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英國的建築師為什麼說哥特式風格是誠摯的,真實的?


(純手工碼字,除知乎日報外,如需轉載請聯繫我,謝謝。。。)

簡而言之,哥特式建築的誠摯和真實體現在其結構與空間、立面及裝飾的相融合上:結構不但解決了教堂大跨度的側推理問題,而且真實的反應在建築的外立面及內部裝飾中,結構與形態相互統一,並影響了教堂的內部空間,從而形成一種向前(祭壇)和向上(天堂)的動勢,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氛圍,符合歐洲中世紀天主教所需要的宗教建築精神。

(申明一點,通常所說的哥特式風格建築主要是指帶有尖拱尖券的哥特式教堂建築,哥特式風格在中世紀主要用於教堂的建造,很少用到其他建築類型上。)

—————————————————分割線,以下做詳細介紹———————————————

哥特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風格起源於12世紀的法國,後風靡於整個歐洲,主要用於天主教堂的建造,是歐洲中世紀最突出的建築類型,是教堂建築的黃金時代,在城市建築中起到著主導作用,甚至影響到了部分其他公共和民用建築,一直持續至16世紀被文藝復興式建築所取代。

哥特式建築能夠得以形成和迅速發展有其深層的宗教和社會原因:

其一,中世紀的歐洲天主教會勢力增長,需要用有高大向上形態的教堂來表示神權的尊貴、崇高,從而達到統治教眾的目的;同時教會通過剝削收斂了大量的財富,為建築高大的教堂提供了物質基礎;

其二,由於城市的發展、人口的集中,在神權思想占統治地位的中世紀歐洲,需要體積龐大的教堂來容納做禮拜的教徒;同時,哥特式教堂不僅具有宗教意義,也具有政治、經濟和社會意義,如在教堂內進行國會、講演和商務活動等;

其三,建築技術的進步,尖拱尖券、框架結構、飛券(飛扶壁)等做法的發明,也為哥特式的高大建築形式提供了技術上建造的可能。

哥特式教堂的發展也是一個逐漸演化的過程:

哥特式教堂的基本形制來源於古羅馬時期的一種被稱作"巴西利卡"(Basilica)的建築,它是一種在古羅馬時代被作為法庭、商業貿易場所或會議廳的大廳,平面呈長方形,兩端或一端有半圓形的龕,主體大廳被兩到三排柱子分成三個或五個空間,中間比較寬的是中廳,側廊窄,中廳比兩側高形成高側窗,入口通常在長邊。

這種建築容量大,結構簡單,後來成為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但由於其還是單純的樑柱結構,無法建造的太過高大,同時建築內部空間被密布柱網分割,空間的完整性和利用率不高,所以在教堂建築里用的還不多。

(烏爾比亞巴西利卡平面圖;烏爾比亞巴西利卡位於羅馬圖拉真廣場(Form of Trajan,AD98~113)底部,是古羅馬最大的巴西利卡之一)

(烏爾比亞巴西利卡剖透視圖)

(巴西利卡內部透視圖)

到了公元9世紀,教堂建築在巴西利卡的基礎上形成了羅馬風式建築(亦稱羅曼風格建築,Romanesque),它已經初步形成後來哥特式建築的一些形制特點:

逐漸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頂,形成了羅馬風結構特有的四分肋骨拱和六分肋骨拱,並由此極大的影響了哥特式建築的結構體系;有長短軸的拉令十字平面開始形成,長軸為東西向,由較高的中廳和兩邊側廊組成,西端為主要入口,東端為聖壇,短軸為橫廳;哥特式建築中常見的鐘塔形制這時開始形成,通常是朝西的正立面常有1~2個鐘塔,有時十字中心上亦有塔樓,並開始採用透視門。

羅馬風式教堂不論在平面形制還是空間機構上都已經很接近於哥特式教堂了,但不同的是羅馬風式教堂外觀還比較沉重樸素,沒有哥特式那麼尖銳繁複的裝飾,整個建築向上的動勢不足。

(法國卡昂男子修道院(Abbaye aux
Hommes)和聖埃蒂安教堂(Eglise St Etienne,1068~1115);為諾曼底威廉公爵(William Ⅰ the Conqueror,1027~1087)捐資建造,是威廉的安息地,埋葬著其腿骨;

