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多面化性格離人格分裂有多遠?


謝邀。

我想,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人面前體現出不同的性格。

這點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吧【反對的你告訴我你確定你在你班主任和女朋友心中是一樣的人?】

那麼正面回答這個問題。題主的意思應該是,人格分裂和這種所謂多面性格區別何在?區別大嗎?兩者可能轉化嗎?

首先,人格分裂是什麼?

百度百科上的簡介稱,分裂型人格障礙是人格障礙的一種,包括判斷質量低下、思維混亂、情緒不穩定、社會關係糟糕以及沒有控制衝動的能力。關鍵點來了,分裂型人格障礙來源於長期存在的人格特徵,讓這類患者無法完成正常的社交和工作。

讀到這裡不禁有一絲悚然:這種所謂的長期存在的人格特徵,不就是我們所謂的多面化性格嗎?

我們的多面性格可以大體上分為兩種:

第一種可以算是日常的,隨著環境與碰到的不同的人時時刻刻都在改變與塑造的性格多面化。這其實是每個人本能的自我保護手段。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其實是在有意識的塑造自己的形象,我們的目的是讓不同的人看到我們期待他們看到的自己。如果別人對你的認知符合你的預期,恭喜你,你是成功的,情商是夠線的【在此不討論演員的心理,這太複雜了,只能假設他們所演的性格對他們本身的性格完全沒有干擾好了】。

就我而言,我自己都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我在喜歡的人面前與我在我父母面前不一樣的表現。所謂在男友面前擰不開瓶蓋在家擼起袖子一棍子打死蟑螂,不正是最好的體現嗎?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把這些表現說成是多面化性格有點小題大做,這也許只是一小小點的體現,但本質上與每個人的多面化性格是一樣的】

還有一種是由於一些往事的追憶,遇到一些自己不想發生但真實發生了的事情而激發的內心情感的表達。這種應該算是特殊環境下產生的與平時不大一樣的多面性格。

雖然大部分人看到題目第一反應應該是前者的多面性格,但事實上,既然那種是在有意識的控制下產生的,這已經嚴重與人格分裂的準則之一「本體感受不到其他自我的存在」相悖,那麼這種多面性格跟人格分裂應該是沒什麼關係的,雖然咋一看上去有點唬人的相近。

而第二種。。誘導原因相差無二,性格上的轉變也比第一種的多面性格要明顯的多,顯然是更接近人格分裂的。好在人類的性格是很有韌性的,不算是特別重大的事故【對,我覺得這裡得稱為事故而不是事情了】,基本上是到不了人格分裂那個地步的。所以還是放輕鬆,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比較好。心理上的病沒你們想的這麼好得的。

哦對了,第三種情況,那些沒經歷過啥也轉化性格的,那叫裝13。


謝邀

看完電影《致命ID》之後,將問題投射到正常人的身上,細思極恐,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具有多面性的,面對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出不同的態度,甚至是完全不同的行為。那麼在相似的性狀之下,我們的多面化人格距離人格分裂到底有多遠?

每個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感覺自己擁有不同的性格,非常典型的一種就是:我的外在是一個什麼什麼的人,而我的真實內心其實是什麼什麼的,我其實也可以怎麼怎麼樣啊,只要我願意的話都沒問題的啊。做一個填字遊戲,生活之中的幾乎所有的不滿啊抱怨啊統統可以填進去,似乎填完了之後自己的一些不如意都找到了一個出口,甚至有了一種滿不在乎的態度——沒事兒啊,反正我可以的嘛。最經常用的就是:我是一個外在性格比較冷淡的人啊,我只要找到能懂我的人就會顯現出熱情的性格啊等等。

甚至網路上也有「測測你的內在性格/多面人格/潛在自我」等等,五花八門的測試的存在,然而,根據我的經驗來說,所有的測試結果都是大同小異,基本就是小學語文的句子改寫,若是結果互不一樣的呢,你看哪一個都會感覺自己膝蓋中了一箭。

