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物慾追求和脫離現實貧苦生活怎麼平衡?
懺悔:不為過往生慢卑,不為未來生憂喜。不染世間之物慾,當下念佛心清凈。
進入2018年,元旦假期,在家裡,我開始一樣一樣整理和清理。
我扔了一些衣服,轉手了一些書,扔了房間里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有些我大概有一兩年沒碰過了。
日常,除了吃飯、出行、健身,我幾乎不再花錢了。
要知道,我冬天的所有大衣,最晚到手的一件,都是四年前買的。
還有一項花錢的地方,出門旅行——不管是在地球的哪個洲,我幾乎不買任何紀念品,只是走走看看。
我覺得自己需要的東西,越來越少了。
與此同時,吃飯我也越來越不挑剔,我的腸胃不好,一日三餐只要營養充沛即可。
物慾在我身上,消逝的速度比我想像的還快。
我的手機是三年前的版本,我的電腦是四年前買的,我的眼鏡是五年前配的,我的錢包大概用了六年。
而我夏天蓋的毯子,你可能不相信,那是我十歲左右蓋的毯子,已經用了二十多年了。
如果他們不是慢到我不能接受,不是壞掉打不開用不了,我應該不會買新的。
我身邊的所有物件,都是合適能用。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漸漸變成了這樣一個人。
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我越來越不需要。
我真的不需要,這一切,夠我用了。
但我從來不貧苦——從各種意義上講,我都不貧苦。
不管是過去接近於身無分文還是現在,從來不覺得貧苦。
我只怕自己一事無成,而這件「事」,評估的標準從來都不是錢和物質。
我們本來就是光禿禿的來到這個世上,我們也將光禿禿的離開。
我們只會要的越來越少吧。
而少,某種意義上,才是另一種充足吧。
一個字來回答就是:儉;
一個成語來回答就是:惜物憐人;
一句話來回答就是:對己儉,對他舍;
一段話來回答就是: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猶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你可能會好奇,我的回答和你的問題有什麼關係。
一個人對待世界的態度,就是對待自己的態度。
自然的法則就是如此:如是因,如是果。
你產生了任何的行為,當下都會收到相反的作用力。當我們對他人升起善意時,當下我們就會收到自然法則的回饋。就如陽光照下來,令人舒服、愉悅。當陽光不斷積累,自會沖刷掉心中所有的黑暗與恐懼。當我們對他人升起惡念、敵意、憤怒、嗔恨時,當下我們就會不快樂,氣息就會淤積在心頭,讓人煩悶、痛苦、焦躁不安。
一個人懂得愛惜別人時,自然也就懂得愛惜自己;
一個人懂得尊重別人時,自然也就懂得尊重自己;一個人懂得儉約生活時,自然也會收攝心念,不會浪費精力到無意義的事物上。
當你將精力用在有意義的事物上時,富足的生活會慢慢開始。
慾望的減少一方面要控制,一方面需要調整心態。
以儉來制衡心中的慾望,以修心立身來開發一顆「平靜而平穩的心」來面對生活。當心沉靜於當下的每件事物時,自會樂在其中,而減少了對慾望的執著。
慾望來源於一顆不安分的心,煩躁、焦慮、不安,當情緒像燒紅的煤炭不斷在心中翻滾時,內心迫切的需要一些外物來轉移注意力,慾望由此衍生。
當心沉靜下來時,你會享受當下的每一個動作與每一件事物的出現。這兩者本就不在一個天秤上,不需要平衡。
物慾是一種得心,賺錢則可以用舍心。你不為自己過奢侈的生活,只為利益眾生(包括家人朋友,和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和事)。由於各種條件限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過得安穩,但你可以。
就像矮人要吃樹上的蘋果,巨人隨手摘給他。這不叫物慾;巨人如有需要,矮人也會幫助他。
通過這樣的互惠互利,就不會有貧窮。富有不是擁有多少,是能舍多少。
人間亦有揚州鶴,但泛如來功德船。
題主修習藥師如來法門吧!
其實大悲咒+觀世音菩薩聖號,或地藏經+地藏菩薩聖號,也都可以。
另外請看看知乎用戶 @許晉 的回答,尤其是那些推介藥師法門的。注意力在別的地方就不會對物質有很大的需求,需求的根本是注意力。就像我一放假總想鑽研好吃的,一上學就不在意吃啥了。基本生活需要被滿足之後,就不要分不必須的注意力給物質了。
穿衣重要的是審美其次才是品質。化妝品挑到好用的就一直不會換,日常妝都是優衣庫只有幾件名貴的留著場合穿,吃飯睡覺都是快得不能再快,誰在乎什麼碗什麼盤子,都用塑料的多好還不用洗。天下好玩的事那麼多,買東西怎麼可以佔用太多的注意力。
有錢就花,沒錢就不花,有需要就花,沒需要就不花。看心情。
至於脫貧,基本的住房實物需求得不到保障,還是先專註的脫貧吧。
至於在北京買房子這種事,你專註脫貧是沒用的,還是專註點別的,說不定運氣好可以。運氣不好也不要多想了,看緣分的。推薦看稻盛和夫的《活法》,裡面闡釋了佛學的精進,作者的境界就是少物慾追求和非常勤奮工作,覺得人生就是在專註工作中磨練自己的靈魂。說實在的,我覺得人生觀還是不要受宗教影響。樓主這個感覺明顯是,能力不夠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標準,就想從減少物慾方面改造。人的很多物慾是因為情感的缺失,你想一想你是不是非常想要這些,還是因為沒有被別人瞧不起而想要的。如果非常想要,就去想方設法得到啊,去想辦法,去問渠道啊!但不要想著一步登天,有些東西得到至少要自己的能力,心態全方位改變,堅持努力個幾年才行對的。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專註的做,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就專註的得到它。覺得捨棄不了其他的娛樂或者時間來得到它,就想一想,你到底想要怎樣過完這一生。
推薦閱讀:
※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有慈悲心,如何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呢?
※想出家,卻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想逃避現實還是真的有出離心?
※地藏王為什麼去九華山西來禪寺?
※密宗的咒語普通人可以念嗎?
※為什麼在科學對世界有更合理的解釋後,佛教徒還要去學佛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