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做過留守兒童嗎?後來你成了什麼樣的人?作為曾經的留守兒童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先說說我自己,小學3年級之前都是留守兒童。後來父母覺得實在不忍心把我接到城裡讀書生活。長大後發現那些小時候一起做留守兒童的夥伴大多數都讀不下書,早熟,很早就出去廠里打工,很早就結婚生小孩。還有一些參與打架鬥毆吸毒而去坐牢的等.作為曾經的留守兒童,小時候最渴望的便是被人家欺負哭了的時候能有一個懷抱,記憶最深刻的是每次父母回來又離開時的悲痛欲絕……


我是留守兒童,用了20年才擺脫「父母不在、過早凋謝」的宿命

2016-02-16 乖乖俠 乖乖糗事

摘要: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還要求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

政策出台,自然是好事,好經還得有僧念。留守兒童的真實人生是如何呢?乖乖俠站在時代大漩渦中,以留守兒童的親身經歷,講述了用20年才擺脫「父母不在、過早凋謝」的悲情宿命,字字是淚,句句是情。

一、「野百合「讀書生涯之「步步驚心」

翻看植物志,可以找到一種叫做「野百合」的植物,它生山坡、灌木林下、路邊、溪旁或石縫中,生長較分散;習性上,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乾旱,怕炎熱,怕澇……從某種隱喻來說,用野百合比喻留守兒童最好不過。留守兒童猶如野百合一樣,散落在鄉間。

孩子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本來應該在溫室里茁壯成長,然而在中國,更多的花朵就宛若野百合一樣,只能在室外任憑風吹雨打,自由地生長,或者換一種說法,那就是自生自滅。

最近一兩年,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貴州畢節四位兒童自殺,又是畢節,又是留守兒童。在湖南,12歲女童毒殺兩位小朋友。在甘肅,8歲兒童刀殺4歲兒童……孩子的命運就像風中的燭火,隨時可以熄滅於高歌猛進的現代化轉型中,令人扼腕痛惜。

誠然,以上三起事件的施害者和受害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留守兒童。只有經歷,才會深切的體會,作為曾經的一名留守兒童,千絲萬縷的情感一時無法言表,屈指一數,我用了20年才擺脫「父母不在、過早凋謝」的悲情宿命,談何容易?

2013年全國婦聯發布的《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6000萬,城鄉流動兒童規模達3581萬。當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69億人。

我80年代初出生於粵西農村,當地經濟欠發達,在當時來說,根本上沒什麼發展,當地人除了養蠶、種田之外,幾乎沒有什麼額外的收入,總體來說,每家每戶都是一窮二白。當然,自己的家境不算太好,1994年,我大約10歲左右,為了生計,父母決定背井離鄉,到珠三角的工地打工,當時還有在世的爺爺,以及留下了我與弟妹。

生活情況基本一成不變:孩子都交給了祖輩帶養,一年到頭,父母幾乎只能在春節回來一次(有時父親暑假期間回來給我們交學費一次,母親則只能一年見一次)。由於通訊不發達,沒有電話,一年到頭只有幾封信維繫,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十幾年,直到我考上大學,我才結束了「留守兒童」、「留守少年」的身份。

留守兒童的讀書生涯可謂步步驚心,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習成績開始下滑,但語文這科還能暫時保持微弱的優勢,數學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是沒有人輔導,小學無法順利進入鎮里的初中,花了所謂的「代培費」(學校為了創收,招了一大批這樣的「代培生」),而不至於被最爛的學校撿走,被最爛的學校撿走的同伴,現在早已結婚生子,他們的孩子正在重複著留守兒童的宿命。

我幸運的是成了代培生,初一才開始學習英語,跟不上,各種課程繁多,老師的應試教育,根本學不到什麼東西,學習非常吃力,有點力不從心,但這些學習上的困難,遠在外地的父母自然是不知道的,也沒不知道對誰說。

