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傾向於把自己想像成精子而不是卵子?
看「概率」這個話題時突然發現的一個提問:
當時看到這個問題時我就覺得奇怪,為啥是回歸成精子而不是卵子。。但是看到很多回答里都似乎默認人的前身是精子一樣。不過評論區里倒是有和我一樣想法的人之後發現其實很多黃段子里也有這種「受精前我們都是精子」的默認,最典型的是這個:
除此之外還有「二十多年前差點被後面那兄弟追上了」,「死了好幾億兄弟姐妹」,「周歲是從你媽體內出來開始算,虛歲是從你爸體內出來開始算」等等。。。人的起點應該是受精卵啊,無論精子卵子都貢獻了一半遺傳信息,卵子可不是充當某些植物的「子葉」的功能吧!咋就沒有「我每月死一個兄弟姐妹」這種笑話。。
謝邀
以下純粹扯淡
這可能涉及到另一個領域的問題
一般俚語中,帶有「卵」字的粗口含義太豐富,雖然此卵非彼卵,但同形歧義也一樣逃不過一種避諱,有意無意,話不帶卵
比如吃個小魚,肚內卵多,不直說,改成多春魚。書面上寫成睾丸的那個玩意兒,有些地方民間俚稱,卵蛋、卵袋,但一般斯文場合,叫春袋
吃個牛睾丸,不說吃牛卵,吃牛春
這些避羞的假斯文,挺多
卵子,在科學用語上當然不用避諱,但有地方,這二個字,是直接拿來罵人的話
反而精子就沒這麼多搞怪的避諱,說起來大方多了
再說,這也體現了一種奮鬥精神嘛,卵子一動不動坐享其成,精子要從千軍萬馬中衝殺出來拔個頭籌,這是何等的拼博勵志啊,這不是剛好與改變人生的主題一致了嗎?
大部分說這話的都是男生吧?男生這樣表達也很自然。
只有一個無意識的習慣和表達方法而已。
非要強行解釋的話:因為生命具有唯一性和偶然性,事實上,任何一個生命的產生(特定的某一個「我」的意識的產生),是一個人一生中出車禍身亡概率的一千倍以上。
精子和卵子各提供一半的遺傳信息,然而比起卵子來,精子的數量要龐大的多,更能表現生命的唯一性這一特徵。
每個男孩子小時候都有一個充滿罪孽的右手,當小學生在學校學到每次擼管要殺死這麼多兒子時,內心都是驚異的。所以生命起源於「很多精子中的一個」這一概念為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將生命的原始看作精子只是一個習慣而已,沒必要從生物學上追究。曾經有個孩子哭著說她想自殺,她說:「活著真痛苦,我還不如變回受精卵算了!」看,將自己的初始比作受精卵的也有。
其次,也可以說,因為潛意識中,這還是個男權社會。
在中文表達方法中體現不出來,因為在中文中我們用「人」來指代大眾這個概念。
而在西方語言中,卻常常使用「男人」來指代大眾。比如英語中的「man」,德語中的「man」,法語中的「lhomme」,而且在法語中,一個男女混合的群體是用陽性來搭配的。
你問我為什麼不用女人,我也不知道,就一個無意識的習慣罷了。事實上,當一個事情可說男可說女的時候,人們一般都說男。瀉藥(邀我是什麼鬼…)這篇閱讀理解的答案應該是 精子代表了通過奮鬥不懼困難 不怕犧牲 最終走上人生巔峰的奮鬥者的故事 誰不願意往自己臉上貼金啊…
我認為因為相比卵子,精子更具有主動權。而大多數人應該是希望自己自出生是憑自己的意願的,自己生來是有主動權的。
生命在於運動
都是男生提問
因為卵子靜靜地等在那裡。而烏泱烏泱的精子們真要拼了命的去接近卵子。陣亡者眾。
當然,雖然靜靜等在那裡,但怎麼說也得露個面才行。
如果要感謝,那既要感謝自己的一半在耐心的等待,也要感謝另外一半的拚命努力。謝邀。
因為如果是卵子一定受孕成功啊還有什麼討論意義。。。
謝邀。估計肯討論這方面內容的人都是男的吧...
推薦閱讀:
※你們見過最開不起玩笑的人是什麼樣的?
※外國人的一個玩笑,求解是什麼意思?
※怎樣才能改掉大嘴巴的毛病?
※2015 年愚人節有哪些有意思、有趣的玩笑?
※哪個字可以完美地模擬屁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