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對中國沒有產生多大影響?

中國文化似乎始終不能接受形式邏輯的思維,是這樣嗎?

除了清朝禁錮思想之外,中國文化本身是否有阻力,當時的幾何原本和徐光啟的改革有可能推行下去嗎?


沒有牛頓定理,確實沒有航天的發展,但是牛頓定理只是航天發展的極小一步。牛頓定理之後200年,人類才進入太空。他的基礎就是計算,而且極其複雜。

對於革命性的,基礎性的不複雜的模型,或許定理有用,但是事實是我們的世界太複雜,定理根本不足以概括,只有大量的模型和計算。基礎數學現在在我們經濟預測,天氣預測,大數據里用處何在?還不是建模計算為主。

西方的定理證明只是在解釋天體運動這種模型簡單,數據量很小的東西有用,而且很精巧,但是我們的世界複雜的東西太多太多,絕大部分都是無法定理總結的。這種思維方式遠遠不夠,也只會進入死胡同。中國古代的計算核心數學才是正道


太過超前了。那東西太過顛覆,很難為主流接受。

用房地產做個比方,唱空房地產的幾個人,已經被笑話很久了,因為房地產沒崩盤房價沒怎麼跌北上深還在漲。也許過個20年人們會把謝國忠這幾個人給扒拉出來,到知乎上問:

為什麼謝國忠等人看空房地產對中國沒有產生多大影響?


為什麼中國古代科技先進,而近代卻遠落後西方? - 司馬老五的回答

——————————————

徐光啟是大明禮部尚書兼 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利瑪竇被當時儒生尊為「利子」。

《大明坤輿萬國全圖》,於萬曆三十年(1602年),由太僕寺少卿李之藻出資刊行。萬曆三十六年(1608),明神宗下詔摹繪12份,傳於現世。下圖為《全圖》之西歐,南美部分。


坤輿萬國全圖等在後朝也沒多大影響,一朝天子一朝臣,上樑不正下樑歪


談這類問題很難避免說一些政治不正確的話容易引起撕逼和小管家的制裁,

隨便扯兩句吧就說說識字率的問題,別又被刪了

在古代中國能讀書寫字一直是文人知識分子的專利,導致漢語的書面文字變成一種和生產勞動關係不大的東西,試想古代漢語有多少詞句是用來憐風月狎池苑述恩榮敘酣宴的,辭彙數量和種類恐怕無出其右,在明清時期書面文字甚至獨立出來成了一種和口頭語並行的書面語言,在文化成為貴族知識分子的專利和玩物的時候,你怎麼能指望底層勞動人民利用「幾何原本」這類非主流書籍進行什麼發明創造?

關於清末識字率的數據,這還是在清末民初,可想而知在明朝末年是什麼數據


搞那玩意兒有啥用?

能吃?

能喝?

能升學?

能發財?

能當官?

能富國強兵?

牛頓又怎樣?還不是絕後的老光棍一個?丟人吶。

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又能怎樣?研究出這些又能怎樣?哥白尼研究出這些以後,發財了嗎?波蘭該亡還不照舊亡?

俺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搞這些玩意兒究竟有啥用?


徐是很有遠見的,認識到了原本之重要性,但他之後很快就是清朝了,八股取士(知識分子把大半生都花在四書五經上了)/文字獄/天朝上國自居/閉關鎖國,國內的原本沒人看,也看不到,國外思想又傳不進來,清朝前期中外在思想上的交流幾乎斷絕。。。幾何只能是論文帝王家的玩物罷了,遺憾地是,即便到今天,中國人思想中都沒有普遍建立起歐洲幾何學那套公理化/邏輯演繹體系出來,沒有普遍建立起科學理性的思維,一方面是教育,另一方面漢語邏輯性/結構的嚴謹性似乎天生地劣於英語之類的歐洲語言,以至於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發動機,變速箱對於汽車重要性不言而喻,拿出來放在馬車上有何增益?

