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學熱」會在中國興起,甚至被許多對應試教育失望的家長當成了救命稻草?
01-27
不好意思還得去百度下國學的定義, 看到「兩千年前」瞬間聯想到了宗教, 拜託, 科學經過近幾百年的發展已經主導很久了, 拿iPad背諸子百家沒問題, 畢竟中華傳統文化。 順便, 不好奇一下, iPad比竹簡的方便太多麼? 什麼原理之類? 逐漸把興趣轉移到科學吧。
家長別太摻和孩子的興趣選擇, 帶來不必要的限制……
反對應試教育前不如反省下應試教育的污名化……謝邀,國學熱的起來,說明國學確定有一定的價值,孩子小時候學點國學對人品,對性格有一定幫助吧,這是我作為家長的想法。另外有些家長可能是考慮自主招生吧,北大對國學的要求較高。
謝謝邀請。個人覺得與當前國家發展狀況有關,國家正在擴大國際影響力,加強對外經濟聯繫,傳統文化能夠為之增色,這或許是文化軟實力吧。當然也與時代有關,記得以前的口號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發現只學數理化還是會怕的,至少是缺失了個性的,所以相當於是對以前教育理念的修正。其次,覺得與教育相關,幾千的傳統文化對於教育的確有些複雜的作用,從學校同事的反響來看,有些較好傳統文化家庭氛圍熏陶的學生,在語文和歷史學科表現優秀,並且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超出一般學生,當然這可能與長期的讀書習慣的養成有很大關係。這些學生就是老師私底下聊天中的「好苗子」,認真培養可能會有大成就的那種。最後要說的原因可能就是某些家長跟風、攀比、望子成龍的心理。現在幼兒園到初中學生的父母多為80後90後,這兩代人的生活學習背景可能影響到對孩子的教育。作為一名普通的80後,我個人簡單邏輯是:國學大師越來越少,傳統文化不受重視,而我當時沒有條件認真的學,導致我受到的教育缺失了重要的一部分,so~~~
第一次受邀答題,據說知乎大神無處不在,請輕拍。
我覺得以下幾點是導致國學熱的原因:1、中國的經濟的發展得很好,這是本質原因,越來越多人學習中國國學,讓本國人自我反思!2、中國的國學本身就是博大精深,而且經過時間的洗滌,留下來的絕大部分都是精華,國人一看有意思!3、很多人持有社會悲觀論,總覺得過去的就是好的,現在的總不如過去的,也推動了這個國學熱!4、對於應試教育失望的家長,絕大部分就是排斥應試教育考試的制度,但是國學的出現,但是沒有相對應的考試製度,這點符合了這些家長的心態,不用考試,也沒有具體的評價制度!以上是幾個不成熟的觀點,請批評指正!
謝謝邀先來看看應試教育不要一提到應試教育就說成一無是處,說到底 是如何評價教育過程的事情,素質教育也有評價的事情。為什麼非得要把教育貼上「應試」或「素質」的標籤?
考試 應該說是對教育的評價之一,是甄別篩選人才的重要途徑 方法 手段,也是最容易實現或操縱的公平公正公開合理的措施。
有人說 高考是應試教育的,也不盡然。音樂 美術 體育等方面的專業考試就是素質的考試。只是這類專業考試太少了。如果高考適當增加理 工 農 醫各類專業的考試,或是增加 詩 歌 曲 賦 跑 跳 舞 射 吹 拉 彈 唱等等等等的特長考試,就相對完善了。應試 是社會及其個體急功近利的必然。可以「平時不燒香 臨時抱佛腳」。素質 是文化對個體的強制灌輸或潛移默化的結果。需要長期的過程。教育 如同在一張白紙上寫字,有人看到了「應試」,有人看到了「素質」。當人們發現做人比做事更重要的時候,才發現 作為教育主體的社會 家庭 學校的教育 缺了點什麼。國學 正是幾千年中華文化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積澱。眾多的困惑都可以得到啟迪,都可以找到化解的例案,形成一定程度的「熱」也就不足為奇了。國學熱的興起與中國經濟地位的提升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我是學音樂的,覺得懂一點國學對音樂創作很有必要,至少填的詞意境也好多了。
至於國學是否成了家長的救命草,我覺得還是看孩子的興趣愛好,有些孩子就特別喜歡國學,我有遇到過的。謝邀。
竊以為,社會中存在著一種很奇特的邏輯關係,有人認為中國古代經濟文化之所以燦爛輝煌,其背後的原因就在於國學的普及,加上一些企業家成功之後附庸風雅,更讓人以為國學有讓人發家致富、讓國家經濟騰飛的神秘力量。
所以,有錢人才學國學,國學能讓人有錢。這是不少人的認識。前者是身份認同,後者是利益期待。
當下學國學,很像前些年廣泛飼養藏獒的風氣,並不是這個犬種有多大價值,更多是一種自我身份的標榜與升華。但看如今,藏獒幾百元一隻無人問津,很多都被當做肉狗出售,就足以看出流行文化的不確定性。