這一種多面化的性格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種自我逃避或者說是自我安慰的結果。在心理學中也有潛意識為了自我保護而出現的遺忘機制(比如說睡一覺起來之後會感覺前一天的悲傷淡一些),個人感覺人格分裂也可以算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就拿幼年受到刺激而產生人格分裂而言,個體在童年期年處的家庭環境是蠻橫的和忽視的,則兒童的需要就會常常遭受挫折,從而引發憤怒或不滿。如果這一環境對兒童的憤怒或不滿拒絕接受,或者說在兒童的憤怒或不滿出現時立即予以處罰,則兒童就會被迫壓抑真正的情感,僅僅展現社會認可的遵奉行為。又由於兒童天生的好奇心有可能被保持下來,兒童時期所受的刺激導致兒童在兒童時期的性格將會被同時保留,而且這種性格有可能被新衍生出來的人格壓制。於是,兒童處於矛盾或衝突之中:一是避免處罰而壓抑真正的情感,二是被壓抑的情感並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計出來表現一番。在這種情況下,兒童只有通過創造想像中的遊戲夥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體驗成客體(「他」、「她」或「它」),藉此與孤獨或寂寞作干鬥爭。爾後,凡那些無法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為,或者經常受到處罰的衝動,便有可能被分離出來,壓抑入想像中的遊戲夥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壞人。這裡,「我」是主體人格,「他」是另一種人格或後繼人格。此時,主體人格尚能意識到另一種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為主體,把另一種人格看作為客體(即想像中遊戲的夥伴)。(摘自百度百科)就這個例子來說,幼年的人格分裂就是由於服從指令,出於保護之意將包含不滿的人格強制壓下,多面化性格的這種理解也是出於自我保護而產生的逃避行為,只是沒有那樣的徹底壓制而已。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這種自我安慰的話是不好的,當現實與理想中的自己相差過大的時候,情緒依舊會失控,會爆發,甚至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不如說人格分裂的爆發來的更為的猛烈,更為的徹底,甚至是多面化人格的升級版。

另外一種多面化人格也是人人都有的,就像你在面對你家的七大姑八大姨的時候和對於自己的好哥們和好閨蜜的時候,說話語氣神態動作完全是兩個人,經常會出現家裡親戚誇我文靜,和朋友呆一起的時候卻是上躥下跳;也有時候是一個人看書的時候可以非常安靜,但也可以和人家滔滔不絕,看起來就像是同時有著不同的性格一樣。這種也被人稱為社交面具,可是誰又能說社交面具不是一種自我呢? 記得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句非常憂鬱的句子:面具戴在臉上久了,就摘不下來了。這裡就聯想起了「職業病」——有的教師在面對家人的時候會出現說教的口氣,有的企業高管也會在不經意間出現同樣的情況,這時候雖說是主動的,但是卻是不不受控制的;對於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是一種不受自我控制的行為,而人格分裂也是,一個人的在不同人格控制時,行為只受到當前人格的控制。人格分裂是來源於長期存在的人格特徵,進而達到使個體不能進行正常的工作,多面化人格雖說會表現出不同的一面,但生活卻並不會受到影響。這兩種行為雖然表現形式有相似之處,可是在科學的角度來說關係還是比較遙遠的,這也是沒有人格分裂滿大街都是的原因。雖然說過於壓抑多面化人格會對身心發展產生不好的影響,影響有輕有重,重的的負面效果不一定會比人格分裂輕,一般人還是不會產生過於負面的效果的。

還有一個也是常見的,就是情緒失控,憤怒到不像自己等等,這一般是短期的癥狀,不會與人格分裂有巨大聯繫。但或許暴怒時我們的大腦活動會有一些與人格分裂的相似之處。

人格分裂的存在形式,特點對於人類來說終究是一個未解之謎,但不可否認,人格分裂與多面性人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畢竟,如果沒有多樣性的人格,人格分裂也無法出現。


瀉藥~

碰巧看到過《致命ID》這部電影,但是時間比較久遠已經忘記得差不多惹,給大家講講電影大概的內容吧:

帥氣的司機男主角載者某女演員在雨夜的公路上行駛,但是很不巧的撞到了一個女人,因為大雨阻斷了去醫院的道路,而且切斷了電話的信號。於是男主角、女演員、被撞的女人、女人的丈夫、他們的孩子一起來到了一家汽車旅館。在這座旅館裡,還有店主、一對新婚夫婦和一個帶著罪犯的警察,總共十個人。但是,隨著罪犯的逃走,旅館裡的人開始接二連三地死亡。

