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長大後如何跟父母溝通?
本人從小父母在廣東打工,一直跟著外婆外公生活在一起,父母很少回家,甚至過年,每逢過年我就感覺我跟我弟弟就像喪家犬一樣,哪個親戚願意收留就去哪個親戚家(因為過年兩個舅舅會回老家過年,所以外公外婆那裡住不下),父母在外期間也很少打電話回家,我也極少主動打電話給他們,如今我工作兩年了,想好好整頓一下這個不像樣的家,卻感覺無從下手,跟父母說話也是相當的彆扭,感覺沒什麼話說。
---------------------------------------------------------------------------------------------------------------------------------看了各位的回答,都在說這自己的故事或電影里的情節,但是你們的故事最終還是你們的故事,應用不到我身上來。我從1歲開始跟外婆外公生活在一起,直到大學畢業這二十年之間只跟父母生活過兩三年,從小沒跟父母怎麼說過話,沒有電話,也沒有寫信。現在跟父母溝通起來真的很困難。
每個人要想在心理上健康成長,都需要一定的依戀對象。最普遍的依戀對象是父母,但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其他照顧孩子的親戚長輩都可能替代父母成為依戀對象。在你的情況來看,你的依戀對象很可能是外公外婆,也就是說你的外公外婆對於你來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父母」,而鮮少見面的父母在心理上對你來說至多不過是個「遠房親戚」。
看你的描述,感覺你對家庭有一定的期待和想像,希望能重拾傳統的父母子女關係。但你的親子關係卻不太傳統,而且一旦心理發展期過了,要再建立那種兒童時代發展起來的親密和信任感即使不說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極其困難的。而且說實話,很多時候沒有經歷過傳統的親子關係的人,對那種關係的想像有時候也不一定合乎實際——也就是說實際上一般人的親子關係也未必就好到哪去,有不少親子成年後也是互不搭理、甚至互相看不順眼的狀態。
一個方法是回到你最根本的需求上,問問自己,從一個「家」里你想獲得的究竟是什麼?當你想要和父母重建關係時,想通過這種手段滿足的需求究竟是什麼?當明確了自己的需求後,你就可以創造性地尋找方法去滿足他們,而不必拘泥於傳統的家庭觀念。如果你外公外婆還在世,珍惜和他們之間的羈絆,和他們可能反而更容易溝通一些傳統上跟父母溝通的話,互相問候關照。至於那種傳統的父母子女關係,建議就不要太過執著了,如果和他們就只能簡單聊聊、過節問候下,那就這樣就好了。對於你與父母的交流,達到「互相比較關照的遠方親戚」程度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期待。
你與父母溝通的困難,也許來源於你對父母愛恨交織的情感衝突。父母一般而言永遠是我們最渴望和忠誠的對象。但由於幼時未跟父母在一起,導致了渴望的反覆挫折,於是怨恨便產生了。我們會有意無意的表達出這種怨恨,疏遠便是常用的方式。
對於這種情況的解決,心理諮詢也許是一個合適的方式,通過諮詢去表達與體驗這些複雜的情感,內在的張力與衝突便會有所緩解。當你逐漸的放下了對父母的怨恨,愛便會增長起來,使你有勇氣和願望去重建與父母的聯結。吳和鳴撰寫公益手冊,關愛留守孩子!
