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制漢字如何查詢字源?
題主對中國製造的漢字演變脈絡比較熟悉,但是對和制漢字的起源和演變不是很清楚。
請問從哪兒能查詢到相關資料、書籍?另附上王博暢先生的回答日本的國字如何用漢語發音?對「日本國字」的幾種分類供大家參考。題主想知道的就是「凧」、「雫」這類日本自造漢字的來源。
謝邀。
此問學生淺見,是能作為 @王博暢先生在日本的國字如何用漢語發音?問題下的擴展,故待先生來完整是為上策,此地僅作拋磚引玉。
囿於資料,故配合網路搜尋所及,先來梳理一下該問題所涉及的一些基礎概念:
日本和制漢字如何查詢字源?
「日本和制漢字」為何物?此處「和」若即意為「日本」,便毋須贅述,「和制漢字」便可。 @王博暢先生所言「日本的國字」,其義或有二,一曰「吾(日本)國所用之文字」,另曰「形似漢字之擬制漢字(擬制漢字)」。故,若「國字」=「和制漢字」,則須謹慎留意「國字」的另一層含義[1]。
以wiki所出引資料按圖索驥,有二處可尋:
1、小林芳規:《図説 日本の漢字》,大修館書店,19982、和製漢字の辭典小林先生是前廣島大學文學部的教授,雖諸君而言可能陌生,然對研究「訓讀史」之本人來道,小林先生可謂是圈內明星——其出世作便為平安時期的訓讀史研究。故,其書可用來作參。而後者之網站,先參其參考文獻引用何書,選何底本等作一二考據,故入其「參考文獻」一覽,$BOB@=4A;z$N(B:$B0zMQJ88%(B,其言所用書志還可在「國立情報研究所」之資料庫中對照參校,因而以其作為工具也應可行。其作者大原望是早稻田大學語言學者笹原宏之的學生, @王博暢先生在其日本的國字如何用漢語發音?答案中所引《和制漢字辭典》的作者亦是同一人。
然後借 @王博暢先生的答案作一些發揮:廣義上「日本國字」或「和制漢字」,據大原望的《和制漢字辭典》統計約三千字,其概念應當包括如下幾類:
(一)自造漢字:日本語文工具書通常認定的仿造中國漢字造字原則和結構體式自造的漢字,如畑、鞐等;
(二)同形漢字:與中國罕見漢字同形,字義無甚關聯的日本漢字,如杣、雫等;(三)或體漢字:日本語文工具書認定為自造漢字,實為中國漢字或體的漢字,如硲(峪)、搾(榨)等;(四)略體漢字:日本使用的不同於現行大陸簡化字的漢字略字,如仏(佛)、竜(龍)。狹義上的「國字」僅包括(一)和(四),(二)和(三)應當屬於「國訓」的範疇。一般或體和略體漢字的擬音原則上是從本來漢字的讀音,爭議一般集中在自造漢字和同形異義漢字上,大致上自造漢字採用聲旁定音,同形漢字沿用漢字辭書固有讀音。
先生答案(一)中所言,「日本語文工具書通常認定的仿造中國漢字造字原則和結構體式自造的漢字」,其認定,便是認定該漢字不存在於在中國一側,然要確定這一「認定」,又被認為是極其困難的,所借之工具書,反而是跑到漢字典籍中「尋根溯源」,以驗證該「不存在」,如《玉篇》、《字彙》、《康熙字典》等[2],且日本方面也很清楚地認識到,這種「認定」方式即不全面,也易遺漏。因而,結合 @王博暢先生該答案之(一)與(三),從來源地來看,「和制漢字」或既可能源自日本自創,然也不排除取自中國漢字。
狹義上的「國字」僅包括(一)和(四),(二)和(三)應當屬於「國訓」的範疇。
此地,對先生答案中的「國訓」稍微修正:
「國訓」一詞,首先以「訓」看,既表日語之讀法,又解釋其意(雖當下現代日語中其形式只以「假名訓讀」出現,而在近世文本中,以「漢字」作訓,依舊是極為常見)。國訓其義有二:1、日語漢字中,往往字形與中國一側同,然隨訓讀史的演變,同該字同中文語境下的同字比,其意超出、甚至不同。前者如「咄」、「荻」;後者則便是 @王博暢先生答案中所言之(二)。
2、以新井白石《同文通考》(卷4)所云,「國字所對之訓」[3],故稱「國訓」,反而就是 @王博暢先生答案中所指之(一)了。同漢字多訓或異訓,可參學生再另一答案中,所舉「曰」字之例:漢語存在日語概念里的「敬語」嗎?
