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融合」規劃方式的優缺點是什麼?化工港口適合「港城融合」嗎?需要哪些特殊規劃來保障居民安全?

天津「港城融合」下的重化工隱憂

天津港欲建北方最大石化產品集散地

在城市規劃中,是否有「港城一體化」這樣的規劃方案?進行「港城融合」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個問題,中國人口密度太大了嗎?中國整體的人口密度並不大,但是畫下胡煥庸線(愛輝-騰衝線)以後,問題就來了。如圖:

然後城市建設指標,根據《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

可能因為前幾年的大量建設,這個指標最起碼在我所在的城市做總規是很緊的。說實話也確實沒多少地給你用。不是你們所想 哪兒哪兒都能建設。耕地紅線要守,生態綠地不能破壞,國家政策也是集約用地。

再看愛輝騰衝線東南,340多萬平方公里生存著十多億人口。都知道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家37.8萬平方公里生存著1.27億。差不了多少對么?

第二個問題,港口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可以寫很長的論文,就不再贅述。塘沽,是典型的依託海港所發展的地區。其實這個問題非常非常簡單,有海港,就有物流、加工等產業,有海港產業就需要有人,有人就會居住,然後就有商業及配套。在港口工作,你把城市放在離港口超遠的地方,人上班開個幾十公里車?

第三個問題,居民區與化工港口融合,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因為規劃不會這麼做。港城融合是在一個更大尺度上來說,比如天津市,港城融合這沒錯,但就地區而言,港口區和居住區顯然是要分開的,所謂功能分區,融合併不是混雜。

~~~~~~~~~~~~~~~~~~~~~~~~~~~~~~~~~~~~~~~~~~~~~~~~~~~~~~~~~~~~~~~~~~~~~

問題改了啊,我認為港城融合併不是規劃方式,而是一種發展思路。前面說了,港口和城市相依相存的關係,那這個發展思路是順應客觀規律而提出來的。城市和港口獨立,然後客觀發展規律就是,港口及工廠的工人肯定會找在工作地點近的房子。開發商也會想就近開發居住,居住多了就有了公建.....產業自然把城市吸引過來。這是客觀發展規律。有優缺點的是規劃布局方面。融合併不是混雜,是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

~~~~~~~~~~~~~~~~~~~~~~~~~~~~~~~~~~~~~~~~~~~~~~~~~~~~~~~~~~~~~~~~~~~~~~

我認為這次事件造成的損害和港城融合併沒有什麼關係。站在一個設計者的角度看,我覺著可能最初的規劃設計方案也不會出問題。出問題的是管理部門,規劃方案應該不會把居住用地深入到功能為港口倉儲的功能片區中的,就我在工作中的淺見,很可能是管理部門為促成項目落地倒逼規劃設計修改。

題主對港城融合的概念似乎沒弄清,港城融合併沒有任何問題,再次強調,港城融合是發展思路。

政府順著這個發展思路對規劃方案、管理方式、招商引資策略等進行決策。並不是說港城融合,就是在港區內建設居民區。東邊一塊是港口倉儲區,西邊一塊是居民生活區中間隔著道路或者綠化,這沒有任何問題。


不要被生造的文字騙了,說「融」就會融合了?


謝邀

作為爆炸區3km的工作人員,救災任務繁重。實在沒時間詳細回答。

但作為規劃專業的畢業生表示,出問題不在於融合本身而是融合不受控。

換言之在這個區域不是規劃引導城市,而是規劃追趕城市。

自發和非理性建設在經濟壓力驅動下嚴重碾壓了城市規劃個各項原則。

以上


謝邀

(被你邀請好多次了……可是我真的是學渣啊……每次看問題第一個反應是……不會啊!!QAQ)

一個爆炸把一堆無辜的規劃佬都炸出來了,城市規劃真是一個錢少活多,吃力不討好的專業啊。每個城市出個什麼事,第一時間都是我們躺槍啊。

沒了解過相關概念,沒做過相關項目。簡單說點想法。

首先,港城融合合理不合理?那世界上那麼多港口城市都怎麼來的?存在即是合理呀。香港人口密度足夠大了吧,不還是有著世界上吞吐量數一數二的運輸港口。

再者,城市性質很大程度上由城市的地理資源還有人文背景決定的,像天津這樣的城市,地處渤海,靠近東北三省工業基地,不搞港口你讓它做什麼?皇城後花園?

