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在空間布局上有什麼特點?

主要指國內的寺廟


同志們,我覺得有必要先補充幾點啊

1、中國的寺院變化很大,比如叢林最早沒有佛殿,比如最初禪宗寺廟是以禪堂為核心的,沿革十分複雜,各地又各有特色,實難盡述,只是明朝之後範式才漸有統一。我所說的只是現代中小型漢傳寺廟的布局。

2、評論里有人建議我將建築規制、屋頂級別說一下。這是涉及到歷史上一個寺院級別的問題,是國企敕建的,還是民營民建的,是總部的上院,還是分公司的下院。但這是一個歷史問題了,現在不存在了。只有廟裡財大氣粗,重檐、單檐、五脊、歇山,乃至五脊六獸、七獸、九獸、三十八獸,只有他不嫌人笑話隨便來啊。更重要的是我的介紹以佛教為基調,不是以建築學為主,再說建築學我也不懂啊。

3、本人性奇懶,所以我基本不寫長答案,這回是腦門一熱。還是那句話寺廟的東西太複雜,隨便一點都能無限引申,我實在來不了。所以我只能粗略一點,遇到稍有意思的多說兩句。不可能讓您看完就成專家了,我都不是呢,只能說您下回去寺廟的時候好歹知道哪是哪,甚至省倆雇蹩腳導遊的錢。

4、我當初沒想到這麼麻煩,又得碼字,又得找圖,個別的梵語名字記不准我還得查一下,還不時得做個修改。所以您三五分鐘看完了,但我寫起來得好幾個小時,所以我是準備打持久戰了,長寫長更,隨時補充。

5、如有錯誤,敬請提醒。

6、撈乾的,點啥感謝啊,來贊

其實這是一個好問題。

看似低端,但想說明白,這事兒不簡單。所謂磕頭都找不著廟門,現在不單純是一句玩笑話了。燒三斤香,磕八個頭,不知道拜的誰,這擱今天太平常了。

原來中國的神職劃分和寺廟布局其實是很複雜的,但自新中國戰天鬥地以來,天庭也進行了整風改革,進行了一攬子工程,各路神仙開始大包幹了。中國的廟門也就開始越來越亂了。

雖然這個問題沒人關注,雖然有幾位可能更愛看我開炮,但我決定今天熄火干點正事。

我主要說我熟的吧。

漢傳佛教寺廟其實劃分也是較複雜的,有十方叢林,有子孫廟,有敕差住持院,有家廟,有律宗寺廟,有禪宗寺廟,有密宗寺廟,有僧寺,有二僧庵,有山房、有蘭若、有普通院、有洞窟、有茅棚等等等等。這些籠統都可以叫寺廟。至於形制肯定是各不相同啦。

好在經過我們不斷努力,尤其是文革的拼搏,全國的寺廟基本上沒剩下多少。現在您能看到的寺廟基本上都是新建的,但是宣傳上「百年」是起步標配,動輒千年古剎,八百年古寺。你就當真的聽吧。但好在就是,這些寺廟規制大都比較統一了,沒那麼些個亂七八糟的劃分了。

下面咱們說得就是一個稍具規模的漢傳寺廟的布局,配圖都是網上瞎扒拉的。

——————————————————————————————

1、

首先是廟門,學名山門,也叫三門。

為了省點勁我就能不解釋盡量不解釋哈。山門好理解,為嘛叫三門呢?俗解:寺廟一般有仨門,所以叫三門。高雅解:入我門來,乃入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得解脫道,故謂三門。

山門一般為廡殿式的,山門是一個隱形的小殿堂,俗呼山門殿。有殿自然有神,這裡塑兩尊像叫「密跡金剛」,二金剛身穿鎧甲,持金剛杵,金剛怒目,給道場把著門。又傳左邊金剛張嘴發「啊」音,右邊金剛閉唇呼「吽」音,後來這事兒傳著傳著就成了一個發「哼」音,一個發「哈」音,下邊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山門有這種穿屋過堂的,金剛塑裡邊:

也有這種塑外邊的(特意去截的魯智深大鬧五台山)

還有相當多的寺院,現在根本讓金剛下崗了

當然,山門前一般還會有引路,建牌坊,個別的還會立塊碑,這裡不表。

2、

進了山門頭層殿,是天王殿,正對山門,在寺院的中軸線上。

雖然叫天王殿,但天王不是主角,天王殿里一般有六位。

正對山門是彌勒佛,也可以叫彌勒菩薩,因為怹已經被授記了,現在是菩薩職稱,預備役佛。天王殿里的彌勒佛基本是僧像,也就是大肚布袋和尚。

跟彌勒佛kappa的是韋陀菩薩,說kappa也不準確,雖然背靠背但彌勒一般是坐著,韋陀是站著。

韋陀也是鎧甲武士造型,pose一般有三種:A、雙手合十,金剛杵橫放胳膊肘上。B:右手叉腰,左手按著金剛杵戳地上。C:右手問訊,左手托著金剛杵。經常看到有人科普說A種造型的就是允許掛單,B種造型的就是不許掛單,甚至連允許掛單幾天都說的倍兒精確,這個你聽完呵呵一下就成,現在沒這規矩了,而且現在掛單這詞似乎誰都能用了。

