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庭教育里會出現「媽媽是超人」和「爸爸去哪兒」的普遍現象?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消失的爸爸 」 ,更多「父親」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我就是個超人媽媽。其實在選男人時,我沒選好,當時想丁克的,沒以將來我孩子的父親這個標準去找一個男人,只找了一個在兩人世界中讓人覺得很放鬆的男人。不料,後來意外了,腦子一熱就生下來了。但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我按我孩子的父親這個標準,估計根本就找不到。在自然界中,基本所有的哺乳動物種群,都是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了。因為,雌性的對孩子的照顧是一種天性,而雄性我只能呵呵了,雌性天然有一種耐力讓她擔當這份工作。當人類以婚姻來維繫一個家庭,讓後代能得到更好的成長,在這個家庭中便已經開始從小對男孩在父性上進行訓練。而我們這代的男人,在這個訓練上出現了斷層,這個斷層可追到上一代。我們的男人生出來便被世人註定要當父親,但卻沒有從將來他會為父這件事上去訓練。

雖然,我在不斷地訓練男人參與到育兒中去,但這種訓練如果不是從小開始的,如果不是從他父親身上獲取的,如果不是從原生家庭中帶來的,這真的很困難。有時甚至覺得他起到的作用是反作用。孩子的成長速度相當快,每一個階段父母都面臨著新問題,當父母缺失學習能力,則無法面對這些困難。訓練男孩,訓練他的耐力和學習力,我現在雖然這樣做著,但我真心不會在兒子長大後催他結婚生子,我只會和他說你真地做好準備去面對困難了嗎?


我家就是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我爸爸是水利局工人,到處修水電站,我家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媽媽一個人抗,小到換燈泡大到抓小偷,受了很多苦,我父親對我的影響基本是遺傳性的,生活中基本沒有,所以雖然我家經濟上在同學裡面還算可以,但我非常獨立,有主見,處理事情非常乾脆,一點不嬌氣。但是因為從小都是和媽媽住,我媽又工作又管一大家,非常累,很多時候說話語氣和耐心都沒有那麼好,很多時候發脾氣讓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我又做錯了什麼,所以導致我後來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考慮很多,確保百分百把握後才開始做甚至不相信自己能做好,所以錯失很多機會。我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和她爸爸分工是我負責生活和學習,爸爸負責玩,就和小孩玩,晚上講故事,講真,爸爸的參與,不僅能讓小孩的幸福感增加,而且還能提升整個家庭的幸福感,增加夫妻感情。


為什麼這麼多回答都說的好像女人不用工作不用養家一樣?實際上我認識的大部分家庭,真正的經濟支柱是女方。某些人這麼喜歡躲在傳統文化和性別刻板印象的庇護下在現代生活中躲避自己該盡的義務嗎?

抱歉,之前氣頭上以偏概全了,向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又被我誤傷的那部分男士道歉。


曾經聽說一個說法,女人是從懷孕伊始就開始了與腹中嬰孩的感情聯絡,共享血緣與脈動,感受骨血孕育、生命交替的神奇。我一直相信我跟我媽冥冥中有感應,當年找工作受了委屈,哭腫了眼睛,我媽立馬打電話來問是不是不順心,她說她感覺眼睛酸澀痛脹。我也有無緣無故腹痛,我媽在千里之外腹疾發作的經驗。

而男人,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大多是從孩子出生之後才開始真實有質量,除了血緣延續,更多是像愛護一個新生的幼仔,他那樣脆弱幼小,全身心的依賴倚靠成人,使男人感受到責任和使命。

以前看一位知友說道,男人並非不愛妻兒,而是男人的感情往往是酒神式的,可以奮不顧身卻往往忽略細節,可是婚姻生活和情感維繫往往都是見諸於細節、藏於微小。

了解一個人哪怕是一個小孩子的內心,無時不刻關住他所思所想,矯正與發揚,培養與繼承,是比工作要消耗更多心血的事情,然而父親一般無法做到那麼細膩與面面俱到,更何況一個家始終需要經濟來源。

於是父親是頂樑柱,母親潤物細無聲。

每個人時間有限,上班也很累很辛苦,未必有時間去關注孩子動態,不關注就越發缺失,偶爾挫敗內疚,習慣之後就慢慢無所謂。很多男人久而久之就會有掙錢養家便已盡到義務的心態,搞定孩子完全變成母親的責任。

孩子在小時候可不會直觀的感受到經濟的作用,自然無法感受到父親對家庭的建樹。可是母親呢,全方位立體式衣食住行心理生理包羅萬象少有錯漏,超人都沒那麼好用。


養育一個孩子,本身就是一個全職工作。

而且,這可能是最令人充滿動力的全職工作。除此之外,女性還有個社會給的工作。兩份全職工作能神奇地做下來,已經是超人了。而很多女性,都能輕易做到超人,無他,愛使然。

男性為什麼會在育兒的活動中缺位,在我看到的有這個問題的couples里大致有這些原因:

