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過視頻來做醫療諮詢診斷你會接受嗎?
三甲諮詢費一次100,其他可放低到80
如果是「醫療諮詢」就可以,「醫療診斷」就不行。
但這樣,怎麼收費呢?
舉個例子:
患者:我頭很不舒服......怎麼辦啊?醫生:哦,你這個情況很複雜啊,我周三上午門診,你來門診我給你檢查一下吧。
然後該患者就為這次名為「諮詢」,實為「預約挂號」的視頻付費100元了。由於本人是醫療行業從業人員,深知診斷學的深奧和難度。我自己就不會給別人做「視頻診斷」,自然也不會接受其他醫生的「視頻診斷」。診斷學講究「視觸叩聽」,中醫診斷講究「望聞問切」,骨科診斷講究「視觸動量」。這裡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一個體格檢查!沒有親眼看到病人,沒有親手檢查過病人,就能診斷疾病?我不能接受這樣的診斷。如果是經手治療過的患者 以後作為隨診的工具想必是極好的
畢竟誰都受不了奪命連環CALL視頻和音頻醫療諮詢和診斷的前提是為建立一個長病人管理機制。
也就是說服務對象絕對不要是新患者,而是那些老病人,醫生對病人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簡便的方式持續幫助病患改善情況。這個時候視頻和音頻的優勢才能夠最好的發揮。而其短處也被規避掉。
這種機制並不能直接提高醫生的收入,而且總體上來說,北京三甲醫院的醫生都不太缺錢。而建立長病人管理機制有助於醫生寫論文,參加職稱評定等一系列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所以長病人管理才應該是視頻或音頻諮詢診療的出發點。我用幾個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視頻可以做尿檢嗎視頻可以把脈嗎視頻可以檢查精子活躍度嗎如果是做臉部整形,估計問題不大,但是最好也要等到棒子國那樣的網速!首先,這個提問有些太大了。視頻醫療診斷這種方式要在應用方向上來進行區分,合理運用。
比如上火感冒了這類問題,用NB的專家、設備、網速云云配套來治療,效果應該沒有比去社區診所找個小醫生開個藥方來的快。視頻醫療診斷在這種問題上就屬於大才小用了。用診療系統看病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因為某些問題不能和醫生直接接觸溝通,通過簡訊或者通話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沒有必要視頻看看醫生長什麼樣子,而必須要圖像輔助的治療過程,單就視頻應該很難完全解決問題,過程中牽扯到的圖像資料,比如X光圖或者心臟造影這類東西,需要配合的通道來傳輸。
而對於醫療會診、某些地級市醫院的醫院與精英先進的醫院聯合會診、醫生患者專家的三方交流指導探討,這時有完善的視頻醫療系統來支持,就很大程度的方便了患者就醫以及小醫院尋求指導。推廣開來,可以說一件很好的事,緩解了就醫難的問題。而這些情況都需要醫院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一個科技企業來做這個項目,解決政策問題是個麻煩事,甚至比解決技術問題還要困難。
單一的視頻診療系統,總有那麼一些無力感,或減或加,通過配合和變通就是一件很好的事了。
------------------------------------------可能這些是廢話單就回答問題而言,在不提高就醫成本的情況下,LZ的視頻醫療診斷系統如果能解決了問題,絕對接受。@屈默默 所說的:如果證明科學有效並且可以不用去醫院排隊我願意嘗試
通過網路或者簡訊平台能夠直接和專家通話諮詢或是預約挂號診斷的項目已經有企業來做,比較成熟了。順利的情況下,你可以不用排隊,到了醫院直接看病,而第一次過程結束後,在醫院的his系統留下記錄後,後續的治療買葯,完全可以在家用網路完成、等葯上門。
因為正在做醫療系統相關的系統,所以對這個問題比較熱血。字數多,章法亂,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溝通,覺得煩的人,先抱歉了。心理諮詢是可以接受的,但其他的疾病診斷貌似不靠譜,但如果證明科學有效並且可以不用去醫院排隊我願意嘗試,費用不要超過50元/次。
遠程醫療,方興未艾。
一定是大趨勢。而且現在高清視頻在互聯網上已經可以很穩定的傳輸了病人直接在家接受醫生遠程診斷還不可能,只能進行病情諮詢。畢竟醫生診斷病情需要通過各種檢查才能得出,望聞問切,只有望和聞是不行的。
先說接受不接受,個人是接受的,比如我在藥店買點感冒藥,我會和藥店視頻端後台上的醫生做些交流,然後買葯。
接著我作為做醫療信息化的人來說一些自己的看法。
照例還是先說結論,視頻診療作為現場診療的補充,作為老齡化社會居民健康管理的日常y應用方式,不能代理傳統的診療業務。但是對於特定的人群,能滿足他們的診療需求。在信息化建設完善的階段,可以作為一種診療手段,節省社會資源的同時,達到完成診療效果的目的,相信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同。
