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新建建築多是現代風格,而具有民族傳統風格的建築偏少?

歐洲的城市的建築都是歐式風格的,但為什麼中國新建建築均是現代主義風格,有人說「中國的城市不應像曼哈頓。」有沒有可能讓中國的城市建築是古代傳統建築風格的,就像《盛世滋生圖》中的蘇州那樣。


「歐洲的城市的建築都是歐式風格的,但為什麼中國新建建築均是現代主義風格」——以歐洲老建築和中國新建築做比較,恐怕不妥。而國外的新建建築的風格,也多是經過當年現代主義運動洗禮後的產物了。此外,「中國新建建築均是現代主義風格」這個命題本身就不大準確,狹義的現代主義和當今流行的現代建築風格不可等同。

歐洲城市的舊建築有較多沿用至今,這和其使用的建築材料有很大關係。中國傳統建築以木構居多,耐久性與磚石結構相比存在先天的劣勢。在缺乏維護的情況下,舊民用建築所存有的文化價值隨著破敗而失落,這固然是讓人感到遺憾的。但是在此基礎上對舊有建築進行大規模、無差別的復原,或許又是一件費時費力而效果不見得好的事情了。

而且,中國的高人口密度也讓高層住宅成為一個或許是迫不得已的選擇。若強制地用底層的建築去容納同樣的人口,勢必會佔用更多的土地,對城市綠地、其他用地造成壓迫。融入傳統建築風格的高層住宅亦有,但是中式建築除塔以外多是水平展開,將此風格用於高層住宅,未免會形成「長頸鹿」的印象。雖然也有結合小區園林做得不錯的案例,但這樣的中式高層建築,和傳統建築相比,形成的氛圍終究不是同樣的東西了。

將現代建築與傳統建築融合的設計一直有人在嘗試,而且在近年應該是有上升的趨勢。其中一些用現代材料對傳統語彙進行直接復刻的做法,我覺得未免有不誠實之感。而對傳統建築的語言進行抽象和適當簡化,再運用在設計中的做法,個人認為是更高一籌的。如 @米菲 的答案中所提到,國內的建築教育體系很大程度上沿襲西方。就本科階段而言,雖有中國建築史課程,但多數學生了解仍不深入;雖有大四之後選擇古建方向的學生,但終究只是部分。所以,對中國傳統建築具有較深了解的建築師數量不多,那麼在城市中大規模建造具有傳統風格的建築的前提條件也是不足的。

此外,中國傳統建築的樣式雖有很大的地域差異,但是,現在新建的引入傳統風格的建築似乎以徽式風格居多。平時作業中看到嘗試做新中式風格的同學,作品也多是徽式的白牆灰瓦。所以,現今對「新中式」的理解,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定勢思維。如果不對各地傳統建築風格進行更深的探索和理解,便貿然大規模地建設傳統風格建築,或許又會導致另一種「千城一面」了。


淺層的解釋有這麼幾方面

第一,中國傳統建築,除了塔,閣,樓等非正常平時居住的建築,其他基本上都是橫向鋪張。大概的聯想一下四合院,故宮等的俯視效果。在現代生活需求下需要滿足比傳統多太多的功能,同樣的面積需要實現更多的功能容納更多的人創造更多的空間只有引入西方建築方式縱向延伸。

第二,中國傳統建築的木質結構,你懂的,耐久力和承載力遠遠無法滿足現代生活需求。就算傳統建築中也有磚,石結構,但跨度相對都比較小的,最大也不過如此。這不是說中國傳統建築技藝低,是對建築長期的觀念需求還有自然資源造就了和西方建築發展是相對的兩條線。

第三,你說的大面積的現代主義應該是那種可以批量生產的,的確簡潔的有模數標準的結構相對容易施工,容易管理。

第四,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這些年,中國大多追求快速的經濟收益,很多也只是盲目的模仿也並非有什麼什麼主義,上升到意識形態的建築風格和形式。近代中國也沒有什麼大型藝術變革或者運動,只是被動的受現代主義,包豪斯風格等外在的影響,由於也不是由民族國家內部出發的變革也無法從骨子裡植入,只能模仿為主。

第五,國內建築教育也是西方建築先入為主,傳統建築形式對於很多建築系學生來說也只是了解,知道,欣賞一下而已,之後的工作中用到的真的很少,也不會很認真去學。

第六,國內建築師地位相對比較低,受甲方經濟條件的制約比較大,如果你不是大師,就算想要在傳統方面發揮也很難實現。

學生狗上課無聊給的回復,不完整僅供參考。


這得從中國建築學的發展說起。建築是社會價值觀與生產力的反應。西方社會的建築學發展與他們的生產力以及思想的發展是分不開的。而我們國家是在國破家亡的情況下被迫選擇了一條通往現代化的道路。這就導致了不僅僅是建築學,中國的小說、音樂、繪畫、科學、宗教、哲學等各個方面都有斷代。當然這不是說斷代不應該,這也是無奈之舉,不改革的話參見現在的阿拉伯國家,至少人家還有石油…

對於建築學來說,斷代就代表著畸形發展。如同一株植物,自然生長出來的生物一定是帶有地域性的。巧也不巧的是,在我們的建築發展的關鍵時期,正好趕上現代主義建築的興起。現代主義建築流行於戰後,其優點是簡潔、便宜、功能好。缺點是單一缺乏文化內涵。由於好模仿啊,又便宜,就出現了哪怕至今,到處都是方盒子的現象。