1, 異地

這是最常見的。媽媽在A城(國)養娃,爸爸在B城(國)賺錢。分居兩地的夫妻,有沒有娃,娃大娃小,都是一樣的模式。孩子很小的夫妻,做丈夫的一方會更有內疚感,但這不妨礙他出軌。反而,內疚感越大,越容易做一些補償性的行為。

2, 文化壓力

因為大眾媒體的渲染和傳統文化的養家責任的強調,爸爸常常在孩子出生以後,有了「哦,終於要擔起責任了」的感覺。而由於人文教育的缺位,爸爸們常常覺得「擔起責任」指的是「不要玩手機了,多賺點錢吧」。所以會陷入工作是否能升職是否需要跳槽,等等帶來的焦慮。

3, 並非由愛而始的婚姻

孩子帶來的快樂的同時,還有很多的工作。一天光換尿布的時間加起來就好幾個小時,愛孩子的動力之外,還有家庭的責任感。但有的婚姻,從一開始就不是由愛而產生的,所以爸爸在體會了父子之愛的同時,並不覺得為家庭貢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是應該的。對婚姻的厭倦情緒,讓他們覺得這應該是女方的工作。他們往往只在女方做了大量的工作,覺得「這才算公平了」之後,貢獻自己的那份力量。


作為準媽媽,但願未來可以爭取呈現「媽媽去哪兒?」和「爸爸是超人 」的景象。


我們家就是這種典型的家庭。我們家有兩個孩子,我還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妹妹。家裡自己開了公司,母親在公司管財務。對於我父親而言,他只要好好工作,好好賺錢,讓我和妹妹吃穿不愁就是最稱職的爸爸了。我小的時候父母剛開始創業,爺爺奶奶不待見我爸,所以也就不願意帶我。童年的記憶都是父母在工作,我一個人在家自己吃自己睡自己玩。爸爸很忙,早上我還在睡覺他就出門了,晚上我睡著了,他還在外面應酬沒回來。曾經我有將近一個月,在他沒出差的情況下,我都沒有見到他。

小學的時候每天做完家庭作業,是會有一本家校聯繫本,上面寫著每天的作業,是要父母確認孩子是否完成並簽字的。高中畢業的時候賣書理出來了,認真看了看,小學總共6年,31本家校聯繫本,上面沒有我爸的一個簽名。。高中以前學校開家長會,我爸爸只去過兩次,一次是我考了年級前二十,全班第一。他開心的說,這次家長會,我去。。還有一次是我媽懷孕生我妹妹,在家做著月子,沒辦法,我爸去了。。

高中畢業,我高考沒有考好,我爸媽大吵一架,爸爸覺得媽媽沒有把我管好,教好。。我很愧疚,我媽也委屈的直哭。。那時候我很想替我媽抱不平。。為什麼我考試的失利,會成為我媽被挑剔的理由。

後來妹妹開始上小學了,年紀已經不小的母親,必須花費更大的精力,去照顧妹妹。而一旦妹妹出現什麼問題,不用說,又是媽媽的責任。

其實我真的很想問我爸爸,都說養不教父之過。為什麼在我和我妹妹的教育中,所有的責任都是媽媽的。爸爸寧可坐在沙發上玩手機,也不願意陪我和妹妹聊聊天。說說話。

儘管爸爸確實為我們創造了很好的生活條件,可是他在我和我妹的童年生活中缺席。我的媽媽要照顧老人。照顧孩子,同時還要工作,料理家務。在父母應該同時承擔的責任中,我的爸爸,去哪兒了。。。

前幾天聽到了一句話,是什麼讓媽媽成為了超人,大概就是因為不知道爸爸去哪兒了吧


說說筆者自己,筆者不才,某野雞大學的大三在校學生,輔修心理學專業。父親工作地在外,一周一回,母親是教師。小學到高中的記憶好像幾乎沒有和父親的聯結,最多是犯了事,惹了母親,母親找來父親一起訓我。現在回想,這種現象的原因表面上似乎是父親工作忙,沒空管家裡,但實際上是嗎?如果是,怕是我父母早就離婚了。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換位思考到筆者身上,(工科男,心直口快沒腦子,ps:此處只自黑,不是地圖炮)讓我帶孩子?exm?我這耐心去帶孩子?我……我還是工作去吧,這事兒交給孩子他媽去干……

