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辨清了大乘佛學與小乘佛學之後,為什麼還要相信大乘佛教?
小乘佛學,或當稱為上部座佛學,才是對佛法的第一手資料。想要學佛不就應該修習這樣的佛法嗎?
追加:能夠從三法印討論嗎?
如來的時代並沒有大小乘之分。
但是,任何事物的演變都可以從早期看出端倪。
從如來的弟子身上,就可以察覺到後來佛教演變分流的傾向。
比如大迦葉,他就是典型的聲聞乘的尊者。而阿難,更像是菩薩乘的尊者。
阿難的悲心,對女性的尊重,對小小戒可舍的認識,處處體現出後來菩薩乘的見地。
個人解脫的修行,從踏踏實實的修證功夫上看,用止觀的實踐去觀照念頭的生起與寂滅,踐行簡單的飲食與樸素的生活,是有利於煩惱障的減輕的。
但從大悲利他的層面看,僅僅是個人的解脫還不夠,它無法窮盡如來說法的真義,所以,後期的回小向大幾乎是一條必由之路。當消泯了自他對立,關心他人就如同關心自己。他人不能解脫也就無法得到自己的徹底解脫。
不過,對於初學者而言,空談大乘之大容易失於腳不點地,一個人連煩惱障都無法處理好的情形下,去處理所知障是很愚蠢的嘗試,本身就說明見地有差。
所以,對於這個時代的修行者而言,我倒對那些老老實實持戒、打坐的人更尊敬、更有好感。知乎是說理的地方,所以很多人容易覺得,我道理說的透透的,對方就跟著我走了。書生之見。哪有這回事兒。現實生活中,讓對方聽你說話很難,讓對方口服更難,口服而且心服更更難,心服並且繼之以行動更更更難。
讓人們接受某個佛法的傳承並且依止修行,需要有良好的教法系統、修行環境、修行預期、精英榜樣、自身修行的受用等,才能形成驅動力。無論南北傳乃至內外道,誰給了具體的人他需要的,才能獲得這個人的信心。
這根本不是簡單的「辨清」的事兒。看到以前和一位學佛的朋友的聊天記錄,大概能略微的辨清大乘與小乘之間的同異。所以摘錄在下面,給一些學佛的朋友們作些淺薄的參考:
板凳:
關於大乘的利他思想,我的觀念是這樣的,但是不敢公開說,偷偷小窗您。
我接觸利他和菩提心的思想之後,就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菩薩要堅持度生,並且我覺得小乘的解脫也是不錯的啊。後來看了幾篇文章,形成這樣的觀念:利他的本質在於消磨我執,本質上來說還是為了自己的解脫?那麼大乘小乘的差別就只在於方法的不同了嗎?再無境界高低之分?
世有仙:
利他與利己的本質都是了不可得。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見惑、思惑破除以後,就已經沒有我執的存在。
南傳的根本在於洞悉『無我』而得解脫。什麼叫無我?一個人只是五蘊的集聚:形相、感受、思想、潛在習慣、認知五種。其中不可能也不會找到一個確實的我存在。當一個人對於世間已經沒有貪愛,又已經證得了無我的智慧。那麼這就是南傳的涅槃解脫。
北傳佛法不是這樣,一如禪宗祖師所說,明心見性方知生死、涅槃都像夢幻一樣了不可得——本來沒有生死真實的存在著,又怎麼可以會有涅槃解脫可以得到?有我、無我都是戲論罷了。
當修行人真正明白真如自性,才會真實的發起「菩提心」,之前的菩提心不過是有「我」的情想發心罷了。
這有「我」的情想發心,就修學大乘佛法而言卻是難能可貴又必不可少的。
板凳:
所以和我說的不是一樣嗎……「因為眾生的習氣不同,因而自己的習氣也得到磨鍊。一些微細注流得以清凈」。就是說,菩提心也是一種幫助修行的工具。
不過其實也是,有為法都是為了幫助修行的工具?不是么
世有仙:
噢,您說的意思利他的本質是利己啊?
雖然菩提心與菩提行,在事相上會產生互利的結果。但我沒有這個想法——我回答你的任何問題都沒有從你哪裡奢求得到什麼東西。我這樣做的唯一一個原因是我曾經所發的誓願力驅使所致。
重點是,您不覺得如果一個菩薩,他已經沒有自我的執著,對他人的執著,對一切眾生的執著,以及時間相上的執著,然後當他這些都達成以後卻沒有進入涅槃——而是假借願力的緣故進入輪迴之中渡脫眾生真的很偉大——很令人敬佩嗎?不值得我們效仿學習嗎?
