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既然絕大多數科研人員都可以查閱頂級期刊,為什麼不同學校之間的科研實力依然差距巨大?

現在是信息時代,最新發表的文章、最新的進展,MIT的巨牛教授能看到,中國的一個普通本科生如果想查也能看到。但是不同的科研機構之間依然實力相差懸殊,某些學校甚至可以在一個小方向上形成壟斷。除了實驗儀器這種硬體條件之外,不同的學校、科研機構有哪些軟實力的差距?如果說牛校厲害是因為有牛教授,難道這些牛教授的知識比幾大資料庫更淵博嗎?


在差的實驗室,我每天看師兄們被頂級期刊的Reviewer打臉。

在好的實驗室,我當頂級期刊的Reviewer每天打別人的臉。

這就是差距。我還是我,只不過老闆換了而已。

至於idea,這裡基本上隔一周就來個IEEE的Fellow搞個Distinguished Lecture,尼瑪seminar現場才十幾個人(還得加上fellow的老婆孩子) ,而且人家一般提前2個小時到系裡座談,挨個給host的學生指導工作,讓你和fellow討論到吐為止。

國內呢?且不說很多fellow都是學生們扛上去的,自己其實除了觥籌交錯別的早就忘光了,哪怕來一個還奮鬥在科研第一線的fellow,等你見到的時候人家已經在台上了,台下至少幾十個學生,等人家剛講完沒幾分鐘,就又被老闆們拉著去飯店搞關係了,能和你討論的時間有多久呢?

回到問題,期刊上告訴你的是去年發生的事情,seminar上告訴你的是正在發生的事情,面對面討論告訴你的是即將發生的事情。

懂了吧~

為什麼在國外高校眼裡再平常不過的資源,國內卻這麼稀缺?這個我就不清楚了,我猜首先是老爺給教育的撥款太少,同時高校里領導要腐敗,教授要報銷吧。

(別和我提Science和Nature,我們學科只有IEEE)


股票的漲跌所有人的看得到,企業的年報都是免費的,買賣股票只要錢就可以了,可他喵的為什麼貧富差距還那麼大。

吐槽完畢,正文如下。

簡單來說,第一個是時間,第二個是實力。

頂級期刊的工作,等大家都看到的時候,形成科研的方向,想法或者概念(idea)實際上多年以前。一般來說,博士要本科畢業之後5年才能畢業,假設畢業的時候發表了一篇頂級期刊的工作,那麼事實上博士一年級的時候,大概就知道要做什麼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知道在本專業內做什麼方向沒希望。工作做了2年,寫文章0.5年,審稿0.5年。按照這個時間表,你看到人家發表在頂級期刊上面文章的時候,他的idea已經領先業界至少3年了。

現在,如果你和他同時起步,同時想到一個領先業界的idea,你花掉的時間是一樣多的。問題在於,你看的是人家的工作,起點是不一樣的。所以你的時間表得這麼安排,你的idea比業界領先至少三年,而且要持續的領先至少三年,你才有超越頂級group的可能。里外里,你在立項的時候,從idea就得比業界領先6年,問題來了,你從哪裡去找領先top group足足6年的idea?

我們講,實踐出真知。對於科研,尤其是現代科研,idea都是做出來的,而不是立項立出來的。

這個時候,時間的積累,實力的因素就體現出來了,top group和機構,等你看到他們在頂級期刊發文章的時候,至少好幾個博士的5年青春已經是砸進去了,就算是犯錯誤,時間的積累也足夠人家把錯誤都TRY完了,請注意,這些錯誤一般是不會出版的,因此,如果你進入這個領域,恭喜你,他們犯過的錯誤,你八成都得重新犯一次。這個N個博士青春的差距,你怎麼補?