而且像中國這樣的世界工廠,有利的運輸自然會帶動城市發展以及產業發展(帝都這種吸血發展的例外)。而且新聞報道也說了,石油化工是第八大支柱產業,先不說規划上那前面七大是什麼(我也想看看有關文件),我能自己腦海里數出來的工業產業估計也不超過10類。這意味著什麼?其實天津也不過像其它希望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城市發展的城市一樣,把大多數自己能做起來的、有利可圖的產業全都納入到規劃裡面。這一般不是我們規劃師能完全作決定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我們也是掣肘於甲方(其實基本就是政府了)的。

城市的發展以及產業的發展從來都是相互的,沒有作為經濟命脈的產業,城市不可能穩步發展,因為人總是需要解決吃住消費以及工作這些問題。有產業的地方自然會有就業,有就業了自然就有人口需求,自然就會引發人口的集聚,自然而然,居住、商業以及公共服務都會圍繞「人」這一個主體而聚集起來。城市作為一個提供「人」所需各種活動的平台,可以說,「港城融合」不是發展的目的,而是城市自身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而在這其中,我們規劃的作用是給予一定的疏導,避免一些問題的發生。(正如你爸媽小時候不讓你拍拖,可是你還是會想拍拖一樣,但有時候的確是宜疏不宜堵)

所以最後總結議一下來說:

媒體所說的「港城融合」更多是規劃師為了彙報好聽而說出來的一種口號式的對規劃總體思路的歸納,個人認為天津現狀的城市已經發展出來了,證明當初的確有這樣的一種規劃方案,這個方案一方面反映了政府的意志,另一方反映了規劃師對於城市發展的脈絡的整理。而這個方案的合理性體現在是否符合城市本身的發展需求、方向,以及經濟發展本身的趨勢,還有怎麼合理髮揮和利用城市自身潛在的優勢,揚長避短。

至於我們規劃能做什麼保障居民安全?其實一般來說工業區的設置是有很多硬性的要求的,包括選址盡量避免市中心、盡量處於城市的下風味以及要設置足夠的防護綠帶。這些措施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保障城市居民本身的安全。

然而你們說為什麼萬科那樓就貼著危險品儲藏區?呵呵,你得問問中國最神秘的部門……有關部門……

最後的最後,還是重複開頭的說法,包括我以前回答交通問題的一個核心,管理啊!!!我畫個W1或者W2(沒有,或僅有少量對居住和公共環境干擾、污染和安全隱患的倉儲物流用地),你硬是給我當W3(對居住和公共環境有嚴重干擾、污染和安全隱患的倉儲物流用地)用,還不把防護綠地給我補上,現在炸了你怪我咯?而且說的這個倉庫放在別的地方就不會發生爆炸,不會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一樣。

我們規劃師真的很無辜噠!錢少活兒多,還被市民指責。QAQ


港口不是擺設,港口代表著跨境貿易運輸的發生,有了大型港口,一定會有存在大量進出口需求的工業就近布局,尤其是重工業,而化工行業就是很典型的。不過有工業就會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城市的經濟發展也就有了最根本的支撐。這其實是好事,但港口和工業對環境的影響不只是一些特殊行業的污染風險,其實只要是規模化發展的資金密集型企業,是有足夠的技術和資源去解決常規的污染和安全風險來確保居民安全的,但是港口對其周邊的水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是不容易被普通人所感知到的,港口的建設對岸線的水域生態是毀滅性的,水道航路的開闢往往也對沿線的動物季節性的遷移造成破壞從而帶來滅絕風險。這些不是簡單的技術和資金投入可以解決的。


