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提出現實中常常是好人短命,而壞人卻能得以善終。這種現象為什麼可以存在幾千年?

當代也是,只有當好人死了,ccav才報道出來,而盜跖這些壞人卻能得以善終。難道說天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本身就是錯的嗎


瀉藥。盜跖怎麼能說是壞人呢。這是跨國流民武裝領袖好么。。。一代豪傑啊。

而且歷史在長周期來看是非常公平的,如果我們假設歷史是個高高在上拿著地球儀的神明,他眼中的肯定不是個體,而是族群,家族,國家之類,歷史的公正是群體性的,個別好人死得早壞人善終不說明問題,你看這些壞人的家族,階級,國家後來怎麼樣再說嘛。

北宋後期的皇帝和官僚集體作死,歷史放過他們了嗎?呵呵,女真人有個叫洗衣局的地方,是個好去處,建議你了解一下。當然了,那些北宋的皇女啊,妃子們啊,不是直接的犯罪人,但是歷史報復起來可不管你個人是好是壞,只要你跟隨的利益集團是作死的,那你就一定完蛋。

世界是很大的,個人的私德能夠引發的波瀾是有限的。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從私德上來說可能都不是壞人,但是他們代表的勢力是作死的,那他們一定要死啊。

大概就是這樣。統計學意義上的公平,並不能保證每一個人本身的公平。


你不得不承認,歷史上有無數惡人,卻得善終。

你不得不承認,歷史上有無數善人,命運凄慘。

既然行善不一定有善報,這是否意味著堅守正道沒有意義?

當然不是!

我們做善事,不是因為它能帶給我們好報,而是因為它是正確的。

只有這樣,方可無愧於本心。


題主你這麼說讓歷代善有善終的好人以及被斬立決的壞人情何以堪。我認為這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

引百度百科裡的解釋:

「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譯為「生存者偏差 」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謬誤」而不是「偏差」),意思是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這東西的別名有很多,比如「沉默的數據」、「死人不會說話」等等。」

就好像之前有很多報道很多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很多小學畢業生白手起家發家致富,有許多人以此說明上大學無用,其實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的比列其實很低,小學畢業生致富則更是少得可憐。

理所當然的事從不會成為新聞,北大畢業生登上人生巔峰有什麼稀奇的,賣肉才是新聞。同理,壞人惡有惡報的時候史學家當然不會唏噓感嘆一番,好人有好報就像「從此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從來都是一筆帶過,因為再沒什麼可說的,壞人善終好人橫死才是史學家滿腔熱血發泄的地方。

這類事其實並不是常常出現,但是每次出現都讓你堅定了「好人命不長,禍害遺千年」的看法。由於種種原因壞人總有漏網之魚,好人冤死也不可能永不出現,所以這類事會永遠發生,只不過比例遠低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人生本來就沒有公平可言。李廣至李陵三代為將,威震匈奴,卻戰而無功,最終慘遭滅門。衛青、霍去病以外戚故得武帝重用,得立不世之功。太史公為李陵開罪而處腐刑。

老子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如果天道不分親疏,又怎麼會與人善?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惡人不一定有惡報!

周武王自稱以仁政得天下,伯夷叔齊卻問他:「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牧野之戰,流血漂櫓。所謂仁者,何仁之有?

太史公乃嘆曰: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老實巴交、勤懇發奮的人,卻遭遇厄運的不可勝數。天道何在?盜跖殺人,食人骨肉,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

天行常有,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如果沒有德行呢?我們為什麼還要為善?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子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如果富貴是命中注定的,那麼不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最終富貴都會降臨。如果富貴不能得,那麼就不要強求,依據自己的個性,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吧。

賈誼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誇者死權,眾庶馮生」。每個人的生活軌跡都有一個最終的目標,各自的目標不同,最後卻有著同樣的結局。既然人生已經沒有公平,不妨做如下兩種選擇:

儒家: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那就去爭取所希望的公平吧。

道家:明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舉世混濁,我獨善其身吧。

至於如何選擇,選擇什麼樣方式的生活,還是看個人意願。太史公著史記,把伯夷列傳作為世家第一篇,「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大概也是為了使善行彰明後世,為本已無道的人世增添些許安慰吧。


因為壞人死的時候大家拍手稱快,並沒有想到你提出的這個問題

就忽略了

久而久之,大家記住的都是短命的好人和善終的壞人

這在心理學上叫啥我不知道,但肯定是個xxx偏見


因為天道本沒有善惡。

物極必反。不至極則暫以保持。

保持過長則穩極,穩極必趨向不穩。

好人短命還是長命,壞人長命還是短命,都不是什麼特別的現象。

只是拿出來說罷了。


我覺得,好人短命、壞人善終這種問題,

一是沒數據支撐,就像人們常說的成績不好的掙大錢、成績好的窮打工一樣,是個例給人的印象太深。

二是好人、壞人的定義有問題,好人、壞人不是那麼好定義的。

三用悲劇之父的話來說「悲劇不是因為人們作了惡,而是因為人們犯了錯」。好人也犯錯的。


如何算好,如何算壞,本身就很複雜。如果往簡單說,舉一個實際的例子,有人溺水了,「好人」就會挺身而出去救人,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壞人」則旁邊看熱鬧,誰愛救誰救,一點危險都沒有。