杜撰模式開啟。

1880年,愛迪生髮現竹絲可以很好的作為燈絲,我們假設他把竹絲的結果發表到了Nature上面(話說一個美國人為什麼投稿英國的雜誌?),被大家都看到了,小愛大概會給出竹絲的持久時間,然後給出竹絲和頭髮絲,蠶絲等的對比結果,然後做點表徵,比如拉伸性能,比如耐熱問題,真空度問題等等,文章裡面還會給出你如何製作好的竹絲的方法。假設你是個中國天才,你爹是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張之洞,所以你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數學,物理,化學,英文,自然是不在話下,Nature每年訂購費自然是朝廷出的。在八大胡同裡面,看完小愛的文章就猜到了,鎢絲會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你很興奮,立刻想做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小愛的這篇文章是1880年發表的,問題在於,他喵的鎢絲的現代製作方法,粉末冶金法,是30年後才發表的啊!看到這裡,你就明白,作為天才,你就算有了領先業界6年的idea,也未必做得到,何況小愛已然是TRY了1600種材料之後才發表了自己的結果,他恐怕早就知道為什麼鎢絲不能拿來用做燈絲解決照明問題。小愛的課題組如果是top級別的,有三個原因,第一,他們家是最早做燈絲問題的課題組;第二,他們TRY過了所有的能TRY的材料。第一個是立項,他們知道照明問題是那個時代能上Nature的項目,第二是idea,在TRY過了100種材料之後,他們有了一個大概的idea,耐熱性很重要;第三是有錢,能TRY完剩下的1500鍾材料。

順便告訴你,當年的頂級期刊討論的最熱烈的問題,是進化論vs神創論,而且這個話題已經熱烈了大概50年了,這個偉大的話題佔據了頂級期刊的版面也有快30年了,而你看完這些東西,大概需要不多不少,估計也得一個博士的青春年華的長度吧,而燈絲則是小愛的第一篇在照明方面的文章,隱藏在無邊無垠的「人是猴子變的么」裡面。你又如何在當時連電都沒有的中國,知道燈絲是那個時代第一個最重大的科學問題呢?最關鍵的是,你上學的那個衙門,系主任叫嚴復,他喵的天天就在那裡逼著學生做猴子變成人之後,人類社會競爭是否重要的文章啊,期待著能多多的中Nature,評選我朝一品大學士,走向人生巔峰。至於小愛為什麼知道燈絲是個比猴子更重要的問題,因為達爾文來他們單位做高級訪問學者的時候,和他們一起喝酒,就說了,Nature所有的關於進化論vs神創論的文章都是瞎扯淡,都是我指示學生為了評院士做的,沒啥意思,你們再去做就是瞎耽誤工夫。這就是名校和其他的單位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在名校以及頂級的課題組,你可以聽到文獻之外的實話,在這裡裝逼的人少,沒有點實際的本事,是真的混不下去。

可是你爹畢竟是晚晴四大名臣,天才博士畢業之後,你爹就用朝廷留學基金的錢,把你送去了小愛他們組,做了三輪博士後,前前後後快10年了,終於你擁有了領先業界6年的idea,決定回國,大幹一場,回到了熟悉的京師大學堂,現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農業大學。驚喜的發現,當年的系主任現在是校長了,悲哀的發現,他們把討論的方向從猴子變人,轉移到了進化論如何拯救中國上面。畢竟你爹是張之洞,校長看在你是張公子的面上,也發表過幾篇Nature,他們給了你研究經費,給了個紫禁城學者的頭銜。開始招兵買馬乾活吧,恭喜你,京師大學堂那幾年生源質量非常差,好的都被黃埔軍校搶走了。帶著二流的學生,你耐著性子,一步一步的走,最終你學生的學生的學生的學生,等來了科學的春天,北京大學在頂級期刊上面出版的文章已然在穩步的上升。回首那篇在八大胡同裡面看到的那篇nature,已然百年過去。而你,卻早已在那場浩劫中,投湖自盡。你恐怕已經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小愛在美國強大的資金和人才的支撐下,發表了一篇又一篇劃時代的文章,雖然有幾篇你們還是共同一作,已然成為大師級別的人物,名垂青史。