謝邀。

首先,在這個時間點,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好問題。

這樣大的問題豈是可以一概而論定下準則的?大家都往左邊走得太多。

如果要嚴肅的談這個問題,塘沽這個例子太單薄無法支撐論述,有學識的人還是請系統的分析。

如果單獨談這次塘沽的事件,請針對細節和具體操作的層面。

第二,脫開國家級新區的前提談這個事件,都是耍流氓。

國家級新區屬於直管區,跟城市行政管轄範圍內的區域差別很大,這樣的特區他有自身獨立的述求和利益,是相對獨立的存在。這個例子支撐不了這個議題。

第三,爆炸點往北不遠,就是採用新加坡新鎮模式合作建設的,中新生態城。


港城融合不是規劃實現的,這是歷史發展形成的。

現代港口一般已經不太適合在岸邊建造,既然說港,基本上已經是遠洋級別,這種船舶無論是散貨船還是滾裝船油氣船集裝箱船,吃水都比較深。

而且港口一般和物流倉儲勾結,這樣就需要大面積的貨物堆場。

至於融合的原因,這個得問開發商拿地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城市做總規的時候一個街區裡面基本上土地使用類型都是相同的,即使一個街區裡面分了若干個小塊進行拍賣開發啥的。


簡單回答一下港城融合的目的

港城融合源於城市規劃里的一個基本理論,即職住平衡,新城開發中,既不能全是住宅,也不能全是產業,前者會變成卧城,後者則由於無法提供生活性服務和住宅,難以滿足在就業者的需求,進而阻礙了企業的增長

其次,港城融合被當做一種融資手段,新城開發中,由於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港區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政府難以一次性投入,於是將港區部分土地用於商業或者住宅這種高利潤的開發項目,通過土地出讓獲得一部分資金用於支持公共事業的發展


謝邀。

一 在城市規劃中,是否有「港城一體化」這樣的規劃方案?進行「港城融合」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要明確從古至今,港口城市是伴隨港口優勢自然而然產生髮展的。現在談「港城一體化」不過是突出一個規劃重點而已。綜合考量城市特點、政府意志、規劃師想法等提出來的發展重點。

根本目的還是更高效地發展港口經濟。規劃中為港口設計倉儲與道路方便貨物存放運輸,配備住宅公設商業用地方便工人生活,配備水電各類管線等。如果港口不優先發展,那規劃中可能更偏市中心/高新區/周邊鄉鎮融合...都有可能。

宏觀層面上這樣的傾向是有的,基本靠海有港口的城市政府都會積極發展港口,甚至港灣圈。eg.大連港、深圳前海、高雄港、廣西北部灣港灣。

二 「港城融合」規劃方式的優缺點是什麼?化工港口適合「港城融合」嗎?需要哪些特殊規劃來保障居民安全?

個人覺得港口城市提「港城融合」是必然的。優點很明顯,港口進行加工物流倉儲需要人力,自然會規劃布置附屬居住區與商業區,為了保證貨物運輸與人力會考量港口區與市中心或城市其他區域的道路及公共運輸。為了避免或將缺點最小化,進行規劃的時候要滿足相關法規(不然無法過審),更重點的是建設過程中需要監管,特別是港口包含化工產業的時候。

接下來是相關的規範要求。化學工業屬於M3三類工業用地,《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城鄉規劃部分)中三類工業用地應按環境保護的要求進行選址,並嚴禁在該地段內布置居住建築

一般而言規劃中工業區和居民區的相對位置主要考慮當地的盛行風向,考慮把住宅區布局在當地主導風向的上風向,或在最小風頻的下風向或者最大風頻的上風向,工業區則相反。

《城市綠地規劃規範》中,「二、三類工業用地與居住區之間應設置防護綠帶,二類工業用地的防護綠帶寬度宜不小於30m,三類工業用地的防護綠帶寬度宜不小於50m。」「河流、湖泊等水體沿岸應規劃必需的生活岸線,並設置防護綠帶,綠帶寬度宜不小於30m。」以及規劃工業用地中綠地比重為15~20%,物流倉儲用地中綠地比重為15~20%。