此外,初中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但是吃不飽,更沒什麼錢可以加餐,父母給不了足夠的生活費,所以飢餓還是伴隨著初中的記憶,從吃完早餐到11點最後一節課,我都是想著如何趕緊跑去飯堂狂吃一頓。

每個星期回家一趟,自己的爺爺在家裡,如果父母給不了多少錢爺爺,他也無法給我多少生活費,經濟拮据讓留守兒童過早了飽嘗了成長的艱辛。父母負責給錢,學習和生活幾乎一概不問,學習如何,在學校相處好不好,跟老師的關係如何,學到什麼東西,日常的溝通和交流幾乎等於零。

上海師範大學近日調查發現,由於通訊發展了,目前「留守兒童」跟父母主要通過電話溝通,但有38%的孩子每月跟父母講電話的次數不到1次。

二、「野百合也有春天」只是一廂情願

不得不說,童年的成長,對父母的印象與感情幾乎是一片空白,記憶斷層,每次夢裡,總是父母在是十歲前打罵的情景,沒有別的溫馨夢境,醒來還是淚水。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家庭無法團聚,感情日漸淡薄,心理問題頻仍,這樣的童年生活,幾乎沒有幸福可言。

作為小孩子,關心的是細節,微小的事情總會成為一生抹不去的記憶。在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曆程,沒有多少可以自豪的地方。在農村,當營養需要補充,當感冒生病需要看醫生,當作業需要輔導,當情感需要慰藉,當思想上需要溝通……這一切對於城裡的孩子,好像不算什麼,因為父母生活在身邊;然而對於留守兒童,要實現這一切都是非常奢侈。人生在世,留守兒童得不到照料,會落下病根的,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

比如說,如果心理得不到輔導,情緒得不到宣洩,情感得不到填注,留守兒童的心理病往往很容易形成,比如孤僻、不合群、暴躁、敏感、自閉、自卑和悲觀等負面心理障礙吞噬了積極的心態,並且會伴隨一生,或多或少會成為成長的絆腳石,影響到成年。嚴重的是,往往會走上犯罪的道路,當然這個幾率很小,但是目前進入監獄的罪犯有多少不是留守兒童,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得不到愛,也不懂愛,如何給別人愛?

通常來說,留守兒童被認為是父母拋棄的,心理總是沒有歸屬感,失去了根本,他們往往認為生活毫無意思,有父母也像沒父母一樣,在這個世界上孤獨來往,甚至放縱自我,產生強烈的人生虛無感,而這一切成為留守兒童的陰影,難怪很多留守兒童很不幸擁有了不堪回首的童年,不僅自我傷害,而且容易傷害別人。

此外,缺乏必要的教養和教育,天性隨然,在成長的道路上根本沒有人指導,所走的彎路一環接著一環,險象環生,如果教育不好,如果學習成績趕不上,學習拉下後,後果更糟糕。

可以設想,人生之路千萬條,但是對於留守兒童來說,其父母掌握的資源本來就非常匱乏,可資的力量幾乎沒有,在現實的中國,讀書是最不壞的道路,唯有這條道路才是稍微正確的上升途徑,如果這條途徑沒利用教育的機會打通,階層便無法自由躍升,幾乎重複著父母的命運,代際貧窮相承,大多數的日子不算好過,留守兒童的路子註定是坎坷不堪的,不得不說,留守兒童只有過去艱難的記憶,看不到未來曙光的照耀。

毫不誇張地說,留守兒童就像野百合一樣,獨自野蠻而且卑微地生長著,沒有花樣年華,只有孤獨和絕望;沒有浪漫與詩意,只有自卑與沉默;沒有快樂與寄託,只有失落與惆悵。從這個角度來看,野百合也有春天只是一廂情願。

對我來說,能夠在重重障礙中殺出一條血路,是堅持閱讀,有寫作的興趣愛好;在個性上,堅持獨立、善良和正直的秉性,直到現在,也是寶貴的人生財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險阻,成為我跨越所有障礙物的法寶。

