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野獸橫行的世界,做暮春者,詠而歸

在這野獸橫行的

世界,

做暮春者,

詠而歸

「我始終是一個追尋者,但我已不再向星辰和書本尋求解答,我開始傾聽自己的血液低吟給我的教益。」

——黑塞

我曾經一度非常喜歡拳擊,喜歡它不需要藉助任何武器和工具的肉搏,喜歡將自己所有力量瞬間凝聚在拳頭,穩准狠的擊向目標。那種讓力量在拳頭爆炸的感覺,充滿原始快感,這是我第一次對身體力量有了直觀感受。之後,神奇的事情便發生了,這股勁頭彌散在我的生活之中,拳頭的力,時時出現在任何事情的關節處。一拳打出,就如同一心要完成一件事,當下的一瞬,沒有任何困難能加以阻擋。心中實現目標的堅定,被輔以百折不撓的動力和勇氣。

我相信佛洛依德的理論,性力和暴力,作為人類生命的原始驅動力,在我們的身體里涌動,喚醒了蓬勃的生命力。最終,原始的性力升華為愛,原始的暴力內化成一種品質和力量,展現在人格之中。

處理生活諸事,學業事業、人際關係,遇到所有困難煩惱之際,原理莫不如是:保護好自己,迅速出擊。聚勁發力,唯快不破。

這就是我最初對身體力量和搏擊的認識,它教我要去表達力量和戰鬥。而後我對力量的認識逐漸變化,不再有感於單純、原始、直接的暴力。我開始看到了更加豐富的樂趣。

一部有關拳擊的電影《Million Dollar Baby》裡說:「人們熱愛暴力,他們會在車禍現場減慢車速查看死屍,就是這些人宣稱他們熱愛拳擊。他們根本不了解拳擊是什麼,拳擊是有關尊嚴。贏得你自己的。同時剝奪對手的。」

我相信,就是這樣的原始攻擊性,在我們的生命中將會日漸長成一種能力,一種去除傷害和殘暴元素的能力,表現在我們積極向上的生活熱忱之中,譬如運動競技、譬如競賽競標……在事業工作領域,這是原始力量的升級和轉化。

經過這個階段後,我開始喜歡上一種更高級的力量表達方式和技擊戰鬥的哲學。

這大概是從電影《一代宗師》開始。那夜電影散場後,我獨自在家喝了一杯又一杯不加冰的威士忌,心中澎湃不能自已。這部影片像一塊老瓷片,在一個滿是贗品的集市上,令人眼前一亮。一個逝去的舊時代的精神氣質,如斷管殘沈、吉光片羽,閃現出璀璨的人文之光。

借影片,我知道了它,它令人著迷,它是詠春。

在我自己的理解之中,這門研究用力方式、研究人與人關係的武學,充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文人式的儒雅。

詠春高級在於,它是一門防禦為主的功夫,所有細節均有克制,有節、有度、有數,它不恃強凌弱,不以身型質量和力量大小碾壓對手,因其借力打力,手法技巧大都採取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對手一旦發起攻擊,攻擊本身必有破綻而使反擊成為決勝的必然。我最喜歡的詠春口訣中有一句:「留情不出手,出手不留情。」這不但是科學的技擊拳理,也是高明的做人至理。

托作家林聰,老林師兄的福,15 年 12 月,我走進詠春拳之門,拜葉公葉問之子葉准師父為師。參加特訓班學習詠春那些日子,每天幾乎要學習八小時的拳法,練習時基本沒有休息,還要時時扎穩馬步,初學時每天練到雙腿都簌簌發抖,而每天除出這八小時之外,沒有任何一點時間和力氣去想其他事,對我這種整日因思慮過度而長期失眠的人來說,既是極大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放鬆。

詠春套路,「三拳一樁」,三拳即:「小念頭」、「尋橋」、「標指」,一樁,即指影視劇中常見的著名道具「木人樁」。師父曾說,小念頭的「小」與粵語「少」字諧音,「少念頭」是要練習者首先排除雜念,純一精神。

在我初學詠春之時,沉浸在單純的身體訓練和全神貫注於小念頭拳理的狀態,讓我得到一種近似於氣功的舒爽體驗,體內陽氣因此被調動起來,每日心明眼亮,思維澄澈,身和心在勞累中反而凝聚為一股簡單而專註的力量。我在小念頭中,學會了專註,學會了放鬆,學會了積累日復一日看似無用卻無可匹敵的「日常的力量」;當我每天練習詠春的三個基本手法:「攤、膀、伏」,看似沒有任何漂亮的功用,但當一拳打過來,本能用「膀手」接住了,這就是功夫的妙處!功夫是這樣,日常生活也是這樣,當每天的練習成為一種條件反射,關鍵時刻壓力來時,在生活中也就能夠本能的,以正確的姿態接住了。