在經歷了很久的分離後,馬上要與孩子見面了,您或許正在賓士的汽車、火車上,請您閱讀這本小冊子,讓您與孩子的見面更加溫馨,與孩子在節日的相處更加美好……【與孩子見面的第一件事】 -------擁抱 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擁抱孩子,不管他/她多大了。
孩子日夜思念的您回來了,他/她內心非常開心,但可能因為分離太久了,您真正站在他/她面前,他/她會用陌生的眼光打量您,他/她一時還反應不過來,您主動走向他/她,擁抱他/她,抱得更緊一點,更久一點。
您的擁抱會迅速縮短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找回從前的感覺,好像你們從未分開。
【與孩子見面的第一句話】 --------說出孩子的變化仔細端詳孩子,從頭到腳,看著孩子時您目光中的喜悅,是送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然後對孩子說:你長高了,你長大了,你變漂亮了……
直接對孩子說出您覺察到的變化,讓孩子知道,儘管您沒有與他/她生活在一起,但他/她一直在您的思念中。在您心裡,一直記著離別時的他/她。【當談到孩子的學習時】 --------平和溝通、關心過程而不是結果
每個孩子都忐忑不安地等著父母看成績單的那一刻,所謂「見包公」,哪怕再滿不在乎的孩子,灰溜溜的。我們由此應該明白,孩子是知道自己對於學習是負有責任的,對於自己不夠理想的成績他/她們心裡已是滿懷內疚與羞愧,因此,在與孩子談論學習時,一定注意方式方法,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提高而不是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父母最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外出打工,當然不能以犧牲孩子的學習為代價。在了解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強人意時,父母難免會有情緒,一時衝動,就訓斥,乃至打罵孩子。
父母不在身邊會影響孩子學習嗎?有些科研人員經過研究得出結論,留守孩子並不等於差生,就是說留守孩子與非留守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相上下,中央教科所的調查就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學習興趣和對自身學習成績的認識上沒有顯著差異(吳霓,2004),請您務必記住這一點。不要因為是留守孩子,就特別擔心孩子的學習。
建議您調整心態、調整情緒,以平和的狀態與孩子談學習。
一種比較好的方式是關心過程而不是結果。把孩子的成績放一邊,問他/她是如何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的,讓他/她講個例子,比如,碰到不會做的題目,父母又不在家,他/她是怎麼想辦法解決的。孩子講一個學習的故事,您和他/她都能從故事中看到孩子的努力,他/她的智慧和能力。如果他/她找到辦法解決了碰到的困難,一定要問他/她是怎樣想到這個好點子的,他/她肯定兩眼放光地給您講一個讓他/她自信滿滿的故事。【當有人向您告狀】--------不要急於當著「外人」面呵斥孩子
老人們會曆數孩子在家諸多不聽話、不乖的情況,帶著孩子逛街、串門時,親朋好友也會逮著機會向您講一些孩子乾的調皮搗蛋的壞事,這都是向您「告狀」,您可能覺得,好不容易回家了,就應該好好管教一下孩子,好好收拾收拾他/她。
您錯了!
首先,這些告狀的,並不都是在說孩子不好,他/她們在表達別的意思,老人在說自己很辛苦,親朋好友在說您不家時,他們也在關注孩子,您只需對他/她們表達您的感激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要清楚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失去了重要的保護、支持力量,一般會比較膽怯、退縮,所以,在碰到告狀時,您可能要先「護短」,護著孩子,而不是急於當著「外人」面呵斥孩子,表明自己的立場,你應該讓孩子有底氣,知道父母是始終站在他/她這一邊的。當然,可以在私下詢問孩子具體情況,問明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孩子一些建議、指導。【當發現孩子有些可能的問題行為時】
-------先理解孩子
根據已有的調查,農村留守兒童大多數是正常的,與父母沒有外出的兒童沒有顯著的區別,他/她們不是「問題兒童」(譚深,2011)。請您注意:
首先,許多孩子的問題並不是真正的問題,有可能是孩子特定發展階段出現的現象,比如俗話「七八九,嫌死狗」,就說得很明白,過了那陣子,所謂的問題就消失了,因此不必太在意。