1999年中考,我還差40多分才進入重點一中,後來考入了二流的高中,學習成績排在前面,但是跟重點高中來說,成績水平應該還是在中游,唯一的想法就是拚命學習考上大學。但是沒有人指導,也沒有人可以交流,前途如何,靠著的是自己極大的意志力去奮鬥,留守兒童有的優點就是獨立和堅強,用在學習上更是勇往直前,碰到石頭也不後悔,坎坷的讀書路,高考也不順利,夢醒夢破,後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才踏入大學的校門,已經遲到了2年。

可是,年邁的爺爺等不到我考上大學就駕鶴西歸了,這是他的遺憾,也是作為一位留守兒童人生最成功的轉折點,卻無法與最親近的人分享,這也成為我人生當中最深深的遺憾,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大的內疚。

三、不能打敗你的東西只會讓你更強大

2004年順利進入了大城市的一所本科高校,父母也開始轉到自己的城市打工,聚首的機會逐漸多起來,由於英語基礎不好,個性特立獨行,後來才勉強畢了業,在沒有任何可以資助的力量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努力,排除萬難,如今早已成家立業,在競爭激烈的大城市裡扎穩了腳跟。

但是我始終不敢鬆懈,沒有任何的資源和背景作為靠山,我知道人生沒有後悔葯可言,失敗翻身的代價非常昂貴,於是唯有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努力,自我排毒,革除留守兒童的毒素,希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努力正在路上,也正在朝著自己遠大目標而邁進。事到如今,不敢說大業已成,總算擺脫了留守兒童的宿命,找到自己的使命和出路,所有的夢想走在路上。這個歷程,我足足花了20年,而不是為了與城裡的孩子喝一杯咖啡。

人們常言,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從某種程度來說,在現在的教育環境來看,留守兒童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這是不用爭辯的事實。但是,留守兒童就必須接受宿命嗎?不!我的看法是,如果有起跑線這回事,那麼人生處處有起跑線;此外以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創造一條起跑線,贏在優勢上;最不濟的就是,如果跑不過別人,自信地說一聲哥不玩了,那就換一條跑道,所以不用悲觀。

總的來說,留守兒童要想創出自己的天地,從個人的經歷來說,需要付出的肯定是非常巨大的成本,諸如生活,學習、就業、戀愛、婚姻、立業等方面,面對陷阱的非常多,足夠讓留守兒童甚至「留守成年」付出更多的沉沒成本和人生代價,不可不警惕。

假如時間可以倒流,我一定請求父母不要拋下自己的孩子去謀生;我不會執著於我要嚮往的學校和專業,會順其自然,聽從老師的意見,這樣會少走很多彎路。在這樣關鍵的人生岔口,父母也給不了任何專業意見……

留守兒童可悲可嘆的是,當人生面臨著最重要的抉擇,父母不在你身邊,更給不了意見。可想而知,當心理問題日益凸顯,誰能幫一把?如果在人生歧途上,誰能幫一把?

在我的故鄉里,已經有無數留守兒童的悲劇,現在最被人們談論的是,多數留守女孩子過早輟學,打工,出嫁外地,生了孩子,離婚,現在又回到了原點,人生卡在了關節點,宿命繼續繫上,難以破除……孩子生下來,不僅要養,還得育,孩子不是父母故事的前傳,更不是父母的續集,所以養育不到位,父母有責任。

四、發展經濟助「野百合」夢想騰飛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還要求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

