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廚刀與西式廚刀各有那些優點跟不足?
中式廚刀,如最常見的是家常用的菜刀,矩形,較沉重
西式廚刀,類型像大號的水果刀,流線型,較輕盈這兩種廚刀各有哪些優點跟不足呢
以下是我最近寫的一篇關於中式廚刀的文章,應該可以部分回答題主的困惑~~·····························································分割線···············································
中式廚刀為什麼拿不出手?
文|墨墨知道
本期提要:
·中餐廚房不止一把刀
·講究的中式廚刀用料,工藝都不差
·國產廚刀的差距在缺少高級感
·廚刀的境界不只取決於生產者,更取決於消費者
中式廚刀,是人們最常用也可能是最陌生的東西。中式菜刀和中國人的性格一樣方方正正,沉穩內斂。多少年來,它們的優點默默無聞,它們的缺點也缺少真正的認知。
之前我們介紹了日本廚刀和德國廚刀,一起領略了廚刀的異域風情。今天,來說一說中式廚刀的秘密。
中餐廚房並不只有一把刀過去一直有所謂中餐廚房一把刀的說法。幹什麼都是一把刀,刀功考究也成了中餐廚師的特色,剁、切、拍、剖、剔,一人一刀就可以全部完成。但這也造成了中式廚刀不講究,全靠廚師手藝的印象。事實不是這樣的。
展現刀功的淮陽菜文思豆腐
傳統中國家庭確實大多只用一把刀,可能是片刀,也可能是既能切肉,又能斬骨的「文武刀」。但你能看到,不論是李安的《飲食男女》還是徐克的《滿漢全席》裡面,中餐大廚們的用刀和西餐主廚一樣,也都是成盒成箱的。
適應中餐廚房的不同用途,中式廚刀裡面,片刀、桑刀、文武刀、砍刀、拍皮刀、片皮刀、斬骨刀、剔骨刀、豬肉刀、燒臘刀,各種類型,數都數不過來。
香港陳枝記豬肉刀
中式廚刀形制也分為多種,大到粵菜、川菜、蘇菜各菜系,具體到北京、山東、東北,河北,刀型也都各不相同。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有代表性的中式廚刀形制。
片刀
片刀:片刀是烹飪中餐時的主刀,主要用於切菜,高手能以此完成所有的切工和拍工。刀身方正,呈5:3的長方形,刀背厚度一般在4mm左右,按大小可粗略分為大片刀、中片刀和小片刀。
香港陳枝記桑刀。陳枝記廚刀在專業廚師領域受到認可
桑刀:比片刀更薄更輕,刀身上黑下白。桑刀源於浙江海寧三把刀中的葉刀。過去當地製造的薄勻鋒利,價廉物美的葉刀,達到了切葉如髮絲的效果,喂幼蠶正合適,大受蠶農歡迎,後來又改叫桑刀。
桑刀的刀面很長,刀刃很平,能夠切肉切菜,但是由於又薄又輕,不宜劈砍,容易損壞。
文武刀
文武刀:既能切肉,又能斬骨故的刀稱「文武刀」,比片刀厚,也更重,因使用不需時時換刀,所以受到家庭的歡迎,所謂一把刀的說法,和它有關。
斬骨刀
斬骨刀:又叫九江刀。刀頭重,刀刃鈍,專門承擔廚房裡斬骨之類的重活,越重的斬骨刀就能處理越大的骨頭,功能是其他廚刀都無法替代的。
陳枝記片鴨刀
片皮刀:多用途,可用於片烤鴨等。
燒臘刀
燒臘刀:粵港地區多用於斬、剁熟食。
拍皮刀
拍皮刀:不開刃,專門用來拍蝦餃麵皮的刀。
水果刀和廚房剪刀一般不認為是典型中式廚刀的組成部分,但是現在,都成了成套刀具中的角色。
講究的中式廚刀用料,工藝都不差傳統中式廚刀很多直接使用高碳鋼,優點是硬度高,鋒利,保持性好,缺點是易生鏽,不過高碳鋼也比較好磨。
現在很多中式廚刀使用不鏽鋼。
之前的文章說過,鉻在不鏽鋼中的作用主要是防鏽,當它達到比例達10.5%以上時,就是真正的不鏽鋼。
中國國內廚刀經常有4鉻鋼,5鉻鋼的說法,說的不是鉻的比例,而是碳的比例,指碳佔比為0.4%,0.5%等等。
重慶鄧家刀9鉻鋼製品