其次,影響孩子行為的不一定是留守本身,可能存在其它問題,如父母離婚、父母感情不好、重男輕女、婆媳矛盾,或者是學校環境不好等,孩子的問題可能是所有這些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要全面了解情況,分析原因,找到癥結。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最最重要的是理解孩子。單純講道理沒有什麼效果,有時孩子比我們懂的更多,講道理我們不一定講得過孩子,表面上他/她在聽,在點頭,在答應,心裡不一定服氣,孩子更喜歡一個理解他/她的父母,而不是一個說教的父母。打罵教訓孩子更不行,可能適得其反,不僅改變不了孩子,相反增加孩子的抵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我們對於留守孩子的心理有以下幾點理解,稍後我們會給出一些建議:1.對親密關係恐懼
因為與父母分離,孩子內心對親密關係會有些恐懼。對於他們而言,別離是切膚之痛,是真切、難以忘懷的體驗,所以他/她們與他人親近時,會對分離非常敏感,有可能因為恐懼分離,乾脆就不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他/她們會顯得比較孤單。儘管我們一再鼓勵他/她們多交朋友,但因為恐懼,他/她們很難邁出這一步。與父母分開時年齡越小,影響越大。建議:孩子三歲前母親盡量不要外出打工。如果媽媽在孩子三歲前就出去打工了,您可能要更用心地去理解孩子。2.缺乏規則
父母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橋樑,在與父母密切互動中,潛移默化地,孩子從父母言傳身教中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規則,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就缺少了學習的機會,有可能因此孩子覺得茫然無措,顯得比較退縮,注意到孩子的這一傾向,就要多跟孩子講一些具體的事例,把每個環節都講到,越仔細越好,這樣孩子就心中有數,遇事膽量自然會大一些。
另一種情況,孩子比較調皮搗蛋,這實際上是孩子鼓起勇氣,自己跌跌撞撞地在探索,所以不要輕易責怪他/她,盡量與他/她一起分析發生過的事,從中學習。3.不善於表達有一個調查說,華中師範大學周宗奎教授等人調查發現50%的留守孩子遇到煩心事會悶在心裡,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父母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更要關心他/她們的內心感受和想法,多問他/她們的心情:最近開心嗎?有什麼好的事情發生?多聽他/她們講,不要隨便打斷他/她們。我們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就阻礙了他/她們表達。
這裡特別要說一下我們注意到的一種現象,因為分別太久,孩子可能已經不習慣媽媽做的飯菜的口味,應孩說,孩子盡了最大努力去適應了您不在身邊的生活,包括吃老人們做的飯菜,再說,孩子處在變化比較快的年齡階段,您一定要留心觀察到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比如當他/她吃得不香、不歡,又不直接表達時,您需要去仔細琢磨琢磨原因,耐心地去詢問他/她,盡量去適應孩子。【在您重新離開孩子之前】
相聚是短暫的,轉眼之間,您又要打點行裝上路了,孩子又再度面臨分離。
我們認為您可以充分做好分離的準備,給留守孩子創造最佳的生活、學習條件。1.與孩子交流生活、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在詳細了解孩子生活、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多問孩子曾經碰到的一些困難,請注意,您不在他/她身邊,任何小事都是大事。
多徵求孩子的意見,了解他/她希望找什麼人、通過什麼途徑、用什麼方式解決他/她遇到的困難,因為如果不是他/她認可的方法,他/她就不會主動採用。
與孩子一起設想各種可能碰到的困難,一起想辦法。當這些困難真正發生時,因為您已經與他/她討論過,他/她不僅有心理準備,有對策,而且他/她也不孤單,好像您就在他/她身邊一樣。2.拜訪老師、親朋好友
先與孩子有了充分的交流,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拜訪老師與親朋好友,感謝他們對於孩子的關照,確保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能得到他們及時的幫助。3.與孩子商定交流方式
我們認為這是重中之重。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愛的滋養,穩定的、持續的、經常性的交流至關重要,所以我們覺得在離開孩子之前,一定與孩子商定好交流方式,比如電話、寫信等。寫信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不妨跟孩子一起去買信封、信紙,貼好郵票,寫好地址,一起做這些準備工作。
這裡還想說一下交流的內容。據統計,父母打電話或寫信與孩子溝通,談的內容最多的是學習,佔71.9%,詢問生活情況佔12.3%,談及為人處事道理的佔7.2%(李慶豐,2002),可以想像父母的良苦用心,利用可能的機會就關心孩子學習,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怕他們在沒有自己監督的情況下學壞,另外,好像我們也比較擅長和孩子談這些內容,我們可以想像,孩子可能並不喜歡讀這樣乾巴巴的信。怎樣的信,孩子會反覆讀,覺得有趣、溫暖呢?