杜撰到此為止鳥。

沒有人可以跳過讀文獻的過程,而讀文獻只是做科研的第一步,而距離做好的科研還很遙遠。實現一個idea需要積累,但是立項做這個idea也是需要積累的,王守仁講,知行合一。在科研領域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知行合一,科研界也只認知行合一。所謂的資料庫,以及文獻,頂級文獻,都是「知」,而非「行」,入門的人,連「知」都不見得有,更不要說兩者合一的事情了。

所謂知行合一,是一個百年的改變。但是,試問誰可以,將一個信念穩穩的傳遞百年?

那些頂級的機構和大學,就是100年以前,甚至1000年前,要把一個信念穩定的傳承下去的一群人。

什麼時候能夠聚集起這麼一群人了,什麼時候就是本科生看了頂級期刊,就能發頂級期刊了。

寫到最後,發現點有文不對題的了,大家海涵。


對此問題的直接回答是

查閱頂級期刊與科研實力沒有直接必然聯繫。

先說頂級期刊,這裡應當是頂級papers,因為很多頂級papers並非發表於頂級期刊(比如

The Large N Limit of Superconformal Field Theories and Supergravity,去查citation吧)。不妨給題主的問題修改為頂級papers。

查閱實際上只是去做研究讀論文的第一個步驟而已。找到研究相關的論文後,研究者需要對論文進行解讀,從中發現不足或者模糊的地方做重新思考。如果思考後能形成一篇新的有意義的paper,寫出來可以投稿,經過peer review再發表。

看起來簡單吧。。。

實際上查閱論文這一關就會卡住一批人。因為大部分人無法直接有效地找出適合做的問題,自然也就無法去有效地找出優質論文去讀。科研工作者一般怎麼找文獻?對學術搜索引擎都有哪些要求?我提供了查找文獻的一般方法。

找到papers後,看不看得懂又是一關。實際上並非每個研究者都能看懂他們領域的文章,繼而理解文章內容。

就算理解了文章內容,從中發現新問題或者找出自己需要的材料又是一關,這關卡死的人很多。一項成功的研究往往是踏著屍體走過去的。

成功解決問題是最後一關,這關卡死人最多,因為大部分時候,研究人員都不會一次就搞定問題,除非運氣很好。這不完全是實力問題,運氣也是很重要的。

以上就是從頂級papers到個人或者機構科研的轉化過程,這裡實在是門攔太多,並非簡單的期刊擁有權能解決。

再說說頂級研究機構的科研實力為什麼這麼強,一般科研機構就差很多。原因大約有:

  • 頂級機構有很多實力很強的人。
  • 頂級機構有很多實力很強的研究方向。
  • 頂級機構有很多機會舉辦頂級會議。
  • 頂級機構吸引很多visitors做短期研究,吸引很多speakers給talk。
  • 頂級機構有錢。

這裡面實際上就是一個事,人多。

人多的好處是多交流。交流的好處就是能從別人那裡學到自己注意不到的問題,吵學術架有助於open mind,等等。

最後,純數學除外。


我校有機一教授說過,有機化學就是往下水道里扔錢

現在的科研範式還是不停地試錯,而每次嘗試都是有成本的,好的大學願意往科研這個無底洞里扔錢,像我校就燒了上億給一個還在極早期的項目修集群。

你 paper 里看到的永遠是最後一次最成功的嘗試,之前的看不到,於是大大低估了科研的成本。


咱從小看的是同樣的課本 為何人和人的差距那麼大


搞科研和偵探破案很像。論文是前人找到的證據。當然破案的第一步是要拿到證據。這一點上大偵探和普通警員沒有什麼區別。

拿到證據之後要解讀證據。實驗結果是客觀的,但是客觀結果必須經過主觀解讀。同樣的證據,大家得出的結論不同。比如看到Rache,普通人認為是Rachel,但是福爾摩斯認為是德語,意義為復仇。警官不懂德語,就解釋不了。

