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讓寄主滅絕,自己不也會滅絕嗎?為什麼它會存在世上?


傳染時間的控制。

如果真的有一種病毒,感染即死,那麼它傳播不了多遠,就會完蛋。

但是如果感染寄主後,寄主還可以活一段時間,並且能四處活動,那麼它就有了尋找下一個寄主的時間。


病毒和宿主的關係是一個協同進化的過程,不能簡單理解成病毒要讓宿主死亡,而是病毒和宿主在鬥爭中進化,例如病毒進化出宿主咱不能識別的抗原表位,而宿主的免疫系統也緊跟著進化出相應的免疫機制,循環往複。這個事實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在基因組中,人基因組中大量來源於反轉錄病毒的散布序列(interspersed sequence )


只要在寄主死亡之前傳染出去就可以啦,不過是個擊鼓傳花的遊戲。


理論上是這樣,但是事實上,哪一種病毒讓自己的寄主真正滅絕過呢?每一種病毒在感染寄主的時候都是留了一手的,病毒的基因程序是上帝精心設計過的。


有些病原體為什麼要殺死寄主?

從進化論角度講,生命個體存在的核心意義是為了下一代能存更好活著,病原體的任何行為只要有利於自身生存,並且有利於繁殖下一代,就有很大可能性在進化歷程中將這個行為保留下來加以強化。

我們人類常患的很多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實際上從某個病原體個體來講,能夠找到宿主多活一秒鐘就是賺到了;由於很多病原體的生命周期相對於宿主來講非常短;能夠利用宿主提供的環境繁殖下一代,它這輩子的使命就算成功完成了;如果能夠繁殖出大量的下幾代,那就是超越自我對物種延續做出傑出貢獻了。

很多病原體實際上是把宿主作為跳板,通過控制宿主的某些行為來傳播後代的。比如

  • 我們熟悉的打噴嚏就是病菌傳播後代很好的方式,如感冒,流感
  • 至於通過糞便蟲卵或者污染飲用水源,如蛔蟲,痢疾
  • 還有一些通過體液傳播的傳染病,如艾滋,瘧疾
  • 通過宿主被別的生物食用再傳染給新的宿主,如炭疽,弓形蟲
  • 通過皮膚物理接觸傳染,如疥瘡,軟疣

等等等等,通過都是病原經過長時間進化找到的有效擴散下一代的方式。即使原始個體隨著宿主死亡,它的後代存活了,也不虧的。畢竟有了下一代有了新的希望……

更何況很多時候,即使宿主死亡,病原體也可以通過休眠(比如用孢囊加以保護)等方式等待時機成熟時再傳染給新的宿主,完成新的世代交替。

極端情況下,即使造成某個宿主物種滅絕,只要後代能找到新的宿主物種能繼續繁衍,對於病原體群體來講仍然是成功的。你說的那種非常依賴一類固定宿主,並造成了宿主物種滅絕,而且隨著宿主一起滅絕的病原體,實際上從進化論角度來講,是早就隨著宿主一起被被淘汰了的。自然界會有自己的平衡系統。最終會有宿主和病原體的平衡,趕盡殺絕對誰都沒有好處。

另外,非常有趣的病原體是弓形蟲,他們能夠改變老鼠宿主的行為方式,讓他們不怕貓而被貓吃掉,轉移到新的宿主體內,而且大部分時候他們都不會危害宿主的生命。這算是你所說的那種可怕病原體的對立面吧。


曾經看過文章說病毒和寄主的關係應該是共生而不是寄生,而讓寄主細胞死亡應該屬於共生失敗的案例。比如,人體內還不是有很多微生物比如病毒和細菌存在,有了他們的存在人類才可能圓滿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不要以為病毒會理智的先做長遠計劃再去行動,它們只是不停地複製而已,根本不考慮之後的死亡。它存在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已,誰能保證沒有隨寄主一起滅絕的病毒呢?很可能就有。


我一直認為人類就是星系裡的一種新型病毒,現在的航天技術就是踏出了傳播的第一步。


首先生物是會排除異物的,病毒是異物,必然會被排除。但病毒也需要擴大自己的種群,自己不能自我繁衍,只能寄存於宿主,藉助宿主的資源繁衍並擴散來擴大種群。正如前面所說,生物(宿主)會排除異物(病毒),病毒為了不被排除,只能通過變異進化來承受甚至反擊宿主的免疫系統,來保證自己的生存空間。當然,部分進化的反擊能力過強,把宿主殺死了,這就過當了,就被淘汰了。只有一些分支,能進化到即能抵抗宿主清除,宿主不會被殺死或造成不良影響,又能保留適當的繁衍空間進行擴散,這就是最佳的平衡點(動態的,每次變異或宿主免疫系統的變動又會自行調整到新平衡點)。病毒的目標不是殺死宿主,而是生存,最終的可能就是與宿主共存。(或者那些病毒性的流行病周期性爆發,就是這個原因吧。)


病毒繁殖很快,數量大,而且基因數量少。所以能產生大量的變異,所以能適應不同的宿主。考慮一種情況,宿主大量被病毒寄生破壞而存活著極少,剩下的寄主一方面可能擁有一定抵禦病毒攻擊的能力,另外由於競爭者大大減少,所以繁殖速度會大大增加並把前一種能力擴散開。


推薦閱讀:

註定失敗的抗癌,如何儘力才不會後悔?這些經驗,希望你永遠都用不上
科普時間:從無差別殺傷到定點清除(下)
醫學博士對購買重疾險的幾點建議 (上)
以現有的科技水平,能否製造一種殺死地球一半人口以上的病毒?
葛森療法中的咖啡灌腸有用嗎?

TAG:進化論 | 醫學 | 生物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