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深海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更豐富?
最好科普一下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原理
個人猜測是為了適應環境的需要。
生物們把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存在自己的身體里。一坨脂肪裡面,為了抗氧化的穩定性,必須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飽和脂肪越多,這一坨脂肪越穩定,不容易發生氧化酸敗。如果飽和脂肪太少,脂肪酸即使在體內也很容易發生氧化,產生脂質過氧化物,從而可能破壞機體的其他結構,比如蛋白質和其他脂類。
不過呢,如果飽和脂肪含量太高,那這熔點就會變得特別高,而固體的脂肪真的不太方便分解利用哪。而且,要是血液里的脂肪和身體上的脂肪都凝結成固體了,那這還不搞出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羊水栓塞害死孕婦就是這個機制)來啊,分分鐘要命。
豬、牛、人這類恆溫動物體內溫度較高,所以體內的脂肪中飽和脂肪就算稍微多點兒也不會凝結,因此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稍微少點兒。不過,豬油牛油只要一低於它們的體溫,還是會凝固。去過菜市場或者吃過牛油火鍋的都懂吧-v-
沒有自己控溫機制的植物,體內溫度較低。要是飽和脂肪含量還像動物那麼高,可能會導致稍微冷點兒的時候脂肪就凝固成不方便在篩管運輸的固體了。這悲劇,大概能和看著銀行卡上有兩個多億的rmb卻一分錢都取不出來的悲傷有的一拼吧。所以,為了降低熔點,大部分植物們所含的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占的比例較恆溫動物的脂肪大。
與上面形成對比的是,棕櫚和椰子由於出產於溫度較高的熱帶,自己的體溫也就被環境強行三十幾度了,所以也沒必要保持太低的熔點,自然也就不用保持低飽和脂肪比例了。因此,它們的棕櫚油和椰子油,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的比例就偏高,更像恆溫的動物。我們也經常提醒大家,棕櫚油和椰子油不能當作日常我們習慣認為的健康的植物油來看待。
而深海魚由於處於高壓低溫的深海,脂肪也就更容易凝固了,所以它們有必要降低體脂肪熔點。這個時候,提高體脂肪的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吧。
樓上答主提到食物來源的脂肪酸構成,但我認為食物的脂肪酸比例對生物本身的脂肪儲備中的脂肪酸比例應該影響不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類自己:天天吃植物油,卻擁有動物的脂肪酸比例。所以,個人認為生物脂肪儲備的脂肪酸比例應該更多還是通過生物機體自己的調控來保持的,環境因素影響會有一些,但不會太大,不至於直接造成這樣大的差異的全部。
以上個人見解,歡迎生物專業的同志們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鑒於這並不是一篇我專業範圍內的有理有據的大長篇,我就匿了_(:3」∠)_看心情決定要不要認真考個據深海魚,通常指在海平面下600米—2700米的魚類,常見的深海魚有:帶魚、黃花魚、鱈魚、沙丁魚、鯊魚、鯨魚、三文魚、金槍魚、海鱸、秋刀魚、海鰻、鮁魚、黃花魚、鯧魚、鯪魚、鳳尾魚、馬面魚……等等。由於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在零下18攝氏度的保存狀態下並不會導致營養流失,鮮度和質量可以被很好的保留,相比淡水魚和近海魚,深海魚被當代工業污染的可能性會更低。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根本性的區別在於氫,碳鏈中缺少氫被稱為不飽和脂肪酸,碳鏈中不缺少氫稱為飽和脂肪酸。碳原子共有4個健,碳碳相連後還有兩個健各連接一個氫。如果這個氫被爭奪走,碳鏈中各空出一個健位,當這個空出的健相連時,就出現了兩個碳碳相連的現象,稱之為脂肪酸的雙鍵。凡是有雙鍵的脂肪酸,因為氫的丟失,被稱為不飽和脂肪酸。在生物體內,不飽和脂肪酸是由飽和脂肪酸經過脫氫反應合成的。ω-3 多不飽和脂肪酸,是由寒冷地區的水生浮游植物合成,以食此類植物為生的深海魚類(野鱈魚、鯡魚、 鮭魚等)的內臟中富含該類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還可以分為ω-3系列脂肪酸、ω-6系列脂肪酸和ω-9系列脂肪酸。油酸屬於ω-9系列脂肪酸。海產動物油、魚油中常含有C16—C24的單烯酸。
我從生態適應和神經發育角度說幾句,深海魚類需要更發達的神經,包括視覺,因為我們所說的魚油,是從魚眼提煉的哦,神經,包括視覺神經,需要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參與,DHA是視網膜的重要組成部分,約佔40~50%。信號運轉的時候也需要。自然深海魚就含有很多不飽和脂肪酸了。這個是進化的需求。