再來略談一下「和制漢字」構成上的特色,其無外乎三類:
1、會意:如「躾」、「峠」2、形聲:如「塀」、「繧」3、合字:如「畑」、「枩」結合「國訓」來看,「會意」者或多只有訓讀,「形聲」和制漢字則有兩者皆備。但也有先「訓」,後又得「音」之和制漢字,如「働」。最後以俗字和略字的演變來一窺其來源:
1、對意造字:即該和制漢字所指的概念不存在在漢語中,如近世中後期蘭學者所譯西洋醫書中所造和制漢字「腺」,而參同時期來華傳教士所譯中文文本,對該概念則使用了音譯「亞特諾斯」[4]。2、便於速記:如下圖所示,
(鑓水兼貴:《使用場面からみた「略字?俗字」の衰退と個人文字文化》,高田智和、橫山詔一編:《日本語文字?表記の難しさとおもしろさ》,彩流社,2014,P.150)3、一些宗教團體或神秘組織所用符號:同樣參見下圖,(佐藤稔:《國字》,前田富祺、阿辻哲次編,《漢字キーワード事典》,朝倉書店,2009年,P.187)4、含「文字遊戲」之意:如「杤」(とち)此和制漢字可聯想為:10(と)x1000(ち)=10000(とち)等等。故而佐藤稔有言,「國字」揭示了漢字文化其血肉化與大眾化的一面[5]。學生敬以為是。
[1] 如wiki「和制漢字」詞條所引小林芳規所作之定義:和製漢字とは、中國から伝來した漢字ではなく、日本で作られた漢字體の文字を指し、國字とも呼ばれる。在這裡「國字」=「和制漢字」。
[2] 佐藤稔:《國字》,前田富祺、阿辻哲次編,《漢字キーワード事典》,朝倉書店,2009年,P.186[3] 同上書,P.186[4] 董少新:《形神之間——早期西洋醫學入華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P.420
[5] 佐藤稔:《國字》,前田富祺、阿辻哲次編,《漢字キーワード事典》,朝倉書店,2009年,P.187參考文獻:笹原宏之:《國字と位相—江戸時代以降の例に見る「個人文字」の,「位相文字」,「狹義の國字」への展開—》,《國語學》163集,1990@Hakumo先生的答案已經很詳細了,我只是來做搬運工,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最近讀到的資料。
一.小畑悅子(エツコ?オバタ?ライマン)《日本人の作った漢字》南雲堂、1990。
這個在前面答案給出的大原望的和製漢字の辭典的參考文獻也有提及。
書的第88至103頁介紹了國字研究的資料及方法,既有作者自己研究「?魚都」等具體某個國字的過程介紹,更給出了針對不熟悉的漢字的研究流程圖!!!
1.
簡單說來,判斷一個字是不是國字,主要從以下三類研究資料分析:
中國文獻;日本文獻;日本及中國以外的漢字國家(朝鮮韓國越南)相關文獻。
2.研究步驟及所用資料
(都是乾貨!一會兒直接上圖,不知道會不會侵權。。)
如果真的能按這個流程走下來,相信對某個字的把握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雖然不懂韓語和越南語,真能做到步驟九的話我也就知足了。。。
二.笹原宏之「異體字?國字の出自と資料」,出自石塚晴通編?漢字字體史研究?勉誠出版、2012,第341-365頁
作者主要通過具體例子說明他的研究方法,舉了好幾個漢字具體分析它們到底是不是國字,如閖、「?蟲廚」、鮑、蚫等,主要篇幅在講鮑、蚫。
例證超級豐富,從古至今,從辭書、文獻到木簡,從日本中國到韓國越南,豐富到會看暈過去(笑)。
適合用來窺探一下大神是如何做研究的。
不說了,上圖。
推薦閱讀:
※資源推薦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數位資料庫
※為什麼在很多公文中一定要用「〇」而不是「零」?
※為什麼紀錄片《漢字》(Hanzi: the Movie)沒有採訪中國大陸設計師?
※「麥」和「來」這兩個字是如何演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