如此如此,當然以上只是筆者臆想,真實情況如何筆者也不知道(畢竟不曾為人父母),不過以筆者現在的智商和情商,心理活動方面怕是八九不離十了。

其實,自己逼叨了半天也沒什麼乾貨,就是提出了個猜想,也算是拋磚引玉了。


一部分爸爸覺得帶孩子這種婆婆媽媽的事情丟面兒,自己掙錢養家就行了,帶孩子這種事給女人就好了,另一部分爸爸心不細,容易出錯,難免會得到媽媽的呵斥,長期以往也就不願意帶孩子了


不要總是說當爸的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大部分自願結婚的也不會真的不愛自己的孩子,我看到更多的是女人有了孩子以後就把孩子當第一位,心裡早已沒了老公,更沒了公婆,什麼都是孩子孩子,見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嫌棄老公帶孩子帶的不好,嫌棄公婆教育方式太落後,控制欲極強,但又常常溺愛過度,這樣的情況男人一方面要受父母的嘮叨,一方面為了夫妻和睦,也怕啰嗦,就乾脆不管了。所以如果是這樣的家庭拜託媽媽們醒一醒,多關心自己的老公,尊重公婆,還有一輩子跟老公在一起呢,孩子總有一天會離你而去的!


反對樓上所有答案。知乎現在就跟百度貼吧 天涯論壇似的。題目問的是 這種普遍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分明是個社會學問題 但樓上的所有回答都是: 我身邊的媽媽們巴拉巴拉。我的老公巴拉巴拉。我公公巴拉巴拉。我自己巴拉巴拉。我覺得巴拉巴拉。who care你的個案你"覺得"?社會學是這種研究方法嗎?是這種視角嗎?

先吐槽占坑。回頭補充答案。

————————————————分割線——————————————

抱歉:這麼久才更新。這是第一波更新。從宏觀視角來看。一周之內會有第二波更新。

某國現如今有孩子的家庭,典型的養育模式是:溺愛型老人+不作為型爸爸+專制型/權威型/超人型媽媽。針對這一社會現象,一如以往的風格,這裡不會有吐槽、指責或嘲諷,讀者看完除了一時痛快一無所獲,這篇文章會提供更全面的解讀。

國產媽媽們苦惱的「喪偶式育兒」並不是某國特色現象,要探討這一現象,不妨將視線先轉移到發達國家。1983年,美國上映了一部喜劇電影叫《Mr. Mom》(《媽媽先生》/《家庭主夫》),講述了男主人公突然失業,只能仰仗妻子掙麵包,自己在家照顧三個孩子,最終從毫無養育孩子經驗的老大粗變成「超級爸爸」的故事。以當時的社會環境看來,父親的角色是奇特的、荒誕的,因此這部電影被歸類為喜劇。

即便在當下,在大多數的社會形態和文化傳統中,一個完美的家庭圖景是能幹的父親在外掙錢,而勤勞的母親在家中養育子女。這種社會分工,可以追溯到原始人類叢林生活,男性出去打獵,女性在家承擔家務。幾千年的演化,使社會對男女兩性的預期發生了固化,即所謂的女性魅力應該是溫柔體貼、善於照顧他,情緒敏銳並善於和他人合作,而男子漢氣慨應該是支配、果斷、獨立、有原則且熱衷於競爭。正如同,精神分析領域頗有影響力的哲學家弗洛姆,在1956年出版的《愛的藝術》談到的那樣,母親教會了孩子如何富有愛心,而父親則教會了孩子理性與判斷力。1956距離當下,也不過是60年的歷史。

不過很快,進入1960年代,發生了三個著名的女權運動:女性意識覺醒團體、受虐婦女收容所以及反強暴運動。女性們還是改變個體、政治、社會以及文化對女性特點及其價值的認知。隨著女性越來越多地獲得與男性一樣的教育並參與到社會、經濟、科學等領域的工作中,心理科學界也重新審視了他們對性別形成的認知,發現了男女孩的差異並沒有之前預想的大。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看起來非常大的性別差異呢?

必須承認的是,男女兩性之間存在著生物差異。但是生物上的性別(sex),並不等同於社會性別(gender)。在3-6年這一重要的性別意識形成時期,父母通常會通過固有成見,教育自己子女按社會規範表現自己。比方說,他們預設了女孩子應該玩布娃娃,男孩子應該玩車,而愛玩車的女孩子和愛玩洋娃娃的男孩子大概率會被同伴排擠,被父母嫌棄,由於求生的本能,為了迎合社會固有的期望,他們會按性別角色自我限定應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也就說,社會性別是靈活可塑的,在照顧孩子這件事情上,男性並非一定是笨拙的。極端的兩性理論已經不再時興,21世紀的新風尚是:一個具有心理雙性化特徵的男性/女性在社會中將具有更高的自尊心,受到更多的歡迎。更為神奇的是,科學家發現,當男性參與到養育子女的工作中時,睾丸素水平會下降,男性體征更為母性化。這說明,甚至生理性別特徵也不是完全不可更改的。大自然在設計男性時,他們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已經內嵌了育兒功能。

