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今古文篇目考

《尚書》原單名「書」,即公文意思。又因記載上古之事,故加「尚」(上)。後世以《書》爲經,又稱《書經》。傳世《尚書》最早的完本乃唐代孔穎達所編著《尚書正義》(經文(今文+偽古文)+偽孔傳+孔疏)。《尚書》文本之流傳在「五經」中最爲繁複,故特作短文一篇以梳理之。

《尚書》有今古文之別:由經師口頭傳授(詳見下文),並以漢代隸書流傳的文本稱《今文尚書》;而未遭秦火罹難,壁藏孔宅之中,以先秦蝌蚪文字書寫的文本稱《古文尚書》(但實際上於其時亦必以今文形式傳承)。二者不單記錄文字有別,且分篇、經師傳授解詮亦有差異。因分篇於不同文獻記載多異且駁雜,故茲就二者篇目多寡異同詳析之。

伏生傳《今文尚書》傳世史料之異同

《史記?儒林列傳》

「伏生者,濟南人也。故爲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朝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於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伏生教濟南張生及歐陽生,歐陽生教千乘兒寬。兒寬既通尚書,以文學應郡舉,詣博士受業,受業孔安國。……自此之後,魯周霸、孔安國,雒陽賈嘉,頗能言尚書事。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逸書得十餘篇,蓋尚書滋多於是矣。」

按:據《史記?儒林列傳》記載,伏生所傳古文並非僅僅口授,而是有壁藏之。而且篇數是二十九篇。且據《史記》記載,孔安國是兒寬的弟子,而兒寬正是伏生的徒孫。但太史公並不否認孔安國自家有《古文尚書》,但未言壞壁之事。而且他還從申公學魯詩,故孔安國同時是今文尚書流派的兒寬的弟子。可見,在太史公記載中,孔安國家有《古文尚書》,且得逸書,但沒有明確多少篇。

《漢書?藝文志》

「秦燔書禁學,濟南伏生獨壁藏之。漢興,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齊魯之間。訖孝宣世,有歐陽,大小夏侯氏立於學官。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聞鼔琴瑟鐘磬之音,於是懼乃止,不壞。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

按:漢志與太史公記載同,伏生是壁藏,且求得29篇。其次認爲有孔壁尚書,且孔安國有整理,應是借鑒了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書》。

偽《書序》

「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書於屋壁。……濟南伏生,年過九十,失其本經,口以傳授裁二十餘篇。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百篇之義,世莫得聞。……至魯共王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皆科斗文字。……《書序》,序所以爲作者之意。昭然義見,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既畢,會國有巫蠱事,經籍道息,用不復以聞,傳之子孫,以貽後代。若好古博雅君子,與我同志,亦所不隱也。」

按:《書序》,又稱《大序》/《書大序》(與附於《尚書》具體篇目前的百篇書序《書小序》相別),即偽託孔安國之名而作的的序文,目前傳世文獻最早見於《尚書正義》,因元儒發覆而清儒踵繼明《古文尚書》之偽,故又稱爲偽《孔序》。《書序》認爲伏生是口傳尚書,才20多篇,但根據後文《書序》陳述推理,伏生的「裁二十餘篇」實28篇。而且《書序》沒有表明孔安國從學於今文學派的兒寬。《書序》作者假定自己站在孔安國的立場上,講述《尚書》的歷史。就其立場而言,《古文尚書》是由於魯恭王壞孔壁而得到。經過孔安國的整理而成58篇,但是適逢巫蠱之禍,而沒有上呈。終漢一季也沒有立於學官。

綜上可見,對於《尚書》今文部分的篇目記載及傳授,實存有兩種相異之記載,其一乃史漢之二十九篇,其二乃書序二十八篇。

而史漢系統所載二十九篇,分篇及名目,於兩漢流傳期間亦非固定不變。據《漢書》記載,漢武帝時民間獻《泰誓》,所以變爲30篇,但爲了保留原有二十九篇之篇目,故並《顧命》和《康王之誥》爲一,所以還是29篇。經師歐陽氏,又分《盤庚》爲三篇,變爲31篇(29+2),但假如扣除後出的《泰誓》,內容上還是原來29篇。東漢賈逵、馬融注今文尚書,分《盤庚》爲三篇(+2),《泰誓》爲三篇(+2),又《顧命》分出《康王之誥》(+1),共34篇(29+5)。表所見如下:

史漢載伏生傳今文尚書(34=29+5)

(真)《古文尚書》古文逸書16篇

上文傳世史料有言,《史記》逸書有十餘篇,《漢書?藝文志》稱孔壁藏有逸書16篇。目前一般學者認爲漢志所載的古文逸書內容上乃是真正的《古文尚書》,與東晉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裡面的古文部分以示區別。而漢志其實並沒有表明古文逸書的篇名。孔穎達《尚書正義?虞書》疏文裡有載其目錄,轉引自鄭玄注《書序》(鄭玄所注爲何等《書序》茲存疑。),有:舜典、汨作、大禹謨、棄稷、九共、五子之歌、胤征、湯誥、典寶、伊訓、鹹有一德、肆命、原命、武成、旅獒、冏命。