解讀論文是一樣的。論文水平是參差不齊的。有的實驗方法不對。有的實驗數據有價值但是解讀不正確。有的解讀正確但不全面。有的側重於另外一個問題,但是對你手頭的問題也有啟發。

解讀證據需要很多知識,需要熟悉很多其他文獻,需要分析各種可能,然後才能得出結論。這方面的差距是巨大的。

初步解讀證據之後,還需要繼續調查。確定進一步調查的方向,巧妙設計調查的方式並堅決執行,引出罪犯,誑出真話,這裡面都是學問。福爾摩斯還有一支兒童偵察隊,這是警察不具備的人脈資源。因此,在執行調查的能力上同樣存在巨大的差距。

執行完調查之後,需要再次解讀證據,再進行下一步調查。這樣循環幾步下來,名偵探就遠遠的超越了普通警員。

最後,在報告調查結果的能力上同樣存在差距。沒有華生這支筆,福爾摩斯也只能寂寂無聞。


你誤會paper了。

paper的目的是告訴別人我們做成功了,而不是告訴別人怎麼去做。


1.「難道這些牛教授的知識比幾大資料庫更淵博嗎?」

資料庫是死的,教授是活的。科研需要做出以前沒有的東西,資料庫不會告訴你怎麼去解決一個新的問題,學而不思則罔。

2.不同的學校、科研機構有哪些軟實力的差距?

  • 氛圍。比如A大學的教授和學生下午5點就停止工作去玩了,B研究所的人每天工作12小時一周工作6天。你覺得哪個更容易出成果?雖然也有工作效率的問題,但我知道的頂尖課題組都是工作狂。
  • 交流。接上一條,在一個身邊都是牛人的環境中,更容易受到啟發和解決問題,頭腦風暴嘛。雖然沒這條件的院校可以通過參加會議、電話、郵件等方式彌補,但效果肯定不如走到隔壁去面對面交流。
  • 人脈。大樹底下好乘涼,上面有人好拉錢。這個不細說。
  • 生源。不要以為一個課題都是教授幹完的,其實很多事情都是由研究生博士生做的。
  • 此外還有學校的政策支持、高校所在的城市等其他因素。

--------------------------------------------------------------------------------------------------------------------------

馬太效應在學術圈是很明顯的。最重要的兩個資源:人和錢,這兩個在一定程度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學生質量是一個大問題。

牛學校的學生也牛。同樣看一篇文章,牛學生和水學生差太遠了。

另外,就算你不牛,進入了牛學校,身邊都是牛學生,和身邊都是水學生也不一樣。

這叫同伴效應。

知乎專欄

給 @馮晗老師做個廣告。哈哈哈


====更新補充一條:

沒Social

做不了

沒錢做

來不及

想不到

不敢做

還有一個最悲劇的

看不懂


因為真正有價值的是一個人對這個領域的理解,而不是各個知識點本身。來到中科院第一天就有老師告訴我們科研方面最優秀的人才往往不是專業課名列前茅的學霸,而是思維敏銳、動手能力強(在我們專業主要強調編程處理數據能力)、對專業有熱情的人。

敏銳,不是指學東西快的那種聰明、更不是記憶力強過目不忘,而是對於細微差別的洞察與靈感。因為任何創新與進步幾乎都是在已有知識體系最前沿的探索。敏銳很大程度與生俱來,但在僵化的教育體系和應試製度下往往消磨殆盡。尤其在一個不重視藝術修養的功利性教育體系下,真正敏銳的人才少之又少。

對一個領域體系化的理解也很重要。西方的創新多是站在研究最前沿對未解決問題的結構進行結構剖析解決問題,國內很多所謂創新只是簡單的試錯。比葫蘆畫瓢之流並非毫無價值,但明顯不如一個對整個領域有體系化理解的高手從根本上分析最前沿問題根據自己的靈感指出前進方向。

