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說一個人「沒有自我」的時候,這個人有什麼問題?
對這種問題我有一個統一的答覆:當我們說一個人怎樣怎樣的時候,跟這個人實際是什麼樣——沒有必然聯繫。
如果不能用事例來說明:這個人所謂的「沒有自我」,具體指代的是什麼狀況,那麼關於這個人的討論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不同的評價者,使用不同的定義標準和參照系,在不同的情境下,抱著不同的目的給出的評價,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主觀性的,很難作為討論的根基。
再次看了排名第一的李松蔚老師的答案,又讀了一遍題,李老師說的特別對。
當我們說一個人「沒有自我」是我們在說其他人,我們給這個人貼了一個標籤,之後就不再關注他實際的樣子。題主可能是想問,這些被說「沒有自我」的人們有什麼共性的問題,或者說,一個有什麼樣的問題才會被別人說「沒有自我」,而以下回答是關於「一個沒有自我的人對自己的認知」,即:我沒有自我,我有什麼與此相關的問題。
——————————————————————————————
作為一個沒有自我的人,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僅代表個人。
簡單地說,就是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表現為深度需要別人的認同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做決定的時候主要不是考慮這件事情如何如何,下意識的反應是要說服反對的人,要證明我是對的。「我是對的」比「這件事是對的」意義重大得多。它們很難區分,所以一開始我也沒有發現,(嗯,你看,這句話其實就是想說服可能不同意這點的人,我是對的,這種下意識的語言很難主觀控制)
我在心理上很脆弱,各種脆弱,稍不如意就懷疑自己,認為一定是自己錯了,從不會想別人也會錯。下意識地響應別人的要求,不會要求別人。與身邊同樣沒有自我的人不同的是,她認為周圍的痛苦是合理和不可改變的,因為「別人都這樣」,而我是在痛苦裡痛苦糾結的,因為「我又不是別人」,但無力改變。
我崇拜力量,我認為這也是自我缺失的後果或者原因之一,因為自己沒有「自我」這個可以緊緊抓住的根,漂萍一樣沒有方向,沒有力量,需要依附。而這個後果帶來的後果,是容易被虛偽吸引,被各種看似光鮮、閃著各種力量小光芒的表象吸引。
隨波逐流。因為沒有自我,所以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只能迷茫前行。我觀察周圍自我缺失的同事,買個衣服買個化妝品都是看大家都這麼穿韓劇里就這麼用什麼什麼的,好吧,我是以此判斷她們自我缺失的,未必正確。(修改:這種判斷不正確。這樣的行為只能說明她沒有審美,不能說明她沒有自我意識,回過頭去想,那是個自我意識極其清晰且強硬的前同事。)
恐懼。無可依附時的無力感和無助感帶來恐懼。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是個意識到之後會很痛苦又難以接受或改變的心理問題。
————————————————
手機作答,次序等問題請無視,謝謝。
我個人的問題比較多且夾雜在一起,作答時盡量只答「自我缺失」單一問題的影響,有錯誤的地方歡迎指證。最近正在棄不棄療之間糾結,因為沒有自我,自我的真正需求也就無從談起,所以生活好像就是沒完沒了的糾結。
==================================================================
今天和妹妹說起一件事,講不太清楚原因,只隱隱約約覺得和沒有自我有關,補充在這——
同樣是和媽媽逛街給自己買衣服,一件灰的,一件黑的,自己喜歡灰的,媽媽喜歡黑的,買了灰的之後被媽媽不停地說灰的真難看應該買黑的,之後
妹:不開心,覺得媽媽太嘮叨,但仍然喜歡灰的,穿上就很開心
我:抓狂,什麼都要你管,煩不煩,衣服也不喜歡了,灰的黑的都不喜歡了,看見就很煩
說起這個是因為覺得日子過得沒有意思,妹說,你現在沒什麼壓力,就應該什麼開心做什麼,吃吃好吃的,把自己打扮漂亮,有假期就上哪玩玩什麼的,我說我想不出有什麼開心的事。