此外還可以布置綠化隔離帶等隔離港口倉儲工業區與居住區。

分享一下校外教學中高雄港濱海新區的發展。

1.背景:高雄港起源於1858年,依中英天條約約開闢高雄港國際貿易港。高雄是一個工業城市,港口工業包括石化、金屬、造船等。解嚴前高雄港還用圍牆隔離公眾。解嚴後拆除圍牆,有一部分工廠廢棄(台糖),軍用碼頭遷移。

同時高雄港土地權屬複雜,包括中央交通部旗下的港務局與港務公司、高雄市、軍方(205兵工廠)、大集團(台糖、台鐵、台電)還有私人土地。由下圖(圖片來源:變更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定區細部計畫(台糖港埠商業區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案)可以看到前鎮河北邊大量工業用地、倉儲轉運,部分港埠商業。可以注意一下綠地。

2.階段一 2000~2014

包括重塑親水空間(愛河整治)、將工業遷出轉文創經貿(05年駁二文創園區)、港區開放(光榮碼頭改造)、五大灣區公建(高雄世貿會議展覽中心、市立圖書總館、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港埠旅運中心、高雄輕軌)。

這是高雄市都發局的前輩簡報的ppt,可以看出前鎮河北邊亞洲新灣區側重轉型文創經貿,南邊洲際貨櫃中心通過填海造陸安置工業和倉儲

這是其中一處舊倉庫改建的MDL台鋁電影院書店

引入的高新軟體產業樓

3.階段二 2015~2030

包括進行國防部205兵工廠遷廠、前鎮河石化油槽加速遷移、240ha國有公有土地招商開發(剩餘台糖、台電等土地)。主要還是遷出工業與軍工,引入居住、商業、綠地等。

四 總結

港口城市因港口貿易而起,「港城一體化」包括城市總體規劃中側重港口,近期規劃/詳細規劃/控詳/修詳中協調物流倉儲、港口工業與工人的居住通行等問題,同時也可能引出港口再生等課題、構建港灣親水空間等(城市設計)。目的是為了發展經濟,同時滿足民眾一定的親水需求。

化工港口要注意規範與建設運營中的監督。

p.s 可以關注深圳前海與深圳灣公園


謝邀

先說結論,我覺得「港城融合」的規劃方式與居民的安全性沒有關係。

首先要先明確一下港城融合的內涵,我去知網搜了一下,其中一篇文章解釋如下:

港城融合的內涵就是在港區更新中強化城市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也就是說,所謂的「港城融合」的規劃方式其實是站在更宏觀的城市層面,從城市發展的整體性來考慮的一種規劃方式,其目的是為了城市整體協調發展、使土地利用效率更高。

其次,關於居民安全性的規劃與「港城融合」的規劃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問題。以塘沽區為例,作為一個獨立的城市區域,應該滿足《雅典憲章》中居住、工作、遊憩與交通四大功能,而這些功能區的設置應當在塘沽區的總規與控規中體現。

所以,居民的安全性是與塘沽區的規劃相關的,而塘沽區本身是無法談論」港城融合「的問題。

ps:城市規劃的目的應當是合理布置分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然而規劃師在工作過程中,由於 眾所周知的原因無法做出完全合理的規劃,並且即使規划出來了最後的執行結果也無法由其 控制。

參考文獻:羅倩倩,肖鵬飛. 港區更新的港城融合策略研究——以秦皇島港西港區為例[J]. 城市規 劃學刊,2010,S1:165-171.


