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最多只要經過六個人就可以找到任何人,怎麼理解?能否舉例?
六度分割在現實中能否驗證,怎樣驗證,比如拿如何聯絡到張朝陽來舉例說明。
本回答僅從學術上描述,因為大家對六度分隔誤解太厲害了。
@陳華的答案扯了,拜託至少不要把「驗證現象」說成「證明定理」吧,怎麼得的這麼多票。
六度分隔不是一個定理,也不是一個猜想,而僅僅是一次實驗的結果。這個實驗是Milgram在1967年發表的小世界實驗[1]。我必須描述一下這個實驗:研究人員將幾封信件隨機交給Omaha和Wichita的幾個志願者作為起點,以Boston的幾個志願者為目標。此後所有拿到信的人,都被問及是否認識目標,認識的話把信轉交給他,不認識的話把信轉交給他認為認識目標的人。實驗結果如下:
- 成功率很低,有一次296封信只有64封到達目標手中。@蘇慧在他的答案中提到,實驗涉及的是弱關係。Knowing someone "personally" was defined as knowing them on a first-name basis.[1]
- 到達的信件中,信件平均在社會網路中走了大約6步。
- 這不是整個地球上的社會網路,也不是中國社會網路,不能指導你找到「任何人」。
- 6不是最大而是平均距離,而且大多數信件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傳到終點。
- 信件在社會網路中的路徑不是最優的,參與者對網路只有局部的認識。
也許有人看出來,實驗的設計和實施有許多可以爭議的地方。但是實驗是偉大的,因為他展示了小世界網路的特點:網路規模大但是半徑可以很小。之後六度分隔也就是指代這個意思,並不是真的社會網路半徑為6。
我曾經做過的一個課題是研究這次實驗中參與的人是怎麼知道如何去找目標的。現在來回答如何找到張朝陽,算是對那個課題的成果的應用。但是我只在Milgram實驗的框架內分析:與Milgram實驗不同的是,你這個人是起點,也同時是實驗中的那封信。- 首先你要做的是調查張朝陽的一切信息,知道他在哪些社會群體中,或者有哪些社會屬性。比如我屬於中國人群體,留學生群體,法國群體,喜歡電影的群體……你要對張朝陽做同樣的調查。
- 然後你要從你的社會網路的鄰居中間找出和張朝陽的社會屬性最接近的。比如同是中國人,同是IT業的人,相同點越多越好,同等條件下認識人多的鄰居優先。由於你不可能掌握社會網路的全部信息,只能掌握局域的,所以這樣的一個人是最有可能幫助到你的。
- 讓這個鄰居重複第二步(他憑什麼呀……),或者你親自掌握他在社會網路中的所有鄰居,使他們成為你的網路鄰居(這個實踐中耗時耗力),成功之後重複第二步。如此重複,你會離張朝陽越來越近,但是繼續開拓也越來越難。最後你可能認識了張朝陽,或者你沒了耐心而放棄,或者別人不理你而終止。
結論:如果僅僅應用六度分隔(小世界)理論,你的成功率和效率都會很低。
理論是理論,很少有直接能應用的,更不能迷信啊。小世界闡述了社會網路的結構特點,並不成為找人的方法,真要在社會網路中移動不是容易的事。很多同學糾結於「定理」,「猜想」,「證偽」這些詞,特別加上這段辨析一下。
「社會網路是個小世界網路」,這就像說「地球上的人口很多」這不是一個猜想,因為已經通過實驗觀察到了,現在社會網路的半徑就是小。這不是一個定理,因為一個半徑很大的社會網路是可能並且沒什麼不合理的。小世界是一個現象,六度分隔是這個現象在一次實驗中的表現。可證偽是一個邏輯概念,「太陽從東邊升起」是可證偽的,因為我們可以在邏輯上假設太陽從西邊升起一次,這個假設不需要真的發生。[1]http://en.wikipedia.org/wiki/Small_world_experiment六度分割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也叫小世界現象,@陳華 的答案里有一個問題,這不是一個定理,目前還只是一個猜想,沒有被證明,除非通過窮舉來說明世界上任何兩個人之間的間隔不超過六個人。因為這個猜想無法被證偽,所以默認情況下大家認為他是成立的。
要找到張朝陽我覺得通過知乎上和微博上的很多名人,私信一下只要一層關係就可以聯繫到了。(1)我覺得六度分隔理論是一個基於現實經驗的猜想。我自己想過一下這個問題,我的思考很粗糙,不過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服我自己,分享一下:
如果某人認識100個人,而這100人中的每一個都認識另外100個不重複的人,那麼一個人經過一層間隔就可以和100x100=10000個人認識。那麼如果有六層關係,並且每一層都不重複,那麼你可以試算一下最終會覆蓋多少人(1萬億?當然,每層認識的人不可能沒有重複,也不可能都是100人)。基於此,我曾經衝動地認為人在社交這件事上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
但是,我們必須面對現實。現實就是你的精力是很有限的,和100個朋友維持人際關係就已經非常耗費精力了,而那些間隔一層的1萬個朋友基本上你都不怎麼熟了。間隔6層之後,這些人對你來說絕對和陌生人沒什麼區別。
因此六度分隔應該說是一個大膽的推斷。但是它主要的意義不在於對個人社交面的影響,而是對整個人類種群的社交行為的革命性觀念翻新。是「五百年前是一家」這句中國古話的現代版本。它不是科學,但是像很多其他非科學一樣,讓人們深信不疑,並因此改變著觀念!隨著社交手段的不斷豐富,我們越來越有可能認識一些以前我們根本不可能認識的人。就像前幾年我還不可能想像我會和李開復老師在同一個網路社區里,但現在的事實是我可以直接在圍脖上關注他,也可以直接在知乎里看到他新鮮的回復!