所以在辨清了大乘與小乘佛法之後,我們為什麼不信奉大乘佛教並如實而行之呢?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沒有大乘佛法,甚至沒有佛法,佛法真正出現是在釋迦牟尼佛示現涅槃之後,由大迦葉尊者奉釋迦牟尼佛遺囑,率500羅漢做了佛教史上第一次的經典集結,在這次集結之始,阿難尊者因為沒有證得空性,也就是說尚未了知釋迦牟尼佛所說義,未成為阿羅漢,而被拒絕參與佛法的集結,阿難因此大哭,他終於明白,即便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弟,終日跟隨佛陀,亦不能成佛,於是開始努力修習止觀,並於大迦葉尊者規定「七日」之期內證得空性,然後才被允許參與佛法集結。
所以說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沒有大小乘之分,這是不對的,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根本沒有佛法,佛法是在大迦葉尊者第一次率眾集結後才出現的,在此之前釋迦牟尼佛未立文字,沒有形成系統教派宣傳聲稱「佛法」的東西,他只是在講法而已,後世把釋迦牟尼佛所傳教法稱為「佛法」。
大乘佛法的出現是在釋迦牟尼佛去世百年之後,阿難尊者的大弟子曾率眾焚燒大乘經典,並且第三次(好象是)集結了經典,那時開始南傳上座部開始稱大乘經典非佛所說,所以說阿難尊者更象是菩薩乘這是錯誤的,因阿難在世的時候,還沒有大乘佛法,在阿難尊者這一大批釋迦牟尼佛親傳阿羅漢去世之後,大乘佛法才開始流傳於世,
另外,阿難尊者在釋迦牟尼佛面前進言,贊同女性出家,並不因為阿難尊者善良,而是因為那時的阿難尊者並未證得空性,他還不了解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並沒有分別,申請出家的人又是他的媽媽,釋迦牟尼佛的養母,而且關鍵此時釋迦牟尼佛的父親已經去世,釋迦牟尼佛的兒子也已經出家,也就是說整個家庭中只有釋迦牟尼佛的養母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的養母才要求出家,而她的兒子當然會因為釋迦牟尼佛的拒絕而傷心,當然會勸說。所以說阿難尊者在佛前替女眾求請出家,並不是因為他很慈悲,而是因為情執。
對於凡夫眾生來講,會把情執當作慈悲,但是真正的慈悲是沒有情執的,釋迦牟尼佛不允許女眾出家,不是因為釋迦牟尼佛比阿難尊者冷漠,而是因為對於修行者來說,在哪裡修行都一樣,而且越是困難的情境,對於修行的幫助越大,象釋迦牟尼佛養母這樣的情況,其實不出家反而比出家更有益,只要她能按照佛陀所說的去做。阿難尊者不明其中的因緣,因為情執而勸說佛陀,因為他滿足了大眾對於「慈悲」的幻想,所以大家才會覺得阿難尊者很慈悲,但事實上,慈悲里是有智慧的,阿難尊者在沒有證得阿羅漢的時候,也不可能比釋迦牟尼佛更慈悲,這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阿難尊者這種情執的做法,導致了一個惡果,就是佛法在印度地區早滅度500年。這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就已經預言到的。而真正的慈悲是不會有惡果的。
另外,小乘佛法的修行,也不是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只要求一個人先要獲得智慧,然後才能教化眾生。
證得阿羅漢,不是凡夫所想像的自己玩自己的,證得阿羅漢也不是只圖個人解脫,更不是什麼榮耀,或有什麼神通之類的,證得阿羅漢唯一能得到的就是智慧,這是阿羅漢與凡夫唯一的不同,因為阿羅漢不再被情緒和情感掛礙,不再被貪慾所影響,所以更冷靜,更理性,也更慈悲,所以只有在證得阿羅漢之後才能講法,也才有資格講法,這時所講的法才是佛法,才能夠真正幫助眾人,利益眾生,否則自己沒有智慧,不是害人嗎?一個沒有智慧的人,怎麼能教化眾生呢?
