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新戰士和解放戰士的逃亡現象誰更嚴重?
此前無意中看到解放軍第63軍在解放戰爭期間的減員統計,經過簡單計算,發現老兵(年初已經在編製內)、新兵(年內補入)和解放戰士(年內補入)的「逃亡係數」分別是-0.131、0.880、0.306。
這一數據分析得到了一個結論,就是新戰士開小差的幾率是解放戰士的三倍,這感覺比較意料之外。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華北野戰部隊在內線作戰,方便新戰士開小差,而不方便主要來自南方的解放戰士開小差?是對解放戰士的政治教育更成功?還是說是因為統計方式不當導致的錯誤結論,或者只是63軍或者華北野戰部隊的特例?附:解放軍63軍及其前身在解放戰爭中的主要減員狀況。服役總人數88713+13689=102402人逃亡17475=17.0%,逃亡歸隊2515
陣亡=4054陣亡+傷送19199=18.7%,傷愈歸隊6719病亡+病送14414=14.1%,病癒歸隊6229另附分析計算方式:設方程ax+by+cz=d,d為年內逃亡總數,x為年初人數(老兵),y為年內補充新兵數,z為年內補充解放戰士數,用1947,48,49年的數據聯立方程組,求出的即為逃亡係數。
啊,班門弄大斧,蘇門聊軍事。
說實話,我倒不覺得驚訝。蔣公部隊戰鬥力差逃兵多,不是兵的問題。蔣公和tg的軍隊都是中國窮農民出身的多,問題出在兵身上沒有道理。
比起新兵,tg軍隊是更喜歡解放戰士的,很久以前在一篇文獻看到過,因為他們有著一個老兵的戰鬥經驗,隊列訓練、武器使用、戰場生存,甚至還有初步的文化知識,戰鬥能力不輸老兵。對於這樣的戰士,他們本身是窮苦出身,tg一教育,階級覺悟之後立馬就是tg自己的士兵了。有時候對於俘虜兵,大家會特別照顧,班長還會給你打水洗腳。
老毛說過嘛,「尤其是新來的俘虜兵,他們感覺國民黨軍隊和我們軍隊是兩個世界。他們雖然感覺紅軍的物質生活不如白軍,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樣一個兵,昨天在敵軍不勇敢,今天在紅軍很勇敢,就是民主主義的影響。紅軍像一個火爐,俘虜兵過來馬上就熔化了。」要是看物質決定意識的話,解放戰士與tg老兵階級基礎一樣,都在tg軍隊里,人與人的相互關係一樣,沒理由再像給蔣公當兵時那樣了。在蔣公軍隊里是被強迫拉壯丁給反動階級賣命,在軍隊里受盡上級凌辱虐待,逃兵很正常。在tg軍隊,都是窮苦工農的隊伍,給自己打仗,再加上隊伍里人人平等民主的相互關係,就沒必要逃跑了。
如果認為蔣公的士兵就是差勁就是膽小,來tg這裡也一樣,忽略階級基礎和生產關係,那就是意識先入為主了,就是唯心了。說起新兵,一是所有戰鬥技巧都要從頭培訓,麻煩,再就是沒上過戰場,沒有戰鬥經驗,沒有戰場生存能力,小生產者缺乏紀律性,在軍隊里幾個月沒有改造好,逃兵是很正常的。
——————
至於評論區的噴子,典型的小人之心,給個鏈接http://www.360doc.cn/article/14567236_569793172.html自己照著煽臉。
瞎說兩句,新戰士家在解放區剛開始過上好日子就要去拚命,特別是離開家鄉,保衛勝利果實的意識就會更差一些,逃兵多應該可以理解。《雪白血紅》中描述出關關內戰士當逃兵,入關關外戰士當逃兵。對於解放戰士,有些答案在胡說,高戈里的研究很清楚的說明,經過訴苦運動,解放戰士的覺悟反而更高,要知道gmd軍隊士兵過的都是非人的生活,gcd只要方法對頭,本來還是兵油子立馬就成戰鬥英雄,他們的逃亡低其實可以理解。關鍵一點,解放戰爭是jieji戰爭,gcd之所以勝利在於激發了絕大多數人的jieji意識,這種老掉牙的解釋遠遠比現在的各種高談闊論高明的多。
我爺爺原來是國軍桂系軍隊士兵,後來在粵邊戰役時被四野俘虜,成為解放戰士編入127師,參加了解放海南島戰役,後來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長期駐守丹東。我問他國軍好還是解放軍好,他說國軍里講階層,階層越高日子越舒服,解放軍一視同仁不打罵士兵,他舉個例子,解放軍新兵隊列軍姿訓練時,如果新兵腳尖打開角度不對,班長如果直接用腳去糾正錯誤都會被視為不尊重階級同志而被批評,這點連現在一直宣傳以情帶兵的部隊都做不到。可以想像下在國軍里被打壓慣的底層士兵到了解放軍里那種心情。而且一般來說,願意留下來的國軍士兵基本都是家裡非常窮苦的,回家了也未必有飽飯吃,在國軍是混飯吃,在解放軍里也是混飯吃,而且解放軍還讓他們看到希望,可以回家分田分地,大部分人還是很受用的。至於新戰士,很多人沒有參加過戰爭,沒見識過戰爭的殘酷,真的面對槍林彈雨死人遍地,反而更容易因為害怕而當逃兵。
在蘇翻譯豪宅放肆一把。