而不鏽鋼中的含碳量碳決定了鋼的硬度和韌性。碳含量越高,刀硬度越高,越鋒利,但韌性也越差,容易生鏽。
德國廚刀常用的材料是1.4116/X50CRMOV15不鏽鋼,它的含碳量大約是0.5%,硬度一般在HRC54~57之間。它的特點是:好加工,硬度低;韌性好,防鏽好;成本便宜,保持性差,容易卷刃。現在國內也有廚刀廠家直接引進這樣的材料製造廚刀。
可以說主流德系刀材質對應的就是中國國產4鉻,5鉻鋼,主流中國廚刀材料性能並不算差,而國產刀如鄧家刀有不少用到9鉻鋼(9CR15MOV)的產品,也就是含碳量0.9%,水平接近日本的VG10(含碳量1%),鋒利度是可以碾壓一般德國廚刀的。
在工藝上,國產廚刀也足夠用。
廣東陽江十八子作三合鋼切片刀,據說十八子被新東方廚師學校採用
夾鋼,就是常說的三合鋼,在中式廚刀中常見。三合鋼是由外層較軟的2片不鏽鋼,中間包夾著一層高硬度的高碳鋼所組成。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節約材料的同時做到了剛柔並濟。
開刃角度上,鄧家刀不到10度,比日本廚刀常見的10度-15度還要極端,更顯犀利。
但是這些國產刀價格卻都在百元左右。相比起德國日本產品動輒千元的價格,差距太大。在品牌名氣上,差距就更大了。
國產廚刀的差距在哪裡這中間有多重因素。
第一,工藝技術和材質
材質上,如德國雙立人等使用了最佳防鏽效果的材料,又加上一道特別的表面硬化工藝,突破了材料本身偏軟的局限,同時控制了成本。
日本廚刀的材質大部分都在國產廚刀之上,這得益於它技術儲備雄厚,產品線清晰的老工業基礎。日立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安來鋼系列產品,為大大小小的刀具製造者提供了不同檔次的標準材料。消費者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層次的產品。
雙立人TWIN 1731廚師刀
在工藝上,德日廚刀也更加下本。工藝細節上朝奢侈品看齊,刀身與手柄,金屬與非金屬部件之間過度精密自然。
德日廚刀不惜代價進行裝飾,大馬士革花紋的應用,德系的烏木手柄,日系的牛角裝飾,都是代表。
用捶打紋和大馬士革紋裝飾的日本廚刀
第二,生活美學的追求
德國廚刀優雅簡潔,是現代工業設計的優秀作品。日本廚刀一板一眼,保持著精緻的傳統身段。它們都能給人的生活注入藝術氣息,引領人的生活方式。
而大多數中式廚刀外觀粗糙,裝飾性差,要麼形制萬年不變,要麼有進取心,卻拿出格調讓人不敢恭維的設計。
國內某品牌刀具的一款手柄設計
日本手工廚刀名家出品的大馬士革紋飾中華菜刀
第三,定位和品牌形象
中國廚刀的定位,主要還是普通工業品。而無論德日,都有大馬士革、本燒等萬元級別的極致品。在生產過程中,德日也都還堅持手工在生產中的地位,通過高端產品、手工工藝突出有底蘊,追求極致的品牌形象。
最後要說的是,廚刀的境界不只取決於生產者,更取決於消費者。
生活日益富足的人們不會滿足於現狀,他們總會去尋找和他們生活境界相配的產品。德國、日本廚刀現在能夠部分滿足他們,期待有一天,國產廚刀也能做到這一點。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sanjiangxing。會寫廚房裡的大事、小事和瑣事,倡導廚房裡的品質生活。
本專欄發表所有文章,除特殊註明外,版權均屬三匠廚房所有,轉載請註明微信公眾號ID以及二維碼。
http://weixin.qq.com/r/oTiOlpzEIMFfrdj1922z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個說起來真是長篇大論,但我非常簡單地說:中式廚刀適合中國人切菜習慣,也適合中式餐飲
西式廚刀同理....