所以阿難尊者在未證得空性,未成為阿羅漢之前,甚至不能參與經典的集結,否則他所背誦的內容,就會變成經過他的心相、情感過濾後的阿難法,而非佛法。
所以就象阿難尊者,他以自己的情執之心,勸說釋迦牟尼佛同意女眾出家,結果釋迦牟尼佛預言說,就因為你的建議,佛法將會早滅度500年,阿難尊者的眼光和智慧,與佛陀的差距有多大,一看便知。
在這裡得插入說明一下,釋迦牟尼佛講這樣的話不是貶低女眾,有一些自戀的人,或自尊心低下的人,一看到這裡就會憤憤不平,以為釋迦牟尼貶低女人,事實上不是這樣,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太了解人性,沒有異性的僧團,相對來說少了很多的因為性慾而引發的刺激、爭鬥、這會非常有利於佛法的傳承,這一點以前我回答過,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所以不讓女人出家,不是因為看不起女人,而是因為在修行的道路上,人類會被自己的慾望和情感障礙。
在佛教領域內,事實上無論是藏傳佛法,還是禪宗,都要求必須要見性之後才能登台講法,在中國古代禪宗,甚至在見性之前是不讀佛經的,就是要紮實修行,直到見性之後,方能閱藏,南師就是在28歲見性之後開始閱讀《大藏經》。之所以不讓修行人過早接觸《大藏經》就是因為在浩如煙海的佛經中藏有很多偽經,慧眼未開,無法識別,見性只是初開法眼,能夠有所識別,不會被經典中的言語文字搞得顛倒迷惑。
現代人之所以這樣顛倒迷惑,完全就是因為沒有慧眼,卻又知道太多,所知道的,存在腦海中的,只是那些符合自己內心幻覺的內容,真正的般若部分卻又完全未解,因此反而陷入了迷信而不自知。這才是導致如今佛教徒心理問題積重難返,甚至不斷惡化的關鍵問題。
我當年問過一個修習大乘佛法的人,「你會游泳嗎?」
他說:「不會」
「你不會游泳,可以在河邊突然看到一個人掉到了河裡,在呼救,你會跳下去嗎?」我問他
「那當然啦,我肯定毫不猶豫地跳下去啊」他說
「那你不是添亂嗎?你明明不會游泳,然後還要往裡跳,你說如果有人來救援,是救你?還是救他?本來人家只要救一個人就可以了,你跳進去人,人家就必須要求兩個人!」我說完,他當場愣在那裡。
這就好象一個人盲目地信奉宣揚大乘佛法,度眾生一個道理。如果你沒有證得空性,卻四處宣揚佛法,你所宣揚的其實是你自己的法,而非佛法,你所渴望的其實是獲得眾人的認同,而非是利益眾生。
所以大乘佛教徒最喜歡說的就是「度」眾生,而非「利益」眾生,雖然看上去僅僅是一個詞,但是其中隱含的意思卻是天壤之別。
所以遇到有人掉到河裡,如果你恰好不會游泳,先要想到的就是替他呼救,找人來幫忙,如果周圍沒有人,就要想辦法把能夠在水中漂浮的東西扔到他身邊,讓他能夠有機會得救,而不是跳下水去添亂。否則你不是在救對方,而是早已厭棄了自己的生命,藉此機會放棄自己的生命,並且在現實生活中挫敗感太強了,極度渴望被認同,被讚美,這樣的心對任何人都沒有益處。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也談不到利他,更談不到慈悲二字。情執的心是沒有慈悲的,慈悲的心是沒有情執的。
另外,止觀的修習法,不是有利於煩惱障的減輕,講這樣的話,內心隱藏著極大的傲慢,而且也意味著強大的挫敗感。止觀,是釋迦牟尼佛親傳的唯一解脫之道。
看清楚了,是唯一的解脫之道。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也就是說止觀不是讓你減輕煩惱障那麼簡單,而是讓你的人生獲得永遠的幸福,以佛教的言語就是證得涅槃。
換句話說,止觀是一個人獲是涅槃的唯一方法。(涅槃是指沒有煩惱,不是指死亡)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無論大乘佛法如何鄙視小乘,事實上,所有小乘證得了空性,證得了阿羅漢的人,沒有一個人是棄世修行的,每一個阿羅漢都在世間利益眾生,並且不會被世間萬象顛倒迷惑。證得了空性的人不會成為自了漢,聲稱阿羅漢是自了漢的人,其實是帶著強烈的傲慢與挫敗的人,阿羅漢是這世間的智者,而且是真正具備大慈大悲心的智者,這樣的人清楚應當做什麼,應當怎樣做,絕不是凡夫所想像的棄世獨行者,因為他很清楚,眾生是他智慧與慈悲成長的基石和土壤,佛離不開眾生,眾生也離不開佛。
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只有阿羅漢才知道此言不虛。而且也絕不會因為幫助了眾生而沾沾自喜,或心生傲慢,更不會因為眾生的反抗而痛苦禁語。他只是以慈悲心在等待,幫助一切可以幫助的眾生,利益一切可以利益的人。