謝邀

我還是個學生,對天津的城市結構和情況了解不多,所以就不對天津港這次爆炸的有關情況做出評價了。題主問「港城融合」的優缺點,其實在我看來「港城融合」是每個具有港口的城市在城市規劃中所要實現的基本目標。首先我們要對所謂的「融合」做出明確的定義,到底什麼是「港城融合」。根據我所學習的知識,我們看一個港口和城市的關係要從岸線分配,交通和城市布局三個方面來考量。首先來談談岸線分配,岸線是城市的前沿,同時也是城市寶貴的資源,在分配岸線是要遵循「深水深用,淺水淺用,避免干擾,各得其所」的原則。有條件建設港口的河段留作港口建設區,同時應流出一部分的岸線供城市的綠化,景觀遊憩作用。其實城市岸線一般分為幾個作業區,如件貨作業區,建材作業區,木材作業區,危險品作業區等,這些作業區都各自有一定的布置原則,舉個例子:「石油作業區應建在城市港區,錨地,重要橋樑的下游,其最小距離為150-300m。建在上游時,因保持1000-3000m的距離。」其次,港區的交通組織和城市也有很大的關係,港口常常是水陸聯運的樞紐,大量的旅客集散,車船換裝和過駁作業都集中在此。港區的貨物在運輸時一般是通過通往港口的鐵路專用線,而鐵路專用線有可能會帶來分割城市的問題。所以鐵路專用線伸入港區的布置一般有沿岸線布置,鐵路專用線從城市外圍插入港區兩種較合理的方式。同時港區內部作業區的布置也與港區的貨物運輸密切相關,合理布置港區和組織交通也是」港城融合「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最後港口和城市用地的關係也是」港城融合「的一個重要方面,比如港口和居住用地的關係,港口和工業用地的關係,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都要根據各自用地的自身屬性,區位,歷史等各個方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達到「港城融合」的目的。

以上所說的適用於新建港區和仍發揮貨運集散功能的港區,但19世紀59年代以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工業企業由城市遷往郊區,城市產業重心由製造業轉向信息業和服務業,城市老港區面臨衰敗和重新改造。這個時候其實也是老港區面臨的一次很好的機遇,假期去過一次芝加哥海軍碼頭,海軍碼頭原來是芝加哥軍用和貨用碼頭,現在被改造成了一個景觀和遊樂勝地,也是號稱芝加哥NO.1的景點,

貼一張海軍碼頭的夜景以及海軍碼頭很有名的一個大台階了哈哈,具體這個案例我就不贅述了,因為涉及到交通的重新組織和城市原有道路系統的銜接等各個方面,扯下去估計等3000多字,題主感受一下就好哈哈。相信類似的功能更新項目在國內很快也會出現,經過合理的設計,港口和城市一定可以更加和諧的共處。

最後本回答的前半部分引用了不少《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中的內容,這也是我們的教材。希望我的回答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謝邀。首先我想說一下港城融合這個概念在我看來是不成熟的。港城不應當被強制地融合到一起,為什麼要有港城融合,首先應該是一種需求,即城確實需要港來布置很多支柱產業,而港又需要城來保證其中工作人員日常生活需求與提供物資運轉集散等等。在沒有這個前提的保證下談港城融合在我看來必將對城市發展造成嚴重的危害。以天津港為例,靠近渤海灣的絕佳優勢與我國產業嚴重依靠港口帶發展的大背景決定了港口存在的必要性。而港口的大量從業人員又必須要有一個可以安置的地方與生活配套服務設施的保證,在這樣的前提下誕生了濱海新城。所以我們在談到這個特殊情況的背景下的時候,所謂的港城融合實質上在我看來更應該是新城與老城之間的協同共生關係,實質上與港區沒有太大的關聯,談產住平衡甚至更應景一些。

上班,回來再補充。

順便提一句,安全其實與空間規劃沒有多少關係,更為重要的應該是安全與規劃運營之間的關係。


首先謝邀,這個問題呢我理解的是關注點在重化工產業的城市選址問題,關於港城融合呢只是剛好國內重化工產業由於自身所處的世界產業微笑曲線位置多數選址沿海城市。

(鄙人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學校里天真的規劃學狗,以下言論僅根據所做過的項目的一些感想吧)