最後的結局是,其實所有的人都是同一個人分裂出的人格,也就是所謂的「多重人格障礙(DID)」。

首先,人格分裂應該就是指多重人格障礙吧(DID),可以通俗的理解為一個身體裡面住了多個靈魂,每個靈魂之間互相不會幹預。在電影中,殺害所有人(準確的說應該是人格)的其實反而是那個看上去最沒有威脅的小孩子,這點其實也暗示了這部電影中所有多重人格的產生是由於兒童時期所受到的心理陰影。那麼我們可以認為,作為一種心理疾病,人格分裂是需要一定契機的,一般大都是比較嚴重的心理創傷。

對於題主提出的「多面化性格」,私以為應該是只人們在不同的場景下,出於不同的身份或者是立場而不得不扮演的「角色」吧!就像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P.S.看到一條回答里的一個比喻很有意思,「別告訴我你對你的女朋友和班主任的態度是一樣的」。

再來反觀這個問題,多面化性格其實應該算是人們調整自己心理的一種方法了,應該算是更偏向於積極了。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面對所有人的態度都一樣,那不是非常可怕嗎?懂得以不同的面目示人恰恰是懂得保護自己和自我調節能力的體現吧!而人格分裂則很顯然就是一種心理疾病了,雖然並非衍生出的人格就一定是惡(這裡又涉及到了善惡,感覺越扯越偏了呢...),但既然被認定為一種疾病就一定是需要治療的,而且DID並不是一個人主觀上想要患病就一定能得的,複雜程度非「多變化性格」可比。

emmmmm其實不是很懂題主的「多面化性格與人格分裂」這個問題具體的意義,也沒有做很詳細的問題展開,如果回答地答非所問了還請各位大佬指正~


謝邀。

多面化的性格(或者稱為社交面具更合適)和解離性人格障礙(DID,舊稱多重人格)兩回事。

多面化性格是人為了適應社交和環境需要產生的,某種意義上是積極主動的。

DID,解離性人格障礙。人格分裂"需要"(注意我這裡的引號)經過重大打擊或嚴重虐待(或者催眠,也有可能,這裡先略過)

是一種對環境壓力迫不得已的消極迴避。

產生的背景不同,動機不同,機制不同。結果也很不同。

結論:就沒一個相似的地方。


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不過多面化性格,也許是社會要求我們具備的生存和社交能力的需要吧。


謝邀。不懂,也是來學習的。個人認為多面化性格是人在不同環境面對不同人群的一種應對措施吧。距離人格分裂好像還很遙遠。人格分裂是不受控制的,多面化性格是受控的。


謝邀

面對不同的人,大部分人都會有不同面孔,然後收穫對應的感情。這跟人格分裂應該是不一樣的。

看完《致命ID》,那應該就不是正常人了。


首先,人格分裂是什麼?

百度百科上的簡介稱,分裂型人格障礙是人格障礙的一種,包括判斷質量低下、思維混亂、情緒不穩定、社會關係糟糕以及沒有控制衝動的能力。關鍵點來了,分裂型人格障礙來源於長期存在的人格特徵,讓這類患者無法完成正常的社交和工作。

讀到這裡不禁有一絲悚然:這種所謂的長期存在的人格特徵,不就是我們所謂的多面化性格嗎?

作者:吳小七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3996302/answer/2870670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多面化性格不能完全定義為人格分裂。個人認為所謂的兩面派可以稱之為一種多面化性格,而這決定不應該被判定為人格分裂。如果要判斷一個人是否人格分裂,那麼他的行為必將是自相矛盾的,《霍比特人》《魔戒》中的咕嚕是典型的例子。可以顯然的看出,性格分裂與多面化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存在形態,前者偏疾病,後者偏個性。簡而言之,多面化性格距離性格分裂還是很大的,要轉變的可能性還是極小的。


瀉藥。

首先,要了解兩者之間的距離,便要首先明白人格分裂與多面化性格究竟是什麼。

人格分裂是什麼?

既然題主在話題中提到了《致命ID》這部優秀電影,我就先簡單講講此部作品的劇情吧。

??以下含有嚴重劇透,建議沒看過的慎重閱讀!!

