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90%以上的老闆都是做銷售出身。」這句話?
今天碰巧和朋友聊到了sales的問題,其實「90%的老闆都是銷售出身」這句話並不算錯,倒不是做銷售容易當老闆,而是帶有銷售成分的崗位實在太多了。
我們不能把「銷售」看得太狹隘了。
超市裡吆喝賣王老吉的店員當然算「銷售」,但干這個「銷售」是不太可能成為老闆的。
留學中介里的「顧問」其實也是銷售;
設計院的「項目經理」其實也是銷售;
投行的承攬、行研的分析師、IT的產品經理、奢侈品的品牌戰略部都可以算銷售,只要是面向外界,為企業帶來訂單的崗位都可以算銷售,從這個角度來講,一些出去應酬喝酒拉關係的老闆也是銷售。你要找出一個專門悶頭做技術不跟外界溝通的崗位還真不是那麼容易。
所以這句話其實是在說「90%的老闆都有良好的溝通能力」瀉藥。
這句話明顯已經過時了。
這句話的得出,和時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至少在我當年大學的時候,幾乎絕大部分的企業相關的書籍,都會比較強調銷售的重要性。就是因為當時都是傳統企業,傳統企業稱霸的時代,由於沒有互聯網的存在,相對而言,信息的傳播效率還是極其低下的,能夠做營銷的方式十分少。大部分中小企業是做不起電視廣告的,只能通過銷售這種方式來賣產品。
而自從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之後,信息的傳播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媒體對信息發布的壟斷也被打破,一個個自媒體崛起,網紅也大行其道。中小企業從而有了大量的免費或者小額付費的宣傳渠道,於是營銷能力就上去了,對銷售的依賴就沒那麼強了。
所以,在這個時代,好的老闆應該是懂產品和運營的。這是一個產品和運營驅動一家公司成長的時代。(由於和本題無關,就不展開講了)
當然,銷售強的人,影響別人的能力和溝通的能力,也相對比較強,也可以作為適合當老闆的一種特質吧。
中國人說的老闆一般是中小企業創始人,他們出來單幹是做生意而不是做企業。他們公司的核心可能就是那麼幾個客戶能養他好幾年。
以前傳統行業老闆可以說100%是銷售出身,基本都是捏著訂單或者客戶才敢出來創業的。
現在互聯網公司馬化騰李彥宏雷軍都是做產品出身的,羅永浩馬雲這種可以理解為做市場的,偏品牌。
以前的公司競爭力在跟甲方(很可能是政府部門或國企)的粘性,而不在於產品本身,所以客戶開發和維護能力尤其重要。而一個傳統公司能闖出去見客戶維護客戶的除了老闆本人也只有銷售人員了。
現在的公司競爭力是產品和品牌,所以市場和運營開始佔主導。
這句話現在已經過時了,可能倒退20年會比較好用點。很多傳統行業的銷售都有自立門戶的故事。但是如今互聯網時代,互聯網行業的銷售已經趨於機械化,所以你還想套用這句話已經不現實了。現在這句話大多出現於給銷售洗腦的經典語錄裡面了。
一個公司三個位置最重要,1銷售/營銷,2核心技術/產品3,財務
老闆的職能在於一個公司的主要決策及對外對內的重要接觸。
而銷售營銷走在前台比較多,銷售更了解市場,也了解自己的產品,上下里外溝通的也多,所以看起來老闆銷售出身的多。
工廠的老闆有很多出自產品技術或生產管理也是同樣道理,跟所需要具備的職能有關係。
另具體事例可以參照一些大公司,如微軟,蘋果等公司,創始人有多人,但走在前台的是具有銷售屬性的比爾及喬布斯
因為沒有中國創造,只能做二道販子!
