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方言或者南方人說的普通話中常用作助動詞的「有」是不是歐化中文?
例:你有讀過這本書嗎?
Have you ever read this book?
當然不是。
我無去。Guá b? khì.[我沒去]
我有去。Guá ū khì.[我去了]「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有無相生」,自然之理。謝不邀。
「有+V」的結構主要是在閩方言中出現,表對已完成動作的肯定,卻(暫時)不被現代標準漢語(普通話)接受。
在普通話中,表示動作的完成是以在動詞或動詞性片語後附加「了」、「過」等語尾標記來實現的,而很有意思的是,普通話在否定完成體時卻又常用「沒有+V」的結構。
記得有篇論文中曾經將這種現象稱為「肯定形式與否定形式的不對等」(忘記了出處,也不確定原句是不是這樣,若誰知道,請指正,謝謝!)。英文里有「have/haven』t」的對比,而普通話中卻只有否定的一邊。現在「有+V」的用法逐漸盛行,既是與港台地區的文化十分強勢有關,也或許是因為語言使用者們不自覺地想要將完成體的肯定形式與否定形式達成平衡吧。當然,為了「響應中央號召、維護漢語純潔性」(大霧),我們有必要加強基礎語文教育,強調普通話的正確表達。
至於這一現象是否起於歐化,目前還在爭論之中。我個人的看法是,這個「有+V」的結構本身是閩方言自行衍生出來的,但是也很難說在現代化進程中有沒有受到英語某種程度上的影響,從而加快了這一結構向其他方言和漢語普通話的擴散、滲透。
請注意,我並不認為,「有+V」的結構就怎麼樣地破壞了漢語純潔性,但是現在「過」、「了」的用法卻幾乎在動漫字幕翻譯、網路文學、新興媒體平台中消失得無影無蹤。要知道這些平台、渠道都對年輕人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該現象極容易在下一代甚至下幾代中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一種新結構進入普通話中本是件好事,可若是造成原來的結構被破壞殆盡的結果,這真是我所擔心的。不是……在南方一些方言中,都是有這個用法的。
用「有」表示完成體是一種語言共性,不是方言借用外語。
普通話完成體的否定一樣說:「我沒有去」。
不是。
老一輩說的口語,語法比年輕人純正,少有白話文和西文語法進入。那些很老的老人,清末出生的,都說著帶有「有」的語法,這是很多南方方言的共性。六南諸語沒有「嗎」、「呢」、「吧」這樣的語氣詞,自有對應的說法。題主以普通話作參照,才會覺得奇怪。「汝有看著無?」,很自然,全然不見歐羅巴風情。普通話裡面也有類似的表述,只是南方用得範圍更廣。你有沒有吃飯?
侗台語語法殘留。
施法前搖
南方漢語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歐洲那時候在哪裡?
感覺江蘇經常用的表示疑問的「你阿有....?」更像哈
粵語習慣在動詞前加上「有」,如:我有吃飯。同時,粵語也習慣在動詞後加「咗」,如:我得咗喇。食咗飯未?
比較兩句粵語:
1.做功課未?2.做咗功課未?在這裡,去掉「咗」字,差別不大,但是粵語習慣加上「咗」字。比較三句粵語:
1.我做功課喇。2.我有做功課喇。3.我做咗功課喇。以上三句粵語加了語氣助詞「喇」,都表示做了功課,但是,
加上「有」字,一般回答了「有沒有做功課」的疑問。加上「咗」字,一般回答了「做了什麼」的疑問。事實上,「有」「咗」是粵語習慣用語,而且廣泛使用,所以用法與意思都非常豐富。如,「有」字還起到強調的作用,「咗」字有完成的意思。總結,這是粵語的習慣用法(語法),跟歐化無關。"我有去" 和 "我沒去"不相對. 俗語的 "沒有" 有 "無" 和 "未" 兩種意思,我用文言舉例:"我沒有書" 這是 "吾無書", 所以可用 "我有書";"我沒見過" 是 "我未之見", 故不可曰 "我有見過".就算不用文言舉例, 官話裏也沒有動字前加有字的說法, 若說其他方言裏有, 但我一般看到的都是用官話寫的文章, 官話 "我有見過" 就是 "我見過", "我有喫過" 就是 "我喫過", 於本身於用法都不必加有字. 我査了 "臺灣閩南話" 字典, 似類有在動字後的用法有"表示曾發生, 如伊有去過日本 (他去過日本)", "表示強調, 如伊有咧洗碗啦 (他確實在洗碗啦)", "放在動詞與補語間表示達成某種目地, 如伊大學考有牢 (他大學有考上)"幾種, 現在有些人說 "你有賣嗎?", 不屬上述用法, 而應是衍生.
你應該說的是「冇」吧?我的家鄉話說的不是粵語,是湘語的一支,冇大量使用。
冇去,冇事,冇用,冇幾多錢,冇看得,冇記性,冇咁多講究,。。。因為,我們南方漢語方言普遍存在這個本來南方方言就有存在這種現象吧。 普通話 [你有沒有去過北京?] [去過一次。] 我家方言 [你有冇去過北京啊?] [有去過一次。] 普通話 [你搞衛生了么?] [搞完了] 我家方言 [你有冇搞衛生啊?] [有搞/搞完咯] 這種說法,跟歐化應當關係不大。
我一直覺得是,但個人能力所限,無法舉證之前台灣、福建、廣東以及長三角以前是否用「有」的,但個人比較肯定的是,這種用法不是南方所有,而是南方沿海,南方內陸的方言以及普通話傳統里是不會這麼說的,你今天聽到的某些內陸南方人這麼說,是受了影響的結果。
曾經的我很保守,很看不得一些奇異的東西,所以:對方:「你有吃飯嗎?」我內心:「我有想你閉嘴!」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部分南方人聽得懂北方話,而大多數北方人聽不懂南方話?
※讀文言文、說口語、讀白話文統一用老國音好,還是讀文言文用老國音,說口語、讀白話文用新國音好?
※台灣人說國語時,將「包括」的「括」讀為 guā ,這個讀音的來源是什麼?
※如何改掉京腔,使普通話更標準?