各個要素在體系中自有其地位,拿出來置於其他環境則一無是處

另一方面,仰望星空從來不是中國人的愛好,中國人講究實用,最能打動中國人的是機器工廠堅船利炮,而非什麼虛無縹緲的原理


因為沒發現新大陸啊。

首先是航海業一本萬利,大家總看到身邊航海的發了,跟你眼紅吳奇隆股票一夜賣10億一樣,所有人都P2P造船,引起了信託、公司、經理人、新金融的繁榮。

可是航海的風險非常高,船一沉就等於P2P跑路,血本無歸(見《威尼斯商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投資,人們願意為先進的導航投入大價錢。

當時最先進的就是天體導航。天文學,數學,制鏡工藝的利潤暴增,古老的冷門學科吸引了大量的天才,進入密集的突破期。

天文學:緯度可以通過北極星與水平面夾角輕鬆讀取,但經度難度就高多了,必須有準確的星表(見《經度》),第谷、開普勒、牛頓解決了這個問題。尤其是牛頓,得益於天文思考提供的高度抽象想像,牛頓提出了經典力學,歐洲的機械和製造業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數學:通過觀測參考物確定自身位置的演算法動用了大量的三角函數,幾何被大量應用和改進;求解三角函數涉及很多開方運算,在研究解方程的過程中(見《解方程的故事》),例如對數、數論等更深層次的理論發展了出來。幾何和代數的發展,為微積分的誕生儲備了足夠的基礎。(牛頓的流數術是幾何思維,拉格朗日的微積分一張圖都沒有,是純代數解析,更別提逆天神人歐拉了。)

制鏡:無論觀測天體,還是大海眺望,望遠鏡的需求都很大,人們在磨玻璃的過程中,對光的性質認知逐漸提高,牛頓又來摘桃子提出光學。

牛頓就是愛迪生、馬斯克一類的人物,什麼賺錢什麼熱門搞什麼,還都是行業領先,牛逼閃閃。

後面的事情邏輯也差不多,大家都搶著造船,船太複雜了,帶動製造業的各個方面,這時候你讀過《原理》,你就能製造出更精良的結構,你就是用高科技顛覆行業,你就是互聯網加。爭奪經度獎的鐘錶匠就通讀過《原理》,他發明的各種精良機械結構被經度委員會強制公開,歐洲的大型機械製造業做好了準備騰飛。

到這時候,不發明個蒸汽機是不是都不合邏輯了?蒸汽機爆發之後,大家到處挖礦,挖出來各種化合物,什麼都混著煤一起燒,燒出來化學和周期表。順便地,化學電池也快出生了,後面跟著電磁學。有了電,狂人們很快就能激發各種射線,將微觀粒子轟成渣渣慢慢挑揀了。

周期表的發現打開了新世紀的大門,人們開始向微觀結構進發,更加複雜的物理、化學、數學即將誕生,世界很快就會看見「兩朵烏雲」。


怎麼就沒多大影響了~

今天的「點」「線」「角」「三角形」這些數學名詞都是源自《幾何原本》


"1607年,徐光啟與利瑪竇等把該書的前6卷平面幾何部分合譯成中文,並改名為《幾何原本》",明朝亡於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期間神宗1620年駕崩,天啟黨爭,崇禎時期不用說了吧?

37年時間,你想做什麼?

柴油機,「1892年2月27日,狄賽爾取得了此項技術的專利」, 1913年10月29日,狄賽爾破產自盡,「1924年,美國的康明斯公司正式採用了泵噴油器,這一發明有效地降低了柴油機的質量,同年在柏林汽車展覽上MAN公司展示了一台裝備柴油機的卡車,這是第一台裝有柴油機的汽車。」(中國百科網),早期拖拉機採用燃氣動力。


因為歐洲人沒過來打中國


推薦閱讀:

為什麼西方人比較相對中國人會膽子更大,更喜歡尋求刺激?
為什麼似乎只有東亞國家的人感冒了有習慣戴口罩防止傳播?
為什麼西方的魔鬼都是非常授信的?

TAG:中國文化 | 改革 | 西方文化 | 形式邏輯 | 幾何原本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