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對壞人更寬容,而對好人卻容易苛責?

一個壞人不像以前那麼壞覺得很感動,一個好人沒有以前那麼好,覺得很憤怒。人是不是都是賤貨。


壞人不好惹


寬容壞人顯得自己有道德,苛責好人顯得自己追求高


是啊,好人成佛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了


壞人變好,通常是超出預期,是利潤。

好人不如以前好,通常是低於預期,是虧損。

所以,問題就在這個「預期」裡面,一般來說,其實是「成見」。


因為好人好欺負。下面轉載這篇很能說明問題:

【轉】善良的人總會被人打壓。輿論可以顛倒黑白

彭雨軒:

當年讀大學的時候,曾經和人一起合租,合租的姑娘嬌生慣養,據說在家過了18年,連垃圾都沒有倒過。所以從合租的第一天起,我就扮演起了老媽子的角色。她從不買菜,不做飯,不打掃房間,不刷碗,甚至不刷廁所。除了洗自己的內衣褲,她簡直過得像一個公主。後來有一次我生病了,在床上躺了三天,她就讓屋子亂了三天,第四天我忍無可忍的爬起來把屋子打掃了一遍,扔掉了所有的垃圾,洗乾淨了所有她用過的杯子和碗。兩個小時以後她回家了,帶了外賣回來,吃完之後,照例把用過的碗筷堆在了洗碗池裡。

我忍無可忍的發了飆,後果是之後的一個星期里,她四處告訴所有的人,我是一個多麼不近人情的人。你看,她那麼可憐,從小都沒有獨立生活過,長這麼大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本來就方寸大亂。而我,從小就獨立生活,有嫻熟的生活技巧,卻不肯對她有任何包容。

於是有人來告訴我,你應該寬容一點,善良一點。我張口結舌,氣得回家哭。

我有個朋友,被男友劈腿了。幾年之後,男友和新歡結婚了,但是過的不幸福,是他們自己生病了,還是孩子生病了,我已經忘了,反正結果就是,他們回來找我的朋友借錢,說是救命。

我朋友不假思索的拒絕了,於是也有人告訴她,你應該善良一點,無論當年發生過什麼,這畢竟是一條命,朋友跟我吃飯的時候敲著桌子大罵。我知道她為什麼罵,當年她失戀以後萬念俱灰,喝酒喝到酒精中毒進醫院,她自己那條,也是人命。

其實你會發現,這樣的場景在生活里很多見。

好比你去買東西,一個比你歲數大的人的插隊在你前面,如果你和他爭吵,那麼可能就會有人說你斤斤計較,不吃虧。

好比你去坐車,一個老人提出要和你交換上下鋪的位置,你如果拒絕了,可能就會有人說你小小年紀不懂得敬老,這麼點方便都不肯行。

如果你的工作夥伴不負責任,給你造成了巨大的困擾,而你發飆的時候,他抹著眼淚從你的辦公室里一路飛奔出去,那麼不要半天,你「嘴不饒人,把人活生生罵哭」的名聲可能就會傳遍全公司。

如果你過的還算不錯,而一個窮人侵犯了你的利益,那麼在你對他追究責任的時候,就可能會有人罵你為富不仁。

你看,總會有那麼多人,完全不問事情的起因緣由,就自顧自的站到看上去比較弱勢的那一方去。

後來有了網路,我發現這種善良的人越來越多了。好比說,你總會看到殺人搶劫的新聞里,有人在悲天憫人的說,如果有足夠的錢,誰會去搶劫呢。

後來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這些號稱被搶劫,被欺騙,被背叛,被壓榨,都仍舊應該心存寬仁的人,當自己利益被觸犯的時候,往往也是跳腳最快的那些人。

我親眼見過一個告訴我們 「搶劫犯也是生計所迫才會去搶劫,值得同情」 的人,在自己錢包丟了以後指天誓日的咒小偷全家去死。

我也親眼見過一個指責我「你比我有錢多了,幹嘛不肯幫我買單」的人,因為朋友找他借了個包,卻晚還了一天,就此和朋友翻了臉。

從此我就明白了,原來這些整天把善良掛在嘴邊的人,和善良兩個字實在沒什麼關係。

他們有些是希望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不懂得反抗和據理力爭的人,這樣,在他們想要不講道理佔便宜的時候,就會越發順遂。另外一些,是想表達自己有那麼深邃的思想和那麼柔軟的心靈——反正被傷害的也不是他們。

當然還有一些,則是根本就沒有任何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選擇善良,只是因為做一個「善良」的人,要比做一個「講道理」的人輕鬆。你看,你只要站在看上去可憐的那一邊就好了呢。

就是這樣的幾種人,湊在一起,而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他們無所謂無所謂事實的真相,無所謂的事情的道理,無所謂那個真正的在這件事里受了委屈或者付出的人是多麼需要人的體諒和支持,他們只會為了那個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沒有任何責任感的說出輕飄飄的空話。

你應該善良一點。真奇怪呢,我為什麼要善良一點?