電影《致命ID》上映於2003年4月25日,影片主要講述了11位不同身份的陌生人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而齊聚在一個破舊的小旅館中。而漸漸地,身邊的人一個個地逐漸死去。伴隨著激烈的雨聲與狂風的呼嘯,懷疑與不信任在人群中肆虐。最終,故事的結局卻是真正的殺人兇手——一個小孩子勝利存活。實際上,這一切其實都是不存在的。這11個人都是一個人的不同的分裂人格。這些人格交替控制著他的身體,而他則處於意識不清的境界。

其中,電影對於人格的揭露與解剖引人深思。儘管人格分裂的學說在現當今十分風靡,在當時卻不太被人們所熟知。而這部電影清楚地展現了一位人格分裂患者的腦海中的不為人知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每個人都是獨特且鮮活的。他們擁有自己獨立的性格與背景甚至不同的外貌,每個人都是以一個鮮活的個體所存在的,他們並不只代表一種特定的性格,而是多面性格的集合體。這11個個性鮮明迥異的個體聚集在一個人的身上,從而導致了人格分裂的現象。

那麼,什麼是多面化性格呢?

每一個人身上其實也混雜著不同的多面化的性格。人們會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甚至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而這一切從人們處於孩童時就早已暗暗埋下伏筆。

例如一些小孩在三到四歲時會存在「怕生」現象:在家裡「橫行霸道」,在爸爸媽媽面前活蹦亂跳,可一旦到了陌生人面前,卻害怕得一句話也不敢說,只敢躲在父母身後。

這其實也屬於人們多面化性格的一種體現,在遇到自己所不熟悉的人和事物時,人們會本能地給自己裝上一副保護的面具。小孩如此,大人亦是如此。

隨著人們的年齡與慾望的不斷成長,面具的功能也漸漸地從簡單地保護自己變得越來越複雜,但究其初衷卻還是沒有變的。不可否認,人們的性格是受先天性因素的影響的,一個人出生時他的性格便已塑造好了,後天人們再怎麼努力擺脫它卻還是無法徹底消滅它存在的印記。然而,後天的刻意為之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人們刻意地塑造自己的形象,隱藏自己的軟肋與不足。這是因為人們會希望讓不同的人看到他們所期待的自己的形象,儘管有些人所展現出來的性格並非他們天生便擁有的,但為了達到某些特別的利益又或是贏取別人的好感,有些時候,人們會表現出不一樣的自己。

另一方面,後天所接觸的身邊的人物或書籍電影也會影響人們對於自己所期望的形象的塑造。例如人們普遍認為一個優秀的人應具有謙虛、勤奮、善良等傳統美德,這些觀念不知不覺地潛移默化地傾入到了我們的生活。同時,為了獲取大家的認可,人們也不知不覺地努力成為這樣的人。

兩者之間的差異又表現在哪裡呢?

多面化性格屬於人在不同環境中面對不同人群的應對措施,這是積極且受控的。然而人格分裂屬於一種疾病,是基於人在受到一些無法承受的毀滅性的打擊後所造成的,因此是消極且被動的

另外,人格分裂的人都是意識模糊甚至沒有記憶的他們表現出的不同人格完全是一個個獨立的毫無關聯的個體,每個人格中都包含著人們常見的多面化性格。嚴重的人格分裂甚至會導致人做出一些衝動的偏激的行為,他的意識已經完全不受控制了。因此,相對於「面具」般的自我保護的不同性格多元化,人格分裂更加危險且複雜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回答若有不足也歡迎諸位指正~


我認為所有人都是多面化人格的,在不同人面前我們會展示不一樣的自己,扮演不一樣的絕色吧。可人格分裂實際上屬於心理疾病了,多元化的性格離他它應該很遠很遠。


謝邀。

你這個問題太哲學

理科生表示無法回答。。。


差了很多。

一個是正常的性格

一個是GG的邊緣


謝邀。

其實也不是很懂。

大概差了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遭受過的事件這兩個東西?


其實本身就是不大一樣的兩個東西吧。

差了一個毀滅人格性的打擊?


大概缺少一些無法承受的毀滅性的打擊而選擇性遺忘的經歷。


差著一個幼年時經歷過類似於性侵等毀滅性打擊事件的距離。


推薦閱讀:

《致命ID》中片頭片尾都出現的那首詩應如何解讀?

TAG:心理 | 犯罪 | 人格分裂 | 性格分析 | 致命ID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