講或寫一些發生在身邊的趣事,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中的感悟,可能孩子喜歡看,感到熟悉、親切,而且回味無窮,或許他/她會產生一直與您在一起的感覺。功夫在詩外,如果閱讀您的信,他/她有開心、愉悅的體驗,學習起來說不定效果更好。【當你感到內疚】
面對留守孩子,父母會有強烈的內疚,而內疚會造成一系列問題,比如,因為內疚,會儘可能在物質上補償孩子;因為內疚,會在回家後給予孩子很多關注,毫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要求,造成分離之後一熱一冷的極端對比;更隱蔽的是,內疚不堪忍受,就變成指責:我們在外邊打工非常辛苦,可你卻不懂事、不聽話。其實,對孩子的許多憤怒都是內疚在作怪。有時,孩子甚至就利用父母的內疚達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可以有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但應該在溝通和交流的基礎上表達和實現,而父母不能因為內疚一味妥協。
外出打工是肯定是您慎重的決定,您肯定也為孩子做了儘可能妥善的安排,所以您不用內疚。
我們只需要努力做到更好。【我們的話】
儘管我們用了「留守孩子」這個稱呼,但我們反對貼標籤。「留守」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狀態,而不是孩子的「長久屬性」,只要與父母在一起了,就沒有什麼「留守孩子」了(羅國芬,2006),我們不要以特殊的目光看待他/她們,即使是出於善意的動機。也許您對留守孩子有許多成功的做法,已經把分離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我們衷心祝福您的孩子,也懇請您與大家分享您的經驗。
您也許對這本小冊子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希望能和您交流。
我們特別想說的是,您有可能很認可我們的提議,但您很不習慣去做,做的時候極不自然,或者無法堅持,這並不奇怪。您會發現開始行動後會感覺到比較麻煩,甚至混亂,保持原狀說不定更好一些,而我們建議您,既然開始了新的嘗試,就不妨堅持下去,這有點像宇宙飛船變軌,變化中有不適應,變軌成功後就靠慣性運轉了。
看了這本小冊子,您也許什麼都沒做,這也沒有什麼關係,我們只是拋磚引玉,您在閱讀時可能有許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們推薦您看下邊這篇文章:
我們去放風箏吧
爸爸是打水漂兒的石塊,是在泥地里打滾的人,是水裡的巨獸,是從天花板上飛下來的怪爪,是將孩子扛在肩上賓士的人——他們會上上下下、左翻右滾、轉來轉去地咻咻地叫。爸爸也是打探情報和分享秘密的人。 ------海倫·湯姆森
我並非一個留守兒童,性子有些內向,現在平均每學期回家一次,平常2個星期才打一次電話回家,每次都以「爸,你吃飯了嗎?」然後就沒什麼話說了,經常是說不到1分鐘就掛電話。看到室友都是2、3天就和父母通一次電話,每次都講幾個小時,自己就常想他們怎麼那麼多話聊。但是自己在家的時候和父母也處的很和諧啊,現在看來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相處模式,這是各個方面的環境做造就的,你不能要求一下子就改變這種模式,你可以從現在開始逐步的向他們打開心扉,讓他們知道你的想法,從而改善你們之間的關係
養個孩子,從第一天起跟他好好溝通。告訴自己:過去已成歷史,不是我的錯,也不全是父母的錯。
然後帶著孩子去看父母,相信他們跟孩子一定有溝通,你在旁邊看著,插幾句,就自然開始溝通了。我也是留守的,我感覺我跟家裡人關係還比較融洽。過年的時候我爹媽也經常不回,我也是在親戚家過年的。但我會每個星期跟父母和爺爺奶奶打個電話,但是每個星期打電話我不是為了跟他們說些什麼,只是想聽聽他們的聲音,知道他們的一些身體情況。我跟他們打電話會把自己有趣的、無聊的、高興的、不高興的.....跟他們說,我跟他們說這些不是為了讓他們替我操心什麼,只是想讓他們知道我在幹什麼,讓他們放心。其實每個年代的人都有他不容易的地方,這一切也不是他們想要的,我相信他們也希望一家團聚,而不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相信你父母對你的愛比你對他們的愛要多,只是他們不善表達,只會用一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詞語,吃了嗎、冷嗎、多吃點、多穿點。每一個父母都是偉大的。只要你心裡有他們,他們就知足了,不在乎你能給他什麼。家和萬事興,希望你的家庭和諧、美滿、幸福。
謝謝你的邀請
請參考《我在伯父家長大之無條件地接納 》http://user.qzone.qq.com/1275715996/blog/1282918863#!app=2via=QZ.HashRefreshpos=1282918863這是從家長的角度來講述怎樣處理與自己「不親近」的孩子的關係的,建議你多看兩遍,一方面可以不要對自己太苛責,就像文章所講「她和爸爸媽媽建立感情,像跟陌生人建立感情一樣,只能在以後的生活里慢慢培養」;另一方面也能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父母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完成這個過程,不要著急,也不要沮喪,往往越想努力改善關係,孩子回歸的時間越延長」,重點去體會怎樣叫「換位思考」和「等待」。最後還是用文中的一句話結尾「時間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有耐心,給孩子穩定的關懷、更多的關心,和無條件的接納。時間可以幫助孩子覺察、感悟,並做新的選擇。」從換位思考的角度來講,時間、耐心、穩定、更多、無條件同樣適合你……祝好
不會溝通,小時候他們離開了我,長大後我也會離開他們,有種以牙還牙的心態,我知道這不好,但事實就是這樣!