從理論分析回到現實生活中,無論是美國官方統計局,還是社會研究機構,都證實了從「男性媽媽」數量的大幅增加。在2016年,美國全職爸爸的家庭比例大概是16%。「Mr. Mom」作為歧視性辭彙也被「Stay-at-home Dad」(在家爸爸)取代,而與此伴隨的是大概40%的女性就業率。

再把視線回到某國,除了存在和美國類似的雙職工現象,整體而言,至少在70年代以前,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是非常普遍和嚴重的。男性絕大多數從小未接受過家務活的訓練,而由於日托中心的不發達,社會整體的收入有限,育兒工程不得不捲入無償勞動力:老人。那麼事情就變得異常複雜了。這一點,相信每一個身處婚姻之中的妻子/丈夫們都深有體會,這裡不再多做解釋。

總的來說,「喪偶式育兒」是農業化社會轉向工業化社會必經的社會現象,而基本國情又加劇了這一現象,然而毋庸質疑,這一現象將會隨時間逐步改善。這篇文章花費了這麼多的筆墨,解釋這一現象,是希望媽媽們認識到在這一社會大背景下,沒有哪一個男性能完全獨善其身,從而對爸爸們先達成諒解。但是,諒解也不等於媽媽只能忍氣吞聲不作改變。正如一貫倡導的,在理想的家庭關係中,無論是丈夫、妻子、孩子,要想避免毫無意義的吵架,或者某一方委屈求全的隱忍,需要每一方都參與到協商、溝通中。


怎麼說呢?結婚後才發現自己嫁給的不是丈夫,而是孩子。暴力,惡語,冷暴力,各種摧殘,在法律範圍內大概是觸及紅線的,但因為有了家庭這一保護傘,不僅不違法,還讓某人成為不但凌駕於法律上的人,更成為凌駕於普世價值上的人。他愁的不是妻子如何不出牆,而是如何通過各種手段逼迫妻子離婚。家,對他的意義在哪裡,我是不知道,一回來不是像個奴隸主一般吆五喝六,就是借著懲罰孩子的錯誤,大打出手,開始是開口就罵,抬手就打,現在是不定時爆炸,或者是無間斷爆炸。每次給他準備好飯他會說沒胃口,之後家裡其他人會連著吃剩飯;不給他準備飯他會說家裡沒人做飯,不給他做飯。他會把存澆花水的桶踢翻,人水把地板浸泡壞,只有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到的。一邊做還振振有詞,這個家是垃圾場,「反正我也無所謂了」。在社會上,他有道貌岸然的身份,而在這個空間,他是地獄裡爬出來的鬼。衣著,舉止,哪怕是假惺惺高倍數的眼鏡,也沒有辦法讓他像個人。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能希望他什麼?如果離婚,孩子沒有爸爸,如果不離婚,孩子實質上還是已經沒有了爸爸。

如果我和他一樣,只是各種招數地取鬧,那不知道會怎麼樣。所以,結婚不是遇見了一個男人,而是碰到了一個和自己討厭的人性格很像的孩子,看他長大,避免他長成暴力的樣子。父親節,孩子把做好的手工貼到牆上,沒有給他,說「他不是個好爸爸」,而他,不知道在和哪個女的鬼混,開著車,在什麼地方。一個有錢做一些事情,沒錢給家裡,為了逃避撫養孩子的責任,逼迫人離婚的人……對這樣主動缺位,離位的人,要說什麼么?給孩子一個形式上的家,僅此而已了。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公公就是那種爸爸去哪的角色。我們家他是啥都不管的,我老公說他一直都這樣的。不賺錢,不養家,賺了錢反正也不到家,他說他養活他自己已經很好了。不做家務,以前一直在家吃飯,連米都不買一粒回來的。最近不在家吃飯了。把家當旅館,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走了,出去玩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又回來了。經常不知道要不要鎖門。不回家也不和我們說。家裡都是我婆婆管的。家裡人生病,他也很冷漠,讓他送醫院都不願意。我婆婆說,他就像塊石頭,你對他多好,他都不會回應你。在我老公很小的時候,她就想離婚的,可是那個男人問我婆婆要錢。對要很大一筆錢,我婆婆拿出來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就為了這比錢,沒有離婚。我婆婆那麼一個大美人,就被拖到現在。我覺得好心酸。現在權當不認識,連鄰居都不如。只有我老公,還把他爹當爹,有什麼好吃的都想著給他爹,還老打電話問他有沒有在外面喝酒,要不要去接他。生了孫子,看都沒有看過一眼,後來過年的時候不知道哪裡想通了,可能是覺得以後老了還是要靠兒子的,給了個壓歲包。我反正看到就叫一聲,基本他在家我就待房間里。反正他經常不在家,家裡任何東西壞了,他都不會動一個手指頭修的,我老公說要修,他只會說修不好了。家裡房子裝修,全程他都不管,裝好了,跑來住,還和我婆婆搶卧室,他要住大的那間,哦呵呵。我沒嫁過來之前,每次來他們家吃飯,都偽裝的一副家庭和睦的樣子。為了取媳婦也是不容易啊!如果說婚姻有問題也有妻子的問題的話,我就不懂,你兒子生娃了,你居然能做到不聞不問,還是住一起的情況下,你兒子你孫子做錯什麼了呢!


