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規劃能讓居民在離家更近的地方工作?

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里讀到關於街區多樣性的問題。街區的多樣性可以讓街區的空間利用率更高,因為會有不一樣的人群在不同時段使用這些空間。

那麼保持多樣性是不是就夠解決中國很多特大型城市的交通問題,可以讓居民在離家更近的地方工作?

但是另一方面多樣性是否又打散了街區的規模效應,對於需要飛速發展的城市來說,聚合的功能區(比如中關村,張江高科)是否更有利於招商引資?城市規劃要看人,要看經濟,要看政績。如何權衡,並有效實施才能讓居民在離家更近的地方工作?


招商引資的角度站在哪?如果是政府,那麼站在現實,這個聚合功能確實存在,因為噱頭賣地很奏效。

那麼從內在形成來看,回顧下美國矽谷。矽谷在舊金山灣區,早期是作為美國海軍的研發基地,有科技產業基礎,二是舊金山灣區的教育資源,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包括斯坦福由於二戰後的某種學生迴流,為提供就業機會而設立工業園。然後後期Vc的出現,晶體管的飛速發展等等一系列契機,才成就了今天的矽谷,那麼很重要一點,很明顯不是政府的"規劃"。

那麼,現實是,大家所指的矽谷放在城市規劃中對於空間功能的解釋中,矽谷不是一個單一功能的商務區,也不是工業區,更不是住宅區,實際上矽谷是一個具有城市複合功能的區域,既有辦公,工業,居住,商業的集合,但它依舊不影響矽谷作為全球科技界的金字招牌。

大家理解的城市規劃中的功能集合,比如所謂CBD,比如商務區,以中關村為例,我們常泛指北四環內從黃庄到蘇州街的這一片寫字樓區域。那麼我們來看下中關村的形成是靠近清華北大等眾多科研院校,和早期聯想等一批中國科技型企業的帶動,如果政府當初沒有規划出這一片寫字樓,"中關村"依舊存在,或者擁有這些條件的另一個區域。那麼回到現實,如今的中關村,谷歌,網易搜狐,百度等中國核心的科技企業都不在狹義上的"中關村","中關村"論為了電子賣場。

這就表明了一點:城市設計也好,建築設計也好,實際是為人類活動提供載體,而不是"規劃"人類的活動。

城市功能的核心內在促成空間分布比設計人類活動更有效。

我手機寫的。打字累,回頭電腦再修改。

----------------------------------------------------------------------------------------------

關於功能分區,貌似工業革命之後?(摔,歷史太爛),歐洲很多城市類似倫敦,

工廠空氣污染,做過類似功能分離的規劃,

但是這個功能分離在後期美國城市規劃實踐的時候,變成了濫用。


題主的問題是從街區多樣性出發,討論多樣性與工作、生活距離之間的關係。我可能沒太看懂現有的回答。

街區多樣性與工作的交通通勤有何關係?我個人不認為有直接關係。

「離家更近的工作」是否是城市規劃欲求的目標?我認為這一表述存在不準確的地方。@宗立 所說「減少通勤時間」更準確些,也可以更近一步,應當是「減少浪費,提高效率」,但把原因歸為人口密度的差別就不太準確了,低密度同樣要減少浪費,這才是可欲求的目標。軌道交通是高密度下提高效率的好辦法這是準確的。因此,根本問題不在於遠近,而在於效率。如果強求工作近,一個法令,要求全部改為soho就行了,這是不現實的(這跟多樣性也沒關係)。並且,有些活動,如旅行,外出交往等特定活動重點仍然是效率,距離遠近和時間長短都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街區多樣性會打散規模效應嗎?題主在概念邊界上存在不明的地方。這兩個概念是在兩個不同空間尺度提出的不同概念。關公戰秦瓊?


這個問題太大了,很難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雅各布斯的《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作品,給予了人反思,但不能用於指導城市的建設,很多觀點也是一定時代、文化促成的。

單說居民居住與就業就是一個多向的過程,城市的空間、功能的布局調整能做的是控制與配置相應的資源。但就城市規劃而言,很難說通過一定的規劃就一定能讓居民在離家更近的工作。在工作地旁提供了居住,你不一定願意住;願意住了也不一定買的起;買得起了說不定已經換工作了。這裡能說,規劃可以提供了配置、區位以及相對便捷的交通條件,減小城市的通勤時間(畢竟現在大家算距離都不是要看離多少米,而是看要花多久到嘛)其他的更多是要和政策、機遇相配合。當然這裡還會有決策的權衡問題,比如提到的產業集聚問題、工業污染問題、資金問題、產業區位選擇、配套設施配給等等。不同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說清楚了就是一套方案了啊~~

