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到底需不需要與文化捆綁?

提到茶就需提茶文化,現在茶葉品牌被眾多商家過渡文化包裝,賦予的含義太多,導致了眾多年輕人認為沒有較多閱歷和文化積累,就給放棄了,而現在也出現幾個針對年輕人的需求及個性包裝些輕時尚茶品牌,做得不知道怎樣?有行家嗎?


1、是廣義的文化還是狹義的文化?

2、若是廣義,則無所謂捆綁不捆綁,存在的集合即是文化;若是狹義,看個人選擇,消費者手中的鈔票本身就是選票。

3、那些個啥子針對年輕人的品牌,做的是不錯,輪番上知乎發下作的自問自答廣告。這一點,混過一段知乎的都知道。

實際中也接觸過幾家所謂「針對年輕人的需求及個性包裝些輕時尚茶品牌」,結果么,嗯,包裝不錯,,,,,,也就是包裝不錯o(╯□╰)o

年輕人的需求中真的沒有「道德底限」這個選項么?


茶要不要與文化捆綁,關鍵是看你針對誰賣,想賣多少錢的問題。捆綁文化是一個營銷問題。你先要明確你的產品定位是什麼,才去考慮你的營銷是什麼?而不是先考慮營銷方案,再去設計產品定位。


賣茶的不用講文化,營銷要有節操。喝茶的要講文化,那是老祖宗的風雅。


這個是好問題,個人的答案是:肯定需要,最直接的一個理由,看看星巴克的咖啡品質與現在的領導地位就知道了。同時想進一步問一個問題:作為企業需要什麼文化修養,與我們的消費者融合,一起為消費者服務,為茶行業的發展服務。

另外針對年輕人的輕時尚茶品牌做的怎樣,這個不知道,不太了解。


之前在公眾號寫的一篇文章。分享給你。

迷失在文化中的茶

《茶館》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劇中故事全部發生在北京城一個茶館裡,茶館裡人來人往,匯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曾經的茶館更像是一個信息平台,五湖四海的人帶來不同的談資和消息,在茶館裡傳遞著。我覺得這是茶最好的歸宿,這時候的茶充當一種媒介,創造了一個人們共同的交談環境。

茶館本身是一個公共空間,可如今的茶館更像是高檔私人會所,裝修格局也更像是自家的客廳,注重隱秘,為高端群體服務。全然不似咖啡店的格局般開放,自然,你也看不到老舍筆下熙熙攘攘的茶館。

網路信息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茶館的消失,人們不再需要去茶館來獲得信息了。但人們就因此不需要公共空間了嗎?並不是,同樣作為公共空間的咖啡店卻依然遍地開花。星巴克的「第三空間」理論依然是人類社交規律特徵(第三空間,也被稱為城市第三空間,是區別於住家和公司,成為生活里的一個緩衝地帶。咖啡館是最典型的第三空間,此外還有酒吧、公共圖書館等)。

拋開文化,我們來看茶的本質屬性應該是一種特殊的飲料,它的優點十分明顯,自然、健康、提神、口感好。茶具有咖啡的功能,酒的發酵,還有著跨越大的口感區間,能夠滿足形形色色不同人的喜好。但就在咖啡、酒都形成了完善的市場規模和機制,唯獨茶群雄割據,一片混亂。

文化遺毒與消費歷史

茶、酒、咖啡都有著社交媒介的屬性,對應的茶館、酒吧、咖啡店成為一個社交空間。酒和咖啡都回歸了其飲料的本質,在充當社交媒介時也有著自知之明,把自己擺放的清楚。唯獨茶不如此,茶的逼格如此高漲,依仗著千年的文化倚老賣老,茶道里不摻和點人生哲學都不好意思說是茶。當酒和咖啡就融入了這個時代的時候,茶還是緊緊地抱著自己的過去,宛如晚清遺老,食古不化。

茶的文化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從陸羽開始,儀式感就建立起來了,加上古代知識分子任何東西都要附上情懷和宇宙終極思考的文化習慣,茶也成為一些文人、貴族的逼格標籤。魯迅曾經無聊臨摹字帖,自嘲說自己這些愛好與貴婦打麻將並無高下之分,都是閑極無聊消遣而已。茶文化的逼格其實從人類的行為學上來說,與土豪炫富並無二致。

《三聯生活周刊》的專刊茶之道充斥著茶文化的形而上學,大多數篇幅都在談茶與人生,甚至茶與宇宙。這是中國的文化習慣,喜歡對事物進行升華再升華,升到虛無縹緲間。於是茶優秀的飲品屬性被掩蓋了,文化屬性甚囂塵上,拖累了茶行業前進的節奏。《三聯》滿篇的「一葉一宇宙」論調令許多有著科學素養的人感到反感,既無道理又無邏輯,全憑直觀地遐想,說白了就是唯心主義茶雞湯。羅振宇的《羅輯思維》中醫一期,說建立在直觀思維上的理論很容易被推演成天花亂墜的體系,我們的文化思維都是這樣的一種思路,但細細推敲,是不合邏輯的茶就是茶,飲品而已,與人生、宇宙都無內在、外在的聯繫,頂多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茶道可以對其進行修飾和註解,但一切都以提升飲茶體驗為前提。《三聯》所提倡和宣傳的台灣、日本重儀式的茶道形式,無法苟同。