我的看法是,法規雖好,恐怕成為空文。經書雖好,還得有僧侶來念。

留守兒童不是祖國的傷疤,如果不解決,恐怕成為社會問題。只從順應社會潮流,往細節來說,核心還是經濟發展。

現在「互聯網+農業」、「互聯網+農村」,紅紅火火的,故鄉並非在淪陷,而是在恢復了活力,農村電商蓬勃發展,讓更多人紮根農村,不用背井離鄉外出就業,同時吸引優秀人才回鄉創業。對農民消費者來說是「網貨下鄉」,對城市消費者來說是「農產品進城」。互聯網是技術工具,帶來了社會的變革,期待這個工具也能改變農村的困境,改變留守兒童的生存困境。

其次,農村城鎮化發展。城鎮化,很多人理解為蓋樓,其實更多的是產業的城鎮化,以及人的城鎮化。城市化過程帶動廣大農村的發展,比如拉動旅遊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發展,有利於改善地區產業結構。農村城鎮化能夠創造出比較多的就業機會,大量吸收農村剩餘人口,有利於縮小城鄉經濟發展差距,發展當地經濟,就近就業。於是,務工人員不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身邊,伴隨孩子成長,這樣既方便解決了生計也解決了孩子的生活和讀書問題。

最後,家庭、社會和政府的合力。第一,是政府牽引力的作用,拉動地區發展經濟,當地經濟發展一旦發展,崗位自然增多,農村和城鎮可以留住從業人員,其子女的生活便可以照顧得到;

第二,政府對於農村政策的傾斜與照顧,完善教師和兒童的保障體制,發展優質的教育資源,如提高鄉村教育師資待遇,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有利於留住人才,為農村的基礎教育提供動力;

第三,社會上關愛兒童公益力量的注入,專業化發展,健康孩子的身心發育,完善人格成長;第四,政府在消除人為壁壘,比如遷移、求學、社保、醫保等制度上的障礙,增加農村福利待遇,減少家庭成本開支,這樣才會讓農村獨立自主地發展與騰飛。

留守兒童問題,其實就是社會發展中的問題,並非小修小補便可以一步到位地解決,未來的願景首先要畫在藍圖裡,發展當地的實業與經濟,惠及到農村的留守兒童身上,彌補一代的傷痕,別讓野百合也有春天只是一廂情願。


我算半個留守兒童吧,從小學三年級起每年都需要獨自一人在家兩個月生活,對我的影響就是自卑,留守期間父母給我留了一些錢但是沒人照顧我,雖然委託了親戚,但是都是父親的兄弟姐妹,說實話那感覺就是寄人籬下,所以我現在對什麼親戚概念還很淡漠,或者說冷漠。三年級時候寄宿在姑姑家,因為覺得比人家窮所以很自卑而且格外倔強,一個人對你好不好自己的感覺最清楚,所以我特別討厭寄人籬下的感覺,而且特別想父母,那時候沒有手機,呼機都是奢侈品,所以每次想父母的時候我都跑到旁邊玉米地里抹眼淚,滑稽的是那時候的我就知道把頭昂起來讓眼淚不掉下來,一方面是倔強一方面是哭過眼睛是紅的回去怕給父母丟臉。然後在四年級時候我就偷溜回家,當然所謂的親戚也沒人管你,回家後,什麼都要靠自己,幾間土房子里就你自己,吃飯一個月就給了100多塊錢,在外面買著吃的不夠,就買菜自己做,記得有一次粉條沒煮熟就急著吃,結果消化不了胃疼了三天,吃還不是最大難題,窮人的孩子有種特有的倔和適應力,最難熬的是想父母和害怕,想父母唯一發泄方法就是哭,怎麼哭,躲在牆角哭,趴在杯子里哭,其實也沒人聽見但是就是不願意讓人知道,然後就是害怕,晚上一個人睡,那時候小孩可不比現在膽大,看個殭屍片都嚇的不敢上廁所,晚上睡覺害怕就把頭蒙到被子里,大夏天唔得全身濕透,是在憋不住了扯開被子猛吸兩口氣,然後循環幾次就憤怒了,任何一種情緒到了極限都會變成憤怒,然後睡覺就會把菜刀放枕頭底下,也不憋氣了,從小就有了一種同歸於盡的勇氣。想父母和害怕是我童年最大感受,我一直覺得我童年沒什麼快樂,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在家沒父母照顧,就是覺得一直在壓抑自己,想要的不敢說,想做的不敢行動,始終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些經歷好處是我比同齡人更要強壞處是人際溝通能力弱,尤其是經歷了兩次失敗的單相思之後,感情對我來說似乎是件極其奢侈的事。留守兒童,公眾注意到到的往往是惡劣的生存環境,但是依我看,惡劣的生存環境其實是一種財富,窮人的孩子經過生活的磨練可能在人生中後段路程上走的更穩,而留守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心理層面的,童年的生活會給人這一生留下難以消除的陰影,但這個問題不是幾個志願者一些公益組織就能解決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對於孩子來說你對他再好也只是叔叔阿姨,父母對他再不好還是父母,這就是血緣,公眾不能過分苛責留守兒童父母,你了解過他們的生活才知道什麼叫無奈,留守問題短期內基本不可調和,這兩年建築業萎縮,好像得到了部分緩解,對大人來說外面沒活干在家裡呆著愁,對孩子來說要是父母永遠不出去就好了,被老爹罵吃老媽做的熱飯就是幸福,可能有小時候的記憶所以我現在格外在乎以後自己孩子能不能和我生活在一起的問題,所以我擇業買房都是以這個標準為出發點,可以過的差一點但是一家人要在一起才叫家,老外理解不了,漢族對家的迷戀超過任何一個民族,我們過的沒尊嚴壓抑是為了家庭而不是自己,因為有家才有快樂幸福。


