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原子彈的意義?
01-27
如題,原子彈既造成了廣島長崎的慘案,但切實的對世界穩定和平起了一定作用,那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關於死手系統呢?
一個很深層的意義是大幅度降低了維持同等級威懾力的成本,於是 20 世紀後半葉的世界最終沒有變成 1984。
毛主席在手裡沒有原子彈的時候就發現了「原子彈威力最大的時候是在發射架上,一旦發射,原子彈就失去意義了(艾森豪威爾語)」。
對於美蘇來說,一旦原子彈發射,下場就是滅亡、相互對等摧毀。因為美蘇人口加起來還不及中國,中美蘇一旦互相打熱核大戰,最終結局必然是中國勝利。所以美蘇必然不會打核大戰,因為當時中國百分之七十的人口都在農村,一場核大戰頂多殺死中國一半的人口。還剩下三個億中國人接管全世界。
但是,對於黨這個政治動物來說,一旦核大戰爆發,即使國家能夠取得最終勝利,也無法保證政黨的存續。因為核大戰必然會摧毀統治機器。所以,對於核力量相對弱小的國家,想要維持核威懾,只能通過加強核重建能力。使對方相信己方可以在核大戰後繼續存在,打破相互對等摧毀這個前提,使得對方不敢發動核突襲。為了實現有效核重建,中國開始進行三線建設。大量學校,工廠搬入深山,在零基礎的地區進行工業建設。這次工程為核重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因為核大戰一旦爆發,重建工程必然也是發生在零基礎的地區。同時將大量學校從北京搬離,為重建工作積蓄了人才。所以將中國最好的大學建立在一線城市是極不理智的行為。因此,人多力量大對於核打擊來說並不是空話,假設兩方核摧毀力量對等,人口佔據絕對優勢的一方在核重建時擁有壓倒性優勢。而人口劣勢方將永世不得翻身。因此可以推斷核大戰會在人口優勢方具備將對方完全摧毀的情況下進行。
在現實情況中,人口劣勢方擁有壓倒性的核力量,而人口優勢方(中、印)卻缺乏百分之百的保證可以實現核摧毀。因此,如何維持人口優勢成為了巨大問題,畢竟,在和平時期,農業人口過多將拖累核能力的發展。同時人口劣勢方必然會創造一個新的人口優勢方,分散當前人口優勢方的核打擊力量。因為人口優勢方在發動核突襲時,必須保證所有的敵對目標和潛在敵對目標被摧毀。假如人口優勢方的數量大於一,核大戰也不會爆發。因為人口優勢方的核力量僅能夠摧毀人口劣勢方。讓我想起了,電影《錢學森》中的一句話 「手上沒有劍和有劍不用,不是一回事。」
其實世界上最希望消滅核武器的國家,是美國。因為美國的武器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領先幾十年。
沒有原子彈就沒有新中國卡扎菲放棄了原子彈 死了 金三胖一看 我擦 不搞不行 現在的金三胖就知道核訛詐大中華
對世界的和平發展促進作用遠大於金坷拉
奧本海默的傑作,世界和平的保證
世界核平
推薦閱讀:
※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是什麼體驗?
※會不會有現實中的復仇者聯盟出現?
※你真的清楚的認識反恐么?
※怎麼看待火影忍者中的佩恩和他的思想?
※怎样评价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