覺得我們就像一棵樹,父母播下種子,但辛勤培育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過了二十年,這個樹長大了,父母回來了,說這棵樹是他們種下的。
可他們永遠都不會懂得,種一棵樹需要花費怎樣的心血,那他們又怎麼知道為人父母,應該是怎樣的心情呢。只不過強行宣布所有權罷了。
自己也擺脫不了世俗的枷鎖,但是,誰對自己付出過什麼,一定不會忘的。時隔半年我再來看這個答案。年紀小不成熟,不懂生活的艱辛,文化低的父母在解決四口之家生存問題的時候已是不易。確實從小缺少照顧,甚至讓別人唏噓自己的遭遇,從別人嘴裡認識到我這樣長大是不合理的。今年19歲大一,慢慢成長起來發現自己其實是自私的,從未真正參與,投入到這個家庭里,總想逃離,父母還是愛我的,愛的不容易,而我眼裡只有自己。對於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不認同,自己找對方向就好,至於和他們千差萬別的觀點,有耐心的人就溝通一下,沒耐心的就安靜的左耳進右耳出就行,也沒必要爭論,爭論不出所以然。
關於爺爺奶奶,他們確實愛我尤其是爺爺,話不多卻對我極好,奶奶刀子嘴,小時候說話傷過我記了好久,可她就是愛吐槽別人的性格啊,對我還是愛的。我長大了,而他們老的讓我掉眼淚,有空我就去看他們,這把年紀真的看一眼少一眼了。------------------------------------------------------原答案如下------------------------------------------------我也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做生意,家裡經濟收入忽高忽低不穩定。關於親人,我在親人身邊是最不自在的,無論是誰。 確實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但從小學到高中畢業,都是寄宿學校,除了初中每周回家一次,小學和高中都是一個月,所以,我對親人並不依賴,只是依賴錢,我一直覺得只要有錢就行。 對爺爺奶奶並不是沒感情,可能我們整個大家庭都沒有親昵的現象,再加上我內向(在親人面前)不愛笑,我都覺得自己冷血過分。都成了一種習慣。 對於父母,因為代溝沒法溝通,偏偏我爸特別喜歡說教,用各種事例和道理進行說教,只要有機會一定把說話內容扯到好好學習賺錢不受人欺負上。 他們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讓人產生自卑心理。我倒慶幸長年不跟他們在一起,但是我擔心我弟弟,畢竟弟弟一直跟他們在一塊 ,擔心受他們「咱們窮,所以錢能不花就不花,好好學習長大避免受欺負」 這種觀念的影響,可有的東西不消費是得不償失的,讓孩子跟社會脫節嗎? 可能他們節省習慣了,近兩年生意不好,錢都存起來等應急用也不願意提高生活質量。讓一家人節省不願意花錢也是為了減輕賺錢的壓力。有些父母生怕子女吃不好用不好不願委屈子女,但我父母是各種說教,達到讓我省錢的目的。 ~~~~~~~~~~~~~~~~~~~~~~~~~~~~~~~~~ 說起留守兒童,這點我並不恨他們反而慶幸,因為跟他們在一起我的三觀和生活態度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 我已經習慣一個人的生活了,跟他們團圓的時候渾身不自在。 我也不想試圖改變這種現狀,因為有代溝無法溝通,都是徒勞,除非我賺非常多的錢堵住他們的嘴。 幸福和快樂本來就是靠自己的,也許問題的根源就是沒錢,那我就自己努力賺錢好了,獨立最幸福。~~~~~~~~~~~~~~~~~~~~~~~~~~~~~~~~ 我不是沒感情的人,我只是覺得有些事只能從根源解決。是,父母嘮叨的時候不愛聽可以不在意,我從來就是這樣,飯桌上不說話,因為他們討論的內容表現出來的三觀跟我們這一代人是不同的,我也覺得沒必要跟他們掰扯。 