所以從育苗的角度,海水魚比淡水魚麻煩很多,海水魚苗需要補充大量的DHA,EPA,,,,,但是魚苗沒辦法直接吃魚肝油啊,我們需要找一個載體,載體一般是輪蟲,輪蟲有專用的不飽和脂肪添加劑,那個可比進口奶粉貴多了。
大一點就需要喂豐年蟲了,自然的,豐年蟲也有專用的不飽和脂肪添加劑。所以豐年蟲,不是啥太好的餌料,大家不要盲目迷信。
在自然海區,整個海區食物鏈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魚苗是吃橈足類的。橈足類吃微藻,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酸。
ps,人類也需要,所以媽媽懷孕的時候要補充不飽和脂肪酸,奶粉也要額外添加,不飽和脂肪酸對視神經和大腦發育非常重要。在中國不久之前,就是因為食物短缺,造成新生兒大量不飽和脂肪不足,導致非常多大腦發育有問題的人群出生,咳,但願以後不要再發生。終於被腰了一個想說兩句的問題。實際上我不是很清楚這個問題,但我其實非常好奇他的答案。不應該說深海魚,大洋魚類應該都普遍含有較高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大洋魚類是否普遍能自身合成各種多不飽和脂肪酸尤其dha。但是很多的海洋微藻含有很高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所以魚類的脂肪酸到底是不是來源於微藻通過食物鏈積累。
我來回答一個靠譜的吧。第一,並不是深海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一般廣告里說得是n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第二,廣告里說n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也是假的,具體可以到cnki搜搜相關論文。n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與是否深海魚關係不大,甚至與是否海魚關係也不大。第三,魚類n3不飽和脂肪酸也是來自於食物的攝入,最終源頭都在於海藻。
第四,一般深海魚是相對於近海魚而言,而不是指深度有多深。通常說的深海魚生活深度其實就幾十米以內,而且有不少是中上層魚類。
題主問為什麼深海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更豐富,根據比較對象不同可以分解為2個問題。
1.和淡水魚類相比。2.和海洋里的中上層魚類相比。3.和其他生物相比。但問這個問題之前,這個「更豐富」的結論其實並不一定準確,我們只能說與淡水魚相比,大部分深海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更豐富些。而與海洋中的其他中上層魚類相比,深海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是否更豐富,因為沒有去找資料,我也不確定這個結論,在此就不討論了(事實上,海洋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都比較豐富)。
針對1,和淡水魚相比,樓上很多同學都講了兩個假設,一是由於食物鏈的傳遞,二是適應環境。先說觀點,我比較傾向適應環境這個假設。
(1)食物鏈傳遞的說法——靠譜嗎?
對於食物鏈傳遞的說法,我的理解是這樣的:表面上由於藻類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所以魚類吃了會含有更多的不飽和脂肪酸,這個推論似乎是對的。但有人反推了,植物如大豆等含有那麼多不飽和脂肪酸,那人吃了人體內的不飽和脂肪酸怎麼沒見變多啊。這需要考慮人和魚的消化吸收方式是否相同。也就是從不飽和脂肪酸的來源和去處找原因。對人來說,人體內的脂肪酸來源有二:一是機體自身合成,二是食物供給。其中某些不飽和脂肪酸,機體不能合成,要靠食物供給,稱必需脂肪酸。主要指ω-3系列的α-亞麻酸,ω-6系列的亞油酸。也就是說有些(只是有些,其他的我不知)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即使人吃了含這類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也只是用於消化吸收,並不是原樣合成這類不飽和脂肪酸。
大家會弄混,是因為「吃什麼補什麼」這個說法,但這個說法只是在一定情況下是對的。食物吃進體內後,並不是直接參与功能,而是被消化(變成小分子),然後才是吸收(即變成所需物質,參與體內的各項生命活動)。弄清楚這個過程就知道上面的推論是有問題的。
上面說的是人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來源,但對於魚來說是不是如此,我沒有查過資料,暫不清楚。如果非要說的話,只能是個人愚見,這裡只提供一種查找資料的思路。順著這個你會知道這個假設對不對。
(2)適應環境的說法——適者生存?生物演化?
