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戰略下西部地區會發展成沿海城市的水平嗎?
謝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國內陸地區的落後也是一個長期演化的結果。唐宋以降趨勢明顯,到了明清,南方和東部就已經比內陸發達很多了。帝國時代中國沒有相應的國力、科技水平和政策規劃來支撐大規模的內陸開發。所以,直到民國時代,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實業計劃》才初步涉及到內陸開發的問題、蔣介石政府的《邊疆建設決議案》、建立西北拓殖委員會、《西北建設實施計劃及進行程序》也才相繼提出一些開發內陸的方案,然後因為沒有實際控制全國,所以計劃沒有實際推動內陸地區發展。建國以後,對西北及內陸地區最大的兩次建設高潮:
1.50年代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其中有些大型項目分布在諸如 洛陽、西安、蘭州等內陸地區)
2.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區搞的「三線建設」。涉及13個省、自治區,屬於以戰備為指導思想,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這兩次建設真的是實打實地提高了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些地方几乎是一夜之間從前現代社會進入工業時代,當然隨著80年代鄧公上台後的經濟政策,大部分三線建設大國企已經衰落,但毫無疑問這兩次大建設高潮,讓中國工業基礎健全的同時,極大提升了內陸地區的工業水平。98年江朱政府提出了所謂的「西部大開發」,按照朱的邏輯就是,政府負責建設基礎設施,修建鐵公基,並不參與具體的微觀的企業建設和發展。或許是同時期中國沿海和東部地區發展更為迅速,西部和內陸地區的發展並不是那麼顯著的,至少我作為一個西北人沒有切身感受到,這個現象也產生在了胡溫政府提出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口號當中,事實情況是,東北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依然不見起色。個人感覺毛時代的內陸的兩次建設大潮比後來兩次號召來的更加有效,原因非常複雜,難以盡述,但有一個原因可以確定,計劃經濟身處的經濟環境和國家主導經濟的方式都不複雜,直接建立大型國有企業,比較容易立竿見影,而現在,中央政府面對的問題要比之前複雜,矛盾比從前多,提振一個地區的經濟和工業化水平,或許真的不是建設大型企業、建設鐵工基就可以實現的。
同理,一帶一路這種國家層面的大戰略,需要國家拿出相應的大資源來配合,實力和決心同樣不可或缺,對於一帶一路,可能最好不要把它理解成讓內陸地區變得跟沿海地區一樣發達的工具,而是將其視為新的機會、新的增長點來的較為實際。不會。
總體而言,地緣經濟學將會長久影響全球各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除非交通方式有了革命性的突破。當然,也會有其他輕資產類行業取得突破性發展,形成特殊發展局勢。比如重慶等城市近年來的發展就廣受矚目,甚至超越了大部分沿海城市。註:沿海城市太廣泛了,幾十個城市中發展水平不同,相互之間差距非常大,不能一概而論。
理論上來講,西部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鐵路可以輻射的範圍大大超過了港口的輻射範圍。
但是你懂的,官僚主義主導下的經濟發展,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還記得車臣和北高加索嗎?有些東西,只是笑話罷了!
不會,發達之所以發達,都是有原因的。
可以。高鐵技術的成熟使亞歐大陸連為一體成為可能,一帶一路順利實施的話,陸權必然崛起,海權會遭到一定程度削弱。同理,以往單方面依靠沿海優勢的發展城市相較於中西部城市發展放緩。
視野放大到千年來看,中部必然超越沿海,西安就是核心的核心,這不是政策,而是像當年深圳和上海一樣的歷史發展機遇。恰好遇到歐美國家反全球化浪潮,中國扛起全球化大旗,帶領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走向全球化的下一時代。
在美國人眼中,第三世界國家他們默認永遠是第三世界國家,不可能翻身。他們不知道合作共贏是什麼,只知道戰爭和政權更迭,不得不多,這樣的想法還是太幼稚。不戰而屈人之兵,乃為上冊。
可以看到,通過一帶一路的順利進行,人類意識也會得到提升。
不會… 內部看:目前看內陸地區只有成本優勢,城市發展條件不充分。我國特有的資源調配手段之:產業階梯轉移已經被證偽(給錢 給資源 給政策沒用,國家也就沒什麼好給的了)。外部看: 一路一帶更多是國際走廊上的戰略佈局合作,和國內城市關聯度不大。
市場力量比政策強大。更何況地理位置好的地方本來政策就好。
畢竟,不是每個城市都是北京只能說有可能,但是道路會很曲折漫長
城市發展都有一定的規律,交通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一帶一路只是增加了西部城市了對外的聯繫,還要克服很多困難,與東部沿海還存在著差距。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推薦閱讀:
※誠邀建築設計前輩回答,建築行業的未來的走勢到底如何?
※這次「錢荒」影響的究竟是中小型銀行還是大中型銀行?
※十年後,北上廣戶口將一文不值
※2016年各地區人均GDP
※造就了百億富翁的現金貸,背後的水到底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