壞人為什麼壞?因為他們總是選擇讓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同時傷害其他人的利益。既然壞人往往能讓自己利益最大化,自然從生活到精神會有一種滿足。至於說他們這種做法的高風險,不言而喻,只要是觸犯了法律,就很有可能引火燒身,更何況,法律是講究法則的,在法則允許之下,他們依舊可以找到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路途。更何況,很多所謂壞人,他們的做法觸犯法律了嗎?

什麼叫好人?換個稱呼就是好欺負:為人正直的,往往古板,不容易有更多朋友,不容易散發自己心中的鬱氣。看到不公平就氣憤,氣大傷身。為人和善的,總是處處忍讓,把好的留給別人,壞的留給自己,(有的是惺惺作態,這種人其實是壞人)長此以往,別人會把他的所作所為當做合理應當,長此以往,心情自然不好。如此種種,短命也是情理之中。

當然這種單純的好壞人劃分遊戲,是小學生才會得出的判斷,都是些讀過書的人,談論這麼幼稚的問題實在是幼稚。

而所謂「天道」什麼的,科學都這麼發達了,談這個有意思么?


哈哈 正好最近研究了點易經,用喝咖啡的時間 吹吹牛

心理學角度看:「好人短命,壞人善終」一旦有了實例,一定會讓你心緒蕩漾;倘若有兩例或者三例疊加,你便會大呼不公,認為這一現象應該是真理了。

為什麼?因為真正觸動你的正是你的實感,好比你愛上個女孩她就是你的一切,她的一個眼神都讓你神魂顛倒,而你不喜歡的女孩送上個吻恐怕你只會覺得皮膚一陣清涼

從提問者的角度來看,你至少是個自以為是好人的人,我相信只有這樣才會讓你對這個問題有了疑惑。 人都是有基本需求的,被認可也是其一,我們都不希望做了事情不被同類認可,類比問題中的『短命』。

我們同為人,同為肉身,司馬遷也不例外。

同樣的道理,知道問什麼逛知乎要點贊嗎?:)

統計學的角度:如果有大範圍的統計數據表明題目判定真實,那這還真會在社會學研究中掀起風暴來。

哲學角度

《十翼》有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後又有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說。

既然孔老人家都云:不可說。

我資歷甚淺,暫也就不逞能解釋這個了

好了,咖啡喝完了。。。

用兩個字總結你的這個問題:

無常

用四個字表達期望

記得點贊


強弱決定命運,而不是善惡。善惡會影響到強弱,但並非決定性的,善惡在特定情況下都會轉變為強。深得人心是善,也是強,不擇手段是惡,但也是強。

白人佔領美洲的時候,多少無辜的印第安人被殺害?可如今這些白人不但沒有受到懲罰,而且還高高在上,是地球上的小霸王。

注重善良的,會變得越來越善良;注重強大的,會變得越來越強大。當兩者發生衝突或競爭的時候,勝利者一定是更強的那個。

所以還是少談點善惡,多比比強弱。

當年中國僥倖沒有像印第安人那樣被滅族,說到底是因為還有一點實力,而不是善良。


我一定要回答一下,很多答案扯什麼終有報應,那是純雞湯。

好人,多數傻,不懂利益為先,被淘汰正常。

壞人,唯利是圖,首先保障了自己的利益,笑到老很奇怪么。

其實用好人或者壞人來定義群體不科學。

我覺得,一般成功的商人,政客,善終可能性絕對比較大。

深度知識分子類型的,理想主義者,是最容易被宰的。


首先,人不是非黑即白,人性處於不斷變化的過程,所以好壞本來就是難以說絕對的。

其次,如果題主從無神論角度來說,拿幾個相對壞透頂或好到底的人的人生結果來計算概率,那麼就如排名第二的答案那樣,誰高誰低還說不準,他司馬遷雖然受如此大刑但好歹還活了下來,書里一句話還可以隔這麼久還被拿來知乎討論,他自己本來就算個反例。而如果從有神論角度來說,老天讓你成為好人不就是最好的結果嗎?