不管是表面來看還是深入來看我跟他們都是不親昵的,但是我以後不會不管他們,我畢竟有感情,只是我不願意說那麼多隻喜歡做。 我想要的可以自己想辦法,沒必要跟他們爭論用盡渾身解數弄來。 我跑題了我知道,我就是想找個地方宣洩一下。 ~~~~~~~~~~~~~~~~~~~~~~~~~~~~~~~ 留守兒童問題真不是小問題,童年對人的影響極大。我之所以慶幸自己是留守兒童是因為我父母的教育方式,我已經從弟弟身上看到了我擔心的東西,比如自卑敏感。 所以我完全不會想該怎麼跟他們親近,關於親情這些我都不習慣也不太需要。現實點來說在今後的人生里,親情是用來回味的,畢竟真遇上事家人也幫不了多少,只有自己夠好,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我也是感性的人,我也想以後得某一天帶他們吃好吃的,玩好玩的,一家人開開心心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讓父母不在為錢嘮叨折磨我和弟弟的耳朵。 但現實里,還是理性最好。你好 很驚奇地發現我們的經歷竟然是那麼相似
我說說我的經歷吧
「本人從小父母在廣東打工,一直跟著家裡老人生活在一起,父母很少回家,甚至過年,【父親賭博,債台高築,把家裡親戚的錢都借了個遍,去賭博,連累我媽媽也不敢回家了。】每逢過年我就感覺我跟我弟弟就像喪家犬一樣【我還有個哥哥,也是一樣的經歷。】,哪個親戚願意收留就去哪個親戚家,因為過年兩個舅舅會回老家過年,所以老人那裡住不下,父母在外期間也很少打電話回家,我也極少主動打電話給他們,如今我工作兩年了,想改變一下這個不像樣的家,卻感覺無從下手,跟父母說話也是相當的彆扭,感覺沒什麼話說。【我工作半年,不喜父親,對母親的一昧謙讓,講話十句話有五句話是誤導或欺騙,也不喜。】 」除了黑色框裡面的略有不同,以及題主一歲被送到老人家而我是九歲左右送去的,不同以外。其他完全一樣。我高考結束那年,由於成績不理想四百多。
知道成績後,我離開家鄉到深圳母親那(別問我父親哪去了。),我沒有朋友,對深圳不熟悉,悶在家裡,鬱鬱寡歡。
母親認識一個培訓班的校長,他見了我一面,後來對我媽媽說:「她心裡有事。」兩年後,我大專大二,第一次在萍水相逢的朋友介紹下去了英語角。三四人在一起聊,有一個三四十歲的人對旁邊的人評價我:「她有心事」…………
也許一生我都會這麼帶著點憂鬱度過。我有點害怕交朋友了,她們會嫌棄我身上的某些東西。每次以為我交到的是一生的朋友,她們很快離去。就算有時她們主動向我表達善意,不多久又會分開。我不想寫下去了。最好的辦法是,不溝通,保持現狀。我與樓主情況相似,從小爸媽就在廣東工作,跟著外公外婆生活,小姨是老師,很多事情也是小姨在操心。我很慶幸有小姨,我的三觀基本上都是受小姨的影響。我們都明白,爸媽離開家鄉也是生活所迫,甚至說是為了我們,所以從小到大的十多年我們都不會怨恨爸媽,更多的是愧疚,愧疚自己不夠努力,不夠認真。我今年剛畢業,從去年選擇工作開始,小姨的建議一直是考公務員或者是教師,回家做一份穩定的工作。我的想法則是我可能需要彌補這些年來沒有和爸媽呆在一起的時間,所以我找了廣州的工作,但離爸媽還是挺遠的,每個周回去一次的那種距離。和媽媽一直很親,小時候打電話回家的也總是媽媽,這些年爸爸給我打電話的次數兩隻手能數得清。所以我和媽媽的交流一直都特別好,我什麼事兒都和媽媽講。但是和爸爸關係很不好,注意,是很不好,我知道爸爸是愛我的,但在他的眼中,愛我的方式就是給錢,給的錢越多就越愛我,我媽說我每次想買什麼東西我爸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當然要買。在大學的時候我經常來廣州玩,從那個時候起,我就開始試著與爸爸交流,我內心當然知道我們的共同話題不多,所以就拿他問我的問題使勁答,多說一些,我以為這樣就能慢慢開始交流了,然而,其實並不是這樣。