛陀的心意,大概是以此為方便善巧。人是短視的有情,看到的至多也就是此生利益,對於佛教的終極關懷大都不能理解。來世太遠,往生太難,成佛更是遙不可及。於是佛陀就把「富饒」 「官位」用於某種激勵機制(不好意思又亂用管理學的概念),譬如幻師作幻城。如果你否定了錢財,不就違背了佛陀的良苦用心?

最後補一小刀。劉輿要訛庾敳的千萬錢,人家卻笑著對司馬越說「下官家故可有兩娑千萬,隨公所取。」劉義慶把他放在雅量里,我很不以為然。庾敳是土豪,資產減半,還是土豪。自從公私合營以後我家就變成破落戶,到我這已經近乎赤貧,如果搶走我一半,我會罵娘的,因為我是窮光蛋。人家因為有過,才會舍掉。因為拿得到,所以放得下。梁武餓死台城時說的那句話算是最好的註解「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有何恨。」你再看世界上的幾個大宗教的教主有幾個是屌絲?佛陀就是一國王子。小人一點思維,竊以為你那位土豪盆友是生活里遇到了些不如意或受了什麼刺激才看開的吧?不過也是難得。

所以大可不必像傻白甜一樣把他驚為天人,乃至亦步亦趨。這樣辦的結果肯定只能是瞠乎其後,望塵莫及。境界沒有高低,境遇不同而已。建議如果不是決心遁入空門的話,那就像維摩詰那樣深入人間,該掙錢掙錢,想幹嘛幹嘛。千萬不要再做這種胡思亂想了。

以上


需要。

相信我,我們真的需要錢。

如果你覺得你不需要,可以把你的錢轉賬給我,謝謝!


達摩祖師並沒有完全否定梁武帝的行為,只是說梁武帝的造寺供僧和布施設齋,並不是究竟的佛法,是為求福,不是功德。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功德其實就是明心見性。而梁武帝的行為雖然不是佛法的究竟,但也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在眾生有情成佛之前,是必定要經歷這些因果的,也就是說,求福沒錯,梁武帝此生用錢做了很多好事,他一輩子可能會升做天人,享受很多福報!但是他不能通過用錢布施來成佛!

至於錢不錢的問題,本身就是著相!該用錢就用錢,不用就不用,想那麼多幹嘛?

你這不就是執迷不悟麼?呵呵!真正的放下,並不是完全拋棄不要,如同真空非空一樣!真正的空,是連「空」本身都不執著!

《六祖壇經》釋功德淨土第二,內外不住,來去自如,去執著心,通達無礙!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人們成不了佛,就是想太多了!哈哈,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吧!放下,放下,佛只是覺悟的凡夫!佛只是丟掉了所有的執著!


其實我們需要的不是錢,是物資。不過在資本主義世界裡錢基本可以換來所有物資,所以統一追求錢去了。

所以,普通人是通過錢來獲取物資,你朋友無非就是不通過錢來獲取物資。在部分情況下,會比普通人更容易取得物資,但總統上效率肯定比不上用錢,否則社會早就把錢淘汰了。

讓你朋友不消耗物資活一年,看他還吹不吹牛。


我覺得錢不在多少 看你自己的心 就像錢本身不是錯 看你在怎麼用


佛祖要不是豪門子弟而是賤民出身,按印度當時的生存條件,還悟個屁,吃飯都難


這麼神奇與獨特,你學不來。

普通人學不來


推薦閱讀:

佛教是與時俱進的宗教嗎?
如果人人都出家,那向誰化緣?互相化緣嗎?
減少物慾追求和脫離現實貧苦生活怎麼平衡?
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有慈悲心,如何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呢?
想出家,卻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想逃避現實還是真的有出離心?

TAG:佛教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