《三聯茶之道》主編對內地的茶道頗有些鄙夷,認為內地的茶道都太虛偽做作,不懂茶道的內在涵養。內地的茶道確實側重於實用,但編輯視台灣、日本的茶道為答案,即是認為傳統文化的才是好的。

茶的傳統是什麼?令人費解。我所觀的茶歷史中,茶的生產、工藝、解讀都在無時無刻地發生變化,所謂傳統應該是繼往開來。茶文化所固守的茶空間是一份遺留的悠閑和優雅,留給中高產階級審美就好,對於大眾來說,需要符合時代需求的茶空間。

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是英雄都是時勢造就,真正決定命運的是普羅大眾。茶的歷史也是如此,或許光輝璀璨的是那些茶學大師,但決定茶命脈走向的卻是群眾。翻開茶歷史,隨處可考群眾的決定性作用。

茶文化的高姿態與玄學在近代爆發了其弊端。這種爆發是以經濟為表現,茶文化為內在思維。於是我們被印度茶、日本茶搶佔了國際茶市場,甚至偷換了茶文化和歷史。

即使到了如今,茶文化彷彿失去了再生與再創造的力量,不再去尋找茶與這個時代的契合點,而仍然去回味過去,去消費歷史。茶商用歷史來提高茶葉的附加值的同時,也攪渾了行業的秩序。為什麼茶行業還在繼續消費歷史?不是我們不能創造新的文化形式來對接傳統,而是文化的包袱太寶貴了,即使重,誰也不肯丟棄。咖啡沒有冗長的歷史文化,沒有包袱反而成為它創新的優勢。

我能不能打個廣告?下面是軟文,嫌棄的就不用看下去咯。

如何創新?

模式創新

以茶為基調的公共空間,銷售方式傾向於即喝型。消費者拿到手的就應該是精緻的茶品,而不需要自己動手去泡。如今的茶行業銷售模式是基於一千萬天天喝茶的群體,新的模式是基於一億人每十天喝一次茶的群體,顯然,後者的挖掘潛力要大於前者。從消費心理考慮,一次性八百塊購買一斤的干葉,和二十塊一杯的成品茶,消費者顯然傾向於後者,而實際上攤到一斤茶的成本里是一樣的價格。

技術創新

茶行業發生了許多技術上的創新,都是發生在生產的源頭,而在體驗服務終端的創新力度還不夠。體驗的創新要從喝茶的器皿出發,到能夠批量快速泡茶的機器。做好終端後回溯源頭創新,進而梳理整個產業鏈。

文化創新

茶文化與都市生活距離太遠,應該創造符合時代的新式茶文化,把傳統的精髓繼承下來,在高效的都市生活里尋找成長的土壤,煥發新的生機。

茶也生活

茶也團隊是致力於茶技術和文化創新的90後團隊。我們認為茶行業的技術、種植規模、文化形式都已經到了積累爆發的時機,具有整合趨勢和潛力,但行業內人才缺乏,踐行無力。茶市場是被忽略的一個巨大市場。團隊由各行各業的人組成(唯獨沒有茶學專業出身),我們看到了這個契機,積極接納有志之士一同成長和建設,來推動茶文化的落地和行業秩序合理化。


我是覺得「茶文化」總是優於「酒文化」。

同樣酒也被冠之以各種文化,但是也沒阻擋年輕人對酒的熱衷,喝酒似乎是一種很好的交際手段,我身邊不乏這樣的人,在酒桌上的靈巧與機智會給他帶來跟多的機遇。茶不吸引年輕人不是因為茶的文化包裝,而是茶並不能達到交際作用。品茶的過程更多是跟自己的對話,是一種寧靜,茶沒有跟外界喧囂的功能。

以上算是對題主補充部分的一點想法。下面就對茶到底需不需要與文化捆綁進行回答:

茶需要文化支撐。但不算是捆綁吧,就我的理解,捆綁像是一種蠻橫的手段,但茶本來就有豐富內涵,從茶的種植到品茶方法,都承載著人們的思維過程,這些思維本身就具有了文化的性質了。史料中的各種論茶專著和寺院僧人講的禪茶一味」,就算得上是對茶的文化屬性的一種認可。所以茶跟文化的結合也是順理成章的。


茶,自古就是附庸風雅的必需品,茶文化的醇厚韻味也不同於酒文化。正所謂,萬丈紅塵一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如今,茶也漸漸成為商圈的「招財寶」。

喝茶的時候,都是在聊怎麼做生意,

都覺得自己窮,琢磨怎麼賺錢。

茶越喝越清醒,思路越來越開闊。

酒桌上喝酒的時候都是在吹,

都覺得自己比別人行,必須讓別人知道。

喝完吹完回家睡覺,

第二天繼續喝,繼續吹。

正所謂: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喝茶是一種心境

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感覺身心被凈化,濾去浮躁,沉澱下的是深思。茶是一種情調,一種欲語還休的沉默;一種熱鬧後的落寞。

