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可控核聚變高效實現,能量可以源源不斷地輸出,將對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最近國際上投入200億美元搞的可控核聚變實計劃(ITER),如果成功,將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的能源問題。假如可控核聚變計劃迅速實現(如二十年後),將會對人類社造成怎樣的影響?


可以參考裂變發展嘛,經過幾十年發電站已經遍布地球了,但是影響也不能說巨大,汽車飛機火箭還是燒油燒火柴來動的,大家用電絕大部分還是風力火力的嘛。

如果說是技術難度和小型化阻礙了裂變的發展,聚變的技術要求更高,小型化更難。磁約束聚變光是超導磁場就得用一個工廠來支撐。慣性約束就更逗啦,光是激光器就得堆滿十幾間屋子。

當然,幻想的話會比較有意思,如果聚變裝置能小到1m3以下,並且無工質發動機出現:

1. 汽車直接變空天飛機,什麼衝壓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統統去死吧。打個電話,周末一起去月球散散心。

2. 無線能量傳輸成為可能,畢竟能量損耗不叫個事,咱是有能量人,啥電線、插座統統去死吧,手機再也不用充電啦。

3. 石油、煤、尾氣統統去死吧,空氣質量只有三個等級:優加,優加加,優加加加。

4. 造機器人,只需要能量接收裝置,動力裝置,計算裝置。然後上神馬班啊,全人類無期限大放假。

5. 買啥房啊,去工廠買點零件,用鄰居家拖拉機運到宇宙里組個巨型飛船,帶上機器人奴隸,征服下等生物去也,每個人都做星主!


人力,畜力,燒煤的蒸汽機,燒油內燃機,?。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控制能量越來越大的過程。所以不會有一勞永逸的解決燃料問題的可能。每一次控制能力的突變都伴隨著一次產業革命,也伴隨著人類發現世界的一個大躍進。當核聚變能量可以控制之後,現有的很多需要高能量才能實現的設想都會落實。實際上類似於電腦的軟硬體的關係,軟體的不斷龐大智能化激發硬體不斷的升級。個人感覺沒有停止的那一天。


對石油的爭奪轉移到He-3上,可能引發世界戰爭。月球作為核聚變原料的聚集處,將會成為爭奪的焦點。航空航天技術發展,技術水平高的國家將會得到更多能源,加劇了馬太效應。每年都有更多經費投入到核聚變原料的保護和工藝的優化上,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重大的技術革命。


推薦閱讀:

既然能量是守恆的,那生產核燃料所需的能量是不是等於發電量呢?
誰知道加彭史前核電廢料的事情?
沸騰傳熱中的膜態沸騰是什麼原理?生活中用開水壺燒開水能達到膜態沸騰的狀態嗎?

TAG:核能 | 社會 | 核聚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