每次不是以尷尬收場就是以吵架收場,我爸脾氣很差,對我也一樣。有時候我試著去理解他,去和他好好交流,可是就是每次都失敗,他認為他對這個家付出了特別多,所以每次吵架他就會把所有的不滿發泄在我身上,我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我掙錢給你讀了這麼多年書你就這麼對我嗎。我很無奈,每當這個時候我就選擇默不作聲,因為他說的很對,他的確掙錢給我讀書,我也的確在吵架時對他不好。後來,我漸漸明白,這麼多年的疏離根本就不是隨意交流一下就能消除的,就算是交流,也需要這麼多年相互信賴的基礎啊,人類是感情動物,沒有感情是不可能好好交流的。童年是影響絕對比你想像中要重要,想要彌補童年的空白基本也是等於不可能,所以我的辦法是,除了日常的必須之外,最好不要交流吧,這樣也能避免很多吵架吧。吃飯吧,我去睡覺了,嗯,好的.......這些話就是最好的交流了。
題主說大學已經畢業,工作兩年了,按題主的年紀,想要和父母像其他人很親密應該是不可能的了,但是還是可以爭取和父母熟悉一點,再熟悉一點。由外至內一步步來首先,把外表做好,千萬千萬不要跟他們客氣,千萬不要說謝謝和對不起等話,然後多要求他們給自己做一下簡單的事,比如說送傘啊,洗衣服啊,做飯啊等等。再然後,和他們一起用一個親子系列的碗啊,筷子啊,膽子大點還可以來個親子裝哈哈哈。再來說內心內心不能強求,題主說要重新整頓一下家,說明題主是個遇到問題知道解決的三觀良好青年,題主再過個幾年就可以結婚了,結了婚就要生孩子了,到時自己作為父母,也許對自己父母會稍微接受一點,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時候,一家三口,這樣也是一個新家,何必糾結那個有裂痕的家呢。
不需要溝通。孝敬好外公外婆。以後善待自己的子女。
首先明確每個家庭的氛圍,每位父母的性格特點,每個留守兒童的成長曆程都是不一樣的,並且題主的問題是留守兒童長大後如何與父母「溝通」,而溝通一定是雙方的事情。我並不建議題主貿然地對父母打開話匣,因為對於留守兒童以及其父母內心而言有些東西是不能輕易觸碰的,溝通過程中把握不好情緒的話有可能讓關係僵化,並且你的父母也需要時間緩衝。所以我建議題主先認識你的父母,他們的生活細節、他們的性格、他們的朋友、他們經歷過的一切,這一過程中的交流希望題主用成人的理性的態度去對待,就像在了解一個朋友或者你的領導同事一樣,不要「代入感」太強(好吧,用詞不當。。。)。當你了解了你的父母以後,你就可以選擇你們的溝通方式了,其實溝通也不一定要說很多話,有效溝通就好了。有的父母不善於表達,這樣交流過程中可以增加雙方其他互動,比如一起做家務,讓他們教你做菜。。。有的父母比較健談,你可以適當地將工作上的情感上的困惑說給他們聽,他們的建議你可以斟酌不採納,但是最好不要較真地反駁到底。總之讓父母知道,你很需要他們,不要怕麻煩(不是辛苦勞累。。。。)自己的父母,讓他們存在感爆棚。大多數留守兒童的父母會心懷愧疚,你的姿態主動了,他們一般不會拒你於千里之外。另外,在溝通過程中,建議題主繞開自己童年生活中關於因為是留守兒童而不開心的話題,這也是父母心裡的傷。陌生人十幾天就熟了,何況自己的父母,題主的問題大概不在不知道如何溝通,而在不知道如何放下。(我也是留守兒童一枚→_→長大了應該不算了。。。)
分幾個階段吧:1.留守時期,不願意別人提起父母,不願聽到他們的消息,甚至心裡想像世界上沒有父母做個孤兒多好。自己也過的挺開心。 2.剛和父母一起生活,不願和他們說話,始終保持沉默或者視而不見,青春期會反感父母。 3.上了大學,離開父母,開始試圖去理解和包容父母,開始生澀地表達對父母的關愛,不管是不是發自內心還是基於倫理道德。此時和父母的關係會逐漸拉近。但歸根結底,和父母關係無法做到交心,是有距離的,有隔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