聲稱阿羅漢只管自修自利的人,其實才是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古今中外,沒有一個阿羅漢是這樣做人做事的,包括釋迦牟尼本人。
所以就連藏傳佛法,這種南傳上座部非常排斥的,認為絕非佛法的教法,現在都非常主張要修行止觀,強調實修,並且也要證得了空性才能坐壇講法,那個「高廣大床」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必須是證得了空性的人才能坐,我記得前幾年有人要跟隨大寶法王出家,受戒,大寶法王說他現在還沒有資格。當然這是前幾年,不是現在,我不太了解現在大寶法王的修行到什麼程度,他所說的這個資格,就是指證得空性。
所以在我個人看來,大乘佛法是一個人進入佛法的基礎準備環境,尤其是那些有相的法脈,比方說凈土宗,地藏宗等,因為大眾都是盲目的,需要引導幫助的,眾生需要安全感,需要有所住持,有所跟隨,此時大乘佛法更象是一個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不應當停留太久,而應當快速進入南傳上座部的實際修習階段,也就是止觀的修習,在這個實修階段紮實努力,證得空性,然後再談利益眾生,這時其實才進入了禪宗修習,在藏傳佛法中稱為金剛乘,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精進修行。
很多人,即便很清楚地知道上南傳上座部是釋迦牟尼佛親傳,但是仍然無法捨棄大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內心被恐懼操控,大乘佛法優勢在於給了信眾希望和依託,儘管這個希望是幻覺,這個依託也不是存在的,但是凡夫的心,因為會被恐懼和孤獨感、無力感湮沒,所以仍舊無法捨棄大乘佛法,而且大乘佛法中很多的經典言語非常美,這也另人難捨,而且還有一些人因為初入佛法,修習的就是大乘佛法,所以有著強烈的情執,這種情執、以及強烈的孤獨感、無力感,都會導致人們拒絕接受南傳上座部的法。
因為真正的佛法是孤獨的,凡夫無法忍受孤獨,以及由孤獨所帶來的恐懼、渺小和挫敗感。
最後,三法印: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
這事沒什麼好討論的,這就是結論,結論只需要證得,而不需要討論,因為你討論再多,沒有修習止觀,還是無用,只是停留在文字相上,長浮華而已。
一切行無常,意思是說這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合和的結果,而且所有因緣合和的結果都會有「成、住、壞、空」無一例外。所以也沒有外在的神佛來創造這個世界,主宰這個世界,一切都有因、有果,有聚合,也有分散。
一切法無我,是說所有的情緒、情感、觀點、見解、回憶、經驗等等,所有內心的活動的背後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涅槃寂滅,是說所有的因緣合和的事物散去,所有的情緒、情感、痛苦等等內心活動結束,「成住壞空」走過,一切都是寂靜安樂的,無我相,也沒有痛苦,內心的感受是清涼寂滅,不起波瀾,如鏡之新開。
所以這三法印不是討論出來的,而是要證得的。
我對佛學可謂連皮毛都沾不上,卻又有濃厚興趣,時常都很想弄懂那一大堆經常碰到但又不明所以的什麼「空」、「五蘊」、「六識」、「因緣」、「般若」等概念,因此也看過一些有關的書籍。
佛教的發展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始於佛祖悟道說法的原始佛教時期。 佛陀死後佛教發展分裂成不同的宗派僧團,進入了部派佛教時期。 後來大乘的部派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開始有自己的經典,遂發展至大乘佛教時期。
佛教以佛陀觀察到人間四種基本的痛苦「生、老、病、死」,於菩提樹下苦思它們的根源與解脫方法,最後悟出了人生的痛苦源於「無明」開始。 所謂無明,是指人未能認清世間事物的本性實相,即萬事萬物──包括人──皆是各種條件組合(因緣和合)的結果,並且處於永恆變化之中而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無自性)。 由於錯誤地以為「我」與事物皆是恆定不變,便很自然會希望世間的事物能夠為我所擁有,因而產生了「執著」,並引起各種煩惱和痛苦。 佛陀說法,便是要教人認清萬事萬物──包括「我」──皆是緣起無自性的實相,藉以去除無明,繼而去除執著,得以從痛苦解脫。
