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評價阿甘正傳里的珍妮?
她是在作踐自己嗎?
她有作踐自己的自由嗎?她值得阿甘愛嗎?還是愛情里沒有值不值得,只有願不願意?
第一次她和阿甘住到一起為何又走了?她是想找阿甘接盤嗎?她開始拒絕阿甘的求婚是覺得自己配不上阿甘嗎?
從來沒有過作踐之類,這個片子里阿甘代表行動,珍妮代表思想,雖然美國主旋律讓我們看到珍妮的人生一團糟,但真正的美國不是靠阿甘,而是靠珍妮這樣的人推動的,阿甘參與了很多歷史大事,珍妮參加了幾乎所有思想運動,她的行為理由很簡單:因為她不能像阿甘一樣不思考,至於為什麼第一次要離開,那時她哪知道自己一發入孕,後來也是快死了沒辦法才找阿甘來帶孩子的
我認為珍妮不是在作踐自己。
正如前面幾個問題里對珍妮的評價,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差。她的所謂作踐絕非空穴來風。她小時候所遭遇的種種不可描述,是她成人之後種种放盪的一個伏筆。她的所謂作踐,就如前面的知友所述,表面上是當時美國社會現狀的一個縮影,我覺得更多的是對自己的自由和夢想的一種追求。與其說是作踐自己,還倒不如說是一種掙扎人生中的自我追求。
和阿甘相比,她是一個有著自己夢想的女孩。誠如電影中她所說的,要和她的吉他,她的歌聲,去追求自己的歌手夢。而阿甘則是一個程式化的人,借用其他知友的看法,阿甘的主見主要是依附於他母親,珍妮,丹中尉。所以,作為一個低能兒,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自己身邊所親近的人的去做的。就好像哲學中動物的介紹一樣,它們不知道自己在幹些什麼。在我看來,起初阿甘的奔跑,是迫於壞小子們的追逐,到後來的成為捕蝦公司的董事長,是為了完成自己戰友的遺願。所以,在他所做成的事情之中,不能看出有哪一件是和他本人的夢想是有關的。
而阿甘所認為的愛,則是帶有童真色彩的簡單的愛,而不是我們印象中的轟轟烈烈或是海誓山盟。不管珍妮的人生怎樣墮落和放蕩,阿甘內心的珍妮角色,依然是和她年幼時一樣純真美好。想想阿甘小時候乘校車時被排斥的窘迫,是可以體現出他內心極度需要一個依靠,一個可以躲避排斥的防空洞,而珍妮的出現和讓座,恰恰是給他提供了這一方可以躲避,可以依靠的凈土。這也就是為什麼阿甘在長大之後總是忘不了珍妮,甚至是在那個黑豹黨的學生頭打了珍妮之後,對那個學生頭大打出手,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她。這種保護,我看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吧。在影片中,珍妮和阿甘的樓梯對話,其實都是對彼此愛慕的朦朧回答。所以,在阿甘看來,不管珍妮變成什麼樣,她都是值得阿甘去愛的,並且他都是永遠愛她,護著她的。
關於珍妮第一次和阿甘住到一起然後又走了的話題,我曾經和我爸討論過。在我爸看來,珍妮是過不慣這種安逸的生活。而她坐上計程車之前和司機的對話,則是她的內心的真實渴求。」我沒有跑」這句話,表明了珍妮的軀殼隨著她的人生遊盪,而內心是永遠堅守在和阿甘在一起的那片凈土裡的。如果說是找阿甘接盤,她則可以通過這一種方式,來榨取阿甘的家產。但是她沒有。我前面已經說過了,她是堅守在那片凈土上的,不管她的軀殼怎樣遊盪。她最後和阿甘發生那種事情,又給他生下孩子,在我看來既是她堅守內心凈土的一種表現,更多的是在她從自己墮落人生中醒來時發現對阿甘對自己一成不變的堅守的感恩和愧疚吧。
她的拒絕求婚,也許是自己的幡然醒悟吧,醒悟到自己的墮落,配不上這個成就無數輝煌的並且始終如一地眷念自己的傻子。但是,在珍妮死之前,她答應了求婚,應該是自己要為自己尋找一個最後的歸宿吧。因為她知道,如果阿甘不要她,那麼自己在這個社會,也是沒有多少人會要的。到了最後,只能落得一個人生的草草收場。
在這部影片中,珍妮的名字頻頻地被阿甘叫響。可見珍妮已然成為他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更願意相信的是,他們的內心都有彼此,不管人世間的情況如何如何。
以上是我對珍妮的看法,初來知乎回答問題,答案不能稱作完美,更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還是希望你能夠理性地看待我的拙見。
推薦閱讀:
※關於《湄公河行動》
※愛情喜劇第一法則:你愛的女人永遠是對的
※我在豆瓣電影這一年2017
※美屬薩摩亞:0比31,最差國家隊,下一球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