所以我在想通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就選擇不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了。我只要做一個講道理的人,也負責任的人。

我在意真相,我在意道理,我在意在一件事情里真正付出努力並最後被辜負的那個人。我也在意一件事情里無辜被傷害卻深知不能為自己討個公道的那個人。

一件事情,我只想知道它本來的面目,我不想看誰流淚了,誰控訴了,誰顫巍巍在風中發抖,或者誰喊得比較大聲。我不想聽誰說他是無心之失,聽誰說他是好心辦了壞事,聽誰說他只是不知道,不懂得,這些都不是他們該得到支持和原諒的理由。

無知即惡。蠢即惡。傷害即惡。這世上有些東西,起因比結果重要,比如追尋夢想。而有些事情,結果永遠重要過原因,比如傷害別人。如果我認為捅人一刀是表達友善的方式,於是去捅了人一刀,那麼這絕不說明對方應該因為我本無惡意而原諒我,相反這隻能說明我是個白痴。

這世上最大的惡,往往都是以善良的名字四處橫行。惡人的最大幫凶,也常常是那些根本不需要為自己所標榜的「善良」做出任何實際付出的「善人」。

而這世上最可笑的事,莫過於善良本身,居然因為善良之名而寸步難行。


我覺得是一樣的啊,反正別人對自己只能越來越好,好人做到更好當然會難一點。


好人有了黑點,別人的想法:他並不是表面看上去那麼好。

壞人被洗白一角,別人的想法:他其實並沒有那麼壞。

因為我覺得,有時候我就是那個別人。


黑暗中的光明,往往讓人迷醉;

一滴墨水進入水中,往往讓人感覺水都是髒的。

另外呢,一直對一個人好,一天有點不好,你就覺得不好了,就感覺欠了你一百萬似的。

天天打你,天天打你,突然一天不打你了,還給你擦拭傷口,你就覺得,好感動,好想嫁給他。

以上~~


心理學上這叫做沉錨效應。

人們對事物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

可以參考《多啦a夢》里的胖虎,他平時各種欺負大雄,但偶爾幫助下其他人大家就會覺得他很善良。

還有就是心裡的落差。


邊際效用遞減。


因為我們不會報復他們呀


快樂=實際-預期 我們對壞人的預期低 而對好人的預期高


因為指責一個好人的代價遠遠低於指責一個壞人。

生活中大多數好人都一不小心陷入了「濫好人」陷阱


以前看到過一個叫做胖虎靜香效應的說法

如果胖虎把路邊的易拉罐扔到垃圾桶里,大家會認為胖虎也有不同的一面啊,對他立刻有了好評,而不顧他之前做了多少壞事。

反之,靜香看到了路邊的易拉罐踢了一腳,人們立刻會對她有惡評,原來她是這種人。而不顧她之前做的好事。

大概就是人對別人的行為都有個預期,打破了預期會讓人對他的評價突變。


一張白紙一個黑點 一片黑暗一個光點


壞人不惹你,你就很自在了;好人不幫你,你就覺得委屈了。人性本質就具有劣根性,都是本性欺軟怕硬的顯現。


貞婦失節,不如老娼從良


好人做了九十九件好事但只要做一件壞事就完蛋了,壞人做了九十九件壞事但只要做一件好事就變他人格魅力了,簡直了


魯迅說,一個人主張拆掉窗戶會被群起攻之,然而一個瘋子要拆掉屋頂被勸說後只拆掉窗戶人們會給他表彰


因為預值不同啊?_?

不要動不動就扯到人性的高度啊喂

一個差生考60和學霸考60的反應能一樣嗎


我們所熟知的一切道德,都是用來約束好人和讓我們批判他們的


多數人不惹惹不起的,欺負能欺負的。


題主你想錯了,都是有原因的。

對壞人不多作要求是因為他們聽不進話,甚至可能賭氣反著來。

而對好人多作要求則是因為你知道他們會願意聽聽你的想法。

不要覺得不公平,開放的姿態會帶給我們很多,至少不會讓我們活成大傻逼。我們之所以那麼氣憤,很多時候是因為覺得壞人什麼都不配得到,但這顯然不是事實。


推薦閱讀:

問雅君|我愛上了好友,該不該表白?
為什麼我們願意當別人的情緒垃圾桶?
為什麼有些人總讓別人念《地藏經》?
婚前聊天記錄曝光:女方要房,180男人當街痛哭?!
有哪些充分利用了習慣慣性和心理慣性的商業案例?

TAG:感情 | 心理 | 社會 | 預期 | 日常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