佛陀死後,佛教分裂為不同的部派與僧團。 其中有一些部派專註於一己的精進修行,以消除自己煩惱、達到自我解脫的涅槃寂靜境界為最高人生理想,即成為「阿羅漢」。 這種只關心個人救贖的出世態度,為另一派大乘修行者所詬病。 大乘的理想人格是「菩薩」,即把修行的成果與其他眾生分享,以宏揚佛法、普渡眾生為己任。 「乘」就是負載的工具,菩薩不單只要自己脫離苦海,還要載負其他眾生,因此是「大乘」。 大乘部派發展初期貶稱只修阿羅漢道的教派為「小乘」,用意正是指斥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個人解脫。 如果說小乘強調人人皆可以去除無明、擺脫痛苦、進入涅槃,則大乘更進一步,點出人人皆可以成佛:不但能夠自覺,還可以「覺他」,把佛法傳給他人使人開悟。 相對於小乘的消極出世,大乘更是一種以渡人為先的積極入世態度。
就其思想深度而言,大乘的確更能承傳佛陀教誨。 然而早期的大乘經籍(如《維摩詰經》)與修行者皆對小乘教義持比較批判性的態度,以致部派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易彌合。 法華經雖是大乘經典,其特殊之處,正在於它對各派義理的廣大包容。 通過展現大、小乘的合理之處,法華經成功消弭二者的分歧,把小乘吸納安放於大乘的架構之中。 這主要是通過「善巧方便」這個概念為中介而達致。
所謂「善巧方便」,意思是靈活巧妙地因應不同人的背景才性,採用不同的方法去令他們開悟,簡單來說就是因才施教。 人的性格才質不同,對佛法理解接受的程度也各有不同。 有些人會去聽佛法,打打坐念念佛,只求能夠消除自己的苦難就好,此謂之「聲聞道」。 有些人能夠破除無明,達到自我解脫,但沒有想過要開導他人,所修的便是「辟支佛道」。 大乘教派認為學佛應以修「菩薩道」為目標,即是不單要自己得到解脫,而且要把修行的成果與其他人分享,令他們都可以得到解脫和喜悅。 跟其他大乘經典不同,法華經對聲聞道與辟支佛道皆持尊重、肯定的態度。 它們雖然不是究竟終極的教法,但也並非完全錯誤或一無是處。 由於每個人的性格、背景、經歷不同,未必每個人一開始便能接受菩薩道。 他們可能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因而漸漸亦覺得沒有需要成佛去普渡眾生。 在這種情況下,導師便應該針對個別情況,先傳聲聞道或辟支佛道,待他們開悟之後,才慢慢點明人人皆可以成佛的道理。 聲聞道、辟支佛道只是中途站,菩薩道才是最後的共同歸宿。 換句話說,小乘對某些人是學佛的必經階段,是方便說法,但大乘的理想才是佛法的最後真諦。 在這個意義下,法華經在不排斥小乘教義的情況下把它安放在一個適當位置,從而調和與整合了大小乘的教義。 佛法只有一種,但教法卻可以並且應該因人因事制宜、靈活變通。
從來就沒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佛陀教法是唯一的,即修習四念處,踐行八正道,實證無常、五蘊十二處非我,實證苦集滅道,實現涅槃寂靜;
佛陀涅槃了,涅槃意味著不會以任何方式存在在輪迴中;任何菩薩化現、古佛再來之類的說法,都是建立在否定十二緣起的基礎上的;另外,無論任何原因認為輪迴比涅槃好,都是對苦集滅道的否定——要麼認為輪迴不苦,要麼認為滅苦之道不是修習八正道後涅槃。所以大乘的某些說法是對佛陀教法的徹底破壞,而並非如同部分扯淡的大乘信徒口淫的那樣只是對佛教理論的擴展;
至於菩薩,菩薩必然是偉大的,因為菩薩成佛以後才會有阿羅漢。不過菩薩必然不能修習佛陀教法獲得成就,而是要自己在無數劫輪迴中積累巴拉密,自行求得解脫之法。要注意阿羅漢是修證,菩薩是求得。所以任何一個自稱行菩薩行的修行者,無論真假,對佛陀教法的理解都必然不如初果聖者。所以一邊聲稱自己修菩薩行,一邊貶低阿羅漢證量的部分扯淡的大乘信徒,都是在奮力的自瀆;
修行者在實證初果後,必然在人天七返內證得涅槃,這過程是不可逆的。所以阿羅漢回小向大無非是部分扯淡的大乘信徒高潮以後空虛的呻吟;
中觀以論立派;瑜伽行唯識學派同樣以論立派,甚至瑜伽行唯識派早期尊彌勒菩薩為首;禪宗明確的表示教外別傳。事實上這些主流大乘門派在起初都並沒有詆毀佛陀教法,只是針對佛陀教法的部分環節進行詮釋以及理論構造。不過後來部分扯淡的大乘信徒胡亂解說,編改經典,才有了如今這番氣象。所以評價大乘,首先要辯清楚這些部分扯淡的大乘信徒,否則只能亂上加亂,而且也會傷及無辜。