大家都是玩玩而已,我不相信有人純潔地愛著它。瀉藥當代中國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政治上經常講,而且聽到這詞就覺得假大空,包括我自己),社會各項指標都距離發達國家比較遠,隨著鄧老的改革,中國似乎步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然而也形成了現在這樣一個笑貧不笑娼的時代,一切唯經濟論,判斷一個人成功與否幾乎與經濟地位掛鉤。想想現在真正靜下心來做學問的又有幾何。包括我們教師自己的地位也是與日俱下,教師的地位與當今經濟發展幾乎成反比,原因之一就是教師的收入不高,在經濟發達地區甚至為學生所瞧不起。而且我們現在的教育也是,激勵學生的辦法幾乎就是:讀書,讀好書,讀好書才能上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更好的賺錢。在一切唯經濟論的調調下,某些別有用心者推崇的國學也可以解釋了,說白了就是想藉此賺一筆。而讓自己子女學此道的家長許多也是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問題。當然,在尊師重道等傳統逐漸崩壞的今天,也不排除有部分學者希望藉此來挽救一些傳統的文化。
1國學,國人傳統之學必然在中國興起2應試教育為淘汰形考試,應該有國學的素質形提升補充3國學有自身傳統底蘊,千年積澱,有自己的先天土壤,適合的生長優勢4國家經濟的增長催生了軟實力的需求,國學恰恰滿足此點個人覺得國學會越來越好,畢竟我們人經濟環境國立國力經濟都要求有好的軟實力加以匹配,家長們也是認識到此點了吧,孩子是中國的為什麼不都學學國學呢,難道都留著給外國人申遺嗎????
看到前面一個朋友的比喻,「新瓶裝舊酒」,真是再恰當不過了。百度了一下,到底是哪些酒裝進了瓶子里呢,比較普遍的觀點是:泛指傳統的文化與學術,那麼也就包括古代哲學(諸子百家等),史學,文學(詩詞文賦等),宗教等,擴展一下也包括了中醫學、戲劇、書畫、等等。雖然是」舊酒」,但都是好酒,千百年來令多少人陶醉,神往,倒是這新瓶子,把這麼好的酒混裝在一起,反而給人一口喝個胖子之嫌。喜歡的人,自有感應,更可能會有建樹;不喜歡的人,難免會東施效顰,邯鄲學步。
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你總得允許別人去試試另一條路吧!估計那些家長想的是:萬一走通了呢
對當前所謂素質教育的一種諷刺吧
這個問題可以分解幾層意思,1,國學熱在中國為什麼會興起?2,國學熱為什麼被家長追捧?3,潛台詞,國學本身是不夠好的,或者國學熱是不值得提倡的。 首先,國學是什麼?我們聽過國文,國語,但是沒聽說國學。定義太廣泛了,就容易歪曲,生造,杜撰。我們都不清楚。國學也許是好的,可是真正懂的有幾人?所謂國學熱不過是一種國學泡沫。 為什麼應該有國學熱?這估計得問問教育家和歷史學家,大概古代大儒和現代大師,都有極其深厚的文史功底,談吐頭腦,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最叫人熟悉和神往的就是民國時期的黃金一代。魯迅胡適徐志摩,一群從傳統裡面開出的 。。。家長們也是抱著這一份期待的吧?可惜時代在變化,國學僅僅是眾多學問的一部分,當然,它也可以作為人修養的基本底色。 然而,歷史上那麼深厚的傳統文化在文革斷裂,而中國如今希望復興傳統,這個理由比較合理。可是就有了政策。。。領導喜歡下政策。。。而政策下走有寄生蟲。於是好事者,好名者,好利者都來了。。。這是後話。 國學熱成為稻草?國學成為稻草吧。。國學是啥?誰能教國學?沒有文化熏陶和深厚的家學積澱,人人都以為自己是聖賢。教育文本是好的,可是一個沒有根基的人想為人師。說起來是笑話,可現實卻有很多不懂教育的人在做教育。當下多少學堂把人當作機器的教,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卻以為僅僅是教材的錯。
謝謝邀請!我覺得國學熱已經過去了吧。國學倘若像英語一樣瘋狂是多麼可笑,而那麼功利的國學,倒不如說是儒學熱吧。先睡了- -
咱們缺信仰
推薦閱讀:
※以神話或者故事的方式傳授知識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何興麗心若蛇蠍怎配做教師!
※你相信好人有好報嗎?
※如何評價《墊底辣妹》中沙耶加母親的教育方式?
※初三學生自制力差荒廢了半年的學業,該怎樣調整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