這兩位為嘛這個造型呢?這倒有個說法。彌勒笑迎八方客,您來您來。韋陀黑臉盯道場,我看你們這幫和尚瞎鬧。

彌勒、韋陀居中,四大天王,一邊兩位站牆根。分別是東方持國南增長,西方廣目北多聞。

東方持國天王多羅吒,白色,拿琵琶;南方增長天王毗琉璃,青色,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毗留博叉,紅色,持蛇,或繩;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綠色,持傘。

這裡邊細說話就太多了,包括四大天王與托塔天王的關係等,不提了。說點閑的,劍動風生,或者說劍有鋒,所以增長天王落一「feng" ,琵琶可調,所以持國天王落一」調「 ,多聞持傘,落一」雨「,無論是蛇還是繩,都為柔順,落一」順「,所以湊一塊,風調雨順」多吉利!後天被編排成佳夢關魔家四將,不提。

3、

天王殿和山門殿之間的頭道院,一般布者鐘鼓樓,進門左為鼓樓,右為鈡樓。現在一般寺廟也會把「法物流通處」設在前院。規模不是巨大的寺院,一般的五觀堂(香積廚)也就是食堂,也會放在這個院,當然也有放大雄寶殿旁邊的。佛教行齋的規矩倒是有的,飯前儀軌或施食,看寺院,看時候,可行可不行。但不準高聲語這個規矩是統一的。還有一個就是寺院吃飯總要有一個召集令,有的寺院會有專門的僧人敲梆子滿寺院走予以通知,還有的寺院會敲掛在五觀堂外的魚梆或雲板。所謂魚梆就是那木頭雕刻的一個飛魚,所謂飛魚即龍頭魚身。十方叢林魚頭朝山門,子孫廟魚尾朝山門。現在不是特別講究是十方寺還是子孫廟了,所以朝向也不是很嚴格了。

所謂雲板是拿鐵鑄的雲形的一塊鐵板,做召集之用。寺院用,俗家也用,鐘鳴鼎食之家也會敲雲板做通知、召集之用。

4、

過了前院進中院,中院的核心建築就是大雄寶殿了。所謂大雄乃稱讚釋迦之威德(啊,野比大雄)。大雄殿里的主像可就複雜了。

以前瞅誰順眼就往裡邊塞。釋迦、彌勒、阿彌陀、普賢、文殊、觀音都有。直到明後漸漸統一,一般來說一尊、三尊、五尊、七尊等形制。

一尊的情況比較少,一般為釋迦牟尼佛,或報身佛,或接引佛。

三尊的時候為三身佛或橫三世佛。

三身:中,法身佛毗盧遮那;左,報身佛盧舍那;右,化身佛或應身佛釋迦牟尼。

或為橫三世佛,三世佛按空間分橫三世,按時間分豎三世。豎三世為過去燃燈,現在釋迦,未來彌勒。因為彌勒在前邊天王殿里已經有地了,而且此時彌勒為菩薩身、准佛,所以一般不讓他進大雄殿。也有再專門給他建一個彌勒殿的。橫三世,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凈琉璃世界藥師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中釋,左葯,右阿。

五尊的時候為五方佛。

從左到右,南方寶生佛(寶相佛、寶幢佛),東方阿閦佛(阿閦毗佛),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七尊的時候為過去七佛。

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一般尊數少的時候,比如一尊、三尊的時候,往往還會在佛像兩旁配以肋侍菩薩,所謂肋侍即貼身秘書,一般修行次第比較高,佛有肋侍,菩薩也有肋侍,左右肋侍中,一般以左為上(左右以佛像為準,即佛的左手、右手邊)。

常見的:

華嚴三聖:普賢,毗盧遮那,文殊

西方三聖:大勢至,阿彌陀,觀世音

東方三聖:月光遍照,藥師,日光遍照

娑婆三聖:地藏王,釋迦牟尼,觀世音(此三聖與其他三聖的定義不一樣,其他三聖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觀音為極樂世界的,但常來娑婆世界串門度化眾生,所以有此三聖)

還有:阿難,釋迦牟尼,迦葉(讀家射)(這兩位不算菩薩,乃佛陀大弟子,當年長隨佛陀左右)

龍女,觀世音,善財。

閔公,地藏王(金地藏),道明。

最高級的叫全堂佛,就是把這老幾位都叫一塊來一全家福

你都能認出來不?

----------------------------------

----------------------------------

現在公布答案。

阿彌陀佛,阿難,釋迦牟尼佛,迦葉,藥師佛

普賢菩薩,龍女,觀世音菩薩,善財童子,文殊菩薩。

兩旁的四位是四大天王,中間的閔公,地藏王菩薩,道明和尚。

伽藍菩薩,彌勒菩薩,韋陀菩薩。

-----------------------------------

-----------------------------------

5、

有人供佛時總嫌不過癮,所以搞出了這種形式。

這幾位是漢傳佛教的大咖,平時你所能見的佛、菩薩像基本上不出這幾位。

那怎麼判斷誰是誰呢?