我妹說,衣服還是那件衣服,當初喜歡也沒人強迫你,所以這是你的不對。這是我的不對,可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不喜歡了,我爸說我穿旗袍像精神病,我當場反抗了,但之後看見它還是不開心,它仍然很好看,可是有情緒在它上邊,不知道為什麼。
後來只穿過一次,特意在所有我爸家親戚都在場的時候,話說我還是覺得它挺好看,我穿著也不難看,我還是喜歡各種旗袍,但不再喜歡這件甚至我僅有的兩件當時說什麼都非要買下來喜歡得不得了的旗袍。
真的沒有什麼開心的事,因為沒有什麼事是能開心到最後的。
書上說,是因為所有的體驗,都被別人的體驗替代了。
我很羨慕那些並不容易被影響的人,有根抓住泥土,才不容易被水流和風帶走。希望所有因沒有自我而痛苦的人,能夠找到自己的根,能夠有自己的體驗,能夠不再覺得到處都是鐵絲網,不再覺得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想不出能讓自己開心的事,能夠面對自己,能夠自己面對真實但不是太美好的這個世界。
-------------------------------------------------------
神經敏感脆弱,縮在「裡邊」,不敢親自觸碰可能會痛的事,這大概是我允許甚至有時期待別人的體驗替代自我體驗的原因吧,體驗都被替代了,何來自我。
==============================================
想起和好友討論此事,她說自我不會憑空長出,她從自我意識不明到非常明確,根基是她的心裡、原生家庭都有這樣的東西在,而我沒有。就像她有一個不太好用的器官,調整練習一下變好用了,而我沒有這個器官,練習是不會讓我長出來的。我想她是對的,自我意識這個東西,在她已經是本能,在我只能靠努力去想,用比別人慢許多許多拍的方法笨拙地試圖彌補上這個缺陷,經常補不上不說,還要額外花費許多心力。可在我有餘力的時候,還是想要試一下,哪怕有一點點,也會讓我過得稍稍容易一點點。是的,更辛苦但稍稍容易一點點。
對這個人來說,別人總會對自己的行為和觀點提出他們的意見;而對周圍的人來說,這個人又總會無條件地或很順從地接受別人的意見和觀點。外因內因合在一起就會造成這個人很容易沒有自我,聽別人的話。是環境和他自身雙重因素造成了這種現象。
其實沒那麼多大道理。沒有自我=沒有創造力,沒有主見,沒有自己的愛好和激情,沒有持久力。太過人云亦云,把自己磨的滑滑的,看上去還不錯,實則黯然無光,外實中空。
當我們說一個人沒有自我時,這個人首先被肯定的是他有過自我到現在也還有抱負追求,想要曾經擁有現在失去的自我。說沒有自我是在有意強調自我,自我是相對於被壓抑自我而形成的意識。有意強調自我是種認清和反抗。心之所至,是最好的方向。心之所至不能至,就會發出「自我」的聲音,是自我主動調節的聲音。一個不斷說著「自我」、「沒有自我」的人說明他已經失去了心中的自由,正在被外界環境所壓抑。甚至被禁錮在心靈的牢籠中不能自拔。說「沒有自我」的人往往有自我反省的心理特徵,往往是一個有清醒認知意識的人。
那就是依靠本我和超我的人,把身心交給本能或理想。
沒有自我的時候自己都意識不到,光會附和他人,覺得別人都比自己活得有意思,自己什麼都無所謂,特別看到自己欣賞的喜歡的會不自覺去模仿,對事情永遠沒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就這樣本能的活著
真正沒有自我的人,連回答這個問題都很難回答
比較隨和,沒什麼主見
這種事情得從實際行動上去改變,自我缺失很可能是不願接納真實的自己,那麼就首先接納這樣的自己,不要嘗試做個完美的人,接納自己的缺點,試著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珍愛自己,不去討好別人而是討好自己
其實自我這個東西是經不起推敲的,我們每個人都必然的是我們自己,說一個人沒有自我本身就是這個人的自我,你說雷鋒有沒有自我?雷鋒那種沒有自我地做好事就是雷鋒自己的自我。討論什麼是自我沒什麼意思,每個人追求不同,唯一看你是不是失去自我的標準就是,現在這個自己是不是自己認可的自己,現在這個自己能否通過自己的評價認同。
推薦閱讀:
※如何分析《屍鬼》中室井靜信叛逃村子的動機和心理根源?
※怎樣在明信片上加入推理內容?
※社會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相似相吸」理論,但為什麼我們與別人撞衫時會感到不爽或尷尬?
※為什麼我說大多數失戀者都在「執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