關於建築本土化的思考

搬運自:(撰文:劉滌宇) 關於建築本土化的思考

撰文:劉滌宇

關於中國建築的本土化之路,可以說,從建築學這門學問被引進中國,民國時代的「中國固有式」開始算起,幾乎中國每一代建築師都在努力思考和實踐,但每一代建築師似乎又都放棄了前代的努力,而重新扮演從一片空白中拓荒的角色。為什麼造成這種尷尬的局面?我覺得是問題本身和提問方式就值得去反思。

為什麼要本土?似乎我們現在仍然難以擺脫國家民族宏大敘事的話語方式。不是為了創造一種對中國來說可以推廣的模式,就是為了形成一種國家民族文化認同的象徵,或者,為了在世界、在西方人面前彰顯自己的身份和文化特色。前幾代建築師在當時特定的時代和語境下,思考的出發點也同樣是如此。由於與傳統中國保持了更多的延續性,他們所具有的傳統人文素養,是我們這些後輩遠遠不能企及的。

而這種思路有兩個重要問題。首先,在這種思路下的嘗試必須有普適性,也就是我們的探索能夠普遍推廣。然而探索往往傾向於依賴一種對傳統形式的特定解讀,比如大屋頂、園林空間或民居符號等,這種解讀在宏觀上固然有其自身的意義,卻缺乏在微觀上對具體項目和具體要求的呼應,使其難以擺脫額外附加的特點。

排他性也是這種思路的突出問題。直到今天,很多年輕的建築學子都願意把建築本土化問題表述為「當代中國建築應該怎樣」,而「應該如此」往往意味著「其他方式不行」。這種排他性的結果就是,在實踐中對一些相對非本土的嘗試嗤之以鼻。這樣自我思路的狹隘化,導致一些開始不錯的嘗試到了後來越來越封閉,道路越走越窄。

在這個思路的指導下,對本土建築文化資源的認識也容易流於概念化和公式化,為其貼上很多類型化的標籤,而忽視標籤沒有涵蓋的很多側面。明顯讓有志於本土化建築追求的建築師們捉襟見肘。反觀西方,很多新的建築思潮都來源於對自身傳統一些側面的重新解讀。

如果把本土建築文化資源理解為在當時當地特定條件下,對特定問題的特定解決方式和智慧的話,本土建築文化資源也就具有多義性和多側面性,而不是僅僅一兩個標籤那麼簡單。其很多側面也都有了被挖掘和被展示的可能。這樣,對於當代中國建築的本土化,立足點也就不是尋找一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而是從本土的資源中尋找到解決本土此時此地的特殊問題的靈感和方法。對於本土的追求可以細化成每一個建築師個人,每一個項目特定的事,而不是一種可以大量被模仿和複製的模式。

對本土建築文化資源的重視並不以排斥外來建築文化資源為代價。相應的本土化,也並不以批判非本土化為其必然選擇,完全應該可以和另外一些追求文化引進的傾向和平共處。兩方面都有助於中國建築整體水準的提高,並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相互促進,何樂而不為?況且,成功的建築文化引進總是面臨在本土紮根的過程。如馬岩松的衚衕泡泡,將西化的形式與北京老衚衕的城市肌理結合得很好,對本土化思路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所以,不必重複以往的宏大敘事思路,將本土化作為一種限制條件籠罩在每一個個體探索的頭頂。如果有足夠數量的自由探索、方法不同、取向各異的具體建築本土化成功案例,當代建築本土化之路也就浮出水面。針對當前的情況,具體地做比茫然地尋找一種可以大量應用的方法重要得多。


一方面來說歐洲傳統磚石結構主打,稍微改裝一下就可以和現代社會很好接軌,而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推廣起來就會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無論歐洲還是中國傳統風格的建築都是很佔地方的,一個四合院的地方可以起好幾棟幾十層的高樓,人口壓力也使得這種推廣不允許。當然,在比如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就還有傳統風格建築群有人居住,另外確實也有人在設計一些房子的時候考慮加入傳統元素,但是搞不好就是徒有其表或者不倫不類,比如之前網上有傳過北京中心區有一個價值連城的復古風奢華四合院,但是有懂的人表示蓋得像內務府……


個人認為主要是現在寸土寸金的環境下,更有需求的建築是高樓,而非大樓。而又高又中式的,可以參考眾多"石質"高樓+中式大屋頂建築。譬如,北京西站?(應該可以算吧)。為了高度中式建築的確不適合。試想北京西站下方的"石質"部分再高一些。會變得好醜的說,而且北京西很寬大,比起高,是一座大樓,所以配合中式屋頂還是比較美觀的,另中式建築重雕樑畫棟,如此細緻,成本也要高很多吧


推薦閱讀:

厲害了,我的牌!一副撲克牌帶你認識近代建築史
在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就讀是什麼體驗?
建築系學生應該買LAMY哪個系列的筆?
建築系學生在做方案前看別人方案再總結還是自己一開始獨立思考比較好?
有哪些不知名但是打動過你的建築物設計?

TAG:城市規劃 | 傳統文化 | 中國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