現在正在創業中,以前一直乾的銷售,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銷售本身就是一種和人溝通,推銷自己在推銷產品,當銷售時間久了,能夠在溝通,人脈圈子,資金流,和市場能夠做比較準確的判斷,在銷售中也會熟悉銷售產品的特徵,市場需求度,也知道了公司的一些不足,還有就是可以把利益最大化。
干銷售要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銷售一個產品一般只能掙到產品的百分之10到20,利潤就會低很多。
創業的前提就是,有一個項目自己可以打入進去,利潤市場因為跑過銷售所以了解規律,還有需要一些合伙人,單幹圈子太小了,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錢能燒多久,一般半年都是虧本,後期還需要壓縮很多的成本,降低開銷,擴大市場,實現盈利,大概就這樣。這句話的本意是,想當老闆,銷售能力很重要。只是為了強調銷售能力的重要性而已,90%無從考證。
一個人的能力是多維的,尤其對老闆們而言,業務能力只是其一方面。要說重要,它不及管理能力重要。不可或缺不等於反次為主。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思維誤區,也是某些行業,比如企業培訓界慣用的套路。在案例分析或由果溯因的過程中,有意或無意的強調一些因素,忽視一些因素。
這個有意和無意跟你的當下關注、專業背景、思維層次等都有關係。當然也有些是套路,你比如,贏在執行,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命運,題中「90%以上的老闆都是做銷售出身」。
為什麼說這句話是套路呢,因為人的潛意識喜歡簡單的,相信絕對的。這句話本身就蘊含著幾個非常實用的銷售小技巧:簡單因果式+斷言型溝通+數據支持。大家細細體會。
首先要先拆解開這個問題,大概可以拆成三個維度:90%以上、老闆、做銷售出身。
90%以上,這個數據不知道來源是哪裡,是一部分人信口開河還是經過某些專業機構做了調研後得到的結論。如果只是不同人的「猜想」或者部分人盤點著自己身邊數十家企業或者百來家企業,然後得到的一個數據,並不具備太強的參考性。
老闆,在這個提問中的定義,據猜測應該是指企業創始人。那多大的企業規模才會放入討論中呢?如果不進一步明確這個範圍,那麼,小飯店的老闆也是老闆,大酒店的老闆也是老闆,小飯店的老闆很多是廚師自己。所以,建議縮小範圍,以明確提問要討論的對象。
做銷售出身,這個說法存在的問題就是,做銷售門檻太低,任何人都做過銷售,任何人其實也是銷售。有人說馬化騰、李彥宏,是IT型老闆,但是他們也在銷售,把公司做上市不就是最大的一次銷售行為嗎?非常認同有個評論中說的,做什麼崗位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某一項技能,與其說做銷售出身,還不如說具備了優秀銷售必備的溝通能力,企業必定是人組成,事情也是人去做,老闆更多的是通過溝通來讓特地的人去做成特定的事。
最後,也說說我自己的看法:想成為老闆的人,從來不會限制自己是什麼崗位出身,有的甚至做過無數個不同類型的崗位。而且想通過驗證「90%的老闆是銷售出身」這樣的偽命題去選擇做銷售,然後成為老闆,就大錯特錯了,你選了也頂多成為那10%,還不如做好當前自己的崗位工作,然後同時學習其他老闆所要具備的綜合能力。
可是我身邊公司的老闆,確實都是銷售出身的!
雖然說古人不曾欺我,但時古人說的話也不一定全對啊。比如以前打仗是靠武功,謀略和士兵數量。現在呢一個氫彈下去就ko了。9成的老闆是銷售出身的,這句話在哪個時代是正確的,但時放到現在就不正確了。現在變化這麼快,也沒見多少老闆是銷售出身的。
以古為鏡
感謝邀請,我是光晶哥,其實無論你想在任何行業做好,都一定離不開談判能力或者公關技巧,這需要很多的經驗和閱歷,而銷售人員拼殺在一線,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市場,更熟悉怎麼和人打交道的,能夠一直保持學習的銷售,能夠在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後擁有這些關鍵的素質,這才是他們優秀的原因。有了這樣的素質,就算是不熟的客戶,也會因為他們的個人魅力而樂意合作。而成為領導人後,這些關鍵素質更是不可或缺的。
什麼是老闆,老闆就是要賺錢養活公司。無論什麼出身的老闆,都得去考慮賺錢盈利。
商品時代,賺錢就是賺差價或賺服務的錢,你得去競爭,你得能找到方法打敗對手。銷售出身的,了解產品,了解市場,了解對手,還有一套很實際的操作方法,這種思維能讓他在企業經營中,始終保持市場優先,銷售驅動。
現在商業環境變化太快,新銷售方式的大通路大平台的基礎服務已經有人提供,老闆更多可能來自於產品、營銷、內容、新技術。
銷售和商業敏感是每個老闆都具備的能力,只是他們未必還是銷售出身。銷售的重要性是在下降的。
這個是比較常見的情況50%到70%的老闆都是銷售出身,特別是之前的那個年代,尋思琢磨著找些東西來賣,然後賺差價,賺錢的同時買下門店,汽車擴大生意,但是這裡就會有劃分有的成為了企業、有的是公司,也有還是門店的小老闆;其次20%左右的老闆是做技術出身,在看到銷售上的不足,對國外產品進行國產化,再創業;進入2000年,老闆的概念開始模糊,各種小生意、淘寶網店流行,甚至到2010年眾籌模式等等,志同道合的人利用專業能力創業已經掀起了新的時代篇章~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想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往前沖!」這句話
※色哥總結:十大說話技巧(下)
※銷售的精髓是什麼?
※《菜鳥銷售寶典--銷售的入門指導》任易著 | 免費下載
※《銷售員直通車》教材目錄
TAG: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