(2)人際關係的運用。我覺得看了那麼多人談人際關係,還是一些經典的哲學比較靠譜。不要太把人際關係當作數學或者科學來思考,它不是數學和科學,它是感覺!有感覺還是沒感覺,關鍵看你怎麼做。如果有感覺,隔著六度也可以影響別人。如果沒感覺,就是你自己(間隔是0度)都影響不了自己。
(3)備註里的問題,我建議你直接去聯繫一下張朝陽或者認識他的直接對外關係負責人,看能否和他說說改進微博的事兒。間隔增加一度就不靠譜了。對於問題說明裡提到的找張朝陽搞搜狐微博一事,我建議你直接給他的搜狐微博留言。一次沒有引起關注就多來幾次。
有個數叫鄧巴數——英國牛津大學進化人類學教授羅賓·鄧巴推斷出一個著名的「鄧巴數字」,即:不管手機、聊天軟體上有多少好友,人類的認知能力所允許個體擁有的穩定朋友約是150人(一年至少聯繫一次)。從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村莊,到羅馬軍團中隊,到現代企業概莫能外。150^5大概是7.59E10,比地球人還多10倍。
另外設想如果有個與世隔絕的村莊(這樣子的村莊根據鄧巴理論大概也只有150人上下),村莊里的人和外界沒有任何聯繫,那麼六度空間法則就不適用了,但同時,既然與外界沒有任何聯繫,那麼對所有外界的人來說這個村莊是不存在的——你怎麼去尋找一個不存在的人呢?那麼六度空間法則又是適用的……
在現代的社交網路(SNS)中,如果你添加了所有你的好友的好友,還有你好友的好友的好友,還有你好友的好友的好友的好友……那麼根據六度空間法則,你在5步之內就能把存在於這個社交網路上的所有用戶加為自己的好友
於是你想加張朝陽,那你就添加你所有好友的好友吧!!理論上可以實現的。但是六度分割理論中所說的關係,很多是弱關係,甚至是很弱的關係,用在辦事上,弱關係能不能辦成事,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認識張朝陽不容易,但是認識搜狐公司的人很容易吧。通過張的員工,你就可以與他建立聯繫。but,如果這只是個普通員工,而且該員工與你關係很一般,並且你要找張做的事也不是那麼有吸引力的話,你就沒法說動張朝陽給你機會。so,六度分割理論只負責幫你建立聯繫,不負責幫你成事。
假設每個人平均認識100個人,100^6=1萬億。消除節點重複,也覆蓋了整個地球人口若干倍
用公式進一步抽象為:n=log(N)/ log(W),n表示複雜度,N表示人的總數,W表示聯繫寬度拿聯繫張朝陽來說,你延伸出100個聯繫點,這100個聯繫點每個又能發出100個,最終1萬億(節點重複神馬的先扔一邊)張朝陽一定在其中某個點,在你和張朝陽間連線,在5個線段內能連到張朝陽這只是理論,說明人之間的聯繫其實蠻近神馬的,實際應用的話你先得到60億人之間的聯繫,然後做連線
真他媽麻煩
你的東西平均通過六個快遞員的手,就可以寄給世界上的任何人。
就這樣。為什麼上面的例子說的都是與大人物的聯繫?其實有沒有想過,小人物和小人物的聯繫才是最難的。比如你想認識一個偏遠地區的普通農民,甚至非洲的某部落孩子。大人物你可以一級一級往上認識,這種自下而上再從上往下的關係才是最遙遠的。
爬一下知乎用戶的關注鏈,深度為兩層都拿了4萬多用戶(有重複用戶)
可以用數學的方法驗證。
以中國13億人距離,首先每個人有個名稱,記為他/她的身份證號碼。同時每個人有一個n度空間。一度空間定義為這個人直接認識的所有人的名稱的集合,記為&<1|x&>,其中x為名稱,也即身份證號碼。n+1度空間定義為n度空間的所有元素的一度空間中元素的集合。即&
如果
&<4|x&>∩&<3|y&>≠?