不知道題主什麼專業領悟的哈,天津事件出來呢,在救援的同時規劃界都在反思:到底城市危險品選址,天津濱海新區的定位,重化工產業,物流倉庫等問題哈,很多文章都有介紹過了,就不講了吧(其實我是不太記得了,哎呀)說到底啊,危險品放哪裡都不安全,規劃其實很難做的,下面會說到哈。

我的導師呢,是挺有抱負的城市觀察者,為什麼這麼說呢(他自己有跟我們吹水),城市規劃強調公平,窮人才需要規劃,富人不需要。城市規劃啊,三個問題,城市問題、規劃問題、規劃設計,英文是city planning,先有城市研究,再有規劃設計,規劃是一個動作,了解了城市發展遇到的問題才有規劃,其中涉及的城市問題就有很多經濟、人文地理、社會方面的了(難怪我學不好,腦子不好使,語言表達又差,讀者湊合著吧)。接下來是規划過程,我們工作室都做總體規劃多啊而且與設計院合作我們都集中在人口、產業專題研究解決城市發展大方向問題(論學校的低廉價勞動力與高校研究完美結合的重要性),這涉及還有發展規劃(政府)、國土規劃(國土部門)與城市規劃的「三規合一」,我們始終是服務行業,政府委託我們,雖然有為窮人社會弱勢群體出一份力的抱負,但是填飽肚子還是挺重要的,所以經過幾輪調整做成政府滿意的規劃文本才能去審批公示balabala,一堆政府官員和專家質疑,拿著政府工作報告,各部門的年度計劃,上層次規定的內容一個一個的說意見其實是指示必須給我改!(其實我們是不想改而已,嫌棄之情你憋說啦)

上面一段扯了很多,其實是想說明,規劃師沒有什麼話語權(除非你成功給甲方洗腦),最多發幾篇論文提出這個城市問題或者規劃問題。城市規劃其實是依附在政府話語權下的服務領悟,像之前廣州亞運會規劃,上版廣州總歸可沒有關於大事件的相關內容啊,那規劃會不合法的,怎麼辦?不怕,組織編製一輪規劃讓亞運會規劃合法化就行了!又扯遠了,天津爆炸倉庫地點周邊的居民區(萬科受委屈了)最小距離竟然不到500米,萬科負責人說了,當時規劃的那塊地不是重化工物流倉庫。這時問題來了,規劃跟項目落實矛盾,規劃確定土地性質跟功能(這地塊後來編的控規是怎麼通過審批的!)後來被修改了,政府在招商引資把這個項目落實下來爭取經濟政績的時候這個安全隱患就埋下了,但不會告訴我們的,相關公示有個屁用!

港城融合這個我不太懂,沒有項目經驗,上年年末做了廣東台山市總規啊,台山的發展意向是重化工城市,我們在產業發展上也提了廣海灣與台山新城的融合發展,目的是為了拉動廣海灣,並不是空間上的融合。以下是大牛#王緝憲#在微博的觀點:

@王緝憲 2015.8.14 09:44

就在天津濱海倉儲爆炸前一天參加的討論會上,我發言談港口和城市的空間關係,指出應強調港城分離,而不是港城(空間)融合。港口及附近地區是一個物流為主的空間,除了必須參與其中的工作人員外,並不該是一聚集人氣的地方。地方領導更要想清楚,不該期望該範圍單位面積有高GDP產出。

港城分離並不僅是安全考慮。從土地價值而言,港口通常是城市最不環保並切割厲害的地方,就像鐵路樞紐鄭州,把城市圍繞貨運樞紐站建設,最後不是城市搬走就是貨運中心遷出。好的宜居空間一定是與製造大量貨流的空間分離的。後者還跟著一堆低端相關行業,比如車輛維修,大車店等。

