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暴力,才能活下去?《神秘巨星》講了個徹底的悲劇
電影《神秘巨星》講了一個徹底的悲劇。
當然,我們看到的是個勵志故事:主人公小女孩尹希婭喜愛唱歌,但因為父親的阻撓,所以只能蒙面拍攝自彈自唱的視頻上傳到Youtube上。
沒想到她天籟的嗓音在網上一炮而紅,還得到了阿米爾汗飾演的備受爭議的音樂人的鼓勵和加持,於是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後,她意料之中地成名了,站在領獎台上,為了自己的母親歌唱。
但追夢只是一個外殼,它裡面所包含的遠不止是一個夢想成真的故事。
它講的是,一個女孩從小被包辦婚姻,嫁了個高學歷但不把她當人看的工程師老公,懷孕發現是女兒後差點被強制流產,為了保住孩子,她不得已離家出走自己生了下來,然而因為要活下去,她不得不回到丈夫身邊,繼續忍受他的暴力虐待。
就連最後女性覺醒的場面,也並不像看上去的那樣振奮人心。
【以下有劇透】
阿米爾汗被稱為「印度的良心」,在《神秘巨星》中,他也堅持為婦女權益發聲,一連揭示了包辦婚姻、殺女嬰、家暴等等備受爭議的社會問題,其中,家庭暴力無疑是這部電影最想要表達給人們的議題。
母親娜吉瑪在電影中的第一次出場,就是眼眶帶傷的形象。她摘下墨鏡之後,笑著跟女兒解釋是「自己不小心磕的」,但眼周的淤青和血塊告訴了觀眾,暴力是這個家庭中的便飯。
丈夫法魯克可以從任何事情上找到打妻子的理由,事實上,當任何事情都能成為他家暴的理由時,那麼家暴也就不需要任何理由了。
因為忘記了燒熱水,娜吉瑪的手被打斷了;
因為晚飯做的太淡了,丈夫直接把餐盤掀翻到她身上;
因為沒有給丈夫收拾出差行李,而被罵腦子裡都是垃圾;
賣掉了自己的項鏈給女兒買電腦的事情被丈夫發現之後,她被一個耳光扇到跪在地上。
這個情節中還有個恐怖的細節,在法魯克準備毆打媽媽前,他希望弟弟古杜能夠迴避,卻絲毫不關心在場的尹希婭會看到什麼,甚至認為女兒應該留下來「好好受受教育」,潛意識裡他認為女性就是應該被打的。
電影中的法魯克完全可以媲美「童年陰影安嘉和」。
作為丈夫,他不把妻子當人看,只將她作為生育機器和傭人,以及隨時供他發泄的沙包。作為父親,他絲毫不關心女兒的生活,只要她完成學業能增添嫁妝的資本就好。
除了憤怒之下的暴力,就算是平時生活中,法魯克也並不能像個正常人一樣說話。
剛一到家,就因為沒有人給他及時倒水,就陰陽怪氣地說:「在這個家裡,我連杯水都喝不上了嗎!」
法魯克就是家裡低氣壓的存在,從女兒尹希婭快被逼瘋卻仍要隱忍的樣子,兒子古杜驚恐的表情都能看出,這種壓抑無疑給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帶來折磨。
父親讓家裡的每個人都生活得戰戰兢兢。
但當法魯克離家去工作時,一家人的氛圍就完全不同了。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是娜吉瑪送走丈夫,關門之後馬上暗喜地攥了攥拳頭。可見離開了丈夫之後的娜吉瑪,只是一個樂觀可愛的女性。
娜吉瑪和兒女通過電腦網路認識了大千世界,全家人只有在法魯克缺席時,才真正活了起來。
然而就在這種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下,觀眾也一定和尹希婭一樣,發出了「怒其不爭」的斥責:「你為什麼就不離開他!?」
站在局外人的立場,我們很容易評價受害者「蠢得無可救藥」,但他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在表達:我要先努力活下來。
在影片中,通過姑奶奶的講述,我們能間接知道母親娜吉瑪曾經「反抗」過一次。
得知懷的是女嬰之後,法魯克要把孩子打掉,但娜吉瑪堅持要留下女兒。
為此,她甚至不得不離家出走,自己將女兒生下之後,才迫於生存壓力回到了丈夫身邊。
也正是因為娜吉瑪在那一次離家出走後,才認清並屈服於現實:她需要丈夫,不然就無法活下去。
所以她忍受著暴力、虐待,卻努力地調整自己的情緒,永遠展現給兒女樂觀開朗的一面,用自己的力量抵擋住所有的困難,就是為了維護孩子追求夢想的一片凈土。