人誰不惜命?尤其是上戰場,能不上,肯定不上,能跑,肯定偷偷跑。何況解放區,安全穩定,分了地,有活干,有飯吃,有村姑談恩愛,在那個年代,解放區的人,多少年過過這樣的好生活?誰不願意老婆孩子熱炕頭?類似的情況,參考《血紅雪白》。不僅逃兵多,徵兵都困難。雖然理論上,「站出來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實際上,人民的覺悟總是向現實看齊的。《血紅雪白》里徵兵,大夏天,燒熱炕,召集家長來開會,家長不願意送仔去打仗,可是tm的熱啊,於是屁股一抬,送出一娃。當然,即便如此,也比強拉壯丁好很多。還看過一本紀實,忘了名字,背景是山東解放區,時代是解放戰爭後期。山東是老解放區了,可是招兵送兵的過程中還是有好多逃兵,有的就是半路溜回了,有的溜回後又 被送回部隊。等等。至於從國軍那裡過來的,我看的資料不多,或者說沒有權威資料,但是道理上,他們逃兵少可能:
1、家在非解放區,怎麼逃?2、共軍貌似不錯,有地分,先干著看看吧。3、共軍組織太嚴密,跑不掉。4、跑回去估計還是被壯丁,共軍貌似仁義。5、已經習慣了戰爭、戰場,類似《狗日的戰爭》國軍那裡解放過來的兵,可能更多想逃的屬於《別再叫我俘虜兵》這種情形,忠於三民主義,或者心繫老長官、老戰友,也可能類似《第九個寡婦》里那個降而復叛的團長,厭惡gcd的階級鬥爭。然而,在滾滾時代大潮下,這些小浪花,實在算不了什麼。以上,皆戲言,但感覺合情合理。先來大肉包子管夠,吃飽了去看白毛女,第二天起來訴訴苦政委開導下
政委~( ̄▽ ̄~)~你家在哪?唔,你家解放了啊,你娘分了幾畝地多少糧食巴拉巴拉。
戰士(#?Д?)納尼政委~( ̄▽ ̄~)~現在村裡大姑娘好多呢要不問問給你整個媳婦?戰士(#?Д?)納尼納尼政委~( ̄▽ ̄~)~還有啥需要的啊?戰士(#?Д?)長官我把我原來對面的連長綁了來你給我幾個肉包子巴黎公社像之前的起義者一樣守街壘,為什麼失敗了?
國民黨部隊是舊式軍隊,整個結構是靠門閥,靠地緣,靠餉銀支撐起的。這才是國民黨部隊後期有陣前倒戈,易潰散,逃兵多的原因,而不是說國民黨招入的軍人本身愛這口兒。
而解放軍則是靠允諾給農民的土地(不上戰場則無地分或少地),靠紀律,靠政治工作支撐起整支部隊的。並不是說解放軍招入的軍人就一定有多麼堅定的意志品質。環境影響人。
類似於當年北伐的時候,國民革命軍和地方軍閥麾下的軍隊作戰一樣。
至於新戰士,客氣說他們相當一部分並不明白成為解放軍戰士是什麼概念;難聽一些說,這部分人就是一幫投機分子。胡宗南打下延安後出了多少叛徒?
「長官,我能不能當炮兵,我在那邊就是干這個的,不認生。」「好,老子讓你當。你教會一個班,我讓你當班長,你教會一個排,我讓你當排長,你教會一個連,我讓你當連長。」「那我要是教會一個營呢?」「那你領兩塊銀元趁早滾蛋!老子最不喜歡放空炮的兵!」
@蘇翻譯
其實道理很簡單的,歷史上,解放戰士(國軍俘虜兵),因為忠誠度存疑,所以並非強迫留用:討厭解放軍的那批人,是公家發給路費允許回家的。
留下的那批,是經過志願篩選的,大部分都是自願參加的。
一個見識過戰爭殘酷的老兵,自願留下來,這當然是說明其更願意從軍的。
---------新兵就不行了,新兵是徵召來的,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強迫成分。再加上老百姓到軍人身份的過渡,有一些人受不了,所以逃亡率反而更高解放戰士原來是國民黨正規軍,不是他們不能打,相反有個別部隊還很能打,也有不少參加過抗戰,之所以渾渾噩噩是在偉大光榮正確星際爭霸高手草字頭及其大買辦政府瞎指揮和搜刮下士氣崩盤而已,而不是缺乏作為軍人的訓練和心理準備,換到土鱉黨手下,有了人生目標,有了訴苦對象,有了一種我要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的理想主義,戰鬥力就自然迸發了
新戰士可能有不少槍都沒摸過,一上戰場看到昨天還一個鍋里吃飯的今天就斷手斷腳了,直接就嚇傻了……
道聽途說。據說直到改革開放後,新兵只要沒到新兵連的,從火車上跑的,還是別的情況的,兵源地武裝部只是去家核實這人什麼情況,並不按逃兵處理。另外,我大三那年,去肯德基打工,有一個前台的高中畢業生和我說他就是這種情況,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說一個細節哈,蘇翻譯記不記得巴頓在西西里打的那個士兵,那個士兵為什麼怯戰?第一次上戰場,受不了槍炮聲啊,新兵多少都有點。再看解放戰士,這群人基本都是經歷過初陣,都是classified。思想工作再給力,畢竟無法完全抹掉人類的本能吧。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最打動人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P社4萌」里的中國太強了,瑞典歷史宅甚至專門做系統削弱它
※俄羅斯這款大飛機要再造50架?中國不買是有原因的
※射程3000公里的中國導彈:此國直接掏200億現金買36枚
※當代中國如何避免重覆蘇聯解體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