看完大牛說了有沒有一點啟發?我理解港城融合併不是類似產城融合那個大範圍的,小範圍的港城融合就是說港口配套相應的居住用地和公服設施用地其實是符合土地經濟合理利用的,而不是變相成為城市主城的郊區卧城(說到底還不是政府沒錢,開發商利益導向的跟政府圈地,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受苦的是公民)產城融合強調產城規劃要先行,變成互動拉動城鎮化促進合理規劃的,但實施起來確實難。

城市安全與城市生態安全格局,生態控制線等的提出,規劃有在反思,如何更好的去實施和運營,這個過程需要在空間上調整,更需要政府,開發商,NGO,NPO等等力量一同去重視。

下個月的一年一度的貴陽規劃年會,相信會有很多大牛來暢談這個話題,且期待與學習。今年的主題是:新常態,傳承與變革。個人覺得有點迎合政治口味的貓膩,希望明年的主題探討是不是可以向操作層面靠攏一些比較好呢?

另外,我想吐槽一下國家新區,國家新區一確定最先扯淡的都是開發商,為毛?

最後,第一次長回答,一點小見解,歡迎批評指正。


包括港城融合在內的所有規劃,權利人的約束和體現的平衡是核心、技術次之。


我在這裡想說一下我關於港城融合要解決的問題的理解,以及提出一些內心長久存在的疑惑,希望大家能一起討論,能給我解惑。港城融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產城融合的一種變體,一開始提出這個理念是為了解決城市早晚上下班產生的潮汐流交通問題,能緩解城市交通,所以在產業集聚區安排居住,商業,文體娛樂等用地,目的是能讓在這裡工作的人在這裡生活,避免早晚上下班對交通產生大的壓力。但是我一直認為這個理念有點想當然了,在這裡工作的人一定會在這裡買房居住嗎,收入高的人大部分都會選擇城市中別的環境設施更好的地區居住,另外的一些在這裡工作的由於種種原因可能也並不會在這裡居住生活,在這裡居住的很多也不在這裡工作,所以在我看來這個理念是有點想當然了,以為別人都會按照設計者的想法來行動。我想大家可以一起討論一下產城融合怎麼實現,或者有沒有更好別的理念和辦法。


謝邀,知乎一直八哥無法回答

個人認為港城融合是產城融合的一種,目的無非是達到較好的職住配比,減少城市通勤交通,激發港口活力。

但這僅僅是理想狀態,基本上,中國的城市這方面做的都比較失敗,城鎮化程度不夠,領導好大喜功都是因素…

天津港因為行政隸屬關係,規劃實施上個人感覺受制度制約更大,各種規劃銜接,制約效力…你懂得


忽然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但實際我已經告別城市規劃專業很久了。。。

以我個人有限的規劃知識而言,宏觀層面上以省或者市為單位的港城融合是沒有問題的,港口與城市互相促進帶動發展的例子有很多,通常是根據港口主要進出口的資源配置周邊城市產業。

但是從小範圍上來講不會某個區域內將差異很大的功能區混合,尤其是題目中的化工港口。危險生產區域無論如何是要遠離生活區的,同時還要考慮風向、地勢高低的問題。

根據百度上搜索的天津市塘沽區分區規劃,可以看到爆炸的保稅區,規劃面積6.64平方公里(根據百度知道,大概是950個足球場那麼大),設置了6個功能區:包括商貿區(金融企業等)、新工業區(互聯網公司等)、儲加工區(靠近碼頭,簡單加工)、物流分撥區、儲交通用地和居民區。個人覺得功能配置的確過多了,從百度地圖看,爆炸區域距離最近萬科清水港灣,目測距離400米左右(下圖A為爆炸點。黃色區域為居住區。圖片來自百度地圖)1公里處還有個公寓小區,半徑1.5公里處還有個會展中心、足球場。。。。這個規劃設置的確不算合理。

PS:「學習的知識大都還給老師了,如有不足請多包涵。


推薦閱讀:

世行(World Bank)昨天表示中國應提高城市密度,適合中國國情嗎?

TAG:城市規劃 | 人口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