聖埃蒂安教堂是法國北部諾曼底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羅馬風教堂之一,聖壇外出現了初步的飛扶壁,成為後來哥特建築結構的原型)

(法國卡昂女子修道院(Abbaye
aux Dames)的聖三一教堂(Eglise
de la
Trinité);征服者威廉之妻瑪蒂爾德捐建,也是諾曼底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羅曼式建築;

1053年威廉公爵和遠房表妹瑪蒂爾德結婚,這段近親婚姻遭到教會的激烈反對,甚至被逐出教會。憤怒的威廉建造了男子修道院和聖埃蒂安教堂,而他的妻子瑪蒂爾德則建造了女子修道院和聖三一教堂(也有說是為了懺悔這樁近親婚姻))

(比薩大教堂建築群(Pisa Cathedral,公元11世紀~13世紀);義大利羅馬風建築的主要代表,由教堂(Cathedral,1063~1118)、洗禮堂(Baptistery,1153~1265)和鐘塔(Campanile,1174~1274,即著名的「比薩斜塔」);

建築群的外牆都是用白色與紅色相間的雲石砌成,牆面飾有同樣的層疊的半圓形連券,形成統一的構圖)

前面說了,哥特式教堂富有創造性的結構體系是其誠摯和真實的關鍵,並極大的影響了空間、立面及裝飾,下面具體介紹幾個哥特式教堂中最重要的結構系統:

骨架券:哥特式教堂使用骨架券作為拱頂的承重構件,使得十字拱變成了框架式的,其他的填充維護部風就可減薄,使拱頂大為減輕,節省了材料,側推力也因此減小;

骨架券使多種形狀的平面都可以用拱頂覆蓋,解決哥特式教堂了祭壇外環廊和小禮拜堂的拱頂技術困難。

(四分肋骨拱(左)和六分肋骨拱(右)結構軸側圖)

(四分肋骨拱頂內部透視圖)

(六分肋骨拱頂內部透視圖)

飛扶壁:是哥特式建築特有的一種獨立飛券,在中廳兩側凌空越過側廊上方,在中廳每間十字拱四角的起腳抵住它的側推力,解決了水平分力的問題;

飛券落腳在側廊外側一片片橫向的牆垛上,故側廊的拱頂不必負擔中廳拱頂的側推力,可大大降低高度,擴大中廳的側高窗,外牆也因此卸去了荷載而窗子大開,於是結構進一步減輕,材料進一步節省;它和骨架券一起使整個教堂的結構近於框架式結構體系。

(法國亞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雙層飛扶壁剖面圖)

(義大利米蘭主教堂(Milan Cathedral,1385~1485)裝飾繁複的飛扶壁)

尖拱、尖券:哥特式教堂中全部採用了二心圓的尖拱和尖券;

尖拱和尖券的側推力較小,有利於減輕結構,而且使不同跨度的券和拱可以同樣高,骨架券的十字拱頂不致隆起,十字拱的間也不必是正方形的;於是中廳兩側大小支柱交替和大小開間套疊的現象消失了,內部的形象因此整齊、單純、統一。

(德國科隆主教堂(Cologne Cathedral,始建於公元1284年)內部聖壇上方的尖拱券)

總之,骨架券、飛扶壁、尖拱尖券形成了連續的結構體系,使得哥特式教堂的整體性更強了。因此,哥特教堂的結構比羅馬風式教堂的結構更加精鍊,空間效果更加生動,更加能夠滿足宗教建築在功能上的使用和氣氛上的營造。

(法國巴黎聖德尼修道院(Abbey Church of Saint-Denis)大教堂剖透視圖)

新的結構方式帶來了新的藝術風格,教會力求把它們同神學結合起來,結構在內外不都大膽的露明,並結合以精細華麗的裝飾,使得哥特式建築不論在內部空間還是外部形象上都創造出一種向前(聖壇)和向上(天堂)的動勢:

內部空間:通過暴露的結構、狹長高窄的空間以及豐富的光影營造出一種神秘莊重的宗教氣氛。

中廳一般不寬,但很長(向前動勢),由於技術的進步(骨架券、飛扶壁、尖拱尖券),中廳越來越高(一般都在30m以上,形成向上的動勢),在狹長、高窄的空間里,成排的柱子形成韻律感並引向聖壇,增添了內部空間的莊嚴和神秘感;