因為男人不用懷孕和分娩。

先上視頻鏈接,B站有:(這是一個系列,讓男生體驗懷孕和照顧嬰兒)

http://m.bilibili.com/video/av2959052.html

http://m.bilibili.com/video/av3080389.html

http://m.bilibili.com/video/av3044376.html

http://m.bilibili.com/video/av3026826.html

第一個視頻里,邀請四名男生來體驗懷孕的感覺,過程就是在他們的肚子上綁上嬰兒重量的沙包。

這四個男生叫苦不迭,這種生理上的不適和生活上的不便是他們從沒體驗過的,而這樣的孕期感覺要持續幾個月之久,直到分娩為止。

這次體驗只是簡單模擬腹部隆起的狀況,對於孕期的噁心、頭疼、四肢發酸,等等,併發症狀都被略過了。更不要說分娩時的巨大痛苦。

(你可以回家問問你母親,她是什麼感受,分娩從陣痛到嬰兒出生往往要持續幾個小時,她的肚皮上可能還留有妊娠紋呢。)

視頻末尾,有一個男生說,如果我辛苦經歷了這麼多(從懷孕到把孩子生下來),有人想來找我孩子的麻煩,我真的是,非跟他拼了不可!

可見如果經歷過懷孕和分娩,男人也是可以像女人那樣表現出強烈的母性情感的。

以上。

懷孕和生產加深了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情感鏈接,讓母親在嬰兒期、幼兒期能夠持續保持這種照料的慾望。

而父親。呃,就差一點了……

他可能懵懵懂懂地在產房外守候,直到幫你洗臭烘烘的尿布之後才回過神來,欸,這個皺皺的小猴子是我的孩子……

但是,也有可能男人的父性並不會被激活。

比如我朋友圈裡,也有老婆生了孩子、一點忙都不幫的甩手掌柜。

答案區還有提到父親要忙著維持生計、所以疏忽了感情溝通。我看未必。現在社會都是雙職工家庭居多,老爸上班,老媽也要工作,靠父親一個人養活一家的有幾多呢?

拿我自己當例子,父母雙職工,甚至母親職位比父親高,工作要更忙,但即使是這樣,我的學習生活也一直是母親在照料和操心。我爸雖然閑,但是也不會來管我、把時間花在我身上,他有空就自己看電視、上網,就我們兩個人在家的時候,他彷彿當我不存在,也很少主動和我說話。

我和我爸還是同性別哦,他都和我沒話說。美劇里那種父子其樂融融的景象,簡直就像做夢。

等我長大一點,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把癥結歸到我爺爺身上,因為我爺爺也是這麼養大我爹的:冷漠疏離,認為把孩子餵飽就行了,除此以外放任自流,什麼都不管;所以我爹也這麼對我。

沒錯,下一代人會機械複製上一代人的相處模式。現在,我只希望在我身上能打破這個循環怪圈。

還有一點。我認為是傳統性別觀念的影響。

即認為,男性應當是內斂堅強的,甚至是冷酷的。從而言之,是感情不能外露的、是非利他型人格。

這樣一來,男性就不允許像女性一樣,表現出溫柔的氣質、或者是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

比如說,男童摔倒了,大人的表現是,不去理他,鼓勵他自己爬起來,告訴他:男子漢要堅強一點!

