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互聯網思維做智能家居產品?

目前傳統的智能家居廠家有三類:

1、做單品,比如智能插座,智能開關等,直接面向C端;

2、做品類,做用戶方案,通常是整套的產品賣給用戶,比如智能主機+智能設備+控制端APP,通常藉助B端賣給C端;

3、做平台,做無線通信部分,讓廠商接入,甚至讓發燒友也參與進來,產品出來後再打包成用戶方案放到B端或直接面向C端。


今天我要拎出來的概念是「用戶思維」,一切都要圍繞用戶來開展。具體操作上分為:專註(選擇一個切入點)、極致(打造極致的產品)、精益(快速迭代、唯快不破)、媒體化(讓用戶來傳播)。下面分點來說明。

一、選擇切入點

  智能家居的很多,國外的有Control4、霍尼韋爾,國內的有海爾、TCL等。如果你要從中勝出很難,也難以差異化。智能家居現在的廠商都是想做整體解決方案,而家居市場在方案設計時都還沒有這個概念(設計師都弄不明白),精裝樓盤市場都是關係銷售。所以對沒有渠道優勢的創業者,從整體方案切入肯定不靠譜。

  那就選一個點吧,選什麼?我選擇了檯燈,理由是:

  檯燈目前沒有第一印象品牌,沒有標準價格。

  檯燈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毛利很高,在定價和功能上有發揮的空間。

  一個好的檯燈是什麼樣的?應該購買什麼樣的檯燈?相信大家都沒概念。所以需要一個互聯網化的產品將期標準化,公開、透明。

  上面三點只是機會,更重要的是以下兩點:

  1. 檯燈價格不貴,用戶決策成本低。

  2. 檯燈更換方便,家裡有沒有都可以再買一個。

  以上兩點可以從樂視盒子與樂視TV對比中去分析。

二、打造極致的產品

  定價299:除了定位做檯燈外,我還就只做一款檯燈,只有一個定價。檯燈具體怎麼做呢?

  1. 產品硬體參數標準化、可視化。以後的檯燈就這樣標:

  無線模塊:藍牙、wifi(檯燈也聯網)

  燈炮:LED彩色燈炮5W,1000流明(200小時一度電,還亮瞎眼),25000小時壽命(可以24小時工作近三年時間)

  材質:合成纖維、鋁製外殼

  顏色: 土豪金、珍珠白、銀色、太空灰等(檯燈也土豪)

  2、功能互聯網化,讓客戶變用戶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基本生活方式。所以現在設計產品都要充分考慮互聯網、雲、大數據。那檯燈怎麼互聯網化?

  首先檯燈有藍牙和wifi模塊,可以連互聯網的,用戶手機上安裝檯燈APP。可以用手機控制燈光模式(讀書、看電視、美夢、還有××模式)。定時開關燈光等,你還需要什麼功能?別急,檯燈APP上可以不錯免費升級,或購買得到你鐘意的模式。

  其次所有燈的運行數據都是存在雲上的。你能想到那些好玩的功能?看到夜裡有多少人與你一起加班,一起讀書,一起××。別提社交,這個詞也被用爛了,我只是想讓大家使用這個產品時更好玩點,用戶需要這些。

  其次,有了用戶和存在雲上的運行數據,就可大數據分析的。通過分析,可以知道用戶的數據,如大家的用電習慣、有多少人是環保人士啊什麼的。怎麼用我也懶得想了,將這些數據分享給你的用戶們吧。

  這裡思維的基礎是,你每賣出一個檯燈,實際上你就獲得了一個用戶。

三、精益再精益

  精益不要多說了吧,簡單提幾句吧。在開發產品時不斷迭代功能,慢慢找到你的用戶想要什麼。包括檯燈的外觀、運行模式、用戶交互、數據分析等等。關鍵是要增加用戶的活躍度。

  永遠記得:產品賣出,服務才剛剛開始。

四、讓用戶來傳播

  如何用比競爭對手更低的成本獲得用戶?辦法只有一個,讓你的用戶為你推銷。20塊獲得的用戶,如果他幫你推1個用戶,那麼單個用戶成本只有10塊。如果幫你推4個用戶,成本就變成4塊了。