茶是對春天記憶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飲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懶的陽光。坐在一個人的房間,倒上一杯茶,看著茶葉的翻卷,也常會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後才有濃香,人生也要歷經磨練後才能坦然。

無論是誰,如果經不起世情冷暖,浮浮沉沉,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濃香。日子過得久了,歷經多了,就像那三滾後的茶葉,慢慢地沉入了杯底,而那溫軟的茶水也就像我們的內心,足以接納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

如是,愛喝茶。說隨心性也好,說附庸風雅也罷,至今仍不敢稱「品」而只稱「喝」,卻也由只喝得出茶的苦澀,到「嗅」得出茶的清香,至如今。

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淺淺的苦澀在舌間蕩漾開來,充溢齒喉。之後,深吸一口氣,余香滿唇,在肺腑間蔓延開來,滌盡一切的疲憊冷漠。人彷彿也醉了,朦朧中,久久不願醒來。

有一種場景總讓人不勝神往:窗外潺潺的雨夜,屋內融融的爐火,閑閑地一捧香茗,一卷詩書。紅袖添香的意境,不亦樂乎哉!


眼前的苟且先不管,端起你面前的茶,我們談談

都說品茶品的是一種生活,品的是一種意境,從一杯茶中品出人生百味,世間百態。可是品著品著,這喝的可就不是一杯茶了。

好像一提到茶,就一定要關聯上「茶禪一理」「茶道合一」這樣的辭彙,才顯得喝茶喝到了一定境界。茶其實很簡單,把那些標籤都撕掉,本質上就是一杯飲料,可用來解渴,可用來暖身,也可用來提神醒腦。就這樣一杯簡單的飲料背負了太多的盛名,人生、理想、「禪道」, 已經讓它不堪重負。所以,卸下那些包袱,今天不談人生,也不談理想,就來談談你面前那杯「帶顏色的水」。

還記得我第一次喝茶的時候,因為太渴,端起一杯來便一飲而盡,隨即而來一股苦澀溢滿我的口腔,我渾身一顫,五官猙獰著擠到一塊,邊咂著舌,邊吐槽著,「什麼玩意兒啊,怎麼這麼苦。」把一旁正在喝茶的大人們笑的前仰後合,「這茶可不是你這麼喝的啊......」「這東西又苦又澀又不解渴,哪有咕咚咕咚灌幾口白開水來的痛快啊。」從此,我就再也沒喝過茶。

後來,每次和朋友一起閑聊,就是他們喝茶,我喝水,他們也知道我不喝茶,每次都跟我打趣兒,「這茶一點都不苦,香著呢,嘗嘗。」我對著朋友遞過來的茶擺了擺手,心中不解,「香」這個形容詞怎麼能和「茶」這種苦東西聯繫上呢?

雖然我對喝茶沒有興趣,可我發現每每幾個人圍坐在一塊談天說地的時候,面前可以沒有瓜果零食,沒有香煙飲料,卻一定少不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好像沒有這一杯茶,就是聊的不盡興。

隨著閱歷的增長,感情的豐富,慢慢的我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從一些細微之處獲得不同的感悟。工作的壓力,瑣事的困擾,常使自己身心疲憊,越來越習慣約上幾個朋友唱歌吃飯,說是盡情的發泄和放鬆身心,可當曲終人散的時候,卻越發孤獨。到底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真正快樂?才能真正得到解放?

我試著泡上一杯茶,聽著音樂發著呆,偶爾抬頭看看窗外,街上忙碌的人群依然忙碌,上班的人為錢奔波,上學的人為分數努力,沒有人會停下腳步,我何嘗不是這樣?但今天我想就這樣傻傻的坐一下午,什麼都不想,享受音樂和香茗帶給我的片刻的安寧。此時此刻,是我最安靜最理性的時候,我可以靜下心來思考那些困擾我已久的問題。暫時放下眼前的苟且,偷得浮生半日閑,原來我要做的就這麼簡單。


那是營銷需要。

我是廣東人,平時感覺喝茶和喝水沒有區別,生活習慣而已。


個人認為還是需要的,理由也有前面的幾位答主基本相同,不再贅述。

另外推薦樓主看幾個作品:

1,瘋狂經濟學,書,講的是如何把一條鯊魚賣出一個億的故事與背後的邏輯。

2,尋找千利休,電影,講的是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的一生,裡面對於其人與茶做了很好的注釋。

3,三聯茶之道也不錯,形而上,講的台灣茶道居多,也可以看看


推薦閱讀:

接觸茶學四年有餘,私認為已經入門,但無法接觸更好些的茶品,也無法分辨茶葉真偽好壞,應該如何更進一步?
什麼茶你第一次喝的時候給了你不一樣的感覺?
喝茶去的時候熏什麼香比較好?
愛茶之人的第二套茶具:小巨蛋便攜功夫茶具

TAG:產品經理 | | 茶葉 | 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