利益相關,留守兒童,7歲到現在24歲。

老家中部地區四線農村,5歲父親外出打工,7歲母親外出打工。直到現在24歲,每年臘月27到正月初六,父母回家過年,有交集。

父母親提供學費和在校生活費。其餘無。放假不在學校的時候在姑姑家奶奶家吃住。姑姑教會我女孩的教養。

人生歷程

小學畢業,全校第一考入初中。

初一遇見同班同學的男友。

初中畢業,全校第一考入省重點高中。

男友也考入該校,隔壁班。

高中畢業,考入西北某985。

男友同校,隔壁班。

大學畢業,保送研究生。

男友回中部省會讀研。異地戀開始。

研究生畢業,我深圳某通信公司,年薪20萬。男友深圳某金融公司,年薪20萬。

未來,才剛剛開始。


因為計劃生育,我從三個月起就成為游擊隊中的一員。此後是各種「流浪」生涯,在親戚家流浪。最後流到外婆家,在外公外婆家長大。很小的時候還有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一起玩,後來舅舅們把表弟表妹都接到鎮上去了。表哥表姐們都去鎮上上學了,我就一個人玩。往往醒來看見門從外鎖著,自己從木製的門檻下爬出去。PS:泥土地板,門檻下被雞、狗、還有我們這些小猴子扒拉出了一個洞。我好努力了才鑽出去。現在回去看,那個洞還在,卻很驚訝,當初是怎麼爬出去的。

一直沒有回家上學,一二年級在外婆家的小學校讀,三年級之後寄居在舅舅家上學,中學之後都是寄宿,只周末才回家,越長大,回家的時間越少。小時候,每次回家,看著爸爸媽媽哥哥妹妹們的親密默契,只感到有一種強烈的被排斥感。然後在舅舅家,舅媽對錶弟表妹們偏愛有加,對自己是各種使喚,只感到寄居的痛苦。中學是我的黃金時代,然而我卻開始叛逆了。與父母親爭執越來越多。不過我是好孩子,我愛閱讀,很多時候的爭執都是為自己爭取一些權利。例如:媽媽偏愛妹妹和哥哥,與舅媽一樣,有什麼家務都會讓我去做。而我覺得我的時間不能全花費在家務上,我也要玩耍,也要學習。我就抗爭。結果是母親讓步,舅媽讓步。舅媽開始讓表妹與我一起分擔家務,表弟當然是享有少爺待遇的特權。媽媽也開始讓妹妹與我一起勞動。有時候我還會監督她,如果哥哥在家,她也必須給哥哥分配任務,因為哥哥比我們大很多。所以哥哥特別討厭我,經常與我打架吵架。...........................