  在全民互聯網營銷的時代,將渠道、營銷費用讓給用戶,就盡情地讓用戶在朋友圈中幫你傳播吧。在產品設計、營銷方案設計中引導用戶分享,以及傳播。

五、商業邏輯

  從檯燈這個項目切入智能家居,其實只是為了獲得一個入口。

  入口體現在通過檯燈獲得了用戶和品牌基礎。如果你賣出100萬個檯燈,實際上你就獲得了100萬的用戶。只要你能讓這100萬個用戶認可產品、認可品牌,有很好的活躍度,你就是一個互聯網化的公司。這個項目的價值會按100萬用戶計的!

  想想你以後可以做什麼呢?空氣檢測、家用監控攝像頭。。。

六、小結

  這裡只是舉了一個小例子,實際操作肯定有很多難點,但創業從來不簡單。但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讓我們看到創業機會越來越多,傳統行業都急需改進。創業者們放開思路,順應趨勢讓你的創業更。


智能家居有智能硬體和智能家居系統的區別,很多智能硬體都在運用互聯網的一些思維,比如爆款,硬體免費軟體收費等,互聯網思維運用的最爐火純青的非小米莫屬,小米確實也在做智能家居,而結果是什麼樣呢?恐怕沒有想像的那麼樂觀。所以,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在某些方面是收效甚微的,至少在智能家居領域是如此。關於智能家居我們不能只關注智能,而忽略了家居,家居更偏重於體驗和服務,模式是比較重的,而互聯網的核心思維之一就是輕,一輕一重截然相反,這也是為什麼在互聯網大潮下,一些線下的家居賣場仍然活的很好的原因。

下面是我回答另一個關於小米智能家居問題時的一些思考,僅做參考。

...............................................................................................................................

小米的智能家居套裝推出到現在差不多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卻並沒有看到有多麼出色的銷量。小米想用做手機的那一套打法來做智能家居目前看來是不適用的。從最初的小米手機1,到小米電視,再到小米手環,主小米打的都是性價比,用低價沖銷量,然後再用銷量壓縮供應鏈成本。小米推出低價的智能家居套裝想必也是想遵循以往一貫的套路,但在手機、電視、手環上取得的成績卻未必也能在智能家居上奏效。

以下從三個方面分析,小米套裝為何無法像手機、電視等產品一樣成功:

1、認知度

小米在做手機時手機已經普及了很久,基本上已經是年輕人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大浪潮是在功能機的基礎上興起的,而正在此時小米趕上了好的機會風口,再加上雷軍本人在互聯網行業內的影響力,以及小米團隊出色的營銷和較高的性價比,讓小米手機一時間爆紅。

而智能家居卻不一樣,雖然智能家居的概念興起已經由來已久,但由於之前的高昂價格,使之一直停留在富人階層。在有所耳聞的人印象中,智能家居是有錢人才用的高科技產品,而更多的仍是對此聞所未聞的普通大眾,說起智能家居他們會以為是科幻電影里的未來場景,與自己的生活更是遙不可及。所以,智能家居與智能手機相比,不具備廣泛的認知理解基礎。光是教育戶,讓他們了解知道智能家居就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更不用說讓他們接受購買產品了。而教育用戶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不會一蹴而就,這也是智能家居產品不會像智能手機一樣很快爆火的原因之一。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小米、海爾、阿里等巨頭的加入,推動了智能家居的概念在一定程度為更多的人所知道。小米的低價,也為智能家居的普及奠定了一定基礎。

2、產品定位

手機的產品定位更類似於時尚快消品,大多數人一年換一部手機,部分人甚至一年換幾部手機。而智能家居,歸根結底是一種家居設備,家居設備的屬性更多應該是經久耐用。不是特別的情況,一般不會輕易更換或者購買家居用品。所以手機更容易形成大的銷量,而智能家居卻很難。

另外手機具有天然的社交屬性,走到哪裡都隨身攜帶,在日常交往中很自然的會展示給其他人看,這在無形中就成為了一種傳播,廣泛的傳播可以迅速的點燃市場。而智能家居裝在家裡,更加的私密,除非有朋友在做客,否則是無法直接展示給朋友或身邊的其他人的。