順便說一下,按照所謂三法印的標準,凈土黨是徹徹底底的與佛教無關的小團體,連宗派都算不上。凈土黨沒有任何實修和理論,只是鼓吹信徒要去一個從未有人去過的、連存在與否都不能夠確認的意淫的地方。這與佛陀教法並沒有一毛錢關係。可惜的是凈土黨在部分扯淡的大乘信徒忽悠下,最終還是自封了宗門。這恐怕是佛教史上最扯淡的事情,沒有之一。
幾十億人中,有幾個,能夠坦然接受「諸法無我」?又有幾個,能夠滿足於佛陀對涅槃的「無記」?還有幾個,能夠為了求證這個未知的目標,放下一切精進禪修呢?(本人也做不到。本人100%相信釋迦牟尼的教法,也很理解直接談論涅槃必落入邪見,不再糾結。但是……懶於實修。)
所以,辯清正法其實沒那麼難,但很多人還是願意自欺吧。正法確實對絕大多數人不具吸引力。
不宣講永恆的靈魂,怎麼可能吸引大量徒眾?又還想掛著佛名,那就只好換些說法了:空性、佛性、中陰身、如來藏……為了盡量不被認出這是靈魂的變相說法,只好製造大量故弄玄虛的偽經把人累死,再來個謗法下地獄的恐嚇。四念住理解起來不算難,可是實在難以堅持。好吧,八萬四千法門來了。涅槃到底是什麼?不明不白如何能吸引人?法身、化身……嗯有些吸引力了。還是太渺茫。來吧,先給你極樂無量壽。到這裡,與基督教之類很相似了,吸引力也只是同等。最後一招,特別奉送個普渡眾生的美名。OK!既然掛著佛名,自然不敢扔掉真經。那就將正法斥為小乘焦芽敗種自了漢吧。說實話,這是一個很成功的宗教,在末法時代發展迅猛。這麼偉大的宗教,自己起個名字就是,何必推(栽)功(贓)於佛。有點思慧的,應該都可以找出幾千種證明大乘非佛說的方法。如果起個獨立的名字,大大方方說你大乘教比釋迦牟尼佛法更厲害,要證偽可就難多了。呵呵。
(眾生平等,信仰自由。就事論事,並不否認大乘的宗教價值。)題主,這不是大乘和上座部的問題。題主,你在跑來大乘為主的地方質問他們為什麼不信上座部的這種行為,其實就相當於你是佛教徒跑去基督教堂質問你們為什麼不信佛的行為本質上是一樣的,這麼做是欠妥的。題主,既然接觸到正法,就不要浪費時間去怨恨和質問,過去都讓它過去,抓緊時間上路吧。題主,既然接觸到上座部,那麼你就該明白,根據業果法則,一個人或者一群人會選擇信什麼,這都是業的問題,當下各種情況都是結果,結果是不可改變的,也是你左右不了的,所以接受他吧。而且學會接受任何一種事物和結果,是讓心導向平靜的起手式。
問題是,樓主所了解的佛教史都是西方史學家編寫的,而他們第一不信佛教,第二不信超自然現象(比如神通),他們的視角是很受限制的。他們認知中的佛教傳承只能以唯物論的方式傳承,但是在佛教里並不是這樣。
我簡單舉個例子,藏傳佛教里有「伏藏"這種傳承方式,將經文以神通放入岩石中或者其他地方,等以後有機緣的後人會重新將其啟發出來。另外還有」意伏藏「這種東西,將長篇大論的東西放入一個人的記憶中(這個事情,中央台還曾經有一個節目做過採訪,有一個藏民能全篇背誦《格薩爾王傳》長篇史詩,但他這個並不是靠閱讀背誦下來的,而是某一天自然的就會了,而且自然的就會製作詩中各人物的服飾旗幟等。)
也許樓主會認為大乘的事沒有說服力,那我舉兩個南傳的例子。
像南傳佛教的《島史》里,也聲稱,第一位到斯里蘭卡傳法的僧人,是以神足通直接從印度飛越大海到達斯里蘭卡的。這個你叫西方史學家他們來看,他們能相信嗎?如果不相信,那他們書里佛法傳到斯里蘭卡的時間可能會往後推遲幾百年。再舉一個具體的事例,南傳佛教泰國高僧阿姜曼,據稱是證得阿羅漢的,他就能親見佛陀並與之交流:尊者阿迦曼傳編者前言:呈現在這裡的這本傳記,顯示了已故尊者禪師長老阿迦曼布利達陀的修行生活和方式。這是由許多曾經在不同的時段里接受他指導,而與他同時代的弟子們,熱心地提供資料所編輯的成果,它的正確性因此是相當可信賴的。在尊者阿迦曼傳中,有一節很有意思,發貼如下:
在尊者阿迦曼的最後果證之後,接下來的幾個晚上,有許多佛陀跟他們的阿羅漢弟子們一起來探視他,讚賞他的解脫。有一個晚上,一位佛陀和數萬個弟子們前來;另一個晚上,一位佛陀和數十萬個弟子們前來。隨從每一位佛陀的弟子人數並不一樣,要看每位佛陀的成就而定。然而隨同每一位佛陀的那些弟子們,並不是實際的弟子人數,他們只是象徵的,表示相較於另一位佛陀弟子的總數而已。在阿羅漢弟子之間,也有許多沙彌跟隨著。就抽象或非人稱的意義上來說,「阿羅漢」一詞適用於「沙彌」和「比丘」。 諸佛開示尊者阿迦曼許多要點說:「如來(諸佛用於自稱時,相當於「我」)已經知道了你從生死輪迴的牢獄中解脫了,現在我們來為你讚歎。它是一個廣大的牢獄,堅固地被看管著,充滿著迷惘和誘惑,全都用來強化它的圍牆,而使入獄者迷惑於這樣的事實—他們不過是因為放逸而喪失自由的牢囚而已。這就像一個生了病的人,卻不想去尋求藥方一樣,任何處方對他們可能都是完全無用的,如來的正法就像那個疾病的處方。有情眾生正感受著由他們自己的煩惱銳箭所造成的疾苦,他們的疾病似乎是無可救藥的,只要他們拒絕接受正法治療的話。