唉,說多了都是淚。整個中學階段都因此而抑鬱。好不容易擺脫了那個缺愛的陰影。去年無意識地寫了一本幻想小說《星際冒險系列之菠蘿星球》,故事講的是一個來自宇宙中原始星球的女孩子為尋找雙親在各個星球上漫遊、探險的系列故事。寫完之後發現沒地方可投,只好發在豆瓣、發在榕樹下。也許文筆青澀,不過卻是寫入了許多從前的心理軌跡。如今回想起來,原來這竟然為我們這種留守兒童而寫的一部幻想小說....


讓我難忘

討厭小學的時候老師總是讓寫《我的爸爸》《我的媽媽》之類的作文

又或者母親節父親節的時候讓回家給爸爸媽媽洗腳,第二天在班級里問大家有沒有都做到

又或者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總是強調讓爸爸媽媽來開家長會不要讓亂七八糟的家長來

都是小事,但那個時候的我,都是莫名脆弱的。


小學7-12歲間媽媽出去打工了,具體是珠江,上海,澳門,她也是一個停不下來的人,(她非常鼓勵我外出,去同學家,去旅遊,甚至去外地讀書,後來我大學去了浙江)爸爸早出晚歸,家裡就我跟爺爺奶奶了,我跟爸媽房間在二樓,一般我就是在二樓做作業看電視,就是一個人的小天地,記得特別是寒暑假特無聊,小夥伴都會來我家二樓,床單衣服媽媽剩的化妝品我們全部利用起來過家家,沒有小夥伴了,只能看電視,看書,還會想念,知道有媽媽,就是覺得模糊了,拿著口紅在鏡子上寫媽媽,獃獃的,這就是孤單吧。

沒有媽媽頭髮衣服都是自己來操控,現在眉毛以上的碎劉海小時候我已經自行實驗過了(囧)頭頂的衝天馬尾還被爸爸誇過,現在心靈手巧,深得閨蜜們喜愛。記得當時小女生流行穿帶子系脖子上的內衣,我也是跟我爸爸解釋了半天它的功能樣式才讓他幫我買到的,這真是極大的不方便!

白天我一個人在家,奶奶出門就把我鎖在家裡,大鐵門,高圍牆,我每次下樓想出門,啊!又被鎖了!諾大的房子就我一個人了!嚎哭啊!經過門口的大人們時常會調侃我幾句!一個人被鎖家裡還看了周星馳的《還魂夜》…嚇得我啊!電視不敢關!跐溜跑到大門啊,蹲那兒等家人回來,小小一坨啊,那個地方沒拆的話應該還是暖暖的吧。後來習慣了,大門口小角落成了連接內外的避風港,那個地方的牆磚上被我用塗改液寫了謎語,句子,還畫了些畫。

又被鎖住了,小夥伴來找我玩,我特想出去,我頭嘗試從門上半部的卡出去,結果失敗了,當時腦子一熱,我決定翻牆,拿著家裡的東西墊起來,拿一根細繩子系腰上,一端系旁邊一根柱子啥的上面,我腳一翻就直接到牆外面了,手幸虧抓住了牆沿,那根繩子太短了,直接綳成直線,把我勒的,掉不下去,又爬不上去,想想也醉,別人上弔掛脖子,我差點攔腰沒了,好死不死,我系的死結,趕過來的小夥伴解了好久沒解開,求生本能賜予我無法想像的力量堅持用雙手扣住了牆沿,後來繩子是從柱子那端鬆開的,我bang就掉地上了,當時腳骨感覺一折,但還是先去解了腰上的繩子,深深舒了一口氣~excuse me這時候需要繫繩本人解嗎?!!坐外面緩了一下,義無反顧的一瘸一拐咧著嘴跟小夥伴去玩了,情景就像《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躲避黑社會去找洋一從窗戶跳下提著行李包一瘸一拐就著輕快的bgm身邊環繞著我五彩的蝴蝶幸福的奔跑樣。到現在想想我奶奶,在這個方面我都有種極度惶恐憤怒情緒。

