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與時俱進的宗教嗎?

中國古代佛教有沒有引領社會潮流的事例?


一、佛教不是與時俱進的宗教。在佛教看,有時就有非時,有進也就有退。這都是生滅法,這都是二邊見,這都是斷滅見,這都是成住壞空。和佛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壓根沒半毛錢關係。

二、斗膽猜想,您要問的是不是佛教的傳播方式和注重內容是否是與時俱進的。

基於這個問題。佛教自然是與時俱進的。從言下大悟,到參公案,到參話頭。從般舟三昧到打七。從老密單傳到顯密圓通。這都是在順應人類文明的變化而做的變化。而回到第一條說的那個般若波羅蜜,從沒變化。

延參法師、學誠法師、這都是佛法與時俱進的典型和先驅表率。

頂禮諸位大和尚!


當然是了,佛教絕對是世界主要宗教中最與時俱進的宗教之一了。

在佛教體系中,修行的終極目標雖然都是相同的(成佛,獲得無上正等正覺),但修行的方法卻是多種多樣,稱為法門。而各種佛經里也多次強調了,要開方便法門,也就是說要根據信眾的具體情況,變換各種合適的修行方法,也就是所謂的與時俱進了。

以下舉幾個例子:

首先是禪宗六祖的南北之爭。北宗神秀通讀佛經,造詣精深,講究漸悟,也就是要不斷的刻苦修行、學習,方能達到悟的境地。而南宗慧能是下層人出身,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講究頓悟,也就是說只要有佛性,哪怕不看經書不修行,也能突然而悟。北宗是當時朝廷扶持的宗派,但明顯不適合當時的社會形態。以為廣大的勞動群眾是沒有時間也沒有文化素質去漸悟的。反而南宗的頓悟能夠更好地在群眾中廣泛傳播。因此最後南宗擊敗了北宗,漢傳佛教的禪宗完成了這麼一次與時俱進的改革。

其次是凈土宗。佛教的很多宗派都要求熟讀經書,刻苦修行,奉持戒律,以修行的功德來達成果位,對於普通人來說,這顯得有點麻煩和苛刻。於是凈土宗應運而生。凈土宗的邏輯就是,現在在他方佛國,已經有佛在世。而且這個佛已經發下誓言,只要眾生念他的名字,死後就能輪迴到他的佛國。而在他的佛國,只有善沒有惡,修行速度是其他地方的N倍,而且修行成果不會倒退,誰去了都能成佛。所以凈土宗就採用「曲線救國」的方法,先爭取轉生到他的佛國,再進一步修行成佛。這種修行法,簡單到只要沒事念念佛名就好了,最適合文化水平不高的底層人民。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佛就是阿彌陀佛,所以大家才能聽到信眾碎碎念阿彌陀佛。

凈土宗夠簡單了吧?還有更簡單的,那就是藏傳佛教的轉經筒。藏傳佛教,講究念佛經。每念一遍佛經,都能積累功德,幫助修行。但是文盲群眾哪有能力念佛經?所以喇嘛們發明了轉經筒。把經書放到筒里,轉一圈,就相當於念了一遍佛經。到最後乾脆就一個筒,經書都不用放了。這樣修行多簡單?

大家可以看到,宗教最廣泛的生存土壤其實是底層群眾。因為在當時的環境下,底層群眾的文化層次不高、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修行,所以佛教就開了很多方便法門來爭取信眾。這是佛教與時俱進的典型例子。


佛教會有與時代相契合傳教方式以及符合時代特徵的詮釋方式,這叫做契理契機,比如,近現代所提倡的人間佛教。

但是作為出世的宗教,並不會去引領世俗間的潮流。


功夫,少林


推薦閱讀:

如果人人都出家,那向誰化緣?互相化緣嗎?
減少物慾追求和脫離現實貧苦生活怎麼平衡?
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有慈悲心,如何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呢?
想出家,卻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想逃避現實還是真的有出離心?
地藏王為什麼去九華山西來禪寺?

TAG:中國歷史 | 佛教 | 佛教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