而女童摔倒了,大人就會過去攙扶她,安慰她,問她痛不痛啊讓我看看好不好、別哭了我幫你揉揉。

所以,男生從小就被鼓勵,有什麼困難挫折要自己消化,不能喊痛不能喊累,要鎮定,要自己把情緒強壓下來。

而女性呢,從小學到的一點就是,你可以求助,可以發泄和表達,你的情緒會引起共鳴。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男性和女性各自選擇了不同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而這種方式差異,在家庭婚姻生活中,會越發地明顯。

當然,生理差異對人的行為做事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我在討論性別二元論的同時並不否認這點。(但也不要什麼事都拿這個來開脫啦)

綜上。我是覺得由於懷孕和分娩,女性的母性被激活的概率大、時間早、速度快,至於男性的父性嘛,就慢一點,或者根本不被激活也是有可能的。


中國大部分情況是,父母一般都在工作,主要都是老人在白天上班時候帶孩子。我們不能說只是爸爸消失了,而是白天"媽媽爸爸去哪了"。可能唯一的差距就是幼兒階段的晚上,大部分的母親比爸爸付出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

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父母給予的充足的愛和安全感才是孩子成長的"起跑線"。


做一個好爸爸要做到總是把孩子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你愛喝酒或是抽煙嗎?但是這對他們健康不好,而且你的一舉一動都是在給他們樹立榜樣。在18個月前我決定戒煙的時候,我考慮的不是自己的健康問題,而是為了我的孩子們。當然,照顧好自己也是十分重要的(否則你都無法來照顧他們),但是你的心中始終都應該有他們的位置。

保護你的孩子。作為一名父親,你的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他們的保護者,在很多場合下都需要你的這個角色。生命安全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你要給你的住房安裝防盜設施,培養你的孩子養成安全的習慣,自己要記得使用安全帶來給你的孩子們樹立榜樣,當他們年紀還很小時,要記得在汽車上給他們準備嬰孩座椅,等等。除此之外,經濟保護也是很重要的:買人身保險,汽車保險,準備應急資金,還有遺囑。

多花些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通常當我們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裡的時候,疲憊都會讓我們只想休息。但是,這也是在工作日中我們唯一能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所以,你都不應該浪費這些時間,你可以和孩子們一起靠在沙發上,了解你的孩子們在學校都有哪些表現。在周末的時候,你就應該花儘可能多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雖然工作會給你帶來激情,但是你要知道,過不了多久,當你的孩子們都長大了,他們就不會再願意和你在一起了。所以好好利用這些年的時間,要知道,孩子們最想從他們父親那兒得到的就是他的時間啊。

給你的孩子多一點的擁抱。父親不應該怯於顯露他們對於孩子的情感,孩子們需要的身體接觸不應該僅僅來自於母親。嘗試著和他們依偎,嘗試著擁抱他們,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你的愛。

和他們一起遊戲。你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在戶外做一些運動,可以玩尋寶遊戲,可以打枕頭大戰,還可以玩變形金剛,玩口袋妖怪等等。不要老是待在電視機前面,你應該告訴你的孩子們怎麼樣來玩。

干一些屬於媽媽的事情。現在,一些傳統上認為限於母親做的事情已經不再只是母親做的了——像換尿布,喂飯,給孩子洗澡,在半夜搖著小孩的床欄到他們入眠。父親應該盡其所能幫助自己的妻子,儘可能的和她共同分擔這些任務。而且實際上,如果你的孩子還只是個嬰兒的話,現在是你同孩子建立聯繫的最佳時機,你應該抓住這個時機來做像上面提到的這些事情,因為這是你與孩子之間建立一生的親密關係的開始。

給你的孩子講故事。這是你能為你的孩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首先,這本身就很有趣,有些兒童書寫的很好,你能有幸與你的孩子一同分享一本好書不也很好嗎?其次,你在教給他們一向最最基本、最最重要的技能(閱讀),這將使你的孩子受益終生。再次,通過這種方式和他們一起度過時光,你們可以緊緊的靠在一起,不論對你還是對你的孩子來說,有對方的陪伴都無疑是一種享受。

和媽媽站在一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和他們的媽媽發生矛盾,更不要動手,還有絕對絕對不能虐待她。你如何對待他們的媽媽會影響到他們的自信,他們長大後對待自己、對待其他女性的態度。所以,對妻子要溫柔,要尊重,有關愛,而且和妻子要像一個隊伍一樣——永遠都不要和她針鋒相對。

教給你的孩子們自信。也許這應該放在第一條。好吧,這些建議都是隨意排序的,但是這一條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你能做的對他們最有用的就是給他們強烈的自信。你該怎麼來做呢?有上萬種方法,但是主要還是要讓他們感受到(而不是說教)你有多麼器重他們,達到這個目的,你需要和他們共度時光,和他們對話,聆聽他們的想法,表揚他們所做的,教導(同樣不是說教)他們怎樣變的有競爭力。你要做的是表揚、鼓勵,而不是抱怨、讓他們氣餒。

教他們經濟知識。這一點在別的關於父親職責的文章中常常被忽略,你也許用不著教你1歲的孩子指數基金、分散投資之類的高深知識,但是你可以從小開始讓孩子知道錢的價值,如何通過存錢來實現目標,慢慢地,可以教他們如何賺錢以及如何理財。你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當年一樣什麼都不懂的闖入這個社會吧?