無論和淡水魚比較,還是和其他生物(那些基本是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比較,深海魚含不飽和脂肪酸更豐富,是因為深海高壓寒冷,而魚類又是變溫動物,無法保持體溫,脂肪容易凝固。但這裡也有一個問題,雖然鯨魚不是魚,是哺乳動物,那鯨魚體內的不飽和脂肪酸多嗎?不知道有沒有學者做過研究。好了,你可以看到,我說了這麼多,並沒有一個結論。事實上,要嚴謹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查找比較多的資料,有些甚至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如果只是想得到一個大致的結論,你可以參考這兩個假設,都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完全正確。
PS:我比較懶,沒查具體文獻,只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思路,歡迎指正。深海一般少光,溫度很低,飽和脂肪酸直鏈結構整齊,很容易固化,不飽和脂肪酸含雙鍵碳鏈,相對曲折,不宜形成規整固態結構,在同樣的溫度下會保持一定的靈活度。
1.跟食物關係不大,深海一般指200米水深以下,植物一般只存在200m真光層內(要光合作用嘛),所以深海魚類一般是次級消費者,就是他的食物為小魚小蝦浮遊動物,或者從海洋表面沉降下來的食物碎屑(有機碳),很少會是植物。2.認為主要是環境適應,深海的環境特點是水壓大,溫度低,不飽和脂肪相對於飽和脂肪融點低,就是說在溫度低的深海,不飽和脂肪更不容易結成塊,影響身體新陳代謝。另外,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鍵多,比較不穩定,比較容易被身體利用,你知道的,深海食物不是很多嘛 寶寶們要餓很久才有食物的,深海攝像裡面的深海魚們真的又笨游泳又慢又懶得動又大隻
因為深海魚生活的地方水壓很大 溫度很低 血脈要很通暢才行
題主所問問題說的深海,應該是指離陸地比較遠的海域,而不是水的深度吧。
列舉的這些魚類,多數並不是生活在200m以下海水中呢。海水魚較之淡水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他們的營養中對於不飽和脂肪酸的需求也比較高,我覺得從進化和環境適應兩個方面解釋比較合理。
1、海洋中浮游植物和浮遊動物都含有很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到高級一點的海洋魚類也含有相對多不飽和脂肪酸,這個應該都是常年自然選擇適應環境結果,具體怎麼會這樣,我不懂,也沒有去查過資料。
2、海洋魚類適應攝食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實物,長期以來形成適應,機體也在適應消化,利用這樣的食物組成,最後形成進化統一。
不是相關專業,說的有點白話,只是為了表達一下自己觀點。
深海溫度低,飽和脂肪酸容易凝固,而不飽和脂肪酸的熔點較低,在低溫下可以保持液體狀態,這樣就保持了細胞膜的流動性,這對於深海魚維持正常的生命代謝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深海水壓大,不飽和脂肪酸能加強細胞膜的流動性。
好像是深海魚類吃的很多藻類植物都含不飽和脂肪酸。。然後這些脂肪酸就在魚類體內累積了。。。。(??ω??) 。這只是一種看法。如有不對之處還請見諒。。(&>﹏
推薦閱讀:
※面對自私的質粒,細菌要如何反擊?
※排毒的時候身體發生了什麼?如果沒有發生什麼具體的生理作用,那排毒這一說法從何而來的?
※如果一個人體內的所有tRNA罷工了一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請問假如蜜蜂采了有毒的花,釀的蜜也會有毒嗎?
※溫度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是分子間激烈的碰撞,那麼開水把人燙傷就是因為水分子撞擊皮膚造成的後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