古文逸書16篇又可分爲24篇,乃分《九共》爲九篇(16+8)。但,吊詭的是疏文的作者孔穎達卻反而認爲這24篇是漢代張霸偽造的偽書,因孔穎達採信《偽書序》所說的古文篇目乃25篇。

這批記載於漢志中的真《古文尚書》,終漢一朝沒有列於學官。因此東漢賈逵、馬融乃至鄭玄都沒有註解。而東漢光武帝年間《武成》散佚,至晉永嘉之亂全部亡佚,也爲日後偽《尚書》的出現埋下了伏筆。but《後漢書?杜林傳》稱杜林有西州漆書一卷,但來歷不明。

那麼史漢所載的《今文尚書》29篇和《書序》(偽《古文尚書》)所載的28篇的分歧點是什麼呢?《書序》(偽《尚書》)所載的《古文尚書》25篇與漢志、鄭玄所說24篇的分歧點是什麼呢?

茲分析《書序》所屬偽《古文尚書》的分篇系統。

偽《尚書》(《書序》)系統分篇辨析

其實《尚書》造假事件早在漢代已有。《漢書·儒林傳》有載東萊張霸根據29篇今文尚書分割再加水加兩篇書序湊成百二篇。

然傳世偽《尚書》乃東晉豫章內史梅賾(頤/績)獻58篇《尚書》(VS漢代經師賈逵馬融的分法(29+5+24)篇),今文部分與史漢所載分篇有異,內容相同,而古文部分因真《古文尚書》,即16篇逸書已經散佚無法比較,但就篇目而言,篇數與篇名都有差異,真假雜糅。唐代孔穎達據偽孔傳所註疏的《尚書正義》後成官學,故偽《古文尚書》影響深遠。所錄《書序》有詳載其分篇:

《書序》

「悉以書還孔氏。科鬥書廢已久,時人無能知者,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爲隸古定,更以竹簡寫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於《堯典》,《益稷》合於《皋陶謨》,《盤庚》三篇合爲一,《康王之誥》合於《顧命》,複出此篇,並序,凡五十九篇,爲四十六卷。」

按:此段爲《偽書序》對今文尚書分篇的記錄,即從偽孔立場上,他所謂的古本33篇被伏生分成28篇(在史漢系統裡面,今文尚書本來就是29篇)。

今文部分史漢系統與偽《書序》系統說法差異,如下圖所示

按:所謂的59篇,即偽古文尚書33篇(站在僞孔的立場是拆解《書序》所說的今文28篇,回到原來的33篇)+真假混雜的而成的25篇+書序1篇=59篇。真假混雜的25篇古文尚書,篇名與古文逸書24篇(16+8)不同,內容也有出入。而對於今文乃28篇的篇數認定,與《史記》《漢書》29篇也不同。

《尚書正義》目錄

按:《尚書正義》目錄所見便是偽《書序》系統的分法。紅色藍色字是爲《書序》認定的今文尚書33篇(28+5藍色是《書序》的分法),黑色字是真偽混雜的25篇古文尚書。

結語

綜上,略作總結。

《尚書》分篇有兩個系統:其一是史漢系統(29+5)+24=58;其二是偽《書序》系統(28+5)+25+書序=59。

古文部分的分歧:史漢系統的古文部分篇名出自鄭玄注《書序》,與梅賾的所獻《尚書》目錄裡面古文部分的篇名不同。24和25既是篇數的差別,也有篇名的差別。

今文部分的分歧:

史漢(賈馬鄭系統)認爲伏生壁藏再勘定篇目的今文是29篇,經過歐陽賈馬的編訂(算上後來獻的泰誓(+2,先獻再分),加盤庚(+2),顧命(+1,本獨立再合再從康王之誥分))成爲34篇。

偽《書序》系統認爲伏生口傳篇目的今文是28篇,偽《書序》認爲自伏生一人之手(伏生自己,加舜典(+1,從堯典分),加益稷(+1,從皋陶謨分),加盤庚(+2),康王之誥(+1,從顧命分)編訂是出33篇。

可見,史漢29與偽《書序》28分歧在於,史漢系統認爲伏生今文一開始,《康王之誥》就在今文裡面單獨成篇,後來合併再分離;而偽《書序》系統認爲《康王之誥》最早是單獨成篇,但是伏生把它合在了《顧命》,後來根據他所謂的古本才分出來。

PS:題圖爲和刻漢籍元和活字本《尚書目錄》(附孔傳)。


推薦閱讀:

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是否過於偏激?
初讀論語,發現論語給自己的感覺與沒讀的時候大相徑庭,究竟為什麼讓我們覺得論語高高在上呢?
有哪些令你震驚的流傳千古的規律或者道理?
中國的四書五經在世界上有什麼影響力?
四書五經適用於現在的社會嗎?

TAG:尚书书籍 | 经学 | 古典文献学 | 四书五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