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方方言比南方方言更大眾化?
01-27
比如北方大部分方言都能聽懂,比如東北那裡的方言好像更加大眾化,而且很多人覺得很好聽,而南方方言就比較多而且很多都聽不太懂。感謝回答
北方大部分都是官話(雖然也分片但是明顯親緣性更近),長江以南則不是
ps. 官話的分片
東北話只是因為和普通話接近,對多數人來說,好懂又有區別,因而容易有喜感而已。
大體上看北方語系的方言比較多吧。參考方言地圖。我是山西人,東北話也能懂,甚至四川話都是可以懂的,但是粵語我真不懂。。。。。
嘯
北方方言與普通話聲韻較一致,就是音調不同。南方好多方言,與普通話聲韻都不一樣啊,簡直像外語了。我到拉店去恰拉,看到鋪上一砸拉,喝得我死個拉死個拉(我到茶館去喝茶,看到鋪上一條蛇,嚇得我使勁爬)哈哈哈哈哈
我來從從地理因素的角度來說下,北方大多數地方都是平原,一馬平川,交通便利,各種事物傳播比較方便。而南方多山區,很多人一輩子都在一個山窩裡生活,很難去什麼縣城啊之類的,交通很不方便,所以語言傳播比較困難了。打個比方,很多地方山這邊的方言的語調和山那邊的語調很可能都會差別很大。
因為北方方言是民族融合的結果,長期的治亂循環讓北方漢族和少數民族融合出了類似的口音。再加上北京長期做首都,讓北京話被普及到了全國,也就在南北都有了市場。
南方地理複雜,口音難辨,即使沒有北方的政治優勢,南方自己的方言也互相完全不通。閩南話這種方言,不僅你聽不懂,很多詞寫下來都不是漢字,是根本不可能推廣到全國的。同Jacob,我一直以為只是帶口音的普通話啊。
有人回答的比較靠譜,北方各地區因為地形和政治原因比南方更容易相互交流。方言一般來說是由於地域阻隔形成的,一個地方的人長期不與外界交流,自然就會形成自己的語言。有研究表明,即使一開始一群人完全說相同的話,再把他們分開,在沒有其它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已經分開的兩部分人也會出現語言的差別。從這方面說,方言是比較落後的,長期缺乏交流,缺乏新鮮辭彙注入,而且中文古代長期文言分離,掌握文言文的都是社會精英,方言使用主體是沒文化的平民,這就導致方言註定辭彙量貧乏、辭彙低級、語法嚴重缺乏嚴謹邏輯,從而欠缺表達高級抽象思維的能力。現在很多方言支持者總是說自己的方言是古代官話,所以用自己的方言讀古詩更押韻云云,其實是欠缺基本語言學常識的體現,中國有那麼多朝代,每個朝代官話都不相同,古代文人作詩也是要按照韻書的,更何況某些方言的歷史也就區區兩三百年而已。
因為當時推廣了普通話。如果當時推廣廣東話,你猜哪個更大眾化。
接@Belleve答
籠統的講,中國現有八大方言區,而北方多屬北方方言區,即北語區。
而南方那就多辣,剩下七大方言全屬南方片區,什麼閩南語呀,吳語呀,湘語贛語什麼的。那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格局呢?這主要還是因為北方較為平坦和開闊的地形利於人口的流動造成語言和文化的交流。而南方則不然,地勢崎嶇多山,長期以來各個區域之間無論是人口還是文化的流動和交流較之北方都為之甚少。拿東北話來說,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東北區域的所謂「東北腔」是越往南方越濃重。如遼寧人的東北腔就比黑龍江人的東北腔重得多。這主要是因為早期「闖關東」人民多來自山東一帶,這些窮困的老百姓拖家帶口帶著濃厚的鄉音移民到現遼寧吉林一帶,與當地滿蒙朝等居民長期生活,逐漸形成了如今的「大碴子」味兒說話腔調。而黑龍江如哈爾濱一帶居民則多為滿清時期以來「京旗移墾」和共和國建國以來的支援建設,所以此片地區人們的口音呈現為東北腔較輕而更接近於北京話的普通話。再來說說南方,其實南方諸多方言都相較於北方方言來說更與古漢語相近,這是因為自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以來中原漢族南遷並以長江為界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割據所致。樓主可以查一下方言地圖與普通話標準解釋。太晚了,有時間再補充。
東北都是關內遷過去的,當然接近。
推薦閱讀:
※淸末皇帝學的官話有入聲嗎?
※有哪些東北話是外地人根本理解不了的?
※北京官話和東北官話在語言學上有何區別?
※東北說的馬猴子到底是啥?
※為什麼方言版的翻譯用詞往往都特別粗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