後來媽媽回來了,放學回家看見這個切菜的女人我有些不知所措,在奶奶提醒下輕聲叫了聲媽媽。現在跟媽媽逛街都是各走各的,她會抱怨我不親近她,她挽住我我還是覺得怪怪的,她說她羨慕隔壁的小林跟母親手挽手有說有笑親密的樣子,我想說,我也羨慕小林~

後來學了教育,埃里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闡述兒童的人格發展是逐漸形成過程,各個階段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發展,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在學齡期(6、7~12歲)階段缺失父母的陪伴,這個階段勤奮感對自卑感,兒童所獲得的成就動機從教師和父母長輩處得到認可和讚許而來,反之,易形成自卑感。我缺乏父母的指導鼓勵,學習動機等都不足,還伴隨著隱隱的自卑感,挺不好受的。

在此順便整理了其他階段理論供各位父母參考:嬰兒期(0~1.5歲)基本的信任感和基本的不信任感,父母或照料者多給予嬰兒良好照顧和愛撫,這是形成健康個性品質的基礎。兒童早期(1.5~3歲)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感,父母鼓勵幼兒獨立探索願望,不要過分保護和過分批評指責。學前期(3~6、7歲)主動感對內疚感,父母培養幼兒主動感,鼓勵創造,不應嘲笑和指責。學齡期(上述)。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培養自我同一性,體驗忠誠,自我形象的組織。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感對孤獨感,發展親密感,體驗愛情,避免孤獨感(單身狗握爪)避免變得冷漠,這是很重要的啊!成年中期(25~50)繁殖感對停滯感,關心指導下一代,獲得繁殖感。成年晚期(50歲至死亡)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自我調整獲得智慧品質,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各種理論都是在強調幼兒在成長初期與父母建立親密感的重要性,對於以後……

等等…先吃個飯再更,手機碼字,頭暈


誒看到water答了這題我也來強答

做了大概一個學期的留守兒童吧,小學三年級下學期,老爸外地工作,老媽外地培訓,所以轉學到了爺爺奶奶家旁邊的一所小學,爺爺奶奶都忙,所以每天中午回家干啃一包速食麵(因為年齡太小了不會煮),下午出門買一支一塊五的甜筒吃然後去上學,晚上在被窩裡看書,導致近視加重很多。偶爾姑姑會把我帶到她家,給哥哥和我做熗鍋面吃,那時候覺得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哎不說了,再說都要哭了……

後來成了什麼樣的人呢?一個普通大學生……

印象最最深刻的是有一天中午不想吃速食麵,決定去廚房自己弄點吃的,想學外婆做煎餅似的煎一個餅。首先需要一些麵粉,然後我找到了一袋麵粉,發現裡面長滿了蟲子(蟲子與麵粉的比例差不多一比一吧),然後我就用篩子篩啊篩啊,想把蟲子篩完之後做煎餅。還好篩到一半奶奶回來了,及時阻止了我的自殺行為。


我是留守兒童,我從9歲到12歲,我爸媽只有小半年時間在家,從12歲到18歲爸媽一年都不在家。現在27歲了,我竟然長大成人了,而且乍一看沒啥缺陷,也是不容易啊。父母因為生活壓力,只能出去打工,這個沒法責怪,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坑。