另外,在整體大的科研環境風氣如此的情況下,導師、同門、同學的水平也很重要,而國內很多領域國內導師的普遍水平是不如國外頂尖學校的,更別說科研經費的比較了,各個學校之間的差距也很大,選師門就是選前途有時候也有一定道理。

所以,同樣是讀到最前沿的文章,理解、視角、意識的不同往往造成科研能力的不同。


結構生物學雜誌誰都看得到,但冷凍電鏡就11g買得起


這種問題還需要回答?圖書館裡面什麼書你都能借來看,你就能學貫古今,成名成家了?誰告訴LZ現在科研的瓶頸是「能不能及時看到頂級文獻」了,現在的瓶頸明明是投入資金的問題。


家裡有個國內頂級科研工作者,在國際最頂級刊物上發過Paper,應該算他那個學科里中國的希望。經常請教他一些問題,太專業的不懂,主要是問一些方法什麼的。

他的觀點,或者叫領悟:頂級科學院、所,研究院、所之類的,能看到學到的知識其實大家都差不多,這其中有那麼幾個會脫穎而出,提出一個經驗證的新觀點,或者叫成果——發出一個paper,這個新成果的最初,往往源自一個天才的奇思怪想,一個普通人按照常識和固有學識很難想到的,甚至是違反常識知識的怪誕猜想。

舉個栗子,他到某地去交流,看了當地文獻資料,發現當地很少某種其他地方常見的疾病,他首先驗證這個事實,這是個非常普通的現象,沒人注意到過,經他提出後得到證實,當地人確實很少生這種病。於是他用排除法,把當地人的各種生活飲食風俗地理人文各種因素和其他地方的人對比,找出一個或幾個獨特的因素,提出一個假設,其後就是設法驗證,這個步驟是很艱苦的,需要一個高素質的團隊,大量的實驗,最後研製出可以預防和控制這種疾病的特效藥,這個成果就特別厲害了,發的paper得到大量轉載,世界各國請他去交流演講。

所以,簡單一句話總結,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那些成就差的,就是不敢假設,或者缺乏有創意的假設,那後面的求證就無從談起。

所以題主問學校之間的差別,就在有沒有這麼幾個天才。

所以我家這個,他所在那所大學,就是,給他創造所有最好的條件,傾一切力量留住他,這個學校這方面的水平孜然就高了。


前段時間某師姐去學校的測試中心做實驗。

回來狠狠地吐槽了一番,對話如下:

今年測試中心新來了一台電鏡。

那是好事啊。

沒錯,而且這個型號我在國外用過。

那不是更好嗎?

可是還沒拆,他們說不會拆,要等人來。

專業問題當然要專業人士解決。

可是我在國外用的那台電鏡,已經用了七八年了。

啥……

人家用了n年,該換了,我們買回來還不會拆?

……

再看這個答案:

我們實驗室也有一台,同款的,有專門的操作員,寶貝的跟什麼似的,你要是拿他來數細胞,操作員不砍死你,其他排隊的同學也要砍死你了……

所以說關鍵還是沒錢


同一個學校裡面不同水平的人做研究成果都是天壤之別,我一個學生物的同學,本科進的實驗室,他說切實感受到了本科生做研究和研究生根本沒法比,經驗差太遠了,人家經驗豐富的師兄,他說哪裡蛋白質會有熒光就會有熒光,他自己就死活做不出來。不同學校也基本是這樣,就算那個學院那個機構不差錢,資源隨便你調用,更何況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有錢的機構富得教授全家流油,窮的能連好的儀器都買不起。(八十年代地質行業不景氣,鄙校地學院的教授甚至有去賣豬肉的,選修地質課時老師親口這麼說道。然後他一說完底下一同學就舉手叫道:「那個就是教我們課的老師!」)

而且……你確定查文獻照著做就能重複出結果,不會出小保方大姐姐那樣的?