他們必須感受著再生再死,身心相續無盡的痛苦。圍繞他們的正法是派不上用場的,因為他們既不在意,也不敢去看、聽和應用它。 「因此雖有正法,而有情眾生卻在他們自己痛苦的暴風中無助地迴旋著。直到他們注意到正法,並把它付諸修習,否則,無人能夠給他們任何幫助。諸佛可能來了又去了,然而疾病仍在那裡困擾著那些不願學習的人們。所有諸佛的訊息是一樣的,因為有情眾生心裡的煩惱也都是一樣的,沒有諸佛正法所不能揭露和除滅的煩惱,除了屈服於他們自己的煩惱而把正法看得比它還次要的人們。 「正法和煩惱是彼此相反的,一個遵從正法的人必須對抗或不服從煩惱,然而服從煩惱的人,必然會違背正法,認為正法是令人苦惱的,剝奪了他的樂趣。但是一個具有分辨智的智者,就不會像那樣地自我屈服。他絕不像一隻烏龜被放在鍋里煮沸而死在那兒。同樣的方式,世間也被它自己的煩惱烹煮著,不知道怎樣離開監禁它的鍋子,所有活著的眾生都包括在內,不論是在水中的,在陸上的,在空中的,或在地下的。那份炙熱存在他們的心中,無論他們走到和住在那裡,他們都隨身帶著那份炙熱。 「現在你已經見到如來了,並且知道這除了心意的絕對純凈之外,沒有別的。如來能夠到這裡,也只是透過叄摩地的形式(虛設的,想像的,世俗的或相關的形式)。」尊者阿迦曼接著說:「我對佛陀和阿羅漢弟子們沒有懷疑,但是,在您般涅盤(完全的滅盡而沒有任何餘留)之後,怎麽還能夠以這樣的形式而來?」佛陀回答說:「這樣一個暫時的形象,對於已經達到絕對純凈的人是必需的,雖然他是無形的,但是為了來看一個已經達到絕對純凈的人,他仍然要虛擬一個世間的形象。但是當兩者都已經達到般涅盤時,就不需要世間的形象了。諸佛之間也是一樣,先透過世間形象的過程,藉著這個示現做為暫時的溝通工具,才能知道在他們以前的諸佛。透過絕對的解脫,並沒有任何的表現或顯示。同樣的方式,如來和阿羅漢弟子們為你方便示現,讓你能夠知道和看到某一位特定的佛陀和他的阿羅漢弟子們的樣子。 「換句話說,任何需要透過世間形象接觸的地方,就需要一個虛擬的形象才能聯繫。但是,任何需要透過絕對解脫的關係,就不再需要任何有情世間的形象了,因為雙方都已經平等而一致了。然而,當要知道個別的特性時,又再度需要世間形象做為對比,才能了解空無形跡、顯示或表現的絕對解脫是自然地輝耀著,也被一種無比的喜樂寧靜所實證著。那些了解這個事實的人對於透過世間形象(相對地說)來表達或描述絕對的解脫,是沒有任何懷疑的。而自己存在的絕對解脫是不依靠任何事物的。」佛陀接著問他:「你問那個問題是出於疑問或是為了問候?」尊者阿迦曼回答:「為了問候我才這麽問,因為,事實上,在世間或絕對解脫之中,我沒有任何疑惑,於佛、於法、於僧,我自己已經證知了經文所說的『見法即見如來』,意即佛、法、僧就是從有情世間凈化和解脫。無論佛陀和阿羅漢弟子們來或不來,都不能改變我所證知的信念。」佛陀接著說,他也了解尊者阿迦曼向他提出這種問題的用意,那是一個互相問候的方式。 很顯然的,伴隨佛陀的阿羅漢弟子們都沒有說話,只是以感人的態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即使小沙彌們也安靜地坐著,雖然(在世人眼中)他們都很可愛。這些沙彌們都在九到十二歲之間,起初見到他們,不由得感覺就像一個成人看到一個小男孩那樣,想要撥弄他的頭髮。那些事先不知道這些沙彌都是阿羅漢的人,必然會做出一些不應該做的事來。那些已經知道他們是阿羅漢的人,就絕不會想到做那樣的事了。就像其他的阿羅漢弟子們,這些沙彌的風度也很感人,不下於他們。因此所有的阿羅漢弟子們,包括比丘們和沙彌們,由於他們完美地自律著,都一樣地振奮人心和感人肺腑。如果尊者阿迦曼好奇的要知道有關於傳統的經行和靜坐禪思修習、經行和靜坐禪思的穿著方式和比丘之間相互尊敬的方式等,在他靜坐禪思時,就會由佛陀本身或是一位阿羅漢弟子,為他顯示正確的方法。所有給他的解釋都很詳細,例如為他示範在經行禪思時,怎樣放置雙手,怎樣走路,以及經行時怎樣控制自己。靜坐禪思也被示範得很詳細,顯示一個修行人應該面對那個方向,坐的姿勢¨¨等。
對於一個像佛教這樣的,後來弟子修行到一定境界就可以直接與前代的佛陀及聖弟子們溝通的宗教,如何能夠以世俗的觀點來認定它的傳承模式和傳承歷史?
既然自信自己辨清了……那麼就自己一路驀直修去吧……佛法無諍,世人好諍而已,墮於諍論本身,也就是相當於還不自信,那麼就還是要從自心相里分別尋求,以達成真正的無疑無悔。而三法印,我想,還是不能夠去印對佛法,因為好像總有一種朦朦朧朧的本體論與形而上的意味,但這也僅僅是我學養不足、經論未熟的拙見。最後,願佛法、不管什麼傳、哪一乘的佛法,都能讓你自己成功運用來做自我身心煩惱與痛苦的消除和止息,願今生眼凈,見道究竟!