3、可操作性

手機拿在手裡可以隨意的把玩,直接就能上手,無論男女老少,稍微有點文化基礎的人基本上不用看說明書都能摸索出它的使用方法,非常方便易於操作。而智能家居卻是需要安裝在一個隱蔽的,不影響美觀的地方,安裝好了之後你就不會在隨意的觸碰它,只是通過手機或平板中的軟體來進行控制或者讀取數據。

而智能家居的安裝,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而對於一些女孩子,或者動手能力較弱的男性來說,安裝這一步驟就顯得十分麻煩了。安裝好後的組網調試也是不可避免的,小米的智能家居套裝也好,市場上其他的智能家居套裝也好,安裝調試都需要看著說明書,一步步的探索它的安裝使用方法。如果以後的智能家居產品協議完全統一,通電就能自動組網自動添加,將在安裝調試這一環節使用戶體驗得到極大提升。

小米的智能家居套裝中的只是智能家居中最基礎的幾樣產品,使用過程尚且如此複雜,更不用說是像智能窗帘,智能開關,背景音樂這些涉及強電和裝修的產品了。涉及到強電的智能家居產品如果不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擅自操作是非常危險的,而且安裝的過程絕非是玩玩手機那麼簡單的。

智能家居真正的智能體現在它的系統性和可聯動性。如果只是一個單獨的產品加個聯網模塊,再搭配一個APP,這隻能叫做是智能硬體。當然智能硬體也是智能家居的一部分,但它的便利性、意義和價值遠遠小於智能家居系統。所以小米要想做大智能家居,只出一個簡單地基礎套裝是完全不夠的。而要擴展更多的智能家居產品,取得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考慮到智能家居本身安裝調試的複雜性,小米就必須得有跟得上的專業的售後安裝服務團隊。

如果單獨建立售後安裝服務團隊,無疑要增加更多的投入,使小米的模式更重,而這也是小米所不擅長的。除了自建服務團隊以外,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就是與其他有服務資源的企業進行合作。這樣才能為客戶提供一整套的智能家居服務和體驗。


手機與家居原本在不同領域,當手機成為智能家居的入口,就完成了最不可思議的跨界聯姻。手機擴寬中樞控制範圍,而家居實現智能化提升,現實與虛擬從未如此貼近。

舉個栗子,小米與美的聯姻,對美的而言,缺乏手機產品是其短板,智能家居需要一個操作系統,而這個操作的終端就是手機。一旦合作,小米和美的就形成了產品互補關係,美的的M-Smart智慧家居戰略就更有落地的保障。

越來越多的物品和設備正在與網路連接。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500億。這組數字衡量了物聯網的發展及潛力,物聯網生態系統已經比人們所認為的更多地進入到了日常生活的應用中。

未來,智能手機將會成為家中的萬能遙控器,你可以用手機直接操控燈光、電視、空調、甚至是浴缸上的水龍頭放出水的溫度。是不是想想就覺得特別激動呢。


智能家居到底是什麼?做智能家居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呢?推薦最近編輯的一篇文章(作者Jurica Dujmovic。本文發佈於微信號「關注互聯網加」。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智能家居,你究竟要怎麼著?

從十幾歲開始,我就夢想著有一天能過上智能家居生活。

對我來說,智能家居不僅僅意味著點一下手機或電腦里的軟體控制燈光。智能家居是一個充滿人情味兒的世界,所有的設備都能識別和記錄我的生活習慣,並根據我的喜好自動調整相關設置。

換句話說,智能家電和其它聯網設備能反映我的種種習慣。所有的設置調整都在後台悄無聲息地進行,只需短短几分鐘即可完成。如果有什麼其它需要,我會通過電腦跟家電「對話」,讓它們進行額外的調整。只有在比較緊急的時候,我才會直接用開關和觸屏操控家電。

如今科技發達,要實現智能家居之夢並非難事。創建智能家居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以下是鄙人的一點拙見。