先說錢

我們這個行當清華一教授的科研經費是幾個億,是我們一個學院所有教授科研經費總和的幾倍。

有錢的好處除了儀器設備,消耗品可以買最好的。還有給博士博士生的待遇也能提高。

另外是知名度,

待遇相同的情況下,你來選是去清華還是去某個大學呢?

所以硬體配置好,找來的人又多又強,所有因素都強一點,加起來就是強出很多。


第一,不是所有學校都可以看到頂級期刊全文的。據我所知,國內就有高校沒買nature和cell的資料庫,只能看摘要,不能看全文。

第二,並不是說看著別人的文章就能照著做出來的,技術限制,設備限制,經費限制,都是很現實的障礙。就生物學領域來說,比如都知道組學吃香,但養得起好的質譜和核磁(硬體+軟體),國內基本只有985學校有這個實力,211里都不是家家能做到。其他諸如knock out技術特別是組織特異性敲除,都知道是研究蛋白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不是每個實驗室都能做得到做得好的。

第三,idea很重要,等你看到頂級期刊上的文章覺得「哇,原來還可以這麼構思研究/這麼設計實驗/這麼分析結果」的時候,其他人也就都學會了。可是能不能自己首創這麼一個idea呢?很難。


最近出了個大新聞,兩篇相似的文章先後見刊於Nature Communications和Nature,通過比較兩篇文章可以理解一些高級期刊和頂級期刊對研究的要求,也能提示為什麼相似的發現,最後發表的期刊卻差別如此之大。

本回答需要一些生物醫學研究背景才能看懂,如不懂可以跳過直接看結論。

第一篇是 Thomas Jefferson 大學Emad S. Alnemri團隊 在2017年1月3號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文章。鏈接:Cleavage of DFNA5 by caspase-3 during apoptosis mediates progression to secondary necrotic/pyroptotic cell death.

第二篇是北生所邵峰院士發表在Nature的一篇letter。注意,該文發表於2017年5月1號,晚於NC的文章,但仍發表到了更高的Nature。文章目前處於 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已可以下載閱讀。鏈接:Chemotherapy drugs induce pyroptosis through caspase-3 cleavage of a Gasdermin.

這兩篇文章,核心的發現都是 GSDME (DFNA5)可以經Caspase-3切割C末端,N末端可以募集於細胞膜表面,誘導細胞產生死亡(Nature提出的是焦亡,即pyroptosis,NC認為這是secondary necrosis)。但兩篇文章其餘的思路不完全相同嗎,論證深度也有差距。

文章發表始末可以關注Bioart公眾號文章,有邵峰院士專訪。本回答內容也參考與下方兩篇文章。

NC搶發?沒事,邵峰組一樣繼續發Nature揭示細胞焦亡通路新發現丨BioArt特別推薦【BioArt專訪邵峰院士】詳解細胞焦亡新機制丨特別報道

搬運工總結如下:

1.模型選擇不合適:NC的文章的核心發現和Nature保持一致,但是沒有去尋找GSDME高表達的腫瘤細胞系,此外,文章使用了原代小鼠巨噬細胞進行研究,GSDME在巨噬細胞中仍然處於低表達,所以研究只能依賴於外源過表達和體外的實驗,論證效果差於內源性的驗證。而Nature在60多中腫瘤細胞系篩選到了6株表達較高的細胞系,還使用了若干GSDME高表達的正常組織細胞系進行研究,論證強度要高於NC。

2.概念沒有得到突變:NC文章停留於secondary necrosis,沒有和pyroptosis聯繫到一起。用邵峰院士原話是說:「 他們在細胞死亡的概念上未能有突破,沒有跳出caspase-3激活一定導致凋亡的傳統概念 ……停留於舊概念里」。記得Nature主編曾有一次來做講座,說Nature需要的研究,是那種你一看就驚呼:「哇」,這樣的文章才能夠得上Nature的level。除了創新性,能夠實現概念的突變才是高端雜誌的不懈追求。