(德國科隆主教堂內部中央大禮拜堂透視,其穹頂高43米,中廳跨度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教堂中廳)

拱頂上的骨架券在垂直支撐結構上集成一束,形成「束柱」,從柱頭上散射出來,有很強的升騰動勢;裸露著的骨架在室內造成的垂直線條和箭矢形的尖券一起,形成向天國接近的幻覺,有力地體現了超脫紅塵的宗教感情;

(義大利米蘭主教堂內景,成排的束柱向上發散,支撐著高聳的肋骨拱)

由於結構技術的進步,哥特式教堂形成了一種准框架結構體系,使得外牆卸去了荷載可以開高大的窗戶,從而使得窗戶成為了哥特式教堂最有表現力的裝飾部位,面積很大,窗玻璃用彩色玻璃鑲嵌成各種以彩色玻璃鑲嵌,有的還拼貼成各種以宗教故事和人物為主題的巨幅玻璃畫,光線透過五顏六色、金碧輝煌的窗戶,使教堂內部增加了宗教氣氛。

(哥特式教堂內部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和玫瑰花窗,透過光線使得教堂內部形成了光怪陸離的環境氣氛)

(德國科隆主教堂四壁上方的彩色玻璃窗,其總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全部裝有描繪《聖經》故事和人物的各色玻璃,色彩斑斕絢麗)

外立面:哥特式教堂的結構在外部也是裸露的,往往不如內部完整,但也通過飛券,尖塔,透視門以及各種華麗的裝飾等充分表現出向前和向上的動勢。

哥特教堂通常以西立面作為入口和主要立面(因為歐洲天主教徒禮拜要朝向東方的聖城耶路撒冷,因此聖壇設在東邊,入口則在西邊),其典型的構圖是:一對尖塔夾著中廳的山牆,垂直地分為三部分;水平方向則利用欄杆、雕塑等,也劃分為三部分,上部是連續的尖券,中央是象徵著天堂的圓形玫瑰花窗,線面是三座門洞,採用周圍帶有幾層線腳的透視門,線腳上雕刻著成串的裝飾和聖象。作為教堂的入口,西立面上華麗的雕飾,直入雲霄的尖塔,使得要進入教堂的人們立刻就感受到了天主教堂的高大、莊重,體現出天主教的神聖和莊嚴,為人們進入教堂內部做了情感和氣氛上的鋪墊;

(法國巴黎聖母院(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1163~1250)西立面,是較為常見的三段式加雙塔的裡面構圖)

教堂的其他三個立面沒有西立面表現的這麼精心華麗,但裸露在外的成排的飛扶壁圍繞教堂一圈橫跨在外牆上,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韻律感,使得建築立面表現更具有結構的真實性,同時每個柱墩上都雕琢有高細的小尖塔,直指蒼穹,更增添了教堂的升騰感。

(法國巴黎聖母院南立面)

外部裝飾:哥特教堂外部布滿了各種雕像和繁複的裝飾,而且越往上裝飾越多,雕琢的也越玲瓏輕盈,頂上還有鋒利的、直刺蒼穹的小尖頂,這既符合教堂建築的力學構造,又營造出直上雲霄的動勢和崇高聖神的天國景象。

(義大利米蘭主教堂屋頂成排的尖塔和華麗的裝飾)

(德國科隆主教堂透視門上生動形象的人物雕塑和雕刻裝飾)

透視門 希臘十字和拉丁十字 十字拱

聲明:文中圖片及部分圖片說明來自網路,部分資料來源鏈接如下:

穿行法國卡昂城的兩個修道院

科隆大教堂-悠遊碎閱

十天走過2000年——我在義大利的旅行(四十四)不可代替的米蘭大教堂


自己回答……,因為哥特式的尖拱在結構上是理性的,相比圓拱節省材料。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永州入選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齊享文藝復興的盛宴 | 佛羅倫薩 ·地標
番外,歐洲這麼小為什麼有這麼多語言,是不是和我們的方言一樣。
如何將女神PS成綠茶婊?
【轉載】臨風:從阿里之死看文化的變遷

TAG:藝術 | 歷史 | 文化 | 建築 | 建築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