後來參加特訓班第二、第三期,又分別學完「小念頭」、「尋橋」、「木人樁」、以及這些手法在黐手中的運用。從「小念頭」過度到「尋橋」的過程中,學習到「轉馬」,是我一大收穫,轉馬,意即在詠春的二字鉗羊馬基礎上,以腰馬之力轉換重心,以帶動身體朝向的改變。學到這一關鍵的技巧的同時,也正是我的人生髮展到一個需要學會靈活變通轉換生活與事業重心的節點。通過對拳理的學習,我亦學會了在生活中調整方向與輕重,如何在快速的節奏和拳拳到肉的巨大事業壓力下合理的轉換重心,自如進退。

在詠春的訓練場上,在動態的黐手練習中,我不斷感知、學習和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學習拳理的同時,學習做事和做人。所以我一直對和師兄們黐手這件事很來勁。「黐手」,是詠春拳特有的,同門師兄弟之間用於相互提升的特有訓練方式,類似太極「推手」,是以「黐」的方式進行手部動作的訓練形式,力求:「若即若離、不黏不斷」。

拳法教的是人與人的關係,也是做事的方法。尤其是在利益世界中如何以「中正」而「有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是前人用了幾輩子總結和濃縮出的心得。

我常和朋友開玩笑說,似乎按照詠春的拳理給我的哲學啟發和靈感,我已經可以寫出一套「詠春哲學在生活中的運用」系列叢書了,其中至少有一本《戀愛攻守一百招》以及《詠春拳法在商業戰略中的運用》。

放下一切集中精力學習詠春的這些日子,不知不覺成為我人生一個新起點,自此開始學習人與人關係的另一面,學習如何攻守、如何進退、如何處理距離、如何應對敵我關係、如何自我保護、如何控制力量……

師父在其書中講到「何為詠春」時,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論語》中有個故事,孔子讓弟子們「各言其志」,在眾多弟子中,孔子唯獨讚賞曾點的志向,他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在一群以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棟樑來說,是讓人驚訝的回答,別的弟子,想到的都是自己可以「做」什麼,「成就」什麼;只有曾點,想像自己「是誰」,能「成為」什麼。儒家的中心思想莫過以「仁」之道,博愛天下,想像自己的志向是為人或道法如暮春三月一般和煦,人們因此道法所能感受到的內心狀態,應該如沐春風,彷彿穿上春衣,約上五六個朋友、帶著六七兒童,在河中戲水,在風中舞蹈,歌而詠之走向歸途。

我所理解的詠春,正是這樣仁愛和煦的道法,不以進攻和欺壓為目的,卻是儒雅的身段,柔軟而有力。

雖然我不是天資聰穎的練武奇材,也沒能像自己期望的那樣快速掌握並熟練運用學到的技法。但我的人格又因此更加完整豐腴了一點點。我信這一點點,會使我更加堅毅強大。如同詠春香港體育會的牆上有一面鏡子,上寫的:「振頹立懦」。就是這樣一點點來自詠春的勇氣,使我恐懼時能夠握緊拳頭,軟弱時能夠堅強挺立,危險時懂得自我保護,懶惰時堅持勤習不輟。

第一期小念頭班最後一節課,大師兄聚攏大家,慈父一樣語重心長的對大家說:今後無論想要「玩」詠春、「學」詠春還是下苦功「練」詠春,只需想好自己究竟要什麼就好辦了。不同的目標,自有不同練習方法,從而經由不同進入的通道,到達不同的境界。如果下決心要好好練習詠春,那麼就一定要拿出時間精力,練幾個一輩子的絕招。一個動作重複一萬次,能夠熟練;重複十萬次就能成為長久的肌肉記憶、條件反射,熟能生巧運用自如。人生苦短,每個人立足於世也就只得那麼兩三個絕招。然而,功夫本身沒有絕招,沒有速成的心法和一招制敵的絕技,一切只得踏踏實實一點一滴。

對我來說,詠春的哲學就是我精神世界的一套心法,我沉迷其中,身心合一的練習著那些屬於我自己的處世的絕招。

末了,大師兄還說,每個人都有獸性。

所以,在這個野獸林立的世界,沒有自己的一身功夫又怎麼行。

(此文曾刊登於師父九十二歲壽宴的賀壽刊物上作為一個小小的賀禮。17 年 9 月刪改,在此與諸君分享。)

原創文字 / 喜見

圖片 / 喜見 部分網路

編輯 / Boreal Lab

特別提示 / 該文章為北京喜見齋文化有限公司原創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針對侵權行為,北京喜見齋文化有限公司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微博 WEIBO

@女公子的小書房

微信 WECHAT

FEMMEDANDY

weixin.qq.com/r/y0RJTbT (二維碼自動識別)

郵箱 EMAIL

xijian@femmedandy.com


推薦閱讀:

傳統武術的正確打開方式 之二 師爺和師父們練的是什麼,以及怎麼練的。
月光下的痴纏愛怨 | 申潤福的風俗畫小窺
為什麼傳武人士面對質疑都是首先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而不是正視自己的問題?
木芥子:日本傳統治癒系萌物
是的,瓷器上的畫面挺low

TAG:电影 | 武术 | 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