不想答的太複雜。簡單說因為今人的資質學不了小乘。就這。
你去接觸小乘就知道了,他們在南亞那些國家都是國教,所以雖然說保留了持缽乞食和不持金錢戒,但是其實已經和佛陀時代離得好遠,比如乞食成了形式,當僧侶出來以後,自然有信眾在街上給予食物,並且還要向僧人磕頭,這和大乘自己做飯其實沒有多大分別了,又比如南傳不持金錢戒,也只是用皈依自己的信徒居士作為凈人,幫忙管理財富,還有泰國老虎廟的事以及現在傳進中國的帕奧禪師那波人經常做自贊毀他的事不僅毀謗大乘佛法,連與自己同樣南傳的馬哈希禪法都要毀謗,歸根結底宗教水很深的
要從三法印來分別大小乘。這個命題本身就很有意思
一,比丘說三法
原文:《雜阿含經》卷十 時,諸比丘語闡陀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含義:這是一群比丘對闡陀長老所說。非佛親自所說。二,菩薩說三法印:
原文:《大智度論》卷22「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含義:這是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所說,大智度論又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摩訶般若釋論》。看名字也知道,這不是小乘經典。屬於大乘中觀派論著。也就是說,三法印是由大乘菩薩提出來。然後題主的意思是用大乘知見來印證大乘非佛說?!三、佛說的法印
大正藏第 02 冊 No. 0104 佛說法印經 No. 104 [No. 99(80), No. 103 佛說法印經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與苾芻眾俱。是時,佛告苾芻眾言:「汝等當知,有聖法印,我今
為汝分別演說。汝等應起清凈知見,諦聽諦受,如善作意,記念思惟。」時,諸苾芻即白佛言:「善哉!世尊!願為宣說,我等樂聞。」 佛言:「苾芻!空性無所有,無妄想,無所生,無所滅,離諸知見。何以故?空性無處所,無色相,非有想,本無所生,非知見所及,離諸有著。由離著故,攝一切法,住平等見,是真實見。苾芻當知,空性如是,諸法亦然,是名法印。 「複次,諸苾芻!此法印者,即是三解脫門,是諸佛根本法,為諸佛眼,是即諸佛所歸趣故。是故汝等,諦聽諦受,記念思惟,如實觀察。 「複次,苾芻!若有修行者,當往林間,或居樹下諸寂靜處,如實觀察,色是苦,是空,是無常,當生厭離,住平等見。如是觀察受、想、行、識,是苦、是空、是無常,當生厭離,住平等見。諸苾芻!諸蘊本空,由心所生,心法滅已,諸蘊無作。如是了知,即正解脫,正解脫已,離諸知見,是名空解脫門。 「複次,住三摩地,觀諸色境,皆悉滅盡,離諸有想,如是聲、香、味、觸、法,亦皆滅盡離諸有想,如是觀察名為無想解脫門。入是解脫門已,即得知見清凈。由是清凈故,即貪瞋痴皆悉滅盡。彼滅盡已,住平等見。住是見者,即離我見及我所見,即了諸見,無所生起,無所依止。 「複次,離我見已,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何以故?由因緣故,而生諸識,即彼因緣,及所生識,皆悉無常,以無常故,識不可得。識蘊既空,無所造作,是名無作解脫門。入是解脫門已,知法究竟,於法無著,證法寂滅。」 佛告諸苾芻:「如是名為聖法印,即是三解脫門。汝諸苾芻,若修學者,即得知見清凈。」 時,諸苾芻,聞是法已,皆大歡喜,頂禮信受。含義:佛說法印,是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佛說的哦!!!佛陀自己本人認可的哦!
其實說到這裡。就著這個題目,我倒是想問,
在辨清了大乘佛學與小乘佛學之後,為什麼還要相信小乘佛教?!是時候亮出這句話啦!
安好你的心,閉上你的嘴,修好你的法。———大寶法王 噶瑪巴我修行不夠,常常因為大小之爭喪失正念,未調御嗔心而與人爭執,
但是回頭思考過以後,每個人選擇目前的信仰、目前的修行道路,必定也都是各有前因,也不是僅僅三言兩語講道理能夠說服的,此外佛法的目的是解脫,何必強行想要改變他人而影響自己本身的解脫之道呢?我知道LZ這麼問可能是出於好心,在堅定了自己對正法的信心後想要傳播給更多人,但是我也已發現了除了各人靠自己去尋找、抉擇外,他人的勸導皆是無用。放到佛教上就會攪和不清,那如果打個比方,
一個猶太教徒苦口婆心地勸說基督徒,新約是偽經,別信了吧,一個基督徒苦口婆心地勸說穆斯林,古蘭經是偽經,別信了吧,一個摩門教徒苦口婆心地勸說其他的各類基督徒,金葉片里記載著最新的天啟,互相之間能夠被說服嗎?諸位賢友還是各走各的路吧,一直討論這些問題對修行傷害太大了,前段時間沒有調護好自身,與別人打嘴炮,貪嗔痴熾焰增長,近來禪修的進展受阻,真是相應的業報。你並沒有辨清大乘小乘,小乘是基礎佛法,因為偏重於個人解脫,故稱「小」,大乘是應用佛法,因小乘而解脫,用大乘來饒益眾生,饒益眾生故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