就如她對女兒說的那樣:「你可以對我提任何需求,但對生活不行。」
影片中尹希婭一直在努力讓父母離婚,她通過求助音樂人找離婚律師,但當她興沖沖地將離婚協議遞給母親,以為可以幫她脫離苦海時,卻遭到了母親的斥責。
娜吉瑪說:「當年我爸爸沒問我要不要結婚,現在女兒也不問我要不要離婚,從來沒有人在意過我的想法!」
她拒絕了離婚協議,女兒當時的反應當然是吃驚和恐慌的。她無法理解,為什麼遭受家庭暴力的人,卻要主動留在這個環境中繼續受苦?但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它的動機。
首先,一個人相信會對自己的人身或心理上的有威脅的時候,她就不容易離開施虐者。
這樣的威脅有兩種。一種是可見的暴力人身威脅;另一種是間接的恐嚇:比如說你永遠都不能離開我,以前離開我的都沒有啥好下場。在影片中,法魯克對於娜吉瑪的恐嚇就是暴力毆打+言語威脅的。
其次,施虐者時不時給予受害者一些小恩小惠。
因為受害者在努力尋找一切希望,這些小恩小惠可以是任何東西。在一段虐待的關係中,如果施虐者給了一些哪怕是「噓寒問暖」,都會讓人覺得「事情也許就快有轉機了」、「Ta也不全是壞的」。
就像法魯克在心情好的時候,會帶家人去看電影,會買一些糖果給家人吃,最重要的是,他是這個家裡的唯一經濟來源。因此,他每一次態度好轉,就給了妻子一個繼續忍受的借口。
第三,受害者主動或被動地(心理上或者生理上)和外界隔離。
受害者往往覺得自己在關係中如履薄冰。
這時候來自家人和朋友的意見,只會使她招致更多的被虐待。所以受害者會主動地隔離自己,與其說Ta在和施虐者結盟,不如說,Ta在試著隔離開那些會使得Ta遭受更多虐待的來源。
所以當娜吉瑪得知女兒為自己搞定了離婚協議時,那種抗拒的第一反應是很真實的,她怕這份協議,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和災難。
最後,受害者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逃離開這個環境。
正如娜吉瑪在第一次離家出走生下女兒之後,又回到了法魯克身邊。影片中沒有講述她離家出走的幾個月是如何生存下來的,但想必一定萬分艱難。現實告訴她,她自己的力量是養活不了兒女的。
一個處理家暴的諮詢師說,在控制和被控制的關係中,產生的影響就像「鐘擺」。即便受害者有機會離開,受害者會覺得恐懼、憤怒、甚至仇恨,而之後,他們會開始覺得愧疚、羞恥、焦慮不安……這非常容易使得他們轉身回到那個被傷害的情境中去。
所以娜吉瑪「認命」了。她並非不想逃出魔掌,而是整個社會就是個大魔掌,當她失去了丈夫之後,她在社會上根本沒有能力立足,也無法獲得任何的資源支持。
當她孤立無援、無處可逃時,她只能忍下丈夫為14歲女兒安排的婚姻,跟著丈夫去到陌生的國度,徑直地走回那段被她描述為煉獄一樣的生活,頭也不回。
在影片的最後,娜吉瑪終於產生了女性意識的覺醒。
在法魯克一次次對妻子施與暴行、扔掉女兒的電腦、毀掉她的吉他,扼殺所有的夢想之後,逼著家人跟隨他的工作調動去了沙特。
機場登機時,因為行李件數超額,法魯克想要尹希婭扔掉吉他——女兒與夢想之間唯一的聯繫。
這時,一直逆來順受的娜吉瑪終於爆發,公然違抗了法魯克,並帶著兒女離開了丈夫。
她一直以來都是默默忍受著暴力,只是因為丈夫的給的經濟支持能讓孩子接受教育,但就如阿米爾汗的談話類節目《真相訪談》中,這位同樣為了孩子而忍受家暴的女士說的那樣:
所以,當娜吉瑪看到女兒馬上就要伴隨著去沙特而永久地與夢想告別時,她再也無法忍受了。
從電影講述的角度來說,很多人覺得這個轉折有些過於戲劇化。但其實從細節中,我們能夠看到,這個看似振奮人心的轉折,其實充滿了無奈和向現實的妥協。
在法魯克揚言要在公開場合揍她的時候。娜吉瑪對他說的是:
「如果你現在打我的話,就會被監控拍下來,我會跟機場要來錄像,讓尹希婭發到視頻網站上去,你女兒的視頻有幾百萬瀏覽量,到時候全世界都會看到,你的工作也別想保住了。」
到最後,遭受暴力恐嚇的情況下,娜吉瑪選擇的是用輿論來威脅丈夫,而不是直接報警。
因為她也知道,報警沒用。
一方面,輿論的力量確實是強大的。如果尹希婭把父親對母親施暴的視頻發到網上,一定會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可以毀掉法魯克的職業和生活。