這樣回答別打我.................插個題外話就是:日式廚刀里的薄刃/菜切,那真是中餐西餐兩相宜啊,切菜切肉好好用啊!ps.別噴我什麼薄刃/菜切只能切蔬菜...先說一個重點,很多情況下,相同功能的不同器具,使用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使用者最早熟練哪個。
我做西餐比較多,熟練了西式的牛刀,牛刀普遍比中餐的片刀要輕,要窄,所以在切東西的時候會覺得,片刀又重又難用;另一個朋友做中餐比較多,相反,他覺得牛斗又飄,還不吃力,用起來難受。
另外,中西餐在刀工上自然都有追求。
中餐在刀工上更追求技術的極致,比如豆腐切絲,前一陣我還看到了在氣球上蒙眼切菜的大廚,嘆為觀止。
而西餐在刀工上要簡單一些,蔬菜追求整齊,肉類則一般按照紋理來,比如切菲力,菲力上有一層筋,最好片掉筋,不傷肉。
另外,歐洲和日本在製作廚刀的時候似乎更願意下心思,也許是中餐廚師的刀工不需要吧。
簡單介紹一下西餐的廚師刀。
首先是主廚刀,也叫牛刀,是廚師最常用的刀,這柄是我私愛的孝行,好用不貴。
(在網頁一艘牛刀,結果最多的是一位財經評論員。。。)
這柄是剔骨刀,刀體窄,堅硬,鋒利,適用於處理帶骨肉類,窄刃方便在狹小的骨縫中移動,不管是剔骨,開關節,都很好用。
之後是魚刀,不打廣告,為了方便,直接從淘寶拿來的圖。魚刀刀窄,刃薄,可以輕鬆彎曲,請參考武俠小說中的腰帶劍。方便處理魚骨,去魚皮等操作,消毒後可以用來切酥皮,因為刃薄,鋒利,切起來比其他刀輕鬆一點。西餐的魚刀和日料的魚刀不是同一種,西餐的魚刀主要目的是為了分解魚,日料的魚刀,刀窄,鋒利,但是堅硬,主要目的是魚生切片。
剁刀,刀背厚,分量沉,刃頓,不適合切東西,但拿來剁骨頭很合適。
這把是勾刀,其實是小刀的一種,因為不常見,所以列出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很好用,但是因為勾狀,一旦勾到手上,很容易傷到筋,很多廚房已經禁止使用了。
在之後就是小刀,剪刀,抹刀棒,這些常見工具了。
另外,雖然西餐有很多種廚刀,但並不是所有西廚都用很多種,也有些只用一把刀面對所有情況,只看個人愛好。
建議不用分種類,自己用的順手就是好刀。
你看結果嘛,一個做出來的菜對比另一個做出來的菜……
這個問題問的好,跟最近知乎挺火的的問題披薩比肉夾饃好在哪兒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是有一定歷史原因,比如廚師地位,飲食文化及餐飲重點不同。
坑先佔!來日更。推薦閱讀:
※新手可以知道的20條廚房技巧 | 那些媽媽教給我的事
※這道牛肉,炒制只要18秒,多一秒少一秒都不行!每周至少吃一次
※親征篆新
※辣么隱晦
※只要好吃,疙瘩湯到底算湯還是主食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