然後回到視頻診療這個問題上來。視頻做醫療諮詢診斷等操作,也就是我們行業人士說的遠程醫療,有幾個情況:
1、邊遠山區,醫療資源落後的地區,遇到基層醫生能力局限設備局限的情況下,通過遠程醫療連接地級市中心醫院、省會城市的大醫院醫生,在醫療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醫生可以看到病人所有相關檢查檢驗報告,和病人面對面溝通,如果需要可以安排轉入地級市中心醫院或者省會城市的大醫院甚至首都的醫院。(這裡涉及的主要是遠程醫療和分級診療)
2、互聯網醫療和現流行的互聯網醫院,通過這個點來做流量。但是基礎土壤尚不完善,導致醫療諮詢診斷的依據不充分,比如病人信息共享不到,病人以往檢查檢驗結果,以往住院記錄治療記錄等不完善,會一定程度地影響諮詢和診斷的最終結果。但視頻診療作為一個診療業務的補充,對於普通的感冒等小病,我覺得是樂於見其成的。未來信息化建設到一定階段,個人覺得可以讓大部分人接受。
3、我國老齡化嚴重程度的問題大家都能理解,在未來的時間裡,糖尿病高血壓等等種種的慢性病將越來越佔用更多的醫療醫生資源。慢性病更多的需要日常的健康管理,疾病指標的搜集管理,在社區醫院和遠程雲端就可以採集,而不用去和本來就擁擠的醫院門診住院業務再去搶就診和住院的機會。視頻診斷後端的專業人員也就是醫生,通過對於慢性病人的健康指標做相應的管理和回應,包括病人健康知識普及宣教,安排入院治療或者住院治療。這種情況,視頻診療可以滿足他們的一部分需求。
目前衛計委說的家庭醫生政策和遠程醫療分級診療的建設方向,每一個居民都對應一個家庭醫生,對家庭成員的健康指標進行管理,病人在家裡或者在社區醫療機構便可以享受到與中心醫院同等的治療服務。
我不太接受,有點象電影《在雲端》的場景。
不過好處是,不用擠醫院了
視頻醫療診斷?貌似下午的時候給部門人員培訓的時候說到了開放平台的APP。假如製作通過類似facetime的撥號視頻諮詢醫生的app,根據地域判別,默認為諮詢距離最近加入平台醫院專家,視頻交流更具信賴!假如開通,我會使用,單純諮詢費用估計沒這麼高,可和去醫院費用就診掛鉤!
本來是很歡迎的。但以中國現在的網路狀況,恐怕不會是愉快的體驗。
偶然看到這個話題,雖然已經很久,但是看到有人更新回答,我也簡單說兩句,班門弄斧了。從兩方面說:1、政策方面,目前國家未開放「遠程醫療」這個管制,可能描述的不是特別準確。應該說是「醫療」「診療」「問診」這些詞不能和「遠程」放在一起,哪家醫院都不敢觸碰這個紅線,不僅僅是吃螃蟹的問題,但是又想吃,就嘗試著用遠程「諮詢」,此類中性的說法。做的實際內容也就是簡單問問病情,看看已有的各種診斷結果、化驗單、CT片子等等的拍照圖,不能開處方,只能提供一些建議吧。大多數是秀給上級領導考察看的信息化建設等等,實際落地的有,少。更多的是政策約束。
2、遠程和視頻技術本身,目前已經發展的很不錯,尤其是有些醫院之間是專網,所以視頻清晰度和流暢性,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滿足。除非是特別微小的圖片上的斑點,確定是病變還是什麼的可能要慎重。大多數不需要看的那麼那麼清晰的情況下都是沒問題的。像內窺鏡什麼的,視頻可以直接接入,看到的也是直接出來的放大的效果。但是,技術只是工具,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把它打散了,融合到某一個醫療應用的流程中,系統化的使用。還是獨立於醫療體系現有設備和流程邏輯之外的。說的有點抽象,比如說本應該專門給醫療行業造的急救車,現在直接拿卡車,敞篷裡面放一張床,就叫急救車是不合適的。大概這意思吧。需要定製化適配的東西太多,加上政策不明朗,大多數看到的,都是現成的視頻會議,披個外衣寫上醫療或者諮詢,沒有哪個廠家特別專註於這一個行業,稍微能專註的都是這些醫院的關係戶,他們專註的不是遠程醫療本身,是醫院需要什麼,他們就去市面上找什麼,包裝一下,賣進去,和院領導分分。
醫生的定點執業,到現在的多點執業,將來極有可能實現「網路執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某些特殊病種中(如腫瘤),在病情病理都清楚的情況下,多醫院多專家的遠程網路會診模式將會成為現實
普通諮詢診斷還湊合,帶寬限制目前沒有高清視頻能提供,目前大部分是為了醫療資源整合,可以把偏僻或者醫療資源匱乏的地方的視頻通過醫用高清攝像機,給遠端來看——這種一般走專網,走互聯網的也就是理論和語言諮詢更多一下,離實際用還有一定距離
三甲醫生不差錢。100不算多,如果說5分鐘100估計還有人願意,視頻只能做諮詢,不能做診斷,最後還是要到醫院看病,如果這個鏈條打通,估計有醫院的支持,這些醫生才願意。
遠程醫療要看應用方式是怎麼樣的,比如社區醫療,大型會診等,由於醫療資源缺乏,這時候遠程視頻醫療就有優勢了,先聲明,我是做視頻會議的,但不是打廣告哦,北京301醫院就是我們做的,你可以查下,品牌:金虎
從中醫的角度講:望聞問切,視頻只能「望」,語音可以「問」,但是「聞」和「切」就無法完成了。從西醫的角度講:各種化驗都是沒法做的。再說一個重要問題,看醫生的重要目的是拿葯。。。。視頻無法弄吧?除非快遞?支付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