就如每次微博上出現家暴受害者發聲時,民眾的輿論足夠強大到可以人肉施暴者,讓他變成人人喊打的公敵。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求助於輿論的渠道和力量,有更多沉默著忍受痛苦的女性,在家暴中受傷,甚至喪命。
《真相訪談》中,很多女性都表示,家暴是印度社會太常見的事情。一項調查顯示有84%的女性曾在婚內遭受來自丈夫或婆家至少一次的暴力。
甚至在印度最富裕、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地區,醫院每天接待的問診鮮有傷寒、結核、瘧疾這些疾病,更多的是遭受家暴的女性們:中毒、骨折、渾身是傷的婦女們。
而在普通的城市中,那些像娜吉瑪一家的中產階級家庭婦女,和更加貧窮的地區中,底層的婦女們,她們所遭受的暴力更加不堪想像
在對男性的街頭採訪中,大多數丈夫都可以理直氣壯地對著鏡頭說自己打過妻子,甚至把這當成了一種權威地位的象徵在炫耀
有的人說自己打過1、2次老婆,但是計算的時間單位是每個月。
有人認為打老婆是天經地義的正當行為。
他們可以公然這樣說,正是因為沒有法律的約束,沒有輿論可以傷害到他們。
我們不能只教育被家暴的女性,鼓勵她們要站出來為自己發聲。家庭暴力大多是因男性產生的痼疾,最需要被轉變的是父權的思想。
至今仍有很多人打心裡覺得,你要是沒打過人,你就不夠男人。
不僅是受家暴殘害的女性應該考慮,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想要過怎樣的生活。而是(實施家暴的)男性們也要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丈夫、怎樣的父親。
所以《神秘巨星》的誕生,你可以說它是一如既往的灑套路、一如既往的灑熱血。但是,它也一如既往地戳中印度社會、乃至全球範圍內家庭暴力的痛點。
我們仍然歡迎這種套路。
我國在2016年3月起開始施行《反家暴法》,越來越多的人們有意識在遭受家暴,或目睹家暴時訴諸於法律,執法力度和水平也會在監督下越來越強。
但對於我們每一個個體來說,當你遇到你的家人或者朋友陷入這樣令人擔心的家暴情境中,其實也有很多努力是可以做的。
你可以做些什麼?
- 不要時不時地去問Ta,你最近有沒有逃脫魔掌?不如固定一個時間電話或者會面,只談一些貓貓狗狗。你的唯一目的是,讓受害者知道,當他們決定求助的時候,你在這裡。
- 常常以家庭的身份,逢年過節問候。讓他們知道,家庭是在的。
- 給受害者一定時間和空間。讓受害者感受到,無論他們做什麼樣的決定,我們都支持。不要因為他們沒有馬上改變而讓他們覺得我們拋棄了Ta。
- 不要輕易傷害施虐者。在改變尚未發生的時候,傷害施虐者只會增添受害者的負擔(他們甚至會覺得這些都是自己的錯造成的,如果不跟你訴苦,施虐者就不會受傷了!)
- 尋求專業的幫助。永遠鼓勵Ta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
改變是個過程。
我們要做的是,給予這個過程開始以空間和時間,並提供穩定的支持。而當這個過程開始,和這個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一樣,會充滿反覆曲折。請抱持、並耐心等待。
家暴一件壞事,就算形式再微小、再普遍、再頻繁,它也還是壞事。
我們需要一直意識到它的存在,關注它、談論它、抵抗它。
有溫度有態度的心理學知識:關注公眾微信號「簡單心理」
聽心理課/參加心理訓練營:www.jiandanxinli.com/learns
預約心理諮詢:jiandanxinli.com(或下載簡單心理APP)
心理諮詢師專業學習課程:https://uni.jiandanxinli.com/
推薦閱讀:
※湄公河慘案真相揭秘
※你見過(聽說過)最噁心或者最恐怖的生物是什麼?
※【看點啥】最近又有哪些坑爹電影?
※夜王究竟要什麼?龍母雪諾結局如何?權力的遊戲S07大結局最全解析!
※2016年韓國電影個人十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