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亡是否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會有一些項目最終要消亡,比如:縴夫號子,以為這個項目生存和傳承所需的生產生活方式已經不存在了,現代音樂中雖然還會留有它的元素,但是它本身卻是消亡了。但是有些項目卻會依然傳承的很好,比如:中秋節,雖然吃月餅的少了,但是家人團圓、家庭和睦的內核還會長時間的保留下去。再比如:蒙古族馬頭琴音樂,它表達的民族認同感,它展示的蒙古族對自然的認知與崇敬,它傾訴的對草原和祖先的崇拜,都會一直延續下去。其次,社會的發展對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是很大的危險,但是還一個角度講,隨著我們經濟實力的增強,隨著我們擺脫了溫飽的壓力,我們開始重拾文化自信,很多國人不再盲目的把西方文化當做第一真理,我們需要輸出我們自己的文化,就是所謂的軟實力。在軟實力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是最不該被忽略的力量。
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像文物,放在那裡就一成不變,相反,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直在發展和進化的有機體,它通過一代代傳承人口傳心授,總是在發展變化,總是在適應時代的發展,只不過現在社會變革之劇烈前所未有,才使很大項目處於瀕危境地,但是相信隨著保護意識逐步深入人心,保護手段日益進步,保護能力日漸加強,理論研究更為深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會得到很好的保護、傳承和發展的。
首先回答樓主的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亡絕對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或者說,應該換一種說法。非遺不會消亡,但可能會換一種方式存在。
現在有很多人意識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也都自告奮勇地加入了保護非遺、傳承非遺的隊伍。當然,我們就是其中一員。
在很多綜藝節目里,也都露出對於非遺的好感。
比如現在大熱的明星體驗類真人秀《我們來了》,在這幾季以來,都會涉及到非遺的鏡頭,例如黃梅戲、蜀綉、蘇綉等等。
比如時尚類真人秀《我的新衣》,就找到了少數民族裡已經很罕見的織布技藝,加以運用。
比如喜劇綜藝里,也時常加入嗩吶、二胡等非遺項目。
電視劇電影里也經常會出現,對於中國非遺項目的青睞。
同時,在國家政策的改變下,媒體對於非遺傳承人也有了更多的關注。
所以,非遺不會消亡在時間的車輪下,而是找尋一種與當下社會更加融合的新方式,繼續存在。
或者說,如鳳凰般涅盤、重生!
「非遺」保護熱潮掀起的20年,也正是「非遺」消失最快的20年。用官方的解釋則是:「非遺」的傳承鏈條正在中斷:60年間,傳統劇種損失了三分之一;消失的舞蹈類遺產超過20多年前統計總量的三成。
當然不是!
我不只一次地提過,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取其神,而忘其形!
在這個基本認知下,再來梳理這個問題。
第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是以某種技藝,某個傳說,某種音樂舞蹈的形式存在的,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形態背後的精神,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傳承的意義所在。
舉個栗子:董永傳說本身是個民間文學故事,而我們之所以要把它作為一個非遺項目列入保護,是因為這個故事背後所承載的精神的是——孝道,而傳承的意義也是倡導中華兒女要盡孝,要贍養父母。這是個淺顯的比方,但足以說明論點。
第二,大千世界中,一個人何以證明他的存在?正如在宇宙和歷史的長河中,一個民族何以證明它的存在?肉體易逝,而精神用存!唯有把五千年的民族共同記憶一代代傳承下去,我們這個民族才能在千百年後,仍有東西可以留在這個世界,證明我們來過!
所以,忘掉那些你以為似乎過時了的物質形態,永遠記住,每一個文化傳承的背後,都是我們來時的路,而唯有記住來時的路,我們才知我們是誰!我們要去何方!
以上。
永遠不要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
推薦閱讀:
※在大世界還能看「金星秀」?這份「大世界最全看戲指南」,請務必收好
※7個月後,我們跪著看陳道明那次的發飆
※我們國家的例如嗩吶,刺繡,泥人,那些優秀的物質或者非物質文化遺產,真的沒人(中國人)喜歡了嗎?
※如何看待韓國申遺拔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