善待自己。為人父親的你不應該就此放棄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為了成為一個偉大的父親,在你同孩子們在一起的同時,你也要學會善待自己,給自己一些私人時間,一些同朋友在一起的時間。當然,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飲食,堅持鍛煉——因為:1)你要是病倒的話還怎麼來照顧你的孩子呢?2)你要教會你的孩子們怎麼健康的生活;3)你一定還指望活到抱孫子的那天吧。

善待自己的妻子。這與上面講到的第八條不同——就算孩子們不在場的時候也要善待妻子。帶她出席晚餐,給她發簡訊,為了她做家務雜事,給她些私人時間,並在她不在的時候帶孩子,對她要表現出關愛,給她小驚喜。因為當媽媽開心的時候,孩子們就會開心,這樣當爸爸的也會開心。


如果我掙的比我老公多,角色就可以反過來,如果大家實力相當,讓女人充當超人明顯不合理,總有一個人要顧家,一個要賺錢


我的生活環境正好相反。媽媽很忙,在我童年裡,幾乎沒有媽媽的印象。一直是爸爸帶著我。(爸爸雖然不忙,還有兩個長假期,然並卵,他喜歡和基友玩。)

這也很有問題啊。很多問題……

比如個人衛生……(?_?)這個太羞恥了,就不多說了。

比如經常餓肚子(?_?)尤其是發育期。爸爸做的飯簡直是黑暗料理,但爸爸還會吃掉大部分……根本不會管我是不是吃飽了……所以我最後很矮……

比如安全問題。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就不接我了……感謝當年治安好(?_?)

比如我到了高中才知道,孩子不是從肚臍眼生出來的。

比如感情問題,比如擇偶標準幾乎無(這個真心已毀我一生)。

我能平安活著長大,完全要感謝社會感謝dang。

但是,爸爸從來沒打過我罵過我(大概他也不擅長),也對得起他的職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我很信服他,因為他讓我改正或者做的,都是他能做到並一直做的。

但是我感覺,要想人生少走彎路,還是有個靠譜的媽媽比較好。

比起爸爸角色缺失,還是媽媽角色缺失更可怕一點。

還有,不要妄想中國的爸爸能像歐美爸爸那樣照顧子女參與育兒了,文化大環境不同,怎麼也沒辦法。

我的建議是,如果真的有他和沒他一樣,在孩子可以上幼兒園的時候,踹了他就可以。

我身邊已有好幾個這樣的媽媽了(?_?)

送各位母親一句話,要麼忍,要麼狠。

哦,對了,別忘記前提是有他沒他一個樣。這就不存在單親家庭對孩子不好的問題了,因為本身就是單親啊!


這個問題好感慨,看到好多答主說是因為「爸爸去哪兒」媽媽才「變超人」的,我們家剛好反過來,因為媽媽太強勢反而導致爸爸在教育問題上沒有說話的分量,而且我媽打罵我指責我的時候,她不允許我爸有異議。爸爸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在我們家,是沒有話語權的,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因為無法反抗媽媽的強勢而放棄了,於是,爸爸在我幼年的記憶里徹底消失了,但我知道他很愛我,只是不知道該如何愛,於是他就會用錢,用我喜歡的東西來討我開心,然後再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成為我媽的幫凶,考不好的時候,被我媽攛掇起來一起不理我,一兩個星期不和我說話,冷落我。

在我十六歲以前,家裡是沒有愛的。或者說,他們愛我的方式我感受不到。

直到我十六歲抑鬱自殺,我爸才一下子醒悟,力爭要用他的方式對我好,在我媽面前爭取話語權,不惜和我媽爭吵打架。

生病時期間,爸爸常常擁抱我,從不逼迫我去學校,他接納他的女兒,包括接納她的抑鬱。

媽媽一輩子也沒能學會接納我,因為媽媽本身也不接納自己,所以她會逼迫我。

爸爸其實是比媽媽更通情達理的,爸爸受過大學教育,在銀行里做人力資源,媽媽做了一輩子工人,其實最懂得如何教育子女的是爸爸,但因為媽媽的強勢,爸爸退縮了,直到我抑鬱,十六歲那年之後,爸爸一直很自責自己缺失了我的成長,很自責他的退縮。那一年之後,爸爸成為了我生命里最重要的男人,我在念大學的日子不斷的收到爸爸寄的巧克力和曲奇,我有了煩惱都是第一個和他溝通,我一直覺得,我這輩子最好的諮詢師就是我爸,而且還是永久免費的。

父親節要到了,提前對爸爸說一句,爸爸,我愛你!想下輩子還做你的小情人兒!