列傳這種史書體裁,是司馬遷在《史記》中的首創,而《伯夷列傳》作為列傳開篇,可見太史公對本篇的重視。

《伯夷列傳》顧名思義,是以伯夷的故事為主題的,以孔子等人的言論為線索,用許由、務光等的事迹作陪襯,簡略地記敘伯夷、叔齊兄弟倆在父親死後都不繼承王位、勸阻周武王伐紂和不吃周王室的糧食、隱居首陽山、直至餓死等事迹。

初讀《伯夷列傳》,是有很多疑惑的。

其一,作為漢武帝「蹴罷百家,獨尊儒術」時期,孔子的言論、書籍是當時學術界的權威。本文中太史公沒有搖旗吶喊、高唱讚歌,而是拋出了疑問「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意思是」孔子依次論到古代的仁人聖人賢人,像吳太伯、伯夷一類人,都很詳細。我所聽到的許由、務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了,有關他們的文辭卻沒有稍稍看到一點點,是什麼原因呢?」太史公對孔子的「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提出了反問「由此觀之,怨邪?非邪?」「從伯夷、叔齊所作詩歌中,我們能感受到那種悲涼,他們真的沒有怨恨嗎?」

其二,對「天道」的懷疑。常言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文中說到伯夷、叔齊餓死收場,就連孔子最好的學生顏回由於食不果腹早早夭折,那「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的盜拓「竟以壽終」。難怪太史公會有這樣的疑惑了「余甚惑焉,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文章到了這裡,作為史記列傳開篇之作,寫的不是歌功頌德,不是 「正能量」,而是舉出大量例證來說明「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荒謬。作者是想以質疑孔子,來質疑那個讓他受辱的時代?還是以質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來發泄心中的怨氣?

非也。本篇後半段,作者表露了他的「真心」。

孔子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在《報任安書》中,太史公談到了自己的志向,「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那個時代,擁有如此宏大的志向,又有幾人可以言說呢?

賈誼說「貪財的人為財而死,有志功業的人為名獻身,熱衷權勢的人為權勢喪命,平民百姓為生存奮鬥。」所以對於他人的不理解,對於時代的不理解,太史公並沒過自怨自艾,只是人各有志罷了。「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舉世混濁,清士乃見」,作者猶如冬天裡的松柏,淤泥中的白蓮,孤獨、脆弱卻堅韌著。

那作者對孔子又報以何態度呢?文中說到「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而行益顯。」意思是伯夷、叔齊、顏淵都是品德很高尚的人,但都是通過孔老夫子您的推介聲名才得以凸顯的啊。文章末尾還提到「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太史公的意思是,像我這樣的閭巷之人,想實現自己的志向,想聲名遠播,只能依附於像孔子這樣的青雲之士啊。雖然不知本句是太史公自謙說法,還是真心話,這已經表明了他對孔老夫子的態度了,是推崇而尊敬的。

太史公是以文明志,是通過「文刀」這把武器來實踐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敢於對自己推崇的學術權威提出質疑,也通過嚴謹的行文,表達了自己的歷史見解以及社會政治理想。通讀全文,我在想,該怎樣生活才能對得起自己的人生,我們的社會又是怎樣的社會,歷來的宣傳教育是不是就那樣真實可信呢?……


首先好人壞人的定義就是個能讓無數人吵翻天的偽命題,人就是人,不論好壞。


好吧,假設我們認為感動中國上的人為標準好人,那這種人的特點是不吝將自己的社會資源分享給他人,那客觀上這種人確實容易死(操勞過度、沒錢看病等)


最後,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句話我不常說,老子常說。他有說過「與」善人什麼了嗎?或許有人認為壽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自然是給人長壽,可惜這樣想的通常都不是好人。


最最後,就算老子錯了←_←


礙著你做好人了嗎?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題主不要光撿自己聽著順耳的話讀啊。


這種覺悟怎麼能上感動中國呢!


說真的你讀過原文了嗎?太史公是說,世人都那麼那麼那麼理解的。。。。然後太史公就用孔子的話解答說那是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啦,就是對世俗理解的反駁。

他認為,每個人所求不同,像伯夷哥倆境界高,要的仁,天道他老人家就給了他們仁,咱大夥理解的發財啊善終啊人家不在乎,在人家聖人心裡根本算不上報不報的。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究天人之際。人都沒盡自己的人事呢,哪敢就坐那抱怨天道他老人家啊,你坐那哭半天老天爺啊你不公啊,其實你人事盡到極致才到了天道他老人家的腳跟下,才開始談天報,但是呢,到了腳跟下的都成聖賢了,人家在乎的依然不是你我俗人所理解的報。

舉例來說吧,太史公偉大吧,但是被宮刑了,也沒啥錢,寫完書就死了,按理說天道不公啊,好人沒好報啊,可是人家老爺子要的是接續歷史,扛起傳承史學的大旗,他儘力了,老天爺也回報了,所以他圓滿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