對於任意x,y均成立,那麼就證明了6度空間定理。這樣的證明需要龐大的資料庫和人力。
採用統計學的方法只能估算,不能夠嚴密證明。比如每個人平均的朋友數量為a,每層朋友與各層不相同概率均為t,那麼a^6*t^15&>地球人口,則說明在平均尺度上,這個理論是成立的。下面試一些模擬計算,不感興趣的可以跳過這一部分。
當增加第n層的時候,a*t^n-1如果小於1,則取1,且不用往下計算,因為第n+1度空間一定大於第n度空間。 P t1.00E+03 0.1 8.00E+03 0.2 7.29E+04 0.31.07E+06 0.4
3.05E+07 0.5 4.70E+08 0.6 4.75E+09 0.7 3.52E+10 0.8 2.06E+11 0.9 1.00E+12 1 以上是在假定a為100的情況下,據不同的t值得出的6度人口數值,P採用的是科學技術法,我們注意到當t=0.7的時候P=四億,也即達到了人類人口的尺度。實際上,每個人的a和t都取決於這個人的社會活躍程度。一個人越活躍,他認識人的數量,及認識人的不重複率都越高。相反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每個人的a都是定值,而t=0.但是我相信,這個理論並不是絕對適用於地球上的每兩個人之間。用數學方法可以反正。對於一個處在相對封閉空間的人,例如與世隔絕的小島原住民,有可能他的&
再說說你和張朝陽的問題。在中國範圍內的個體案例,我們可以通過官僚系統來實現。我們假定你的領導的領導,認識你們地區的市長。市長認識省長。省長認識北京市市長,注意這裡是第五層。聽說劉淇和張朝陽是奧運好基友, http://www.beijing2008.cn/News/Spot_News/20090812/756.shtml 。
至於為什麼不是七度空間,我記得那好像是一個著名的名族品牌。我同意陳浩。六度只是在當時的平均值。而實際上,如果將網路擴展至全世界,這個值會是怎樣?兩個因素:樣本空間的大小與樣本的質量。由於每個個體的人際關係的數量與質量很難進行量化。因此,不能保證當前的連接關係就是最優,如果進行最優的關聯關係挖掘,這個值在當時可能遠低於6
其實六度分割理論太老了已經被網路世界瓦解你要聯繫張朝陽,一封私信的事而已
再不濟你在網上也能搜索到EMAIL 電話 甚至他家人的信息
Stanley Milgram是在1967年做的小世界實驗,實驗的內容是在隨機選定的兩人之間進行通信。發起通信的人A(Milgram稱為initial person)不認識最後要收信的人Z(target person),也沒有Z的通信地址,但是會知道Z的一些信息。傳遞規則定為:A會將信件發給A自己覺得能夠將信件發給Z的一個(只能發給一個)朋友B(A知道B的通信地址)。B如果知道Z的通信地址,就直接發信給Z;如果不知道,繼續把信發給B認為能夠把信寄給Z的B的一個(只能發給一個)朋友C,如此傳遞。每個經手的人都要在信件上留下名字。
Milgram在美國的Wichita,Kansas和Omaha,Nebraska隨機選了123和160個initial person,分別有22和44封信傳到了target person,其他的傳遞因為中間參與者不配合二中止了。統計從Nebraska發出成功傳遞的44封信,發現有11封信經過了六個人傳遞,占的比例最高,見下圖(摘自Milgram的文章The small-world Problem,文章可以免費下載,http://measure.igpp.ucla.edu/GK12-SEE-LA/Lesson_Files_09/Tina_Wey/TW_social_networks_Milgram_1967_small_world_problem.pdf)。後來Peter Sheridan Dodds, Roby Muhamad和Duncan J. Watts在2003年通過email重現了Milgram實驗,發現A和Z的通信距離變小了,平均距離是4.05(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Search in Global Social Networks)。
Milgram的室驗中信件傳遞實際上是一種貪婪搜索,與群發消息(泛洪,flooding)和在微博上直接at名人完全不一樣。Milgram實驗啟發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麼貪婪搜索能夠找到target person。如果用朋友關係生成一個網路,這個網路是否具有某些數學性質來支持貪婪搜索?JM Kleinberg試圖建立貪婪搜索(Kleinberg稱為navigation)的數學模型(Navigation in a small world)。但是朋友網路是人們自發形成的(自組織,self-organization),不是人為設計的,怎樣的個體行為規則能夠湧現出這樣的網路?我們小學校長的表弟是奧巴馬弟弟的私人醫生,小學校長——校長表弟——奧巴馬弟弟——奧巴馬!確實不超過六個人。
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QQ以前有個朋友網,在2010年左右,我就讓我一個朋友隨便說他一個朋友的名字,而他的朋友我不認識,我在朋友網上搜,果然中間隔了5-6個人才關聯到他。不過現在這網站好像打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