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國木構建築的結構體系穿斗式、抬梁式和殿堂型、廳堂型結構形式的聯繫和區別是什麼?
在潘谷西先生的《中國建築史》第六版當中提到,後世常見的抬梁式和穿斗式兩種主要木結構在漢代就已經形成。(第30頁)
而在侯幼彬的《中國古代建築歷史圖說》當中又說到宋《營造法式》圖樣明確顯示出兩種結構形式-殿堂型構架和廳堂型構架。也說到殿堂型在唐、遼已是成熟的做法,這種構架有良好的穩定性但做法複雜,宋、元以後趨於淘汰。(第112頁)明清的抬梁式構架就是在廳堂型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而發展的。(第114頁)明清時期,用於坡屋頂建築的木構架,主要形成抬梁式和穿斗式構架兩種基本形式。(第175頁)1.這是否能說明明清時期形成的抬梁式、穿斗式構架不是從漢代已形成的抬梁、穿斗結構演變而來?而是從廳堂型構架演變而來?
2.那麼殿堂型構架和廳堂型構架從何而來?與抬梁式、穿斗式有什麼聯繫?3.宋、元以後趨於淘汰的殿堂型構架是徹底沒有了嗎?清朝是否還有殿堂型構架的實例?4.潘谷西《中國建築史》中提到我國木構建築的結構體系主要有穿斗式與抬梁式兩種。(第3頁)如果我的第一個問題成立,那麼這裡說的穿斗式與抬梁式是指的哪一時期?因為在準備考研,最近看書發現自己對這幾種結構的聯繫和發展關係比較混亂,看的書不多也找不到比較好的答案,身邊的同學也是回答不上來,也不知是否是自己鑽牛角尖了。希望各位知乎大神能幫忙探討梳理一下這幾種結構的關係。或者推薦一些關於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的書。實在感激不盡。@大頭幫主@阿爾瓦@袁牧@Chilly@項星瑋
按照張十慶先生的分類思路,從建構思維看待中國木建築,可以將其分成兩種原型——層疊型與連架型。層疊型的基本型為井乾式,特徵為無柱,層層疊摞成一個空間;而連架型的基本型為穿斗式(標準穿斗),其特徵為無梁,由柱直接承檁,水平向構件只作聯繫作用,先將柱穿為排架,之後將其縱向聯繫。
而以往傳統的結構分類中.最含混不清的就是抬梁式。從建構思維的角度而言。抬梁式既不是原生的結構形式也非單一的結構類型.與穿斗和井干相比.抬梁式作為次生形式與穿斗、井干不在一個層面上.不可並提同時抬梁做法的內涵也不像穿斗與並干那樣明確.其所指結構類型並不確定。因此,通說的抬梁式可作如下定義:
其一,是一種次生和衍化的結構形式
;
其二.包容有不同的結構類型.且源頭各異.分析和對比層疊與連架兩大類型結構的演化階段與相應形式.大致可作如下歸納.:
層疊類型的前後兩個階段及相應形式為實拍層疊與樑柱層疊.其模式可概括為:箱式層疊—實拍式層疊.—井乾結構(井乾式)
框式層疊.—樑柱式層疊.—殿閣結構(殿閣式)
連架類型的前後兩個階段與相應形式為串式連架與梁式連架,其模式可概括為
串式連架—串斗式連架—穿斗結構(穿斗式)
梁式連架—抬梁式連架—廳堂結構(廳堂式)
殿閣式與廳堂式分別代表層疊式抬梁和連架式抬梁兩個類型。層疊式抬梁的演化序列大致是:從土木結構井乾結構到層疊式抬梁;連架式抬梁的演化序列大致是:從穿斗結構到連架式抬梁。兩種抬梁做法,源雖不同,流的過程中卻有相互影響。
抬梁式雖不是一種原生和純粹的結構形式,但是在木構建築的演進中,無論是層疊結構還是連架結構。其主流最終皆趨同於抬梁做法。也就是說.抬梁做法是木結構建築在空間適用下的最好選擇,然相比較而言,在技術合理上.穿斗結構因避開了梁袱材料極限的限制,應較抬梁做法在大空間上更勝一籌。————整理轉載自張十慶《從建構思維看古代建築結構的類型與演化》
與此相關的研究還有南京大學馬曉的書籍《中國古代木樓閣》及其論文《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築建構思維方式初探》,將古代木建築分為兩種類型——累疊式與架構式,儘管思路及區分方式相同,且有相當的深度,但個人認為但從名稱上講還是張十慶先生的表述更為準確些。手機碼字.不能詳細寫了.
華夏意匠有關於梁架形式的觀點
穿斗和抬梁的關係這玩意是結構概念 不是特定時期.
廳堂 殿堂都是抬梁關於殿堂和廳堂.
先說我的理解
我覺得比較明顯的就看斗栱層.唐宋殿堂式主要在斗栱層能形成一個水平的網架,往下聯繫柱子,往上是靠斗栱層支撐整個屋架層.這個是太和殿的. 斗栱這麼小,肯定不是作為支撐大屋架用的,所以受力還是和廳堂形一樣每榀框架分別支承屋頂,但是這個斗栱層的形式又是和宋代殿堂相似,而且平面形式是雙槽的.
我的理解是太和殿在形式上延續了一定殿堂的,結構上是廳堂的.
清代沒有殿堂式的叫法,清代這些都是大木作,殿堂的叫大木大式. 太和殿平面 剖面.《中國古代建築歷史圖說》侯幼彬 李婉貞 P112 P113靠你自己理解了……
推薦閱讀:
※北京故宮太和殿與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有哪不一樣?
※如何避免跨海大橋腐蝕成「豆腐渣」?
※在90多米高的懸崖下方,開起了一個商店,猜猜裡面在賣啥?
※在路上 | 一場世界級的建築之旅就在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