爸媽不在家的時候都是跟爺爺奶奶的,他們不識字,只能管我吃喝,基本上放養。這裡面有笑點,有辛酸,都是生活。說一些目前還有印象的吧,

1、開始的時候跟爺爺奶奶住草房(土牆草頂),這個就很多人都難以想像吧。晚上跟我爺爺睡,就住在牛屋旁邊,冬天就用那種玻璃瓶裝開水捂腳,開始燙的很,後面又冷的很;

2、草屋的屋頂每年需要插草、修補,黃鱔池子要經常放些大貝殼給黃鱔吃(我們那叫外螺),經常從池子這邊跳到那邊,都是兒時的回憶。雖然窮,但是那時候農村都窮,沒啥特別的感覺;

3、後面稍微大了一點不願意跟爺爺奶奶睡了,估計也就在11歲左右,然後每天吃完晚飯,就需要爬上一個崗頭,回自己家睡。那個天黑啊,其實是蠻怕的(農村的墳就是到處埋),但也沒啥辦法。而且家裡房子又多,樓上樓下六七間,稍微有點異響嚇半死,只能蒙在被子里或者開一夜的燈;

4、上初中的時候該叛逆的時候,爸媽不在家,也沒人管,所以也不用叛逆了。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放學回家,到家看看門鎖著,空蕩蕩的,就默默的去爺爺奶奶家吃飯;

5、剛開始的時候手機還沒有普及,爸媽在溫州打工,他們打電話都是打到鎮上雜貨鋪,說什麼時候再來電話,然後我和爺爺就去等,然後聊兩句,那個時候我竟然還寫過信,短短十幾年這變化啊(但是我們那竟然還沒有電話線···);

6、那時候沒人看著寫作業,基本平時作業就是趴在電視前寫,暑假作業基本不寫,開學了要麼是抄別人的,要麼就是偷偷的撕掉幾頁;

7、我爸媽在溫州的那幾年,過年是不回來的,所以那時候過年也沒啥期待的。後來去南京打工的時候,他們會回來過年,但我是又期待又擔憂,擔憂爺爺奶奶說我不乖、不聽話的事,六安叫「上水」,哈哈;

8、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年紀又偏大,很多事情遇到了 對於當時的我是沒有辦法解決,有時候也是想不明白的。沒有依靠,家裡又是一個,沒人傾訴。很小的時候就需要明白只能靠自己,行也得行,不行有時候也得自己上。這可能是很多留守兒童偏早熟的原因;

9、孤獨可能是留守兒童最大的體會,敏感可能又是孤獨環境造成的一種性格缺陷,我那時候可能稍微好點,村莊小朋友多,大伯家還有兩個堂姐,平時玩樂還能打發很多時間。但是一個人回家後,那種孤獨無助就顯的那麼強烈;

10、有時候父母可能會處於愧疚,做一些不切實際的許諾,後來又因為條件實現不了,久而久之我就習慣了,也不再相信他們的瞎承諾了。當留守兒童久了,後來跟父母相處的時候就會顯得特別不自然,好像不是家人一樣,我對象就是這麼評價我和我父母的相處方式;

11、這些雖然絮絮叨叨,但純是一個過來人最真實的感受。暫時我只能做的是讓我以後的孩子不成為留守兒童,我在想經常不回家、對孩子關注少的家長而言,孩子雖然不在農村是不是也是留守?生活大不易,向好。

說了這些有什麼用呢?我也不知道,算對以前的回憶,也是為這個群體發出一點點小小的聲音,希望更多的他人關注,和這個群體的自我反思。

原文鏈接:你是留守兒童么? - 躍農門


我以前是個留守兒童,

現在成了留守青年。


推薦閱讀:

流動兒童與留守兒童有什麼關係?
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即不是由父母撫養大)的人會缺乏某些某些方面的性格嗎?
留守兒童有沒有典型的性格缺失?
學齡前小孩「偷」拿東西,該怎麼教育呢?
怎麼切實解決留守兒童之殤?

TAG:留守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