3.臨床意義不夠好:NC的文章只探討了病毒感染對GSDME活化的影響。而Nature文章率先理解了GSDME在腫瘤中常呈低表達,而在正常組織中呈高表達這一現象的臨床意義。GSDME高表達與正常組織,所以腫瘤治療中大量化療藥物的應用可通過GSDME活化引起正常組織的死亡。這種解釋很好的發現了GSDME的臨床研究意義,如果開發有GSDME的抑製劑,聯合化療應用,原理上可以緩解化療引起的損傷性不良反應。所以,Nature的文章測試了多種化療藥物的作用,在體論證了上述過程,臨床意義更為重要!

結論:

在讀完兩篇文章後,對邵院士團隊佩服的五體投地。Nature Communications已經是非常好的綜合性期刊,對文章的要求也非常高,能發表於NC對國內的科研工作者是非常榮耀的事。這篇NC文章的工作量也很大,發現核心東西也很好。但模型選擇、概念和臨床意義上和邵峰院士的Nature就差了一大截。

回到回答, 既然絕大多數科研人員都可以查閱頂級期刊,為什麼不同學校之間的科研實力依然差距巨大?

之前我認為,文章的好壞,很多取決於工作量和創新性,但這兩個概念還是太籠統。工作量應該服務於論證強度,再多的載體和敲除小鼠的工作,只是為了增加對科學問題的論證。創新性取決於課題對當前和未來研究的價值,以及對既往概念的革新。但讀完這兩篇文章後,我覺得對底層乃至中層的研究人員來說,思維和眼界的突破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個人認為,排除學校平台限制,既往一個團隊的研究過程對科研工作者眼界和思路的影響是極大的。邵峰院士團隊是細胞焦亡領域的開創者,是這個領域數一數二的頂尖科學家,對科學問題的思考比其他團隊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此外,作為頂尖科學家,也有更多機會和Nature的編輯們談笑風生,發表的門檻也要低一些。

當你發現一個科學問題,你能想到一二三,孰不知大牛都想到好幾百了。加上背後強大的團隊和豐厚的財力支持,在你去一步步摸索一二三的時候,大牛團隊已經將科學問題分解為多個支線任務逐個突破;當你在頂尖期刊看到了大牛的作品,讚歎研究之精妙,不曾想這只是部分研究結果,背後很多內容已經構思在下一篇文章里;當你研究中尋找可能性時,誰知大牛對課題透徹的理解早已排除部分不可能,並用很高的實驗成本排除了其他不可能,找到了唯一性。

在知識分子里曾讀到某個學界前輩的對雜誌的評價:5分以下的文章大多是對過去既有理論的驗證,10分左右的雜誌是對當下理論的延伸性研究,而CNS雜誌上的文章則是對未來1到2年研究趨勢的判斷和引領。

作為茫茫科研人員中的板磚者,想要突破平台發表於頂級期刊一鳴驚人,需要跨越的門檻和障礙太高太高了。最簡單的,就是成為「學二代」:拜訪名師,求學於大家,這才是底層搬磚者的唯一出路。

再次推薦Bioart公眾號,感謝丁前輩對文章的解讀和邵峰院士的專訪。我只是一個搬運者。


發論文的目的在於展示,而不是分享。

最頂級的論文並非最前沿的知識,最前沿的知識還珍藏在大牛的腦袋裡呢。

科研的周期很長,從完成構想到論文發表少則數年,多則幾十年。論文的內容完全落後於科研界的構想。


推薦閱讀:

他離經叛道差點被開除,轉身成為全美業界翹楚卻又被國人遺忘
道德敗壞的科學家是否必然不能做出成就?
為什麼「陰陽五行」不能成為一門科學?
「點石成金」這種操作,過去的人們是如何讓自己相信的?
如何知道闢謠的不是謠言?

TAG:科研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