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充分利用了習慣慣性和心理慣性的商業案例?
不知道題主聽說過「 虛榮尺度」 與否。
日本潮流作家中野香織在《無衣可穿》這本書中提到了「虛榮尺碼」的概念。假設你的衣著尺碼是九號(此處為標準尺碼)某天,逛街時看到一件衣服,你在買與不買間猶豫不決,最後聽取店員的意見走進試衣間。
如果某處有些緊繃,不用說這件衣服一定不合適,就算尺碼合適,我們也會以還想看看其他衣服的借口婉言拒絕。
如果九號穿起來鬆鬆垮垮,而店員新拿來小一個尺碼的七號卻非常合身,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
「我居然能穿七號了!」你欣喜若狂,馬上決定付錢買走,這樣的情況不是沒發生過吧?
其實這只是關於尺碼的一個小小的心理陷阱。衣服本身的大小並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在標記尺碼的時候縮小了一號罷了。這種利用消費者的虛榮心理設定的尺碼被稱作「Vanity Sizing」也就是虛榮尺碼。
以上出自《lg諾貝爾獎精選》拿知乎舉例?然而,知乎創始人自己都不知道竟然設計了一個超NB的產品。
「我就是想設計個問答網站,感覺自己超了神」哦呵呵。一句話:產品本身決定是否是可行商業模式。加以交互等輔助小細節,決定是否成為經典。
然而我猜測樓主很想知道的是交互等小細節,主觀屏蔽掉了產品本身(我的臆斷)各種套餐,其實是促銷和綁架式消費。
uber剛進入國內註冊送100實打實的優惠餘額。當時覺得打車不用花錢就一直在用。現在已經離不開…
牙膏口擴大直徑。
已有固定播放器,經介紹,同時對比第二個時明顯感到音量小到不清晰,當時直接pass,之後才想到第一位有可能出於誘導使用者的考慮,改變音量的大小,況且音量差別使我不能直觀的隨時切換試聽音質,再加上第一位主打高音質,我當然就留下了
另,培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可杜絕他接觸其他所有產品,我深受其害,只有改變習慣才能客觀評判產品優劣我不是很能理解題主的問題。但看了看其它答主的答案,覺得題主可以看一看《理性的非理性》。
題主在用人民幣誤導。
這個蘋果的形式(大小)跟人民幣的形式沒有關係,或者說不是因果關係,只是一種相關關係(學過心理學的應該能理解我這話的意思)。
事實上,當初三星開始進行手機大屏化的時候,它在進行一場冒險:大屏的手機雖然看起來大氣、爽,但是它違背了手機的便攜性(或者說讓手機越來越不好拿了)。那麼這兩個相反的因素集合到顧客身上究竟哪個更有影響力就決定了三星大屏策略的成敗。後來,三星成功了。就憑著大屏手機系列,三星直逼蘋果。逼於壓力,蘋果甚至也讓自己的手機開始大起來。more than bigger。
這是最終證明,在普遍意義上,恰當的大一些(比如5寸,具體的大小界限需要精確測試)手機會更受歡迎,雖然這樣會失去一部分的便攜和便利性--但是對顧客來講這隻要不過度是可以接受的。
至於說什麼利用了慣性(我的理解是基於已有的來做文章)來做商業,我們耳熟能詳的朋友圈商業就是一個生動例子。江南春的大眾傳媒、鎖屏軟體系列、桌面軟體系列以及我們說的埠效應這些(比如商業wifi、qq、微博),都可以說是利用了習慣而做文章的。培養用戶習慣也是一個方式,只是這個是先創造並在這個過程中讓用戶養成習慣。雙12馬雲就是做這個事。打車大戰也是做這些。推薦閱讀:
※第一個心理問題是什麼?
※我是一名女性,所以我「應該」是什麼樣子?|I am a woman. So what?
※我被前夫纏著,無法脫身,日子難熬,報警好幾次都沒有用,怎麼辦?
※自己是土豪卻被別人強行扣上仇富帽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怎麼樣才能不怕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