自動化系統是把房子變成智能家居的首要條件。簡單來說,就是你要給家電設置一系列的自動化運行規則。比如:窗帘在早上會自動打開;有人進來的時候,房間里的燈自動亮起來;當喵星人把食物吃完的時候,寵物餵食器能自動往碗里加貓糧。恰當的自動化程序可以使生活更加便捷。

人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分開購買各種設備(包括燈泡、 數碼門鎖、 開門感測器等)。分開購買設備不利於自動化系統的創建——想要讓所有的設備聯網並實現智能化,會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甚至更久。由不同廠家生產的設備,通信協議也不盡相同。使用不同通信協議的設備需要不同的控制方案和不同的複合式控制程序。如果不能找到每一個設備的控制方案和控制程序,那麼很有可能你的設備就白買了,智能家居計劃也將泡湯。

因此,我們在創建自動化系統的過程中,要把所有的智能設備看成一個整體。要謹記:一,所有的設備必須能夠相互聯通;二,要找到一個統一的應用界面;三,所有智能家電要按特定形式裝配,並且可以根據輸入的程序代碼和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你還需要一個能控制所有智能家電的「老大」。這個「老大」通常是智能手機里的應用程序或者一個單獨的控制版面,它可以通過感測器或者一些數據裝置「觀察」到智能家居的一切動靜,並根據你所設定的程序對家電的設置進行一定調整。

有了相關設備和它們的「老大」,我們就要開始創建設備之間的聯通程序了。有了統一的程序,設備之間才能產生有意義的「互動」。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實現自動化。例如,你把房間的窗戶全都打開之後,空調會自動關上;咖啡機在你起床之後自動磨豆煮咖啡;沒人的時候,你卧室里的燈會自己關掉;在你回家的路上,暖氣自動開啟,你回到家時整個屋子都是暖暖的;你準備洗澡了,浴室里自動響起輕鬆愉快的樂曲……有了統一的用程序和系統,這一切都會非常簡單。If This Then That *之類的程序就非常適用於家庭自動化系統。

不過,自動化本身並不等於智能家居。比起那些只能按照設置運行、簡單地對某些條件進行反應的設備來說,智能家居設備要高級很多。智能家居設備還能根據周圍環境和主人的行為模式調整運行方式、進行系統改善。除了執行主人的要求,它們還能替主人「想出」更周到的辦法。例如,約翰先生會在早上出去跑步,然後回家洗個澡。這種情況發生過好幾次之後,人工智慧系統會在他下一次出門之前問問他回來時是否仍然需要洗澡。如果答應是肯定的,智能系統會在他快回來的時候把熱水器打開,並在手機里給他下幾首喜歡的歌。

約翰的跑步習慣還會被記錄到智能系統裡面去。如果某天早上約翰要去看醫生(或者要做什麼其它跟跑步有時間衝突的事情),系統會發生警告,然後問問約翰想優先做哪件事。約翰做出選擇之後,智能系統會記住他的傾向,從而更好地預測他的需求。

現有的智能家居技術還有待完善,但我相信在高科技的引領之下,實現便捷的智能家居是早晚的事兒。

註:If This Then That 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條件觸髮網站。意思是當 A 條件觸發時,自動激發 B 條件發生。這一切由系統自動控制。比如:if 明天下雨,then 發推 DM 給自己的心儀女友:「親愛的,明天出門帶傘,我是你的陽光」。(來源:有意思吧網站)


其實,智能家居是良好的客戶粘性,但,不是客戶入口。做好粘性管理,就有更好的前景。其實有很好的通路,但,智能家居把自己陷入進去了。


互聯網思維,要是有的話?姑且我認為思路是,核心免費,外圍盈利。

對智能家居來說,就是智能家居的產品以白菜價賣出,而相應的雲服務及安裝和維修適度收點費。或者僅僅只把智能家居產品納入自己生態的一環。


推薦閱讀:

今天我們一起來吐槽一款產品——Air Dragon
淺析智能家居有線技術和無線技術差異及優弱勢比較
高顏值落地燈也能當投影儀
Echo Look 已經讓人「毛骨悚然」了,亞馬遜的這兩款新品還要讓陌生人進入家裡?

TAG:產品經理 | 家居產品 | 智能家居 | 互聯網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