有一定的方法,但這個方法不是絕對的,說不是絕對的,是因為造像雖然有標準,但並非全部嚴格執行,所以我們只能說大體判斷。

按漢傳來說,果位大致分三個層次:佛、菩薩、羅漢。這三個果位的造像各不相同。

佛:

我們看漢傳佛教造像會發現「千佛一面」,分不清誰是誰,都是克隆佛。這是因為所有的佛像都是按著釋迦牟尼之像所作,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麼有沒有簡單的區分方法呢?有,人家說是誰你就當成誰。

一般來說,佛像為頂有螺發,額有白毫,身披衲衣,下有蓮台。造型有三種,跏趺坐,站立,卧像。(以我鄙陋,除樂山大佛為彌勒坐椅像和敦煌一個北周石窟有釋迦牟尼坐椅像外,再沒見過垂腿坐佛像)

簡單說,跏趺坐就是雙盤腿,圖上三位就是跏趺坐。那怎樣區分誰是誰呢?一般要看手印和所持法器。也就是說主要看手部。

一般來說,手持蓮花的為阿彌陀佛,手持寶塔、藥丸、葯缽的為藥師佛。

如果有三位,旁邊是這兩位的根據以上條件您判斷出來了,那中間基本上上就是釋迦牟尼了。釋迦手裡一般不拿東西,跏趺坐時手印一般有兩種,一,左手朝上放於左腿,右手觸地印,下垂觸地。二、禪定印,雙手放腹前,右手搭在左手上,兩拇指相接。

咱們找個圖具體說一下

以圖為例,A、頭上一個疙瘩一個疙瘩的似頭髮似的,那就是螺發了,具體不多說,可見為什麼佛像都是有頭髮的但和尚們都是剃度的光頭? - 釋宣導的回答。 B、螺發中那一紅點,叫肉髻珠。C、額頭有一小點,三十二相之一為眉間有白毫,也就是有根白毛,可在塑像里怎麼雕這麼一根白毛?所以變通為一個痣似的東西(最有意思的央視《西遊記》最後通關時,釋迦說「我封你為××」,這句話就已經夠瞎了,沒想到封完了,啪啪啪,腦門冒一紅點代表成了,哈哈哈)。 D、腦袋後邊那一圈光芒叫頭光,有的身體後面還會有身光。 E、胸口那個黃色的,藏語叫「雍仲」,漢語叫「萬」,代表法輪。這個字,一般是逆時針的,也就是如圖,但相反的方向也對(有人愛掰扯,說反方向的不對。暫不細究)歇著的肯定不對,那是納粹。 F、身上披的為納衣,當然是美化了的,也可以叫袈裟,按制應披一種叫「九衣」的。兩個肩膀都有叫通肩,行禮時,披左肩,露右肩,所以佛經里常說,偏袒右肩。 G、雙手的造型就是禪定印,上面還放了一個缽。

那麼這個佛像是誰呢?你可以說他的釋迦牟尼佛,因為符合釋迦牟尼的標準。但是因為手中有一個缽,你也可以說他的葯缽,那麼自然你也可以認定他為藥師佛。(但是漢傳藥師像一般持塔,藏傳的持缽,但手印又與此不同),由此可見佛像的判斷並不十分嚴格。

還有一種就是立像了,立像跟坐像一樣,可以通過手印和持物判斷。

立像中多為釋迦牟尼,立像時,釋迦左手下垂,結「與願印」,右臂豎立像跟人打招呼,叫「施無畏印」此時的釋迦像叫旃檀佛像。

還有阿彌陀佛立像,一般左手持蓮花,或者接說法印(似OK的手型),右手結與願印。此時的阿彌陀佛立像叫接引佛。

還有一種就是立像出現的時候,往往會有肋侍,你也可以通過判斷肋侍反推此佛。

還有一種就是卧像了,卧像一般就是釋迦牟尼,表現其涅槃之態、

至於其他佛像,太多太雜,不表。


早間寺院仿印度時期格局,以塔為中心,環塔而建(20世紀重建的寒山寺也是這種格局)

後來逐漸吸收中原建築元素,開始以院落式一進一進的布局,常為 山門-金剛殿-大雄寶殿-觀音/地藏閣,輔以僧房、藏經閣、齋房等,有些尚有和尚埋骨之塔。


豆瓣有個貼, 講的挺詳細的. 搬運一下

佛教寺廟布局常識


推薦閱讀:

《暗殺》背後的歷史:蔣介石的「韓國夢」
班禪和達喇 影響力哪個大?為什麼?
[美讀客]在線沙龍第十二期:岳南——披瀝十數載,記錄民國大師的命運之變
二戰中的蘇聯(1943-1944 反攻 反攻 )
在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是怎樣灌輸到日本國民的心中的?

TAG:歷史 | 旅行 | 文化 | 佛教 | 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