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為什麼支持復辟?


我想我們應該立體的剖析這件事。

說王國維為什麼支持復辟,我們先從靜安先生的死開始說起。為什麼,下文見分解。

遺書全文如下: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斂,即行藳葬於清華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犇葬,固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托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謹慎勤儉,亦必不至餓死也。

五月初二日父字

註:圖片為遺書手書原件(國家圖書館名家手稿庫)掃描件http://www.gmw.cn/01gmrb/2004-12/09/content_145484.htm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這句話讓後來研究靜安先生的許多人疑惑叢生,為什麼是50歲?是什麼世變讓先生不堪其辱?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矩。」

——《論語·為政篇》

可知其屬於儒學一脈。

「 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

請允許我吐糟一句,那些說這句話是指先生被羅振玉逼債的人,都沒安好心眼。

「朝當晏駕,時移世變,遂出掾高要,佐潯陽。」

——唐·白居易《唐淮南節度使李公家廟碑銘序》

被逼債當得起「世變」兩個字嗎?一個提得出「境界說」的人,還沒有那麼狹隘的心胸吧?所以我相信這句話指的是時移世變,溥儀退位了。

我們再看一下其生平年譜表。http://baike.baidu.com/view/1997.htm

1892年,壬辰,光緒十八年,十六歲。

  7月入州學,參加海寧州歲試,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

················· (後來先生也參加過考試但都失敗了)

1907年,丁未,光緒三十三年,三十一歲。4月,自海寧返京,住羅家。不久,經羅振玉引薦,得識學部尚書兼軍機大臣榮祿,甚為其賞識,未幾,得在學部總務司行走,任學部圖書編譯局編譯,主編譯及審定教科書等事。

1923年,癸亥,民國12年,四十七歲。······4月16日,受命任遜帝溥儀"南書房行走"。

從年譜來看,靜安先生和古代所有的學子一樣,都想通過科舉成為仕子。不光如此,三十多歲的他還想通過羅振玉引薦結識高層。直到後來成為皇帝身邊的人。我想儒家在其身上打上了很深的烙印。

所以,說靜安先生持支持復辟的態度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Ps:以下是我曾經碼過的一段文字,以表態度。

昨晚上,聽了一個所謂名校名師的演講,言緊要處必用英語強調!不禁令我質疑,漢語竟找不出幾個詞來詮釋他的意思?所謂中華第一學府,嘯聚天下飽學,竟也要借別人的言語說話,豈不可笑。倘如此,還不如叫全天下的學子再下放一次,農野之間習學方言,還能保不失純風!此飽學之師,竟不知「上行下效」一詞,徒誤子弟矣!

演講過半,竟有學生嘲笑巨子王靜安長袍蓄辮出入清華園!黃口孺子,恬不知恥,憑甚取笑,竟不自知不過一笑柄耳!

先生雖不通於時代變革,然變革之外,鮮有其不涉及已。其功在學術,不在變革已!不似爾輩,居高不知擔當大任,乖張刁鑽倒是學的夠快!若交付治國保民,不知作何模樣!靜安之案,公論自在人心,其無錯矣!汝笑靜安長袍蓄辮,何不說自家祖上當時境況!若汝祖上金戈鐵馬,為國奔走,十男九披甲,吾必耗資前往祭之,不叫忠烈心寒!


王國維沒有支持復辟。他承認民國,接受對清遜帝「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也並沒有參與張勳復辟的鬧劇。


王國維並不支持復辟,但他的政治觀念里君主或皇帝是重要的,他參加溥儀的小朝廷就是因為他的政治底線是君主(他的立場接近君主立憲,參他給日本學者的詩文)。主張學無中西,並且學貫中西並不妨礙他是君主制的支持者,恰得從中去理解,他1917年寫的《殷周制度論》,1923年加入的小朝廷。並且他認為(根據報紙的報道他了解了俄國激進黨的作為,認為激進黨是人類文明的大禍害,見1917-1919年之間的書信)激進革命是覆滅文化的,他們成功意味著文化覆滅。因此他並不支持復辟,但卻支持皇帝,又反對革命黨,因為他持有的是文化立場。陳寅恪先生的解讀是對的,但需要深入到諸多文獻和歷史情景中去理解。殉清與殉文化為表裡,並不矛盾。別因為生在後革命時代就把革命話語當真理,認為殉清是可恥的,是反革命的表現,當你這麼想時,就想想自己的祖宗在清朝末年生活時有反清嗎?


一句話,是為了維護和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存在,甚至不惜投湖殉身。


中國歷代王朝,在其壽命即將終結之時,總有遺老孤忠、文人學士等為之身殉,演出一番壯烈。

但翻閱史料,很難找出一個王爺或大臣為之上吊服毒,抹脖自盡;沒有一個都督或總兵為之飲彈身亡。

《清史稿》最後一章《忠義十》里記錄的,也只有直隸青縣諸生張傳楷,山東益都人孫方楷,福建龍溪人王乘龍,江蘇江陰人趙彝鼎,江蘇高淳諸生施偉等八人。

難怪當時有一首《海上光復竹枝詞》寫道:「試觀督撫將軍輩,死者寥寥遁者多。」

明末,是另外一種樣子。

朱由檢性格上有缺陷,猜忌懷疑、刻薄寡恩;政策大失誤,諸如措置失當、用人多變等,以至於錯殺良將,自毀長城,加速了明亡的步伐。

(崇禎皇帝。圖片來源於網路)

就是這樣的一個末帝,在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他在煤山自縊身亡。隨之而痛哭失聲者,悲憤莫名者,倉惶出逃者,以死殉國者無數,偌大的京城一幅末日景象。其中那些慘絕人寰的死節場面,令人不忍卒讀。

武昌起義不經意間就搖撼了一個有二百六十七年根基的王朝,從武昌城的槍聲開始,由零星的烽火升騰為燎原之勢,而一潰千里。

武漢光復,十八省次第響應,時人目睹,投降於革軍的王朝軍隊,降時互唱革命歌,聲情壯烈。這是開啟中國「獲得新生,前途光輝燦爛」(蔣夢麟語)的一個年份。

伴隨辛亥的成功,我們還看到,天潢貴胄、封疆大吏和一群士夫文人的一路奔逃,沒有幾個拿著朝廷俸祿的男兒願意與王朝共存亡,湖廣總督瑞瀓率先棄城逃跑,其他各地像湖南巡撫余誠格這樣選擇逃走的居多。

(湖北軍政府成立。圖片來源於網路)

就是京城中,真心想和大清共命運的王公貴族也幾乎沒有。

長沙易幟之際,長沙知縣沈瀛誓死不降,壯烈殉清。

蘇州文人葉昌熾在報紙上看到長沙知縣沈瀛「罵敵不屈,死事甚烈」,感慨系之,鄭重寫在日記中。

鄭孝胥在上海《民立報》看到有關《沈瀛之愚忠》報道,深為感動,將這則報道詳細抄在當天日記中,並寫下《哀沈瀛》詩一首。

(長沙知縣沈瀛。圖片來源於網路)

堂堂的大清國,像沈瀛這樣一心求死的漢人知縣只有一個,可惜!可嘆!可悲!

滿人中則有一個載穆。


推薦閱讀:

有哪些校園題材的恐怖小說推薦?
睡前童話:劍法。
濕了 雙眼
如何理解《哈利波特》中的死亡觀?
周年物語(下):這時代的愛情

TAG:歷史 | 文學 | 國家 | 意識 | 王國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