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長安與米利都城都為方格網布局,它們之間存在什麼差異?


從表面/形式的角度來看,唐長安城和米利都城存在以下差異:

1、方格網與城牆

米利都城三面臨海,四周築城牆,城市採用棋盤式路網。由於城牆隨著海岸山地地形曲折蜿蜒,沒有規整理想的輪廓,於是,街道網格和城牆形狀獨立承擔各自不同的功能,也就是說,城牆盡量佔據高地而不一定沿著最外緣的建築建造。

長安城首先確定的是方正的城郭輪廓,城牆與城中格網道路垂直或平行,每條街道都止於宮殿或固定位置的城門。也就是說,「內」與「外」相統一。

2、中軸線與城市中心

米利都城的道路無主次之分,因此無明顯的中軸線。L形開敞式空間的城市中心位於米利都城中間部位,城市中心由廣場、露天劇場、市場、運動場、宗教建築組成。

唐長安城有一條明顯的南北軸線——朱雀大街。城市中心為位於靠北的宮城。《考工記》模式中街與坊的定位都是跟隨宮殿而定,有強烈的向心姿態

3、城市內部功能分區

北部街坊面積較小,南部街坊面積較大。居住區無等級劃分。

重要的公共設施以及國家權力機構都位於北邊,奠定了「南虛北實」的特點。在唐中期隨著政治中心的東移,貴族、官員為了上朝工作的便利,也紛紛遷至東邊,這逐漸形成了「東富西貴」的特點。另外人群分布還受到風水思想的影響。

4、城市空間

米利都城的城市街道都非常狹窄,一般5到10米。由於米利都城為商業發達的海港商業城市,交通繁忙,宅基地要都爭取沿街開門,以便於物資流通和居民參與城市活動。另外,在充滿公共生活的米利都城裡,私密生活遠不如公共生活那麼重要,居民白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外公共廣場上度過的。

唐長安城的城市街道有明確的等級/寬度之分,宮城前的橫街寬220米,通往城門的幹道寬100到150米,里坊之間的道路一般在40到70米,里坊的內十字大街寬15米,街巷寬3米左右。絕大部分宅基地與城市幹道不發生關係,為保護宮城的安全,居民住宅普遍不允許面向城市幹道開門,所以每個裡坊的外圍都是封閉的夯土牆,居民被夯土牆和坊門口的看守官吏管理,交流和公共活動被約束。

以上這些表面上的差異,其實都是由更深一層次的文化差異決定的:

1、民主政治與皇權政治

由於米利都城沒有什麼強大的中央集權,基本上不存在強大的政治權利來控制或壟斷城市生活空間,所以希臘的網格沒那麼強制,相對而言比較理性、實用和平等。而且米利都城中勻質的網格消解了中心的存在,每個網格的尺度都適應於宅基地的尺度而非神廟的尺度。而由於中國古代帝王對統治秩序的追求,《考工記》模式中街與坊的定位都是跟隨宮殿而定,有強烈的向心性、強制性、等級性。兩者表達著民主政治與皇權政治體制的差異。

2、商業社會與農業社會/經濟貿易與自給自足

米利都城沿著街道開放的住宅,盡量爭取建築與城市環境的聯繫。而唐長安城的里坊劃分正是為了消除過於活躍的城市生活所帶來的不安全性。這一差別對應著商業為主的社會的外向性經濟需求和農業為主、自給自足的社會裡的內向性傳統。

3、理性與實用

畢達哥拉斯(「數是萬物的本質」)、巴門尼德(「不變的概念才是十五的本質」)、蘇格拉底(進一步發展理論)等人把秩序、規則的地位提高到自然事物之上,通過探求幾何與數的和諧,以取得秩序和沒。而《考工記》里的方格網雖然看似有理性的精神,但事實上還是更多從實用的角度出發的——比如等級的劃分、方便對居民的管理等。

事實上,雖然《周禮考工記》中存在著對理想王城的規定,但在古代中國幾乎不能找到有哪個城市是完全照搬《考工記》的規定而忽略地理的因素的(「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午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所以長久以來《管子》里所說的理論一直與《周禮考工記》里的規定向和諧並存——這也就反映了中國人認為形式其實並不重要,而好不好用才是第一位的。

4、人與物的對立與人與物的融合

米利都城裡設置了大大小小許多廣場,方便人們進行日常的交往,這便是人權的體現。而再深究,這是一種把城市、建築當做機器,然後讓機器來服務於人們的一種思想。而唐長安城的規劃更多的是反映了「天人合一(把時間和空間看作是與人的感覺以及生命一併存在主觀體驗)」這一理想。比如,唐長安城平面東西略長,南北略短,與《淮南子·隧形訓》「合四海之內,東西兩萬八千里,南北兩萬六千里」中描述類似,可知其平面乃「法地」而成,是大地的縮影。


推薦閱讀:

當窗口面積相等且窗底標高相同時,正方形窗、豎長方形窗、橫長方形窗採光量如何排序?
古代王室大家在修建陵墓時有哪些精巧的反盜墓設計?
如何看待以及處理身邊的伸手黨?
讓你設計一套你想自己住在裡頭的理想大樓,你會弄成什麼樣?
學建築設計的人應該看哪些書?

TAG:城市規劃 | 建築 | 建築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