當代城市規劃很早就開始反思嚴格功能分區帶來的問題,以及保持多樣性的問題,所以國內外也都有一定的嘗試。就比如有個概念叫做「立體城市」,這裡面有功能複合的意味,大概也要複合近百種功能吧。不過其中就有要求,最好要有60%以上在裡面工作,複合條件才能買到房。類似的嘗試有,但又要同時滿足其他的東西就很難了。這些方案理論上應該可以滿足題者的要求,但現實中基本沒有。能每個人都錢多事少離家近,估計規劃手段是做不到的。


像剛解放時學蘇聯模式讓每一個工廠都有自己完備的生活組團,就近解決了住房、食堂、活動中心、學校、球場等一整套設施。但是顯然目前這種社區已經隨著企業改革而每況愈下。


恩,這個問題很大,不好回答。足足可以寫超過20頁的論文。

兄弟讀過雅各布斯的《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但是有一大批反對她的學者存在,即使在美國(此處省略1000字)。

在工業革命之前,基本上工作和居住是在一起的。但是工業革命的發生,生產力的提高,工業的形態發生了轉變,原有的模式被打破了。近代最重要的《雅典憲章》就提出了要功能分區,被大部分的城市所接受。而在中國,我們還有很強烈的蘇聯模式。

至於功能分區的優點與缺點,你也說到了一些。我感興趣的是你的提問,怎麼樣才算離家近呢。找工作的時候我們都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在目前中國的大城市,想要實現工作生活0距離,基本不現實。在張江高科附近有很多新建的居住小區,其實對於張江上班的人還是蠻方便的。目前,中國大城市都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也在嘗試一些新的模式。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雅各布斯提過的很多例子,在國內也都有嘗試。比如很多老區的改造之類。但是她的觀點還是太過片面,比如很多產業出於安全的考慮不能跟居住太靠近。

好像我又跑題了。為什麼規劃的問題都這麼大啊。。。。。


我覺得應該盡量讓大家在自己喜歡的地方上班,不是每個人都覺得出門就是單位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情


怎麼才能夠讓人們離上班的地方更近?這不僅僅是一個城市規劃的問題,這牽涉到的問題太多太多了,有主觀的客觀的,有制度上的有技術上的,不是一言兩語能說得明白,不喜勿噴。


所謂遠近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受個人和社會以及經濟和技術等等多方面的影響,目前開車半小時或者步行三公里算是相對比較近的,但十年之後隨著技術進步勢必會改變目前的生活工作和出行,住宅要分客廳卧室廚房衛生間,小區要有住宅路網車庫綠化,再放大到片區甚至基本也應該有這種模式的痕迹,也許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從居所到單位也如同從卧室到客廳那麼便捷了


可以試玩《模擬城市》《特大城市》


沒有辦法

可能職住最平衡的時候就是單位大院的模式了,但是你也看到了,這種模式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題主看書有思考很值得鼓勵,但其實題主犯了一個錯誤:

不要試圖用城市規划去控制人,因為眾口難調,你根本無法控制

企業和每個員工的立場不一樣

企業主要遵從市場,要考慮效益,怎樣綜合效益最佳;

員工選擇住處則比較複雜,收入不同、婚姻狀況不同等等都會使他們作出不同的決策去選擇住處;就算2個收入一樣,同樣有一個兒子的男性高管,可能一家喜歡住郊區,一家喜歡住市區。

有的員工可能不需要離單位特別近,因為比起自己,他可能更願意離兒女的學校近一點,讓他們能夠早點回家,這樣安全也省時

所以企業去為員工考慮這些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這麼一看城市規劃也一樣,你不能因為自己做規劃就開著上帝視角,以幫助凡人為名去行使你認為的正義

一個規劃只要合理布局功能區,讓利益主體之間的博弈達到一個相對平衡點就是成功的,

給個體一點自由,讓個體自主選擇才能最大化發揮個體優勢,達到整體最優

這個論點是我讀過周其仁先生的《城鄉中國》得出的結論,推薦題主去看,你會發現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最大的忌諱就是不自覺的開啟上帝模式,單方面認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像個煩人的老家長

說了這麼多,不是為了打擊題主,大家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犯這個錯誤,這種不懂就討論的態度還是極好的


套路是職住平衡。


推薦閱讀:

客觀分析,江蘇和浙江經濟哪個更強,結構更合理,潛力更大?
為什麼在中國常見一排商家都賣一樣的東西?
客觀分析~江蘇和浙江兩省的經濟狀況那個更好?誰的結構更合理?誰的發展潛力更大?

TAG:政治 | 經濟 | 城市規劃 | 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