---------------------------------------------------------------------------------------------

想繼續更新一下,剛剛看了微在不懂愛出的一期爸爸缺失的視頻,又勾起了我很多想法,想到了媽媽為什麼是那樣的狀態,因為媽媽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的,媽媽對自己角色的定位就是成為一個女超人,打理好家裡的一切,像樊勝美之前那樣,她拒絕父親插手教育孩子的這件事,拒絕父親做家務,把父親養懶以後,再抱怨父親什麼也不做,其實是她不想讓我爸做,有點自虐性人格,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使他人愧疚,再藉此控制我爸,我媽家裡重男輕女,我姥爺靠我媽養,我大舅的女兒也靠我媽養,我媽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逼迫我爸做,我爸給我表姐安排學校,安排工作,安排一切,我爸做的不合適,我媽就會和我爸吵架,說我爸冷漠,沒人性。

媽媽是超人,

因為媽媽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里長大,她永遠要拚命的在家裡做好事刷存在感,

因為媽媽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里長大,她永遠對自己有著極端的角色定位,好像只有不停的打掃家庭衛生,教育她的小孩,她才不會覺得自己是不稱職的母親。

因為媽媽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里長大,她永遠不敢擁有自己的生活,愛好,事業和朋友,好像只有犧牲自己點燃家庭,才是她該有的樣子。

因為媽媽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里長大,她永遠也不自信,永遠要控制她的老公和孩子,證明她是一個超人。

我們家在性道德方面尤其雙標,我表哥念高中以後都住在我們家,也是因為我大姨窮,所以我媽還得養我表哥,我哥念大學開始,女朋友不斷,那些漂亮年輕的女孩被我哥帶回家,一住就是好幾個星期,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他們在家裡會啪啪啪,但是我媽根本不在乎,還覺得我哥有魅力,我談了男朋友,她就不斷警告我不能有婚前性行為,有了就沒人要,有了就是骯髒下賤。我至今很不明白,她為什麼從不會說讓我哥對女孩子負責任的話,好像男人在性方面永遠有著優先權,導致我第一次之後,怕的想要跳樓,覺得自己從此就成了浪蕩女,不配再被別人愛。

但我知道,媽媽也是受害者,正如楊雅晴所說。

好在自己在心理諮詢中慢慢調整過來了,自此發誓做一個女權主義者,為中國的性別平等能做點什麼。大家見笑了,可能我一輩子也沒什麼出息,也無法為男女平權做什麼,但至少我在這裡,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我的故事,並引以為戒。

人生而平等,無論男女,無論性向。


三方面的原因吧。

一,沉沒成本。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劇痛分娩,哺乳身材走形,等到孩子一歲斷奶時候,母親已經為孩子付出了兩年,而父親幾乎剛剛建立起情感鏈接。母親已有的付出讓母親越陷越深。孩子六七個月有了胎動後,母親往往不會捨得打掉孩子,這就是沉沒成本的作用。

二,沒有退路。中國很多社會習慣和法律規定對職場女性並不友好,部分女性產後只能依附於男人生活。寄人籬下就沒有議價權,只要沒有勇氣離婚,別說照顧孩子,就是再加上伺候公婆,倒酒挨揍,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三,家庭貢獻的表現形式不同。受傳統觀念影響,有的男人認為照顧家庭很不男人。答主坐標山東,看到很多男人辛苦賺錢自己省吃儉用給老婆孩子好條件,但就是不願意參與家庭互動,不願意像歐美電影里一樣坐下來和兒女一起畫畫、手工、聊聊一天生活。應該是一種害羞吧。


第一,現在社會的觀點是,男主外,女主內。女人作為生孩子帶孩子的一個角色,在社會中是公認的。

第二,男性在外賺錢養家。已經很辛苦了,覺得帶孩子是女人的事,這種家庭教育,父親參與就少了。

第三,孩子是女人身上掉下來的肉,而只是男人的孩子而已。他們愛孩子的程度,遠不及女人的用心和付出。


爸爸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加班的途中。

端午有時間陪兒子去玩,他跟其它小朋友說,我爸爸很厲害的,他是修電腦的,可以晚上不睡覺的。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這就是很直接的,母親的愛是細膩的無微不至的到你生活的點點滴滴,父親是一直在默默的付出,賺錢養家,他也愛你,不是沒有表達出來,只是方式不同,這也跟男女思想有很大關係,但是都是一樣的愛你,方式的不一樣,更需要深深體會。


推薦閱讀:

(哲學)布爾迪厄的局限與新聞專業主義的未來
婚姻對人類社會有什麼實質意義?人類沒有婚姻是不是一樣?
上知乎3周年,那些你可能忽略掉的文字
機器人與人類有本質區別嗎?

TAG:心理學 | 家庭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