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當年批判顧雛軍其實是錯誤的嗎?

以前聽說郎顧之爭,結論是顧雛軍侵吞國有資產,但近年來很多信息看起來,郎咸平說的片面,甚至有可能顧雛軍是相對無辜的,如果最後法院給顧雛軍翻案,郎咸平會不會聲名掃地?此事也讓我對很多新聞事件的看法產生了影響,新聞甚至法院判決太多表面化的東西了。


企業改制 尤其是涉及國企的改制 或者涉及國有資源的改制

一個不小心 就會帶來系列問題

顧雛軍 仰融 。。。。


雖然看不太上郎咸平,但我認為就此事而言,郎對國家還是有一定功勞的,他發現了國有資產處置中,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漏洞。但是,針對一個合理利用規則的人,是他的失誤。可以說顧的做法無論結果如何,其過程均是按規則(有漏洞的規則)進行的,並無違法之處。郎如果當時只是給相關部門指出漏洞所在,也許故事結局會更好一些。但他卻針對了顧,而且拉上了當時二號人物(我認為這是主要責任人)。


建議你看下這本書《顧雛軍的巴別塔》第七章郎顧之爭,裡面對有講述,供參考:

「2004年8月,郎咸平教授開始到處演講,題目就是《顧雛軍的七板斧——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以後的事情,大家都十分熟悉,郎教授用每一個人都能聽懂、又不失專業的語言,把顧調整科龍報表的手段抖了個底朝天最後,證明了顧是個「借雞生蛋」的騙子。問題是,其中還有這樣一個插曲:香港新鴻基的經紀人宋秦2005年初忽然起訴顧雛軍拖欠中介費1000萬港元一案,抖出這樣的事情:宋秦聲稱曾協助顧雛軍進行買賣科龍股票的內幕交易,還曾向顧雛軍引薦知名學者郎咸平,請郎寫文章。而一向在「郎顧之爭」中拼得你死我活的郎咸平與顧雛軍這次居然同時站到一條戰壕里,力斥宋秦胡說八道。而可笑的是,2002年6月號的《新財富》雜誌確實刊登有郎咸平的大作《從「科龍事件」談柔性監管》,文章把顧的行為列為「善良的管理人」,並把顧在科龍只拿12元年薪的行為與美國地產大王特朗普(Donald Trump)拯救破產企時只吃10美元午餐和帶著兒子在K-mart(美國最便宜的窮人超市)購物的經典美德案例相提並論,這一巧合使人十分懷疑顧與郎以前的關係,兩人是否真的是毫無瓜葛,宋秦是否真的完全是胡說八道。

兩年後,曾將顧形容為「善良的管理人」的郎咸平卻在系列演講中翻臉:「屬於國家、屬於老百姓的國有資產現在正最後一次地被瓜分掉!所以,今天必須喚起全民意識,阻止最後一場在這『國退民進』盛宴上狂歡的資本家。這話不無道理,但郎炮口準星只對準顧雛軍。其實我們都明白,「狂歡」的是地方政府主管官員與資本家的聯盟,資本家之所以能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上狂歡,正是因為地方主管官員給他開了一路綠燈。這些,郎咸平視而不見,他忽然開始大聲吆喝著棒打顧雛軍,卻不敢多問一句:是誰批准顧雛軍的「七板斧」的,「七板斧」背後有沒有針對官員的利益輸送,也閉口不提他2002年6月寫的《從「科龍事件」談柔性監管》中的「善良管理人」與「12元年薪」。這就是為什麼筆者說郎咸平炮轟顧雛軍有一個蹊蹺的變臉過程。

當然,郎教授完全可以說他前後的兩篇文章都是基於對事實的分析,只是兩種事實不同而已。 但是,作為著名學者,對企業和企業家沒有一個完整而統一的認識,針對同一個企業家先後定義為結論相悖的「善良的管理人」和「盜賊」,難道就是「學術尊嚴」的體現?《21世紀經濟報道》的文章則寫道:「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郎咸平教授的《格林柯爾: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一文粉墨登場,把顧雛軍的收購方法與『國退民進』掛上了鉤。多位圈內人士稱,此文幕後有家電業大亨。」顧雛軍翻車之後,郎咸平卻一反常態地沉默了。郎顧恩怨也變成了一個永遠的謎。」。


我還是那句話,執行正義的人可能本身也無比齷齪,但正義必須有人執行。

無論國進民退還是國退民進,都得講社會公平。巧取豪奪,蠶食鯨吞,受損的都是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

郎當年只是一個香港的大學教授,他發表自己的觀點,難道還能影響內地的判決?真這樣的話聲名掃地的應該是內地的司法體系吧?(唉好像說了什麼傻話)


推薦閱讀:

郎咸平對電力的理解有哪些錯誤的地方?
為什麼郎咸平教授的話每次都能很好的應驗,但政府卻每次都不聽卻呢?
如何看待《財經郎眼》中郎咸平對於比特幣的觀點?
宋鴻兵和郎咸平被投資者追著打,那對於一個學生有必要閱讀貨幣戰爭和郎咸平的書刊嗎。?
從學術方面,應該如何評價郎咸平?

TAG:財經 | 國有資產 | 郎咸平 | 吳曉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